卷五十九

關燈
根(洗) 犀角(鎊) 升麻 桑白皮(炙) 蒲黃(炒) 杏仁(去皮尖) 桔梗(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水煎,溫服,不拘時。

     大補血丸 治陰虛吐血。

     當歸(一兩) 生地黃(一兩半) 上以牛膝汁浸三日,取起,酒洗淨,入臼內杵千下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

     加味芎歸湯 治打撲傷損,敗血流入胃脘,嘔吐黑血,或如豆羹汁。

     川芎 當歸 白芍藥 百合(水浸半日) 荊芥穗(各等分) 上銼,每服四錢,水一盞、酒半盞煎七分,不拘時服。

     芎藭湯 治一切失血過多,眩暈不蘇。

     芎藭 當歸(酒浸,各等分) 上銼,每服四錢,水煎,溫服。

     治氣虛不能攝血而吐方 必勝散 治血妄流溢,或吐或衄。

     小薊(並根用) 人參 蒲黃(炒) 當歸 熟地(砂仁炒) 川芎 烏梅(去核,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錢,水煎,溫服,不拘時。

     雞蘇散(即薄荷) 治虛損氣逆,吐血不止。

     雞蘇葉 黃芩 刺薊 生地黃 黃耆(各一兩) 當歸 赤芍藥(各半兩) 阿膠 伏龍肝(各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竹茹彈子大(一團),水煎服。

     側柏散 治內損,吐血下血,因酒太過,勞傷於內,血氣妄行,其出如湧泉,口鼻皆流,須臾不救,服此即安。

    又治男子婦人九竅出血。

     側柏葉(一兩五錢,蒸乾) 人參(去蘆,一兩) 荊芥穗(一兩,燒灰) 上為末,每服三錢,入飛羅面三錢拌和,新汲水調,黏如糊相似,啜服。

     團參丸 治吐血咳嗽,服涼藥不得者。

     人參 黃耆 飛羅面(各一兩) 百合(五錢) 上為末,滴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茅根湯下。

     人參救肺湯 治吐血。

     人參 升麻 柴胡 歸梢 蒼朮(各一錢) 熟地黃 白芍藥 黃耆(各二錢) 陳皮 蘇木 甘草(各五分) 上為粗末,作一服,水煎稍熱,食前服。

     丹溪方 治因辛苦吐血,或衄,夜間發熱,口乾,身疼食少,當作虛勞治。

     白朮(六錢半) 人參 青皮(炒) 生地黃 芍藥 陳皮 歸尾 甘草(炙,各半兩) 川芎(三錢) 紅花(五分) 上銼,分十帖,水煎稍熱,食前服,下保和丸十四粒。

     是齋白朮散 治積熱吐血,咳血。

    若因飲食過度,負重傷胃而吐血者,最宜服之。

    惟忌食熱面,煎煿,一切發風之物。

     白朮(二兩) 人參 白茯苓 黃耆(蜜浸,各一兩) 山藥 百合(去心,各七錢半) 甘草(炙,五錢) 柴胡 前胡(各二錢半) 上?咀,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一鍾煎六分,溫服。

     小建中湯 治胃虛不能約血,吐血自汗。

     桂枝 甘草(炙,各三錢) 白芍藥(六錢) 大棗(三個) 生薑(一錢) 阿膠(炒,一合) 上?咀,水煎服。

     加味理中湯 治飲酒傷胃,遂成吐血。

     乾薑(炮) 人參 白朮(各二兩) 乾葛 甘草(炙,各五錢) 上?咀,每服三錢,水煎,不拘時溫服。

     河間生地黃散 治諸見血,無外寒者,吐血,衄血,下血,溺血。

     生地黃 熟地黃 枸杞子 地骨皮 天門冬(去心) 黃耆 白芍藥 甘草 黃芩(各等分)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前服。

    如脈微身涼,每兩加官桂五分。

     麥門冬飲子 治脾胃虛弱,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人參 五味子(各五錢) 紫菀(一錢半) 黃耆 芍藥 甘草(各一錢) 當歸身 麥門冬(去心,各五分) 上?咀,作二服,水煎食後服之。

     天門冬湯 治思慮傷心,吐血衄血。

     遠志(去心,甘草水煮) 白芍藥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黃耆 藕節 阿膠(蛤粉炒) 沒藥 當歸 生地黃(各一兩) 人參 甘草(炙,各五錢)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水煎,不拘時服。

     歸脾湯 治思慮傷脾,不能統攝心血以緻妄行,或吐血下血。

     人參 白朮(各一錢) 黃耆 龍眼肉 茯神(去木) 酸棗仁(炒,各一錢) 木香 甘草(炙,五分) 上銼,作一服,水煎,食遠服。

    一方加當歸、遠志。

     蘇子降氣湯 治氣逆上衝,血聚滿膈間,吐血。

     蘇子(炒,槌碎,二錢) 厚樸(薑汁炒) 當歸 前胡(各一錢) 半夏 陳皮(各一錢半) 甘草(炙) 肉桂(各六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治嘔血方 黃柏散 治嘔血。

     黃柏(蜜炙) 上搗為末,煎麥門冬湯,調二錢匕,立瘥。

    一方炒褐色,作丸服。

     蔭按:凡嘔與咯不同。

    聲出於上焦為咯,重而短也;聲出下焦為嘔,濁而長也。

    黃柏苦而潤,苦故能瀉火,潤故能就下也。

    辨之。

     側柏散 治嘔血。

     側柏葉(或曬乾,或陰乾,或瓦焙乾) 上為末,每服三錢,米飲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