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
關燈
小
中
大
,得奇疾,每語,喉中必有物作聲相應。
有道人教學誦本草藥名,至藍而默然。
遂取藍握汁而飲之,少頃吐出肉塊,長二寸餘,人形悉具。
劉襄子思為永卒,景正被疾,逾年親見其愈。
楊勔中年得異疾,每發言應答,腹中有小聲效之。
數年間,其聲寢大。
有道士見而驚曰:此應聲蟲也。
久不治,延及妻子。
宜讀本草,遇蟲不應者,當取服之。
勔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乃頓服數粒,遂愈。
酒蟲 齊州士曹席進孺,招所親張彬秀才為館舍,彬嗜酒,每夜必置數升酒於床隅,一夕忘設焉,夜半大渴,求之不可得,忿悶忽躁。
俄頃,嘔吐一物於地。
旦起視之,見床下塊肉如肝而黃,上如蜂窩,猶微動,取酒沃之,唧唧有聲,始悟平生酒病根本。
亟投諸水火,後遂不飲。
誤吞水蛭 吳少師在關外,嘗得疾,數月間肌肉消瘦,每日飲食下咽,少時腹如萬蟲攢攻,且癢且痛,皆以為勞瘵也。
張銳是時在成都,吳遣驛騎招緻,銳到興元,既切脈,戒雲:明日早且忍飢,勿啖一物,俟銳來為之。
計旦而往,天方劇暑,白請選一健卒,往十裡外取行路黃土一銀盂,而令廚人旋治面,將午乃得食,才放著,取土適至,於是溫酒一升,投土攪其內,出藥百粒,進於吳飲之,覺腸胃擊痛,幾不堪忍,急登溷,銳密使別坎一穴,便掖吳以行,須臾,暴下如傾,穢惡鬥許,有馬蝗千餘。
宛轉盤結,其半已困死。
吳亦憊甚,扶憩竹榻上,移時方餐粥一器,三日而平。
始信去年正以夏夜出師,中途燥渴,命候兵持馬盂挹澗水,甫入口,似有物焉,未暇吐之,則徑入喉矣。
自此遂得病。
銳曰:蟲入人肝脾裡,勢須滋生,常日遇食時則聚丹田間,吮咂精血,飽則散處四肢,苟惟知殺之而不能掃盡,故無益也。
銳是以請公枵腹以誘之,此蟲喜酒,又久不得土味,乘飢畢集,故一藥能洗空之耳。
吳大喜,厚賂以金帛,送之歸。
寧國衛承務者,唯一子,忽得疾羸瘦如削。
醫以為瘵疾,治療無益。
醫劉大用問其緻疾之由因,曰嘗以六月飲娼家醉臥桌上,醒渴求水不得,前有菖蒲盆水清淨,舉而飲之,自是疾作。
劉默喜,密遣僕掘田間瘀泥,以水沃漻,取清汁兩碗,置幾上。
令隨意飲,衛子素厭疾苦,不以穢為嫌,一飲而盡。
俄,腸胃間攻轉攪刺,久之始定,續投以宣藥百粒,隨即同瀉下水蛭六十餘條,便覺襟抱豁然。
劉曰:此蓋盆中所誤吞也。
蛭入人腹,藉膏血滋養,蕃育種類,每黏著五臟,牢不可脫,然久去蟲渠,思其所嗜,非以此物緻之,不能集也。
然尪羸,別以藥調補。
有人因醉,薄暮渴飲道傍田水,自此忽患胸腹脹滿,遍醫不效。
人亦莫識其病,因幹,宿客邸,夜半思水飲,僕覓之,僕夜捫索見有缸數隻,疑店主以此貯水,遂取一碗,與其主飲,便覺胸次豁然,再索之,忽覺臟腑急,於店後空地大瀉一二行。
平明視之,所瀉乃水蛭無數。
繼看夜來所飲缸水,乃主人刈藍作澱者,其病頓愈。
方思前時渴飲田水,不覺誤吞水蛭在腹,遂成脹痛之疾,乃蛭為害。
今人耘田為此蟲所齧,以澱塗之,無不愈也。
誤吞蜈蚣 有村店婦人,因用火筒吹火,不知筒中有蜈蚣藏焉。
用以吹火,蜈蚣驚迸竄入喉中,不覺下胸臆。
婦人求救,人無措手。
適有人在傍雲:可討小豬兒一個,切斷喉,取血,令婦人頓吃之。
須臾,以生油一口灌婦人,遂噁心,其蜈蚣滾在血中吐出,繼與雄黃細研,水調服,遂愈。
諸蟲人耳 蟲之類能入耳者,不獨蚰蜒。
如壁蝨,螢火,扣頭皂角蟲,皆能為害。
有人患腦痛,為蟲所食,或教以桃葉為枕,一夕蟲自鼻中出,形如鷹嘴,人莫識其名。
有人蚰蜒入耳,遇其極時以頭撣柱至血流不知,雲癢甚不可忍。
蚰蜒入耳,往又食髓至盡,又能滋生。
凡蟲入耳,用生油灌妙。
蚰蜒及百蟲入耳,取驢乳灌耳中,當消成水。
百蟲入耳,以桃葉火熨之,卷而塞耳中,立出。
苦寸白蟲 趙子山,字景高,寓居邵武軍天王寺。
苦寸白蟲為撓,醫者戒雲:是疾,當止酒。
而以素所耽嗜,欲罷不能。
一夕醉於外舍,歸已夜半,口乾咽燥,倉卒無措。
適值廊廡間有甕水,月色下照,瑩然可掬。
即酌而飲之,其甘如飴,連盡數酌乃就寢。
迨曉,蟲出盈席,覺心腹頓寬,宿疾遂愈。
一家皆驚異,驗其所由,蓋寺僕日織草屨,浸紅藤根水也。
蔡定夫基戡之子康積,苦寸白蟲為孽。
醫者使之碾檳榔細末,取石榴東引根煎湯調服之。
先炙肥豬肉一大臠置口中咽,阻其津膏而勿食。
雲:此蟲惟月三日以前其頭向上,可用藥攻打。
餘日即頭向下,縱有藥皆無益。
蟲聞肉香咂啖之意,故空群爭赴之,覺胸中如萬箭攻攢,是其候也。
然後,飲前藥。
蔡悉如其戒不兩刻,腹中雷鳴,急登厠,蟲下如傾,命僕以枝挑撥,皆聯綿成串,幾長數丈,尚蠕蠕能動,舉而拋於溪流,宿患頓愈。
金蠶毒 虞氏雲:曾治一婦人,因採桑,見桑有金蟲如蠶者,被其毒,謂之金蠶毒,腹中絞痛欲死。
予以樟木屑濃煎湯與之,大吐,吐出有金絲如亂髮者一塊,腹痛減十分之七八,又與甘草湯連進二三盞而安。
有道人教學誦本草藥名,至藍而默然。
遂取藍握汁而飲之,少頃吐出肉塊,長二寸餘,人形悉具。
劉襄子思為永卒,景正被疾,逾年親見其愈。
楊勔中年得異疾,每發言應答,腹中有小聲效之。
數年間,其聲寢大。
有道士見而驚曰:此應聲蟲也。
久不治,延及妻子。
宜讀本草,遇蟲不應者,當取服之。
勔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乃頓服數粒,遂愈。
酒蟲 齊州士曹席進孺,招所親張彬秀才為館舍,彬嗜酒,每夜必置數升酒於床隅,一夕忘設焉,夜半大渴,求之不可得,忿悶忽躁。
俄頃,嘔吐一物於地。
旦起視之,見床下塊肉如肝而黃,上如蜂窩,猶微動,取酒沃之,唧唧有聲,始悟平生酒病根本。
亟投諸水火,後遂不飲。
誤吞水蛭 吳少師在關外,嘗得疾,數月間肌肉消瘦,每日飲食下咽,少時腹如萬蟲攢攻,且癢且痛,皆以為勞瘵也。
張銳是時在成都,吳遣驛騎招緻,銳到興元,既切脈,戒雲:明日早且忍飢,勿啖一物,俟銳來為之。
計旦而往,天方劇暑,白請選一健卒,往十裡外取行路黃土一銀盂,而令廚人旋治面,將午乃得食,才放著,取土適至,於是溫酒一升,投土攪其內,出藥百粒,進於吳飲之,覺腸胃擊痛,幾不堪忍,急登溷,銳密使別坎一穴,便掖吳以行,須臾,暴下如傾,穢惡鬥許,有馬蝗千餘。
宛轉盤結,其半已困死。
吳亦憊甚,扶憩竹榻上,移時方餐粥一器,三日而平。
始信去年正以夏夜出師,中途燥渴,命候兵持馬盂挹澗水,甫入口,似有物焉,未暇吐之,則徑入喉矣。
自此遂得病。
銳曰:蟲入人肝脾裡,勢須滋生,常日遇食時則聚丹田間,吮咂精血,飽則散處四肢,苟惟知殺之而不能掃盡,故無益也。
銳是以請公枵腹以誘之,此蟲喜酒,又久不得土味,乘飢畢集,故一藥能洗空之耳。
吳大喜,厚賂以金帛,送之歸。
寧國衛承務者,唯一子,忽得疾羸瘦如削。
醫以為瘵疾,治療無益。
醫劉大用問其緻疾之由因,曰嘗以六月飲娼家醉臥桌上,醒渴求水不得,前有菖蒲盆水清淨,舉而飲之,自是疾作。
劉默喜,密遣僕掘田間瘀泥,以水沃漻,取清汁兩碗,置幾上。
令隨意飲,衛子素厭疾苦,不以穢為嫌,一飲而盡。
俄,腸胃間攻轉攪刺,久之始定,續投以宣藥百粒,隨即同瀉下水蛭六十餘條,便覺襟抱豁然。
劉曰:此蓋盆中所誤吞也。
蛭入人腹,藉膏血滋養,蕃育種類,每黏著五臟,牢不可脫,然久去蟲渠,思其所嗜,非以此物緻之,不能集也。
然尪羸,別以藥調補。
有人因醉,薄暮渴飲道傍田水,自此忽患胸腹脹滿,遍醫不效。
人亦莫識其病,因幹,宿客邸,夜半思水飲,僕覓之,僕夜捫索見有缸數隻,疑店主以此貯水,遂取一碗,與其主飲,便覺胸次豁然,再索之,忽覺臟腑急,於店後空地大瀉一二行。
平明視之,所瀉乃水蛭無數。
繼看夜來所飲缸水,乃主人刈藍作澱者,其病頓愈。
方思前時渴飲田水,不覺誤吞水蛭在腹,遂成脹痛之疾,乃蛭為害。
今人耘田為此蟲所齧,以澱塗之,無不愈也。
誤吞蜈蚣 有村店婦人,因用火筒吹火,不知筒中有蜈蚣藏焉。
用以吹火,蜈蚣驚迸竄入喉中,不覺下胸臆。
婦人求救,人無措手。
適有人在傍雲:可討小豬兒一個,切斷喉,取血,令婦人頓吃之。
須臾,以生油一口灌婦人,遂噁心,其蜈蚣滾在血中吐出,繼與雄黃細研,水調服,遂愈。
諸蟲人耳 蟲之類能入耳者,不獨蚰蜒。
如壁蝨,螢火,扣頭皂角蟲,皆能為害。
有人患腦痛,為蟲所食,或教以桃葉為枕,一夕蟲自鼻中出,形如鷹嘴,人莫識其名。
有人蚰蜒入耳,遇其極時以頭撣柱至血流不知,雲癢甚不可忍。
蚰蜒入耳,往又食髓至盡,又能滋生。
凡蟲入耳,用生油灌妙。
蚰蜒及百蟲入耳,取驢乳灌耳中,當消成水。
百蟲入耳,以桃葉火熨之,卷而塞耳中,立出。
苦寸白蟲 趙子山,字景高,寓居邵武軍天王寺。
苦寸白蟲為撓,醫者戒雲:是疾,當止酒。
而以素所耽嗜,欲罷不能。
一夕醉於外舍,歸已夜半,口乾咽燥,倉卒無措。
適值廊廡間有甕水,月色下照,瑩然可掬。
即酌而飲之,其甘如飴,連盡數酌乃就寢。
迨曉,蟲出盈席,覺心腹頓寬,宿疾遂愈。
一家皆驚異,驗其所由,蓋寺僕日織草屨,浸紅藤根水也。
蔡定夫基戡之子康積,苦寸白蟲為孽。
醫者使之碾檳榔細末,取石榴東引根煎湯調服之。
先炙肥豬肉一大臠置口中咽,阻其津膏而勿食。
雲:此蟲惟月三日以前其頭向上,可用藥攻打。
餘日即頭向下,縱有藥皆無益。
蟲聞肉香咂啖之意,故空群爭赴之,覺胸中如萬箭攻攢,是其候也。
然後,飲前藥。
蔡悉如其戒不兩刻,腹中雷鳴,急登厠,蟲下如傾,命僕以枝挑撥,皆聯綿成串,幾長數丈,尚蠕蠕能動,舉而拋於溪流,宿患頓愈。
金蠶毒 虞氏雲:曾治一婦人,因採桑,見桑有金蟲如蠶者,被其毒,謂之金蠶毒,腹中絞痛欲死。
予以樟木屑濃煎湯與之,大吐,吐出有金絲如亂髮者一塊,腹痛減十分之七八,又與甘草湯連進二三盞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