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三

關燈


    《活人書》雲:陽厥脈滑而沉實,陰厥脈細而沉伏。

     脈經 雲: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搏,血氣入於臟則死,入於腑則愈,此為卒厥。

    不知人,唇青身冷,為入臟,即死。

    如身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又 曰:人病屍厥,呼之不應,脈浮者死,脈大反小者死。

    卒中惡,腹大四肢滿,脈大而緩者生,緊大而浮者死,緊細而微者亦生。

     又問 曰:婦人病經水適下而發其汗,則鬱冒不知人,何也?師曰:經水下,故為裡,虛而發其汗,則表亦虛,此為表裡俱虛,故令鬱冒也。

     治初厥方 蘇合香丸 治卒厥不知人,未詳風痰氣厥,不可妄投湯劑,且先以此藥灌下,待醒後察脈,然後隨證用他藥。

     白朮 青木香 硃砂 犀角 沉香 麝香 訶子皮 丁香 安息香 蓽撥 白檀香 香附(各二兩) 龍腦 熏陸香 蘇合香油(各一兩) 上為末,用安息香以酒熬成膏,同蘇合香油和蜜調劑,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丸,取井水溫冷任下,老人小兒酒化下一丸。

    凡痰氣及中風,痰涎壅上,喉中有聲,不能下者,合青州白丸子同丸,薑汁化下,立效。

    中風如見鬼神者,白湯下。

    腳氣衝心,用萆麻和丸,搗爛貼腳心,疼痛立止。

    心腹絞痛,卒痛中滿、嘔吐,薑湯下。

    傷風咳嗽,薑蔥汁、白湯下。

    兼治傳屍,骨蒸肺痿、疰忤、鬼氣、狐貍妖魅、霍亂吐瀉、時氣瘴痞、赤白暴痢、瘀血月閉、痃癖疔腫等疾,產婦中風,小兒驚風,牙關緊硬不省者,擦牙即開,然後用風藥治之。

    小兒吐瀉驚疳,先用火焙此藥,然後用薑蔥汁化開,白湯下。

    小兒用緋袋盛,當心帶之,一切鬼邪不敢近。

     治熱厥方 升陽散火湯 治熱厥。

    因醉飽入房,濕熱鬱於脾土,不能滲榮四肢,陽氣獨盛,故手足心熱。

     升麻 葛根 獨活 羌活 白芍 人參(各三錢) 炙甘草 柴胡(各二錢) 防風(一錢半) 生甘草(一錢)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服。

    本方去獨活、生甘草,加蔥白,名火鬱湯,治證同。

     大承氣湯 治厥,熱盛脈數者。

     大黃 芒硝(各半兩) 厚樸(一兩) 枳實(五個) 上銼,用水二鍾半,先煎厚樸,枳實至一鍾,入大黃煎七分,去渣,入硝煎一二沸,溫服以利為度。

    本方去芒硝,名小承氣湯。

     白虎湯 治熱厥及暑厥,脈虛或沉滑。

     石膏(五錢) 知母(二錢) 甘草(一錢) 上銼,作一服,入粳米一撮,水煎服。

    加人參一錢半,名人參白虎湯。

     治寒厥方 理中湯 治寒厥,脈沉微者。

     人參 白朮 乾薑(炮)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錢,水煎服。

    寒甚者加附子。

     四逆湯 治手足厥冷,下利清穀,脈微欲絕。

     甘草(二兩) 乾薑(一兩) 附子(去皮臍,半兩) 上?咀,每服五錢,水煎溫服。

     姜附湯 治寒厥昏不知人,身體強直,口噤不語,逆冷;及腹臍冷痛,霍亂轉筋,一切虛寒,並皆治之。

     乾薑(一兩) 附子(生,去皮臍,一枚) 上?咀,每服三錢,水煎,食前溫服。

     六物附子湯 治陽氣衰於下,令人寒厥,從五指至膝上寒者,此方主之。

     附子 肉桂 防己(各四錢) 炙甘草(二錢) 白朮 茯苓(各三錢) 上銼,每服七錢,水煎服。

     加減白通湯 治形寒飲水,大便自利,完穀不化,臍腹冷痛,足寒而逆。

     附子(炮去皮) 乾薑(炮,各一兩) 官桂(去皮) 甘草(炙) 草豆蔻(麵裹煨) 半夏(湯泡七次) 人參 白朮(各半兩) 上銼,每服五錢,加生薑五片,蔥白五莖,水煎空心服。

     當歸四逆加茱萸生薑湯 治無熱證而厥。

     當歸 芍藥 桂枝 細辛(各二兩) 甘草 通草(各六錢半) 吳茱萸(三錢) 生薑(六錢) 上銼,用水三升,煮至一升半,分三服。

     吳茱萸湯 治陰厥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

     吳茱萸 生薑(各半兩) 人參(二錢半) 上銼作一服,加大棗一枚,水煎服。

     治痰厥方 導痰湯 治痰厥。

     半夏(湯泡七次) 南星(薑湯泡,各二錢) 橘紅 枳實(麩炒) 茯苓(各一錢半) 甘草(八分) 上銼,加生薑五片,水煎服。

    痰盛加竹瀝、薑汁。

     一方 半夏(大者,三十個) 巴豆(二十個) 上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