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薊 小薊 柏葉 荷葉 茅根 茜根 大黃 山梔 牡丹皮 棕桐皮(各等分)
上各燒灰存性,研極細,用紙包碗,蓋於地上一夕,出火毒。
用時先將白藕搗絞汁,或蘿蔔汁磨京墨半碗,調服五錢,食後服。
如病勢輕,用此立止。
如血出成升鬥者,用後藥止之。
花蕊石散 五內崩損,湧噴出血升鬥,用此止之。
花蕊石(火煅存性,研如粉) 上用童子小便一鍾煎溫,調服三錢。
甚者五錢,食後服。
如男用酒一半,女用醋一半,與小便一處和藥服,使瘀血化為黃水。
服此訖,以獨參湯補之。
用人參二兩,大棗五個,水二鍾煎,不拘時,細細服之,服後宜熟睡。
以上二方系葛可久治瘵十方之二,摘錄於此。
荊芥散 治酒色傷心肺,口鼻俱出血。
荊芥(燒灰置地上,出火毒。
) 上研末,每服三錢,陳米湯調下。
黑神散 治大人吐血,及傷酒食醉後,低頭掬重,損傷吐血至多汗,血妄行,口鼻血出,但聲未失者,投之無不效。
百草霜(即鍋底墨,外鄉村人家者妙,不拘多少) 上研細,每服一二錢,米飲調下,日服即愈。
鼻衄用一撚吹入鼻中,立效。
皮肉破處及灸瘡出血,百般用藥不止,撒半錢或一字立止。
京墨丸 治吐血衄血。
京墨(二兩) 上為末,用雞子白三個,和丸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地黃汁下。
或用好墨為末,每服二錢,以白湯化阿膠清調服。
或用生地黃、藕節、生梨搗汁,磨京墨徐徐服之。
參柏糊 治男婦九竅血如湧泉。
沙參 側柏葉(焙乾,各一錢半) 飛羅面(三錢) 上用水調如糊,啜服。
狗膽丸 治男婦連日吐血不止。
五靈脂 上為末,用狗膽汁和丸,如芡實大,每一丸,姜酒化下,不得漱口,急進白粥,不可太多。
一方 治吐血,內崩上氣,面色如土。
乾薑 阿膠 柏葉(各二兩) 艾(一把) 上?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入馬通汁一升,煮取一升,服。
治血虛隨火上行而吐方 四生丸 治陽乘於陰,血熱妄行,或吐或衄。
生荷葉 生艾葉 生地黃 生柏葉(各等分) 上研爛,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水二盞,煎至一盞,濾過溫服,或鹽湯化下。
黃連解毒湯 治陽毒,上竅出血。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炒,各三錢) 上銼,水煎服。
藕汁飲 治吐衄不止。
生藕汁 大薊汁 生地黃汁(各三合) 生蜜(半匙) 上件藥汁,調和令勻,每服一小鐘,不拘時分。
一方加生荷葉汁、生茅根汁、生薑汁,名七生湯。
雲岐子犀角地黃湯 治主脈浮芤。
脈浮芤相合,血積胸中,熱之甚也。
血在上焦,此藥主之。
生地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半) 大黃(半兩)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後服。
桃仁承氣湯 治吐血,覺胸中氣塞,上吐紫血,以此下之。
大黃(一兩) 桃仁(去皮尖,五錢) 芒硝 桂(各三錢) 甘草(二錢半) 上?咀,每服一兩,加生薑水煎服。
丹溪方 治氣上奔,吐血,心膈疼。
枳殼(三錢) 青皮(二錢) 生地(酒洗) 木通 牡丹皮(各一錢半) 桃仁(二十八個) 川芎 黃芩 黃連(各一錢) 甘草(少許) 乾生薑 桔梗(各五分) 上銼,分四帖,水煎服。
三黃補血湯 治諸血不止,自汗身熱。
熟地黃(一錢) 生地黃 黃耆 當歸(各八分) 白芍藥(七分) 柴胡 升麻 丹皮 川芎(各五分) 上銼一服,水煎服。
如血不止,加桃仁五分,酒大黃斟酌虛實用之。
內損去柴胡、升麻。
加味四物湯 治吐血。
當歸 芍藥 側柏葉(各一錢半) 川芎 生地(姜酒炒) 梔子(炒,各一錢) 上?咀,水煎,入水研京墨二三匙,童便半小盞,薑汁少許,徐徐服之。
加味四物湯 初起常服。
生地黃(酒洗,一錢半) 當歸(酒洗) 川芎 赤芍藥(酒洗,各七分) 山梔子(炒黑) 麥門冬(去心,各一錢半) 牡丹皮 元參(各一錢) 知母(酒炒) 白朮(炒,各五分) 甘草 陳皮(各三分) 黃柏(酒炒,二分) 上作一服,水煎,溫服。
如身熱,加地骨皮、枳實、黃芩各一錢,軟柴胡酒洗五分;嘔吐血,加知母、石膏以瀉胃火;咳血,加茅根、黃芩以瀉肺火;唾咯血,加梔子、黃柏及肉桂少許,以瀉腎火;吐衄不止,加炒黑乾薑,柏葉、茜根、大小薊各一錢;大便血不止,加炒槐花、地榆、百草霜各一錢半;小便溺血不止,倍加梔子,更加車前子、小薊、黃連,俱炒半黑,各八分。
諸失血久,加升麻、阿膠、人參,入童便、薑汁、韭汁。
石膏散 治心胸煩熱,吐血不止,口舌乾燥頭疼。
石膏 麥門冬(各二錢) 黃芩 升麻 生地黃 青竹茹 葛根 瓜蔞根(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不拘時服。
大薊散 治飲啖辛熱,傷於肺經,嘔血出血,名曰肺疽。
大薊
用時先將白藕搗絞汁,或蘿蔔汁磨京墨半碗,調服五錢,食後服。
如病勢輕,用此立止。
如血出成升鬥者,用後藥止之。
花蕊石散 五內崩損,湧噴出血升鬥,用此止之。
花蕊石(火煅存性,研如粉) 上用童子小便一鍾煎溫,調服三錢。
甚者五錢,食後服。
如男用酒一半,女用醋一半,與小便一處和藥服,使瘀血化為黃水。
服此訖,以獨參湯補之。
用人參二兩,大棗五個,水二鍾煎,不拘時,細細服之,服後宜熟睡。
以上二方系葛可久治瘵十方之二,摘錄於此。
荊芥散 治酒色傷心肺,口鼻俱出血。
荊芥(燒灰置地上,出火毒。
) 上研末,每服三錢,陳米湯調下。
黑神散 治大人吐血,及傷酒食醉後,低頭掬重,損傷吐血至多汗,血妄行,口鼻血出,但聲未失者,投之無不效。
百草霜(即鍋底墨,外鄉村人家者妙,不拘多少) 上研細,每服一二錢,米飲調下,日服即愈。
鼻衄用一撚吹入鼻中,立效。
皮肉破處及灸瘡出血,百般用藥不止,撒半錢或一字立止。
京墨丸 治吐血衄血。
京墨(二兩) 上為末,用雞子白三個,和丸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地黃汁下。
或用好墨為末,每服二錢,以白湯化阿膠清調服。
或用生地黃、藕節、生梨搗汁,磨京墨徐徐服之。
參柏糊 治男婦九竅血如湧泉。
沙參 側柏葉(焙乾,各一錢半) 飛羅面(三錢) 上用水調如糊,啜服。
狗膽丸 治男婦連日吐血不止。
五靈脂 上為末,用狗膽汁和丸,如芡實大,每一丸,姜酒化下,不得漱口,急進白粥,不可太多。
一方 治吐血,內崩上氣,面色如土。
乾薑 阿膠 柏葉(各二兩) 艾(一把) 上?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入馬通汁一升,煮取一升,服。
治血虛隨火上行而吐方 四生丸 治陽乘於陰,血熱妄行,或吐或衄。
生荷葉 生艾葉 生地黃 生柏葉(各等分) 上研爛,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水二盞,煎至一盞,濾過溫服,或鹽湯化下。
黃連解毒湯 治陽毒,上竅出血。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炒,各三錢) 上銼,水煎服。
藕汁飲 治吐衄不止。
生藕汁 大薊汁 生地黃汁(各三合) 生蜜(半匙) 上件藥汁,調和令勻,每服一小鐘,不拘時分。
一方加生荷葉汁、生茅根汁、生薑汁,名七生湯。
雲岐子犀角地黃湯 治主脈浮芤。
脈浮芤相合,血積胸中,熱之甚也。
血在上焦,此藥主之。
生地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半) 大黃(半兩)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食後服。
桃仁承氣湯 治吐血,覺胸中氣塞,上吐紫血,以此下之。
大黃(一兩) 桃仁(去皮尖,五錢) 芒硝 桂(各三錢) 甘草(二錢半) 上?咀,每服一兩,加生薑水煎服。
丹溪方 治氣上奔,吐血,心膈疼。
枳殼(三錢) 青皮(二錢) 生地(酒洗) 木通 牡丹皮(各一錢半) 桃仁(二十八個) 川芎 黃芩 黃連(各一錢) 甘草(少許) 乾生薑 桔梗(各五分) 上銼,分四帖,水煎服。
三黃補血湯 治諸血不止,自汗身熱。
熟地黃(一錢) 生地黃 黃耆 當歸(各八分) 白芍藥(七分) 柴胡 升麻 丹皮 川芎(各五分) 上銼一服,水煎服。
如血不止,加桃仁五分,酒大黃斟酌虛實用之。
內損去柴胡、升麻。
加味四物湯 治吐血。
當歸 芍藥 側柏葉(各一錢半) 川芎 生地(姜酒炒) 梔子(炒,各一錢) 上?咀,水煎,入水研京墨二三匙,童便半小盞,薑汁少許,徐徐服之。
加味四物湯 初起常服。
生地黃(酒洗,一錢半) 當歸(酒洗) 川芎 赤芍藥(酒洗,各七分) 山梔子(炒黑) 麥門冬(去心,各一錢半) 牡丹皮 元參(各一錢) 知母(酒炒) 白朮(炒,各五分) 甘草 陳皮(各三分) 黃柏(酒炒,二分) 上作一服,水煎,溫服。
如身熱,加地骨皮、枳實、黃芩各一錢,軟柴胡酒洗五分;嘔吐血,加知母、石膏以瀉胃火;咳血,加茅根、黃芩以瀉肺火;唾咯血,加梔子、黃柏及肉桂少許,以瀉腎火;吐衄不止,加炒黑乾薑,柏葉、茜根、大小薊各一錢;大便血不止,加炒槐花、地榆、百草霜各一錢半;小便溺血不止,倍加梔子,更加車前子、小薊、黃連,俱炒半黑,各八分。
諸失血久,加升麻、阿膠、人參,入童便、薑汁、韭汁。
石膏散 治心胸煩熱,吐血不止,口舌乾燥頭疼。
石膏 麥門冬(各二錢) 黃芩 升麻 生地黃 青竹茹 葛根 瓜蔞根(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水煎,不拘時服。
大薊散 治飲啖辛熱,傷於肺經,嘔血出血,名曰肺疽。
大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