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
關燈
小
中
大
雄黃 雷丸 甘遂(各一錢半)
上為末,米煮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五更時粥飲下。
追蟲丸 大黃 黑醜(各一兩) 山楂 莪朮(各六錢) 檳榔 大腹皮(各四錢) 雷丸 砂糖(各三錢) 木香(二錢) 皂角(一錢) 上為末,沸湯調,量人大小,虛實服之。
苦楝根湯 苦楝根(去外苦皮曬乾) 上銼,每一撮,入黑豆二十粒,水煎,臨熱入砂糖二錢調服,晚飯不可食,待藥氣行。
使君子湯 治小兒臟腑虛滑,疳瘦下利,腹脹脅痛,不思乳食。
常服去蟲補胃,消疳肥肌。
使君子 陳皮(各一兩) 厚樸 甘草 訶子(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每一丸,米飲化下。
小兒半丸,乳汁下。
如兼驚及熱渴者,加青黛半兩,臟腑不調者去之。
一方有川芎,無訶子、青黛。
取積藥 巴豆不拘多少,去殼。
水略浸,去內外衣膜,紙壓去油,置薄刀上烘赤色,入雄黃、沉香各少許,為末。
飯丸如粟米大;大人一分,小兒半分,食後砂糖水送下。
追蟲打鱉散 治血鱉。
黑醜 檳榔(各四兩) 雷丸 木香 甘草(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大人四錢,小兒二錢。
量人虛實,空心以滾湯入砂糖少許調下。
待走去惡積蟲二三次,方進稀粥湯補住。
釣蟲黑白丸 凡胃口肚腹作痛,及肺竅失聲者,俱有血鱉,宜用: 磁石 雲母石 蛇含石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糯米糊丸,作白丸子,如黃豆大,每一丸,燈心煎湯下。
後用黑丸子: 針砂 青黛 枯礬 甘遂(各等分) 上為末,醋煮糯米糊丸,如龍眼核大,以粗線一條穿住,燈心湯下,待病者作嘔,若不嘔再吃烏梅水一口;又含冷水一口,方為病者打擦胸前背上,略抽動其線,令病人嘔去冷水,仍作嘔聲,如是者三四次,黑白丸子挾病根瘀血齊吐出。
吐後,須單隨各經病調治,方可除根。
但煮糊須用極高山頂上泉,或武當回龍水為丸,倘若用別水則不吐轉。
黑錫散 治吐蟲有積。
黑錫(炒成灰) 檳榔(末,各等分) 上和勻,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經驗方 治婦人陰蝕瘡,陰戶中有細蟲,其癢不可忍,若蝕入臟腑即死。
令人發寒熱,與勞證相似。
先用蛇床子煎湯洗淨,挹幹,後以梓樹皮不拘多少,焙乾為末,入枯礬四分之一,麝香少許,敷之立效。
治五臟蟲方 五鳳丸 治肝勞熱,生長蟲在肝為病,令人恐畏不安,眼中赤壅。
烏雞卵(五枚,去黃) 黃蠟(三兩) 吳茱萸根(東行者,切,三升) 乾漆(四兩,炒煙盡) 粳米粉(半升) 上五味,以茱萸根、乾漆杵為細末,和入銅銚中,火煉,可丸如小豆大,隔宿勿食,清晨以米飲下一百二十丸,小兒五十丸,蟲即爛盡。
雷丸丸 治心勞發熱,心裡有長蟲,名蠱蟲,長一尺許,貫心即死。
雷丸(炒,五枚) 陳皮 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一兩二錢半) 貫眾 蕪荑 青葙子 乾漆(各一兩) 亂髮(雞子大一團,燒灰存性) 殭蠶(炒,十四枚)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日三服。
茱萸根湯 治脾勞熱,內有白蟲食脾,令人好嘔,而胸中咳嘔不出。
茱萸根(東行者,一錢) 火麻子(八錢) 陳皮(一兩半) 上三味,細切,水煎服,或下蟲,或下黃汁。
凡合此藥,禁聲勿語方驗,蟲覺便無效。
前胡湯 治脾勞,身發熱,內有白蟲在脾為病,令人好嘔,而胸中咳嘔而不出。
前胡 白朮 赤茯苓 細辛 杏仁(去皮尖,另研) 草龍膽 常山(各一錢) 枳實 松蘿(各七分) 旋覆花(五分) 竹葉(七片)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溫服。
若腹中熱滿悶,加芒硝半錢,梔子、黃芩、苦參各五分,加水煎。
忌桃、李、雀肉、醋、生蔥、菜等物。
五膈下氣丸 治肺勞熱,瘦損,有蟲在肺為病,令人咳逆氣喘,所謂憂忿氣膈寒熱,皆從勞之所生,名曰膏肓疾,針灸不著。
麥門冬(去心.五兩) 蜀椒(炒,去汗,一兩) 遠志肉 附子 乾生薑 細辛 甘草(炙,各半兩) 百部 人參 白朮 黃耆(各七錢半) 桂心(一錢半) 杏仁(去皮尖及雙仁者,二十四粒)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徐徐噙化下。
忌豬肉、生冷、肥膩、及海藻、菘菜、生蔥、桃、李、雀肉等物。
三聖飲子 治勞熱生蟲,在肺為病。
茱萸根(東引者,五兩) 桑白皮(東引者,一升) 狼牙子(三兩) 上切細,以酒七升,煮取一升半,平旦服盡。
千金散 治腎勞熱,蟯蟲生於腎中,令四肢腫急。
貫眾(三兩,炒) 乾漆(二兩,炒煙盡) 蕪荑 胡粉 槐白皮(各一兩) 吳茱萸(五十粒) 杏仁(四十五粒,去皮尖,炒) 上為細末,平旦以井花水調服方寸匕,漸加,病瘥即止。
諸蟲治驗方 應聲蟲 永州通判廳軍員毛景
追蟲丸 大黃 黑醜(各一兩) 山楂 莪朮(各六錢) 檳榔 大腹皮(各四錢) 雷丸 砂糖(各三錢) 木香(二錢) 皂角(一錢) 上為末,沸湯調,量人大小,虛實服之。
苦楝根湯 苦楝根(去外苦皮曬乾) 上銼,每一撮,入黑豆二十粒,水煎,臨熱入砂糖二錢調服,晚飯不可食,待藥氣行。
使君子湯 治小兒臟腑虛滑,疳瘦下利,腹脹脅痛,不思乳食。
常服去蟲補胃,消疳肥肌。
使君子 陳皮(各一兩) 厚樸 甘草 訶子(各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每一丸,米飲化下。
小兒半丸,乳汁下。
如兼驚及熱渴者,加青黛半兩,臟腑不調者去之。
一方有川芎,無訶子、青黛。
取積藥 巴豆不拘多少,去殼。
水略浸,去內外衣膜,紙壓去油,置薄刀上烘赤色,入雄黃、沉香各少許,為末。
飯丸如粟米大;大人一分,小兒半分,食後砂糖水送下。
追蟲打鱉散 治血鱉。
黑醜 檳榔(各四兩) 雷丸 木香 甘草(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大人四錢,小兒二錢。
量人虛實,空心以滾湯入砂糖少許調下。
待走去惡積蟲二三次,方進稀粥湯補住。
釣蟲黑白丸 凡胃口肚腹作痛,及肺竅失聲者,俱有血鱉,宜用: 磁石 雲母石 蛇含石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糯米糊丸,作白丸子,如黃豆大,每一丸,燈心煎湯下。
後用黑丸子: 針砂 青黛 枯礬 甘遂(各等分) 上為末,醋煮糯米糊丸,如龍眼核大,以粗線一條穿住,燈心湯下,待病者作嘔,若不嘔再吃烏梅水一口;又含冷水一口,方為病者打擦胸前背上,略抽動其線,令病人嘔去冷水,仍作嘔聲,如是者三四次,黑白丸子挾病根瘀血齊吐出。
吐後,須單隨各經病調治,方可除根。
但煮糊須用極高山頂上泉,或武當回龍水為丸,倘若用別水則不吐轉。
黑錫散 治吐蟲有積。
黑錫(炒成灰) 檳榔(末,各等分) 上和勻,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經驗方 治婦人陰蝕瘡,陰戶中有細蟲,其癢不可忍,若蝕入臟腑即死。
令人發寒熱,與勞證相似。
先用蛇床子煎湯洗淨,挹幹,後以梓樹皮不拘多少,焙乾為末,入枯礬四分之一,麝香少許,敷之立效。
治五臟蟲方 五鳳丸 治肝勞熱,生長蟲在肝為病,令人恐畏不安,眼中赤壅。
烏雞卵(五枚,去黃) 黃蠟(三兩) 吳茱萸根(東行者,切,三升) 乾漆(四兩,炒煙盡) 粳米粉(半升) 上五味,以茱萸根、乾漆杵為細末,和入銅銚中,火煉,可丸如小豆大,隔宿勿食,清晨以米飲下一百二十丸,小兒五十丸,蟲即爛盡。
雷丸丸 治心勞發熱,心裡有長蟲,名蠱蟲,長一尺許,貫心即死。
雷丸(炒,五枚) 陳皮 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一兩二錢半) 貫眾 蕪荑 青葙子 乾漆(各一兩) 亂髮(雞子大一團,燒灰存性) 殭蠶(炒,十四枚)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日三服。
茱萸根湯 治脾勞熱,內有白蟲食脾,令人好嘔,而胸中咳嘔不出。
茱萸根(東行者,一錢) 火麻子(八錢) 陳皮(一兩半) 上三味,細切,水煎服,或下蟲,或下黃汁。
凡合此藥,禁聲勿語方驗,蟲覺便無效。
前胡湯 治脾勞,身發熱,內有白蟲在脾為病,令人好嘔,而胸中咳嘔而不出。
前胡 白朮 赤茯苓 細辛 杏仁(去皮尖,另研) 草龍膽 常山(各一錢) 枳實 松蘿(各七分) 旋覆花(五分) 竹葉(七片)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溫服。
若腹中熱滿悶,加芒硝半錢,梔子、黃芩、苦參各五分,加水煎。
忌桃、李、雀肉、醋、生蔥、菜等物。
五膈下氣丸 治肺勞熱,瘦損,有蟲在肺為病,令人咳逆氣喘,所謂憂忿氣膈寒熱,皆從勞之所生,名曰膏肓疾,針灸不著。
麥門冬(去心.五兩) 蜀椒(炒,去汗,一兩) 遠志肉 附子 乾生薑 細辛 甘草(炙,各半兩) 百部 人參 白朮 黃耆(各七錢半) 桂心(一錢半) 杏仁(去皮尖及雙仁者,二十四粒)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徐徐噙化下。
忌豬肉、生冷、肥膩、及海藻、菘菜、生蔥、桃、李、雀肉等物。
三聖飲子 治勞熱生蟲,在肺為病。
茱萸根(東引者,五兩) 桑白皮(東引者,一升) 狼牙子(三兩) 上切細,以酒七升,煮取一升半,平旦服盡。
千金散 治腎勞熱,蟯蟲生於腎中,令四肢腫急。
貫眾(三兩,炒) 乾漆(二兩,炒煙盡) 蕪荑 胡粉 槐白皮(各一兩) 吳茱萸(五十粒) 杏仁(四十五粒,去皮尖,炒) 上為細末,平旦以井花水調服方寸匕,漸加,病瘥即止。
諸蟲治驗方 應聲蟲 永州通判廳軍員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