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
關燈
小
中
大
小兒癲癇,一切疳積蠱積,並治。
凡人面上白斑唇紅,能食心嘈,顏色不常,臉上有蟹爪路者,便有蟲也。
此丹四時常服,不動真氣,有蟲取蟲,有積取積,有氣取氣,有塊取塊,一服見效。
無病之人,春秋各服一服,打下蟲積,終歲無病。
惟孕婦不宜服。
檳榔(雞心者,十二兩) 黑牽牛(頭末,三兩) 大黃(錦紋者) 雷丸 錫灰 白蕪荑 木香 使君子(各一兩) 上為細末,用蔥白一斤,煎湯,露一宿為丸,如粟米大,每服四錢。
病重年深體實者,加至五錢。
五更蔥白湯或木香煎湯送下。
取寸白蟲,用東方上石榴根,煎湯麵東服之。
小兒服一錢或五分,天明取下病根,或蟲或如爛魚腸,或如馬尾、蛤蟆、小蛇,諸般怪物。
或小便取下青黃紅白,或米泔等色,一服即出。
取時務在房內坐桶,不要見風,出外湧洩。
一雲,加硇砂、甘遂尤妙。
如虛老之人,用此推蕩後,服四君子湯數貼,尤好。
一方去使君子,名七轉靈應丹。
如失聲,加沉香、琥珀各五錢。
忌生冷勞腥等物一月。
寶鑑化蟲丸 治諸蟲。
鶴蝨(去上) 檳榔 苦楝根(去浮皮) 胡粉(炒,各一兩) 明白礬(枯,二錢半) 蕪荑 使君子(各五錢) 上為細末,米糊為丸,如麻子大,一歲兒服五丸,量人大小加減丸數。
溫漿水入生麻油三四點打勻送下,清米飲亦可,不拘時。
其蟲細小者,皆化為水,大者自下。
焦效丸 木香 鶴蝨(炒) 檳榔 訶子(麵裹煨,去核) 蕪荑(炒) 附子(炮,去皮臍) 乾薑(各七錢半) 大黃(一兩半) 烏梅(十四個,去核) 上為末,煉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煎陳皮湯,或淡醋湯下。
一方加黃連、黃柏各七錢半。
萬應丸 下諸蟲。
檳榔(五兩) 大黃(八兩) 黑牽牛(四兩,各為末) 皂角(十挺,不蛀者) 苦楝根皮(一斤) 上先將皂莢、苦楝根皮二味,用水一大碗熬成膏子,一處搜和前藥末三味為丸,如梧桐子大,又以沉香、木香、雷丸各一兩為末為衣,先以沉香衣,次用雷丸衣,又次用木香衣,每服三丸,四更時用砂糖水送下。
秘方萬應丸 治大人小兒腹內有蟲,及積氣塊痛,小兒疳病。
三稜(醋炒,五錢) 莪朮(醋炒,五錢) 檳榔(一兩) 青皮(麩炒,黃色) 橘紅 雷丸 乾漆(炒無煙,各五錢) 蕪荑(二錢半) 鶴蝨(三錢,略炒) 木香(不見火) 良薑(各二錢,陳壁土炒) 砂仁(二錢,去殼) 使君子 麥芽(炒,各五錢) 胡黃連(炒) 甘草(炙,各三錢) 神麯(炒黃色,五錢) 上為細末,醋打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淡薑湯下。
化蟲丸 能化蟲為水。
硫黃(一兩) 木香(五錢) 密陀僧(三錢) 附子(一枚,炮,另為末) 上先以附子末,醋一盞熬膏,餘藥研為細末,和勻,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荊芥茶清下。
木香三稜散 治腹中有蟲,面色痿黃,一切積滯。
黑牽牛(半生半炒取末,五錢) 大腹皮(三錢) 檳榔 雷丸 錫灰(醋炒) 三稜(煨) 蓬朮(煨) 木香(各二錢) 大黃(三錢) 一方加阿魏一錢,蕪荑三錢。
上為末,每服五錢,用砂糖水調服。
先將燒肉一片,口中細嚼吐出,然後服藥。
烏梅丸 治臟寒蛔蟲動作,上入膈中,煩悶嘔吐,時發時止,得食即嘔,常自吐蛔,有此證候謂之蛔厥,此藥主之,又治久痢。
烏梅(三百個) 黃柏(炙) 細辛(去苗) 肉桂(去粗皮) 附子(炮,去皮臍) 人參(去蘆,各六兩) 乾薑(炮,十兩) 當歸(去蘆,四兩)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四兩) 黃連(去須,十六兩) 上為搗篩,合治之。
以醋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鬥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與煉蜜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米飲下,食前服。
補金散 治諸般蟲。
鶴蝨(生) 雷丸 定粉 錫灰(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空心食前,少油調下。
又用豬肉一兩,燒熟撒藥在上,細嚼亦得。
每服藥時,用雞翎甘遂末一錢,與前藥一處服之,其蟲自下矣。
雷金散 治諸蟲。
雷丸末(八分) 鬱金末(七分) 黑牽牛末(一錢半) 上三件末和勻,以生油調下三兩匙,飯壓之。
追蟲散 取寸白蟲。
黃丹(半兩,炒) 錫灰(一兩,羅) 定粉(二兩) 上同研極細末,每服一錢,先燒豬肉五片吃了,後以生油一口許調藥服,至晚取下,婦人有胎不可服。
李副統女子,年十三,壹服取蟲一抄,終身不發。
廣濟方 取寸白蟲,亦療蛔蟲。
酸石榴根皮(東引者,切,二升) 檳榔(十枚) 上二味細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以粳米煮稀粥,平旦空腹食之。
少間蟲並死,快利神效。
雄砂丸 善殺諸蟲。
鶴蝨 蕪荑 乾漆 殭蠶(各三錢) 貫眾 硃砂 酸石榴皮(各五錢)
凡人面上白斑唇紅,能食心嘈,顏色不常,臉上有蟹爪路者,便有蟲也。
此丹四時常服,不動真氣,有蟲取蟲,有積取積,有氣取氣,有塊取塊,一服見效。
無病之人,春秋各服一服,打下蟲積,終歲無病。
惟孕婦不宜服。
檳榔(雞心者,十二兩) 黑牽牛(頭末,三兩) 大黃(錦紋者) 雷丸 錫灰 白蕪荑 木香 使君子(各一兩) 上為細末,用蔥白一斤,煎湯,露一宿為丸,如粟米大,每服四錢。
病重年深體實者,加至五錢。
五更蔥白湯或木香煎湯送下。
取寸白蟲,用東方上石榴根,煎湯麵東服之。
小兒服一錢或五分,天明取下病根,或蟲或如爛魚腸,或如馬尾、蛤蟆、小蛇,諸般怪物。
或小便取下青黃紅白,或米泔等色,一服即出。
取時務在房內坐桶,不要見風,出外湧洩。
一雲,加硇砂、甘遂尤妙。
如虛老之人,用此推蕩後,服四君子湯數貼,尤好。
一方去使君子,名七轉靈應丹。
如失聲,加沉香、琥珀各五錢。
忌生冷勞腥等物一月。
寶鑑化蟲丸 治諸蟲。
鶴蝨(去上) 檳榔 苦楝根(去浮皮) 胡粉(炒,各一兩) 明白礬(枯,二錢半) 蕪荑 使君子(各五錢) 上為細末,米糊為丸,如麻子大,一歲兒服五丸,量人大小加減丸數。
溫漿水入生麻油三四點打勻送下,清米飲亦可,不拘時。
其蟲細小者,皆化為水,大者自下。
焦效丸 木香 鶴蝨(炒) 檳榔 訶子(麵裹煨,去核) 蕪荑(炒) 附子(炮,去皮臍) 乾薑(各七錢半) 大黃(一兩半) 烏梅(十四個,去核) 上為末,煉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煎陳皮湯,或淡醋湯下。
一方加黃連、黃柏各七錢半。
萬應丸 下諸蟲。
檳榔(五兩) 大黃(八兩) 黑牽牛(四兩,各為末) 皂角(十挺,不蛀者) 苦楝根皮(一斤) 上先將皂莢、苦楝根皮二味,用水一大碗熬成膏子,一處搜和前藥末三味為丸,如梧桐子大,又以沉香、木香、雷丸各一兩為末為衣,先以沉香衣,次用雷丸衣,又次用木香衣,每服三丸,四更時用砂糖水送下。
秘方萬應丸 治大人小兒腹內有蟲,及積氣塊痛,小兒疳病。
三稜(醋炒,五錢) 莪朮(醋炒,五錢) 檳榔(一兩) 青皮(麩炒,黃色) 橘紅 雷丸 乾漆(炒無煙,各五錢) 蕪荑(二錢半) 鶴蝨(三錢,略炒) 木香(不見火) 良薑(各二錢,陳壁土炒) 砂仁(二錢,去殼) 使君子 麥芽(炒,各五錢) 胡黃連(炒) 甘草(炙,各三錢) 神麯(炒黃色,五錢) 上為細末,醋打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淡薑湯下。
化蟲丸 能化蟲為水。
硫黃(一兩) 木香(五錢) 密陀僧(三錢) 附子(一枚,炮,另為末) 上先以附子末,醋一盞熬膏,餘藥研為細末,和勻,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荊芥茶清下。
木香三稜散 治腹中有蟲,面色痿黃,一切積滯。
黑牽牛(半生半炒取末,五錢) 大腹皮(三錢) 檳榔 雷丸 錫灰(醋炒) 三稜(煨) 蓬朮(煨) 木香(各二錢) 大黃(三錢) 一方加阿魏一錢,蕪荑三錢。
上為末,每服五錢,用砂糖水調服。
先將燒肉一片,口中細嚼吐出,然後服藥。
烏梅丸 治臟寒蛔蟲動作,上入膈中,煩悶嘔吐,時發時止,得食即嘔,常自吐蛔,有此證候謂之蛔厥,此藥主之,又治久痢。
烏梅(三百個) 黃柏(炙) 細辛(去苗) 肉桂(去粗皮) 附子(炮,去皮臍) 人參(去蘆,各六兩) 乾薑(炮,十兩) 當歸(去蘆,四兩)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四兩) 黃連(去須,十六兩) 上為搗篩,合治之。
以醋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鬥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納臼中,與煉蜜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米飲下,食前服。
補金散 治諸般蟲。
鶴蝨(生) 雷丸 定粉 錫灰(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空心食前,少油調下。
又用豬肉一兩,燒熟撒藥在上,細嚼亦得。
每服藥時,用雞翎甘遂末一錢,與前藥一處服之,其蟲自下矣。
雷金散 治諸蟲。
雷丸末(八分) 鬱金末(七分) 黑牽牛末(一錢半) 上三件末和勻,以生油調下三兩匙,飯壓之。
追蟲散 取寸白蟲。
黃丹(半兩,炒) 錫灰(一兩,羅) 定粉(二兩) 上同研極細末,每服一錢,先燒豬肉五片吃了,後以生油一口許調藥服,至晚取下,婦人有胎不可服。
李副統女子,年十三,壹服取蟲一抄,終身不發。
廣濟方 取寸白蟲,亦療蛔蟲。
酸石榴根皮(東引者,切,二升) 檳榔(十枚) 上二味細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渣,以粳米煮稀粥,平旦空腹食之。
少間蟲並死,快利神效。
雄砂丸 善殺諸蟲。
鶴蝨 蕪荑 乾漆 殭蠶(各三錢) 貫眾 硃砂 酸石榴皮(各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