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宜之。
本方去白朮,加生附子一枚,或理中湯加凍膠,銼炒一錢,或以造麴蓼汁熱浸,或用濃鹽湯浸,仍令其紮縛腿脛。
若筋入腹及通身轉筋者,不可治。
直指木瓜湯 治吐瀉不已,轉筋擾悶。
方見前陰霍亂條。
木瓜煎 治吐瀉轉筋悶亂。
吳茱萸(湯洗七次) 生薑(切,各二錢半) 木瓜(木刀切,一兩半)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服。
一方 治霍亂轉筋。
皂角末一小豆許,入鼻中取嚏,便瘥。
一方 取蓼花一把,去兩頭,以水二升半煮一升半,頓服之。
一方放溫熏洗。
一方 治霍亂下利不止,轉筋入腹,欲死。
用生薑一兩搗碎,以酒五盞煮三四沸,頓服。
一方 治霍亂兩腳轉筋,甚則遍體轉筋,肚腹疼痛,手足厥冷,若欲絕者。
先於臍中灼艾,次取蓼一把,煎湯泡洗,次投以姜附理中湯之類。
治轉筋法 男子以手挽其陰,女子以手牽其乳,近兩邊。
此妙法也。
治霍亂轉筋方 附子(炮,去皮臍) 白礬(各三兩) 桃枝 垂柳枝 蔥根(各切細三握) 川椒(三分) 生薑(一兩,搗,以綿裹系腳心) 上以水三鬥煎二三十沸,盛來,看冷暖淋,多時為妙,如急,即加醋五升同煎用之。
灸法 灸承山二十七壯,神效。
治霍亂煩渴方 止渴湯(良方) 治霍亂煩渴。
人參(去蘆) 麥門冬(去心) 茯苓(去皮) 桔梗 瓜蔞根 葛根 澤瀉 甘草(炙,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蜜湯調下。
增損縮脾飲(寶鑑) 解伏熱,消暑毒,止吐利。
霍亂之後,服熱藥太多,煩躁作渴,尤宜服之。
草果 烏梅 甘草 砂仁(各四兩) 乾葛(二兩) 上銼,每服五錢,加生薑五片同煎,以水浸極冷,旋旋服之,無時。
茯苓澤瀉湯(三因) 治霍亂吐瀉後煩渴飲水。
茯苓(八兩) 澤瀉(四兩) 甘草(炙) 桂心(各二兩) 白朮(三兩) 上銼,每服四錢,生薑三片同煎,食前服。
一方有小麥五兩。
麥門冬湯(良方) 治霍亂已愈,煩熱多渴,有痰,小便不利。
麥門冬(去心) 白茯苓 半夏(湯泡七次) 橘皮 白朮(各一錢半) 人參 小麥 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水二鍾、生薑五片、烏梅少許同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白朮散 治傷寒雜病,一切吐瀉,煩渴霍亂,虛損氣弱,保養衰老,及治酒積嘔噦。
人參 白朮 茯苓 藿香(各半兩) 葛根(一兩) 木香(二錢半) 甘草(炙,一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如煩渴,加滑石二兩,甚者加薑汁,續續飲之,不拘時。
既濟湯 治霍亂後虛煩不得眠。
人參 甘草(炙) 淡竹葉 半夏(湯洗) 附子(炮,各五錢) 麥門冬(去心,一兩)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粳米百粒,水煎,溫服。
參胡三白湯 治霍亂吐瀉止後發熱頭疼,身痛口乾,脈數者。
人參(五分)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當歸 白芍藥(炒) 陳皮 麥門冬(去心) 山梔子 柴胡(各八分) 五味子(十粒) 烏梅(一個) 上銼一劑,加棗一枚、燈心一團,水煎,溫服。
治霍亂後下利見血方 烏梅散(良方) 治霍亂後利不止,冷汗出,腹脅脹。
烏梅肉(微炒) 黃連(去須,微炒) 當歸(微炒) 附子(炮裂,去皮臍) 熟艾(各七錢半) 阿膠(搗碎,炒令燥) 肉豆蔻 赤石脂(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為細末,不拘時粥飲調下二錢。
黃連丸(良方) 治霍亂後下利無度,腹中絞痛。
黃連(去須,微炒) 黃柏(微炒) 厚樸(薑汁炙,各七錢半) 當歸(微炒) 乾薑(炮裂) 木瓜(不見火) 地榆(各半兩) 阿膠(搗碎,炒黃燥,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粥飲下。
止血湯(良方) 治霍亂下焦虛寒,或便利後見血。
當歸(焙) 桂心(去粗皮) 續斷(各三兩) 生地黃(焙) 乾薑(炮,各四兩) 阿膠(炙令燥) 蒲黃 甘草(炙,各二兩) 上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日三服。
赤石脂湯(良方) 治霍亂下焦熱結,或利下膿血,煩痛。
赤石脂(四兩) 升麻 白朮(各一兩半) 烏梅(去核,炒乾) 乾薑(炮裂,各一兩) 陳廩米(微炒) 梔子仁(各半兩) 上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渣,空心溫服。
治乾霍亂方 厚樸湯(良方) 治乾霍亂。
厚樸(生薑汁炙香) 枳殼(去穰,炒) 高良薑 檳榔 樸硝(各七錢半) 大黃(炒,二兩) 上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一盞,溫服。
活命散 治脾元虛損,霍亂不吐瀉,腹脹如鼓,心胸痰壅。
丁香(七粒) 菖蒲根(半兩) 甘草(炙,一兩) 生薑(半兩) 鹽(一合) 上銼碎,用童便一盞半煎一盞,分二次溫服。
冬葵子湯(良方) 治乾霍亂,大小便不通,手足俱熱悶亂。
冬葵子 滑石(研) 香薷(各二兩) 木瓜(一枚,去皮穰) 上搗篩,每服五錢,水二鍾煎一鍾,溫服,日四五次。
聖惠方 治攪腸痧,痛不可忍,輾轉在地,或起或僕,其腸絞縮在腹,此是中毒之深,須臾令人死,古方名乾霍亂。
用鹽一兩炒熱,湯調,灌入病人口中,鹽氣一到腹,其痛即定。
一方飲後以雞翎掃咽喉間,吐出即愈。
三因吐法 治乾霍亂,蠱毒,宿食不消,積冷,心腹煩滿,鬼氣,用極鹹鹽湯三升,熱飲一升,刺口令吐宿食便盡,不吐更服,吐訖復飲,三吐乃止。
此法大勝諸治,俗人以為田舍淺近,鄙而不用,守死而已。
凡有此證,即先用之。
《元戎》雲:吐定用理中湯。
姜鹽散 治霍亂欲吐不吐,欲瀉不瀉。
鹽(一兩) 生薑(半兩,切碎) 上同炒令色變,以水一碗煎,熱服,甚者加童子小便一盞。
陶節庵方 治乾霍亂不得吐者。
皂角(末三分) 鹽(一撮) 上以滾湯一碗調服,探吐。
一方 用枯白礬末一錢,百沸湯調下。
欲飲水者,掘地入水,令澄清與飲,謂之地漿。
又方 將石砂炒令赤色,冷水淬之,良久澄清水,服一二合。
經驗方 治絞腸痧。
陳樟木 陳壁土 陳艾(各等分) 上為末,水煎濃,去渣,連進三四服即安。
又方 治急心痛,絞腸痧腹痛,嘔吐洩瀉,及霍亂中暑,煩渴,不省人事。
用馬糞研,同蜜擂,濾過,以新汲水下,隨手即愈。
鹽熨法 治霍亂心腹作痛。
用炒鹽二碗,布包,頓其胸前並腹肚上,用熨鬥火熨氣透,又以炒鹽熨其背,則十分無事。
刺法 治乾霍亂。
刺委中穴並十指頭,出血亦好。
(委中穴,在膕中央紋中動脈是) 又法 治絞腸痧,手足厥冷,腹痛不可忍者,以手蘸溫水,於病者腳腕內拍打,有紫黑點處,以針刺去惡血,即愈。
灸法 治霍亂已死,腹中有暖氣者,用鹽納臍中,灸七壯。
本方去白朮,加生附子一枚,或理中湯加凍膠,銼炒一錢,或以造麴蓼汁熱浸,或用濃鹽湯浸,仍令其紮縛腿脛。
若筋入腹及通身轉筋者,不可治。
直指木瓜湯 治吐瀉不已,轉筋擾悶。
方見前陰霍亂條。
木瓜煎 治吐瀉轉筋悶亂。
吳茱萸(湯洗七次) 生薑(切,各二錢半) 木瓜(木刀切,一兩半) 上每服二三錢,水煎服。
一方 治霍亂轉筋。
皂角末一小豆許,入鼻中取嚏,便瘥。
一方 取蓼花一把,去兩頭,以水二升半煮一升半,頓服之。
一方放溫熏洗。
一方 治霍亂下利不止,轉筋入腹,欲死。
用生薑一兩搗碎,以酒五盞煮三四沸,頓服。
一方 治霍亂兩腳轉筋,甚則遍體轉筋,肚腹疼痛,手足厥冷,若欲絕者。
先於臍中灼艾,次取蓼一把,煎湯泡洗,次投以姜附理中湯之類。
治轉筋法 男子以手挽其陰,女子以手牽其乳,近兩邊。
此妙法也。
治霍亂轉筋方 附子(炮,去皮臍) 白礬(各三兩) 桃枝 垂柳枝 蔥根(各切細三握) 川椒(三分) 生薑(一兩,搗,以綿裹系腳心) 上以水三鬥煎二三十沸,盛來,看冷暖淋,多時為妙,如急,即加醋五升同煎用之。
灸法 灸承山二十七壯,神效。
治霍亂煩渴方 止渴湯(良方) 治霍亂煩渴。
人參(去蘆) 麥門冬(去心) 茯苓(去皮) 桔梗 瓜蔞根 葛根 澤瀉 甘草(炙,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蜜湯調下。
增損縮脾飲(寶鑑) 解伏熱,消暑毒,止吐利。
霍亂之後,服熱藥太多,煩躁作渴,尤宜服之。
草果 烏梅 甘草 砂仁(各四兩) 乾葛(二兩) 上銼,每服五錢,加生薑五片同煎,以水浸極冷,旋旋服之,無時。
茯苓澤瀉湯(三因) 治霍亂吐瀉後煩渴飲水。
茯苓(八兩) 澤瀉(四兩) 甘草(炙) 桂心(各二兩) 白朮(三兩) 上銼,每服四錢,生薑三片同煎,食前服。
一方有小麥五兩。
麥門冬湯(良方) 治霍亂已愈,煩熱多渴,有痰,小便不利。
麥門冬(去心) 白茯苓 半夏(湯泡七次) 橘皮 白朮(各一錢半) 人參 小麥 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水二鍾、生薑五片、烏梅少許同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白朮散 治傷寒雜病,一切吐瀉,煩渴霍亂,虛損氣弱,保養衰老,及治酒積嘔噦。
人參 白朮 茯苓 藿香(各半兩) 葛根(一兩) 木香(二錢半) 甘草(炙,一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如煩渴,加滑石二兩,甚者加薑汁,續續飲之,不拘時。
既濟湯 治霍亂後虛煩不得眠。
人參 甘草(炙) 淡竹葉 半夏(湯洗) 附子(炮,各五錢) 麥門冬(去心,一兩) 上?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五片、粳米百粒,水煎,溫服。
參胡三白湯 治霍亂吐瀉止後發熱頭疼,身痛口乾,脈數者。
人參(五分) 白朮 白茯苓 甘草(炙) 當歸 白芍藥(炒) 陳皮 麥門冬(去心) 山梔子 柴胡(各八分) 五味子(十粒) 烏梅(一個) 上銼一劑,加棗一枚、燈心一團,水煎,溫服。
治霍亂後下利見血方 烏梅散(良方) 治霍亂後利不止,冷汗出,腹脅脹。
烏梅肉(微炒) 黃連(去須,微炒) 當歸(微炒) 附子(炮裂,去皮臍) 熟艾(各七錢半) 阿膠(搗碎,炒令燥) 肉豆蔻 赤石脂(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為細末,不拘時粥飲調下二錢。
黃連丸(良方) 治霍亂後下利無度,腹中絞痛。
黃連(去須,微炒) 黃柏(微炒) 厚樸(薑汁炙,各七錢半) 當歸(微炒) 乾薑(炮裂) 木瓜(不見火) 地榆(各半兩) 阿膠(搗碎,炒黃燥,一兩) 上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時粥飲下。
止血湯(良方) 治霍亂下焦虛寒,或便利後見血。
當歸(焙) 桂心(去粗皮) 續斷(各三兩) 生地黃(焙) 乾薑(炮,各四兩) 阿膠(炙令燥) 蒲黃 甘草(炙,各二兩) 上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日三服。
赤石脂湯(良方) 治霍亂下焦熱結,或利下膿血,煩痛。
赤石脂(四兩) 升麻 白朮(各一兩半) 烏梅(去核,炒乾) 乾薑(炮裂,各一兩) 陳廩米(微炒) 梔子仁(各半兩) 上搗篩,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渣,空心溫服。
治乾霍亂方 厚樸湯(良方) 治乾霍亂。
厚樸(生薑汁炙香) 枳殼(去穰,炒) 高良薑 檳榔 樸硝(各七錢半) 大黃(炒,二兩) 上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一盞,溫服。
活命散 治脾元虛損,霍亂不吐瀉,腹脹如鼓,心胸痰壅。
丁香(七粒) 菖蒲根(半兩) 甘草(炙,一兩) 生薑(半兩) 鹽(一合) 上銼碎,用童便一盞半煎一盞,分二次溫服。
冬葵子湯(良方) 治乾霍亂,大小便不通,手足俱熱悶亂。
冬葵子 滑石(研) 香薷(各二兩) 木瓜(一枚,去皮穰) 上搗篩,每服五錢,水二鍾煎一鍾,溫服,日四五次。
聖惠方 治攪腸痧,痛不可忍,輾轉在地,或起或僕,其腸絞縮在腹,此是中毒之深,須臾令人死,古方名乾霍亂。
用鹽一兩炒熱,湯調,灌入病人口中,鹽氣一到腹,其痛即定。
一方飲後以雞翎掃咽喉間,吐出即愈。
三因吐法 治乾霍亂,蠱毒,宿食不消,積冷,心腹煩滿,鬼氣,用極鹹鹽湯三升,熱飲一升,刺口令吐宿食便盡,不吐更服,吐訖復飲,三吐乃止。
此法大勝諸治,俗人以為田舍淺近,鄙而不用,守死而已。
凡有此證,即先用之。
《元戎》雲:吐定用理中湯。
姜鹽散 治霍亂欲吐不吐,欲瀉不瀉。
鹽(一兩) 生薑(半兩,切碎) 上同炒令色變,以水一碗煎,熱服,甚者加童子小便一盞。
陶節庵方 治乾霍亂不得吐者。
皂角(末三分) 鹽(一撮) 上以滾湯一碗調服,探吐。
一方 用枯白礬末一錢,百沸湯調下。
欲飲水者,掘地入水,令澄清與飲,謂之地漿。
又方 將石砂炒令赤色,冷水淬之,良久澄清水,服一二合。
經驗方 治絞腸痧。
陳樟木 陳壁土 陳艾(各等分) 上為末,水煎濃,去渣,連進三四服即安。
又方 治急心痛,絞腸痧腹痛,嘔吐洩瀉,及霍亂中暑,煩渴,不省人事。
用馬糞研,同蜜擂,濾過,以新汲水下,隨手即愈。
鹽熨法 治霍亂心腹作痛。
用炒鹽二碗,布包,頓其胸前並腹肚上,用熨鬥火熨氣透,又以炒鹽熨其背,則十分無事。
刺法 治乾霍亂。
刺委中穴並十指頭,出血亦好。
(委中穴,在膕中央紋中動脈是) 又法 治絞腸痧,手足厥冷,腹痛不可忍者,以手蘸溫水,於病者腳腕內拍打,有紫黑點處,以針刺去惡血,即愈。
灸法 治霍亂已死,腹中有暖氣者,用鹽納臍中,灸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