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關燈
嘈雜 論嘈雜由脾土受傷 準繩 雲:嘈雜與吞酸一類,皆由肺受火傷,不能平木,木挾相火乘肺,則脾沖和之氣索矣。

    谷之精微不行,濁液攢聚,為痰為飲。

    其痰亦或從火木之成化酸,肝木搖動中土,故中土擾擾不寧而為嘈雜如飢狀,每求食以自救,苟得少食,則嘈雜亦少止,止而復作。

    蓋土虛不禁木所搖,故治法必當補土伐木,治痰飲若不以補土為君,務攻其邪,久久而虛,必變為反胃,為瀉,為痞滿,為眩暈等病矣。

     論嘈雜痰火為患 虞氏 曰:胃為水穀之海,無物不受。

    若濕面魚腥,水果生冷,以及烹飪調和黏滑難化等物,恣食無節,朝傷暮損,而成清痰稠飲,滯於中宮,故為嘈雜,為吞酸,其證似飢非飢,似痛非痛,而有懊憹不自寧之況。

    其病或兼噯氣,或兼痞滿,或兼噁心,漸至胃脘作痛,甚則為翻胃膈噎,實痰火之為患也。

    治法以南星、半夏、橘紅之類消其痰,以芩、連、梔子、石膏、知母之類降其火,以蒼朮、白朮、芍藥之類建脾行濕,壯其本元,而又忌口節欲,無有不安者也。

     吳氏 曰:嘈雜,火證也,而痰次之。

    終歲嘈雜者必夭。

    夭者,何也?熯萬物者,莫若火也。

    (熯,火盛貌。

    ) 論嘈雜雜治法 食鬱嘈雜者,枳朮丸加山楂、麥芽,有熱加炒梔子、姜炒黃連,二味乃必用之藥也。

    停飲者,曲術丸。

    胸滿者,大安丸、保和丸。

    脈洪大者,火多,二陳湯加薑汁炒山梔、黃連。

    脈滑大者,痰多,二陳湯加南星、瓜蔞、芩、連、梔子。

    肥人嘈雜者,二陳湯少加撫芎、蒼朮、白朮、炒梔子。

    脈弦細,身倦怠者,六君子湯加撫芎、蒼朮、白朮、薑汁炒梔子。

    濕痰氣滯,不喜食,用三補丸加蒼朮,倍香附。

    有用克伐藥過多不能食,精神漸減,四君子湯加白芍、陳皮、薑汁炒黃連。

    心懸懸如飢,欲食之時,勿與以食,隻服三聖丸佳。

    心下嘈雜者,導飲丸最妙。

    眩暈嘈雜者,是火動其痰也,二陳湯加梔子、芩、連。

    五更嘈者,思慮傷血分也,四物湯加香附、貝母、山梔、黃連、甘草。

     脈法 右寸關脈緊而滑,兩寸弦滑,胸中有留飲。

    寸脈橫者,膈上有橫積也。

    右關弦急甚者,木乘土位。

    欲作胃反,難治。

     治食鬱嘈雜方 消食清郁湯 治嘈雜悶亂,噁心,發熱頭痛。

     陳皮 半夏(薑汁炒) 白茯苓 神麯(炒) 麥芽(炒) 山楂(去核) 香附米 川芎 枳殼(去穰,麩炒) 梔子(炒) 黃連(薑汁炒) 蒼朮(米泔浸) 藿香 甘草(各等分) 上銼,生薑三片,水煎服 香砂平胃散 治食鬱嘈雜。

     蒼朮(米泔浸,炒) 厚樸(薑製) 陳皮(去白) 甘草(炙) 香附 砂仁 黃連(炒) 山梔(炒) 川芎 白芍藥 辰砂(各等分) 水煎服。

     曲術丸 治停飲宿食,嘈雜。

     神麯(炒,三兩) 蒼朮(米泔炒,一兩半) 陳皮(一兩) 上為末,生薑汁煮神麯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七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