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盞研稀,調得所成膏,和丸如雞頭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丁香湯磨化下,熱服。
如服散,丁香湯調下一錢。
傷寒,陰陽乘伏,用龍腦冷水磨下,日二三服。
治外邪霍亂方 藿香正氣散 治四時不正之氣,寒疫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濕身重洩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疼憎寒,或嘔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熱無汗者並治。
藿香(二錢) 紫蘇 陳皮 厚樸(薑汁炒) 半夏(薑汁炒) 白朮 茯苓 桔梗 大腹皮 白芷 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棗煎,溫服。
霍亂轉筋,加木瓜;腹痛,加炒芍藥;寒痛,加官桂;冷甚,加乾薑;飲食不化,心下痞悶,加香附、砂仁;米穀不化,加神麯、麥芽;肉食不化,加山楂;心下痞加枳實、青皮;中暑冒風,加香薷、扁豆;時氣,增寒壯熱,加柴胡、葛根;發熱,加麥門冬、淡竹葉;口渴作瀉,小便不利,合五苓散;濕熱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動,合黃連香薷散;心腹絞痛,加木香;若頻欲登圊,不通利者,加枳殼。
蔭按:龔氏曰:霍亂之疾,未有不由內傷生冷,外感風寒而至者,餘用藿香正氣散治之,百發百中,一歲之間,常治百人,未有不效者。
但有熱者須加姜炒黃連,寒甚加乾薑,萬無一失。
又腹痛者,加桂;痛甚者,去藿香,加吳茱萸;小便不利,加茯苓;如幹霍亂,加枳殼、茯苓、官桂,最佳。
加味二陳湯 陳皮 半夏 白茯苓 甘草 蒼朮 防風 川芎 白芷(一雲白朮) 上銼,生薑五片,水煎服。
不換金正氣散 治霍亂轉筋,嘔吐洩瀉,頭疼不止。
蒼朮(炒) 厚樸(薑汁炒) 陳皮 半夏 藿香(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服,加生薑五片、棗二個,水煎服。
二香散 治暑濕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亂。
藿香 白朮 厚樸(薑製) 陳皮 茯苓 半夏(薑製) 紫蘇 桔梗 白芷 香薷 黃連 白扁豆(各一錢) 大腹皮 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一服,加生薑五片、蔥白三根,水煎服。
藿苓湯 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霍亂轉筋,嘔吐洩瀉。
藿香 厚樸 白朮 茯苓(各一錢二分) 豬苓 澤瀉(各一錢半) 陳皮 半夏 桔梗 白芷 紫蘇 大腹皮(各一錢) 肉桂(六分) 甘草(炙五分) 上?咀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煎,食遠服。
活命散 治男子婦人小兒上吐下瀉,霍亂不止,面色俱青黑,命欲臨死者,宜服此藥。
吳茱萸 乾木瓜(各一兩) 川芎 肉豆蔻 草豆蔻(各半兩) 防風 羌活 獨活 乾薑 細辛(各二錢半) 官桂(一錢二分半)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濃煎木瓜湯,空心調,連渣服。
治冷熱不調霍亂方 回生散 治中氣不和,霍亂吐瀉,但一點胃氣存者,服之回生。
陳皮(去白) 藿香(各五錢) 上為末,水煎,溫服。
六和湯 治夏月飲食後,六腑不和,霍亂轉筋,寒熱交作。
香薷 厚樸(薑汁炒,各二錢) 藿香 赤茯苓 白扁豆(薑汁略炒) 木瓜(各一錢) 白朮 人參 半夏 砂仁 杏仁 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
椒豆散 治霍亂吐瀉而不能服藥者,效。
胡椒 綠豆(各十九粒) 上研爛,水煎服。
如渴甚,新汲水調服。
一方 治霍亂吐瀉。
乾薑 胡椒 胡黃連(各二分) 綠豆粉(五分) 上為末,每服三分,沸湯點服。
陰陽湯 治霍亂吐利腹痛,服藥即吐,無法可施。
用百沸湯半碗、井花水半碗,合而服之,即安。
治胃氣虛弱霍亂方 四君子湯 治霍亂,隨證加減。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每服一兩,生薑五片,水煎,溫服。
如吐瀉轉筋,自汗,脈浮者,加桂五錢;如吐瀉轉筋,腹中痛,體重,脈沉而細者,加芍藥、高良薑各一錢二分;如吐瀉霍亂,四肢拘急,脈沉而遲者,加生薑、附子、厚樸各一錢半;如吐瀉,小便不通,胃中實痛者,加大黃。
建中湯 治內虛,霍亂轉筋。
桂枝(一兩) 芍藥(二兩) 甘草(炙,半兩) 膠飴(半升) 生薑(一兩) 大棗(六枚) 上銼,每服一兩,水三盞煮至一盞半,去渣,下膠飴兩匙,煎化服。
如吐瀉轉筋,脅下痛,脈弦者,加木瓜、柴胡各一錢;如吐瀉轉筋,四肢厥冷,脈微緩者,加附子、當歸。
人參散(大全) 治脾胃虛寒,霍亂吐瀉,心煩腹痛,飲食不入。
人參 厚樸(薑製) 橘紅(各一錢) 當歸 乾薑(炮) 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加棗煎服。
三因白朮散 治中暑,嘔吐暈眩,及大病後調理失宜,勞復如初,及脾胃虛損,面色萎黃,飲食不美,口吐酸水,滑洩腹鳴,飲食所傷,霍亂吐瀉,並宜服之。
白朮 陳皮 白茯苓 青皮(去白) 甘草 桔梗 山藥 白芷 香附子(各三兩) 乾薑(半兩) 上銼,每服五錢,生薑三片、棗一枚、木瓜一片、蘇葉三片水煎,食前服。
吐瀉,加白梅;喘,加桑白皮、杏仁;傷寒勞復,加薄荷;膈氣,加木通,入麝香少許;中暑嘔逆,加香薷;霍亂,加藿香;產後洩瀉,加荊芥;氣厥,入鹽煎服。
治鬱塞霍亂方 七氣湯 治七情鬱結,五臟之間互相刑剋,陰陽不和,揮霍變亂,吐利交作。
半夏(湯泡) 厚樸(薑製) 芍藥 茯苓(各二錢) 肉桂 紫蘇葉 橘紅 人參(各一錢) 上銼一服,水二鍾、生薑七片、棗一枚煎一鍾,溫服。
一方用水一盞、酒半盞同煎。
丹溪方 治六官霍亂,洩多吐少,口渴,腳轉筋。
滑石(三錢) 白朮(二錢) 蒼朮 厚樸 陳皮 乾葛(各一錢半) 木通(一錢) 甘草(炙,少許) 上銼,入生薑五片,水煎,下保和丸四五十粒。
加味半硫丸 治憂思過度,脾肺氣閉,結聚痰飲,留滯腸胃,吐利交作,四肢厥冷,頭目眩暈,或復發熱。
硫黃(不以多少,入豬臟內,縛定,以米泔、童便、水、酒各一碗煮乾一半,取出洗淨曬乾,秤十兩) 半夏 人參 白茯苓(各一兩) 石膏(二錢半) 上為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心米湯下。
紅丸子 治脾胃虛冷,飲食失節,聚留腸胃,或因飲食不調,沖沖寒濕,吐利並作,心腹絞痛。
莪朮 三稜(各醋煮二兩) 青皮(炒) 陳皮(各五兩) 乾薑 胡椒(各二兩) 阿魏(二錢半) 上為末,陳米粉糊丸如桐子大,礬紅為衣,每服百丸,生薑、甘草煎湯下。
《三因方》無陳皮、乾薑。
嚴氏水漫丹 治伏暑傷冷,冷熱不調,口乾煩渴。
黃丹(一兩一分,炒) 巴豆(二十五個,去皮心) 上同研勻,用黃臘作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水浸少頃,別以新汲水吞下。
此劫劑也。
治霍亂轉筋方 雜方 治吐後轉筋,熱者宜之。
木瓜煮汁,飲之甚良。
一方,香薷煮汁飲之。
一方,燒梔子二十枚,研末,熟水調下。
加減理中湯 治霍亂轉筋,寒者
如服散,丁香湯調下一錢。
傷寒,陰陽乘伏,用龍腦冷水磨下,日二三服。
治外邪霍亂方 藿香正氣散 治四時不正之氣,寒疫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濕身重洩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疼憎寒,或嘔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熱無汗者並治。
藿香(二錢) 紫蘇 陳皮 厚樸(薑汁炒) 半夏(薑汁炒) 白朮 茯苓 桔梗 大腹皮 白芷 甘草(炙,各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棗煎,溫服。
霍亂轉筋,加木瓜;腹痛,加炒芍藥;寒痛,加官桂;冷甚,加乾薑;飲食不化,心下痞悶,加香附、砂仁;米穀不化,加神麯、麥芽;肉食不化,加山楂;心下痞加枳實、青皮;中暑冒風,加香薷、扁豆;時氣,增寒壯熱,加柴胡、葛根;發熱,加麥門冬、淡竹葉;口渴作瀉,小便不利,合五苓散;濕熱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動,合黃連香薷散;心腹絞痛,加木香;若頻欲登圊,不通利者,加枳殼。
蔭按:龔氏曰:霍亂之疾,未有不由內傷生冷,外感風寒而至者,餘用藿香正氣散治之,百發百中,一歲之間,常治百人,未有不效者。
但有熱者須加姜炒黃連,寒甚加乾薑,萬無一失。
又腹痛者,加桂;痛甚者,去藿香,加吳茱萸;小便不利,加茯苓;如幹霍亂,加枳殼、茯苓、官桂,最佳。
加味二陳湯 陳皮 半夏 白茯苓 甘草 蒼朮 防風 川芎 白芷(一雲白朮) 上銼,生薑五片,水煎服。
不換金正氣散 治霍亂轉筋,嘔吐洩瀉,頭疼不止。
蒼朮(炒) 厚樸(薑汁炒) 陳皮 半夏 藿香(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服,加生薑五片、棗二個,水煎服。
二香散 治暑濕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亂。
藿香 白朮 厚樸(薑製) 陳皮 茯苓 半夏(薑製) 紫蘇 桔梗 白芷 香薷 黃連 白扁豆(各一錢) 大腹皮 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一服,加生薑五片、蔥白三根,水煎服。
藿苓湯 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霍亂轉筋,嘔吐洩瀉。
藿香 厚樸 白朮 茯苓(各一錢二分) 豬苓 澤瀉(各一錢半) 陳皮 半夏 桔梗 白芷 紫蘇 大腹皮(各一錢) 肉桂(六分) 甘草(炙五分) 上?咀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煎,食遠服。
活命散 治男子婦人小兒上吐下瀉,霍亂不止,面色俱青黑,命欲臨死者,宜服此藥。
吳茱萸 乾木瓜(各一兩) 川芎 肉豆蔻 草豆蔻(各半兩) 防風 羌活 獨活 乾薑 細辛(各二錢半) 官桂(一錢二分半)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濃煎木瓜湯,空心調,連渣服。
治冷熱不調霍亂方 回生散 治中氣不和,霍亂吐瀉,但一點胃氣存者,服之回生。
陳皮(去白) 藿香(各五錢) 上為末,水煎,溫服。
六和湯 治夏月飲食後,六腑不和,霍亂轉筋,寒熱交作。
香薷 厚樸(薑汁炒,各二錢) 藿香 赤茯苓 白扁豆(薑汁略炒) 木瓜(各一錢) 白朮 人參 半夏 砂仁 杏仁 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溫服。
椒豆散 治霍亂吐瀉而不能服藥者,效。
胡椒 綠豆(各十九粒) 上研爛,水煎服。
如渴甚,新汲水調服。
一方 治霍亂吐瀉。
乾薑 胡椒 胡黃連(各二分) 綠豆粉(五分) 上為末,每服三分,沸湯點服。
陰陽湯 治霍亂吐利腹痛,服藥即吐,無法可施。
用百沸湯半碗、井花水半碗,合而服之,即安。
治胃氣虛弱霍亂方 四君子湯 治霍亂,隨證加減。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每服一兩,生薑五片,水煎,溫服。
如吐瀉轉筋,自汗,脈浮者,加桂五錢;如吐瀉轉筋,腹中痛,體重,脈沉而細者,加芍藥、高良薑各一錢二分;如吐瀉霍亂,四肢拘急,脈沉而遲者,加生薑、附子、厚樸各一錢半;如吐瀉,小便不通,胃中實痛者,加大黃。
建中湯 治內虛,霍亂轉筋。
桂枝(一兩) 芍藥(二兩) 甘草(炙,半兩) 膠飴(半升) 生薑(一兩) 大棗(六枚) 上銼,每服一兩,水三盞煮至一盞半,去渣,下膠飴兩匙,煎化服。
如吐瀉轉筋,脅下痛,脈弦者,加木瓜、柴胡各一錢;如吐瀉轉筋,四肢厥冷,脈微緩者,加附子、當歸。
人參散(大全) 治脾胃虛寒,霍亂吐瀉,心煩腹痛,飲食不入。
人參 厚樸(薑製) 橘紅(各一錢) 當歸 乾薑(炮) 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加棗煎服。
三因白朮散 治中暑,嘔吐暈眩,及大病後調理失宜,勞復如初,及脾胃虛損,面色萎黃,飲食不美,口吐酸水,滑洩腹鳴,飲食所傷,霍亂吐瀉,並宜服之。
白朮 陳皮 白茯苓 青皮(去白) 甘草 桔梗 山藥 白芷 香附子(各三兩) 乾薑(半兩) 上銼,每服五錢,生薑三片、棗一枚、木瓜一片、蘇葉三片水煎,食前服。
吐瀉,加白梅;喘,加桑白皮、杏仁;傷寒勞復,加薄荷;膈氣,加木通,入麝香少許;中暑嘔逆,加香薷;霍亂,加藿香;產後洩瀉,加荊芥;氣厥,入鹽煎服。
治鬱塞霍亂方 七氣湯 治七情鬱結,五臟之間互相刑剋,陰陽不和,揮霍變亂,吐利交作。
半夏(湯泡) 厚樸(薑製) 芍藥 茯苓(各二錢) 肉桂 紫蘇葉 橘紅 人參(各一錢) 上銼一服,水二鍾、生薑七片、棗一枚煎一鍾,溫服。
一方用水一盞、酒半盞同煎。
丹溪方 治六官霍亂,洩多吐少,口渴,腳轉筋。
滑石(三錢) 白朮(二錢) 蒼朮 厚樸 陳皮 乾葛(各一錢半) 木通(一錢) 甘草(炙,少許) 上銼,入生薑五片,水煎,下保和丸四五十粒。
加味半硫丸 治憂思過度,脾肺氣閉,結聚痰飲,留滯腸胃,吐利交作,四肢厥冷,頭目眩暈,或復發熱。
硫黃(不以多少,入豬臟內,縛定,以米泔、童便、水、酒各一碗煮乾一半,取出洗淨曬乾,秤十兩) 半夏 人參 白茯苓(各一兩) 石膏(二錢半) 上為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心米湯下。
紅丸子 治脾胃虛冷,飲食失節,聚留腸胃,或因飲食不調,沖沖寒濕,吐利並作,心腹絞痛。
莪朮 三稜(各醋煮二兩) 青皮(炒) 陳皮(各五兩) 乾薑 胡椒(各二兩) 阿魏(二錢半) 上為末,陳米粉糊丸如桐子大,礬紅為衣,每服百丸,生薑、甘草煎湯下。
《三因方》無陳皮、乾薑。
嚴氏水漫丹 治伏暑傷冷,冷熱不調,口乾煩渴。
黃丹(一兩一分,炒) 巴豆(二十五個,去皮心) 上同研勻,用黃臘作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水浸少頃,別以新汲水吞下。
此劫劑也。
治霍亂轉筋方 雜方 治吐後轉筋,熱者宜之。
木瓜煮汁,飲之甚良。
一方,香薷煮汁飲之。
一方,燒梔子二十枚,研末,熟水調下。
加減理中湯 治霍亂轉筋,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