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白芷(一兩) 硃砂(五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茯神、麥門冬煎湯下。
艾煎茯苓散 治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者。
茯苓(一味不拘多少) 上為細末,以艾煎湯,調服一錢。
吳氏曰:心火自旺,膈有停飲,火熱蒸其濕飲,故令此處有汗。
茯苓甘而淡,甘能養心,淡能滲濕;艾葉香而澀,香能利氣,澀能固津。
撲汗方 牡蠣 麩皮 麻黃根 藁本 糯米 防風 白芷(各等分) 上為細末,周身撲之。
獨勝散 五倍子為末,臨臥時以唾津調二錢,填臍中,以絹帛帕子縛定,一宿即止。
一方用何首烏為末,津調封臍。
一方用川鬱金研細,臨臥以唾津調敷乳上。
一方 治腳汗。
白礬 乾葛(各等分) 上二味為末,每半兩,水三碗煎十數沸,洗,逐日一次,過三五日自然無汗。
治盜汗方 當歸六黃湯 治盜汗之聖藥也。
當歸(一錢半) 生地(酒炒) 熟地(酒蒸) 黃芩 黃連 黃柏(各七分) 黃耆(蜜炙,一錢半) 上銼,作一服,水煎服。
正氣湯 治陰虛有火,令人盜汗。
黃柏(炒,一錢) 知母(炒,一錢半) 甘草(炙,五分) 上銼,作一服,水煎,臥時服。
黃耆六一湯 治虛人盜汗。
黃耆(炙,六兩) 甘草(炙,一兩)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麥煎散 治榮衛不調,濕熱內淫,夜多盜汗,四肢煩熱,肌肉消瘦。
知母 石膏 人參 白茯苓 赤芍藥 滑石 葶藶 地骨皮 甘草 麻黃根 杏仁(去皮尖,麩炒,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浮小麥煎湯調服。
四制白朮散 治盜汗。
白朮(四兩,用黃耆、石斛、牡蠣、麥麩各炒一兩,四件各去不用。
) 上取白朮為末,每服三錢,粟米湯調下。
團參散 心液為汗,此藥收斂心經。
人參 當歸(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五錢,先用豬心一枚,破作數片,並心內血煎湯,澄清汁,煎藥服。
參耆湯 治虛人盜汗。
人參 甘草(炙) 白扁豆(炒) 乾葛 茯苓 陳皮 白朮 黃耆 山藥 半夏曲(各等分)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服,不拘時。
石斛散 治虛人盜汗。
柴胡 防風 黃耆 遠志 官桂 石斛 白朮(炒) 茯苓 北五味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一兩,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前溫服。
術苓湯 治虛汗盜汗。
黃耆(炙,一兩) 防風 白茯苓 白朮 麻黃根(各五錢) 甘草(炙,一錢) 加牡蠣亦可 上?咀,每服一兩,入小麥一百粒,水煎,臨臥溫服。
嚴氏黃耆湯 治喜怒驚恐、房室虛勞,緻陰陽偏虛,發厥自汗,或盜汗不止,並宜服之。
黃耆(蜜炙) 白茯苓 熟地黃(酒蒸) 桂枝(不見火) 天冬(去心) 麻黃根 龍骨(各一兩) 五味子 小麥(炒) 防風 當歸(酒浸) 甘草(炙,各半兩)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水煎服,不拘時。
發厥自汗,加熟附子。
發熱自汗,加石斛。
柏子仁丸 戢陽氣,止盜汗,進飲食,退經絡熱。
柏子仁 半夏曲(各二兩) 牡蠣(甘鍋子內火煅醋淬七次,焙乾) 人參 麻黃根(慢火炙,拭去汗) 白朮 五味子(各一兩) 淨麩(炒,半兩) 上為末,棗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飲下,日二服,得效減一服,將愈即住。
作散調服亦可。
黃耆散 治盜汗。
黃耆 木通 葛根 上為粗末。
水煎服。
一方 治盜汗,外腎濕。
人參 苦參 龍膽草 麻黃根(各三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炒麩湯下。
一方 治盜汗。
取青桑第二葉,焙乾為末,米飲調服。
此物能去五臟之風熱,止盜汗,人所罕知。
艾煎茯苓散 治別處無汗,獨心孔一片有汗者。
茯苓(一味不拘多少) 上為細末,以艾煎湯,調服一錢。
吳氏曰:心火自旺,膈有停飲,火熱蒸其濕飲,故令此處有汗。
茯苓甘而淡,甘能養心,淡能滲濕;艾葉香而澀,香能利氣,澀能固津。
撲汗方 牡蠣 麩皮 麻黃根 藁本 糯米 防風 白芷(各等分) 上為細末,周身撲之。
獨勝散 五倍子為末,臨臥時以唾津調二錢,填臍中,以絹帛帕子縛定,一宿即止。
一方用何首烏為末,津調封臍。
一方用川鬱金研細,臨臥以唾津調敷乳上。
一方 治腳汗。
白礬 乾葛(各等分) 上二味為末,每半兩,水三碗煎十數沸,洗,逐日一次,過三五日自然無汗。
治盜汗方 當歸六黃湯 治盜汗之聖藥也。
當歸(一錢半) 生地(酒炒) 熟地(酒蒸) 黃芩 黃連 黃柏(各七分) 黃耆(蜜炙,一錢半) 上銼,作一服,水煎服。
正氣湯 治陰虛有火,令人盜汗。
黃柏(炒,一錢) 知母(炒,一錢半) 甘草(炙,五分) 上銼,作一服,水煎,臥時服。
黃耆六一湯 治虛人盜汗。
黃耆(炙,六兩) 甘草(炙,一兩)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麥煎散 治榮衛不調,濕熱內淫,夜多盜汗,四肢煩熱,肌肉消瘦。
知母 石膏 人參 白茯苓 赤芍藥 滑石 葶藶 地骨皮 甘草 麻黃根 杏仁(去皮尖,麩炒,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浮小麥煎湯調服。
四制白朮散 治盜汗。
白朮(四兩,用黃耆、石斛、牡蠣、麥麩各炒一兩,四件各去不用。
) 上取白朮為末,每服三錢,粟米湯調下。
團參散 心液為汗,此藥收斂心經。
人參 當歸(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五錢,先用豬心一枚,破作數片,並心內血煎湯,澄清汁,煎藥服。
參耆湯 治虛人盜汗。
人參 甘草(炙) 白扁豆(炒) 乾葛 茯苓 陳皮 白朮 黃耆 山藥 半夏曲(各等分) 上?咀,每服一兩,水煎服,不拘時。
石斛散 治虛人盜汗。
柴胡 防風 黃耆 遠志 官桂 石斛 白朮(炒) 茯苓 北五味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一兩,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前溫服。
術苓湯 治虛汗盜汗。
黃耆(炙,一兩) 防風 白茯苓 白朮 麻黃根(各五錢) 甘草(炙,一錢) 加牡蠣亦可 上?咀,每服一兩,入小麥一百粒,水煎,臨臥溫服。
嚴氏黃耆湯 治喜怒驚恐、房室虛勞,緻陰陽偏虛,發厥自汗,或盜汗不止,並宜服之。
黃耆(蜜炙) 白茯苓 熟地黃(酒蒸) 桂枝(不見火) 天冬(去心) 麻黃根 龍骨(各一兩) 五味子 小麥(炒) 防風 當歸(酒浸) 甘草(炙,各半兩)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水煎服,不拘時。
發厥自汗,加熟附子。
發熱自汗,加石斛。
柏子仁丸 戢陽氣,止盜汗,進飲食,退經絡熱。
柏子仁 半夏曲(各二兩) 牡蠣(甘鍋子內火煅醋淬七次,焙乾) 人參 麻黃根(慢火炙,拭去汗) 白朮 五味子(各一兩) 淨麩(炒,半兩) 上為末,棗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飲下,日二服,得效減一服,將愈即住。
作散調服亦可。
黃耆散 治盜汗。
黃耆 木通 葛根 上為粗末。
水煎服。
一方 治盜汗,外腎濕。
人參 苦參 龍膽草 麻黃根(各三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炒麩湯下。
一方 治盜汗。
取青桑第二葉,焙乾為末,米飲調服。
此物能去五臟之風熱,止盜汗,人所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