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之晚發,頭痛,身熱惡寒,脈洪數,先服九味羌活湯,不愈,後服此藥。
麻黃(五錢) 石膏 滑石 黃芩(各二兩) 蒼朮(四兩) 甘草(一兩) 上每服一兩,加生薑三片、蔥白五寸、豆豉五十粒,水煎,熱服取汗,中病則已。
一方加川芎、羌活、細辛。
一方用防風一兩半,去麻黃,或雲秋冬去防風,加麻黃。
凡疫病初起之時,用藿香正氣散煎一大鍋,每人服一碗,以防未然。
若已病者,用九味羌活湯、六神通解散,皆有奇功。
劉草窗曰:未病之人三五日一服,乃卻疫捷法。
十神湯 治時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發熱,或欲出疹。
此藥不問陰陽,兩感風寒,並皆治之。
麻黃(去節) 升麻 葛根 赤芍藥 川芎 白芷 紫蘇 陳皮 香附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加生薑五片,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如發熱頭痛,加連翹、蔥白。
中滿氣實,加枳殼。
人參敗毒散 治瘟疫,四時通用。
人參 茯苓 羌活 獨活 川芎 柴胡 枳殼 前胡 桔梗(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一方加黃芩 上銼,加生薑三片、薄荷少許,水煎服。
此藥治傷寒瘟疫,風濕風眩,四肢痛,憎寒壯熱,項強睛疼,不問老人小兒,皆可服。
或嶺南煙瘴之地,或瘟疫時行,或人多風痰,或處卑濕之地,腳氣痿弱者,此藥不可缺也。
人中黃丸 治疫毒。
大黃 黃芩 黃連 人參 桔梗 蒼朮 防風 滑石 香附 人中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神麯糊為丸,每服五七十丸,氣虛,煎四君子湯下;血虛,煎四物湯下;痰多,煎二陳湯下;熱甚者,加童便。
造人中黃法 冬月以竹一段,刮去青,留底一節,餘節打通,以大甘草納竹筒內,以木塞其上竅,以有節一頭插於糞缸中,浸一月取出,曬乾聽用,名曰人中黃,大治疫毒。
又方 治瘟病,亦治食積痰熱,降陰火。
人中黃,飯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
一方 治時疫。
蒼朮 白朮 山楂 川芎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上銼,水煎服。
如頭痛,加酒芩;口渴,加乾葛;身痛,加羌活、薄桂、防風、芍藥。
五瘟丹 治四時瘟疫流行,傷寒發熱,並熱瘧熱病。
黃連(屬火,戊癸之年為君) 黃柏(屬水,丙辛之年為君) 黃芩(屬金,乙庚之年為君) 甘草(屬土,甲己之年為君) 山梔(屬木,丁壬之年為君) 香附 紫蘇(以上各一兩,以值年藥為君者倍一兩) 上七味皆生用,於冬至日置為末,用錦紋大黃三兩濃煎湯,去渣,熬成膏,和前藥為丸如彈子大,硃砂、雄黃末為衣,再貼金箔,每服一丸,冷水磨服。
小柴胡湯 治瘟疫,內虛發熱,胸脅痞悶,及在半表半裡,非汗非下之證,此少陽經藥也。
柴胡(三錢) 黃芩(二錢) 人參 半夏(各一錢半) 甘草(七分) 上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食前服。
咳嗽,加五味子;煩渴,加瓜蔞根;脅下痞硬,加枳實;衄血,加生地黃、白茅花;痰盛又喘,加桑白皮、烏梅。
升麻葛根湯 治大人小兒時氣瘟疫,頭痛發熱,無汗惡寒,及瘡疹發癍,此陽明經藥也。
一雲治冬瘟。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三錢,水煎,熱服。
熱甚者,用元參,去芍藥、葛根,名升麻湯。
清熱解肌湯 治傷寒,瘟疫天行,頭痛壯熱。
葛根(一兩) 黃芩 芍藥 甘草(炙,各半兩) 上?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棗一枚煎七分,溫服,日三次。
如三四日不解,脈浮者,宜重服發汗。
脈沉實,宜下之。
柴胡升麻湯 治時行瘟疫,壯熱惡風,頭疼體重,鼻塞咽乾,痰盛咳嗽,涕唾稠黏。
柴胡(去蘆) 前胡(去蘆) 乾葛 赤芍藥 石膏(炒,各一兩) 荊芥(一兩半) 升麻(半兩) 黃芩 桑白皮(各六錢半) 上?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加生薑三片、豉十餘粒同煎,熱服。
香葛湯 治四時感冒不正之氣,頭痛身疼項強,寒熱嘔惡,痰嗽,
麻黃(五錢) 石膏 滑石 黃芩(各二兩) 蒼朮(四兩) 甘草(一兩) 上每服一兩,加生薑三片、蔥白五寸、豆豉五十粒,水煎,熱服取汗,中病則已。
一方加川芎、羌活、細辛。
一方用防風一兩半,去麻黃,或雲秋冬去防風,加麻黃。
凡疫病初起之時,用藿香正氣散煎一大鍋,每人服一碗,以防未然。
若已病者,用九味羌活湯、六神通解散,皆有奇功。
劉草窗曰:未病之人三五日一服,乃卻疫捷法。
十神湯 治時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發熱,或欲出疹。
此藥不問陰陽,兩感風寒,並皆治之。
麻黃(去節) 升麻 葛根 赤芍藥 川芎 白芷 紫蘇 陳皮 香附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加生薑五片,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如發熱頭痛,加連翹、蔥白。
中滿氣實,加枳殼。
人參敗毒散 治瘟疫,四時通用。
人參 茯苓 羌活 獨活 川芎 柴胡 枳殼 前胡 桔梗(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一方加黃芩 上銼,加生薑三片、薄荷少許,水煎服。
此藥治傷寒瘟疫,風濕風眩,四肢痛,憎寒壯熱,項強睛疼,不問老人小兒,皆可服。
或嶺南煙瘴之地,或瘟疫時行,或人多風痰,或處卑濕之地,腳氣痿弱者,此藥不可缺也。
人中黃丸 治疫毒。
大黃 黃芩 黃連 人參 桔梗 蒼朮 防風 滑石 香附 人中黃(各等分) 上為細末,神麯糊為丸,每服五七十丸,氣虛,煎四君子湯下;血虛,煎四物湯下;痰多,煎二陳湯下;熱甚者,加童便。
造人中黃法 冬月以竹一段,刮去青,留底一節,餘節打通,以大甘草納竹筒內,以木塞其上竅,以有節一頭插於糞缸中,浸一月取出,曬乾聽用,名曰人中黃,大治疫毒。
又方 治瘟病,亦治食積痰熱,降陰火。
人中黃,飯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
一方 治時疫。
蒼朮 白朮 山楂 川芎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上銼,水煎服。
如頭痛,加酒芩;口渴,加乾葛;身痛,加羌活、薄桂、防風、芍藥。
五瘟丹 治四時瘟疫流行,傷寒發熱,並熱瘧熱病。
黃連(屬火,戊癸之年為君) 黃柏(屬水,丙辛之年為君) 黃芩(屬金,乙庚之年為君) 甘草(屬土,甲己之年為君) 山梔(屬木,丁壬之年為君) 香附 紫蘇(以上各一兩,以值年藥為君者倍一兩) 上七味皆生用,於冬至日置為末,用錦紋大黃三兩濃煎湯,去渣,熬成膏,和前藥為丸如彈子大,硃砂、雄黃末為衣,再貼金箔,每服一丸,冷水磨服。
小柴胡湯 治瘟疫,內虛發熱,胸脅痞悶,及在半表半裡,非汗非下之證,此少陽經藥也。
柴胡(三錢) 黃芩(二錢) 人參 半夏(各一錢半) 甘草(七分) 上加生薑三片、棗一枚,水煎,食前服。
咳嗽,加五味子;煩渴,加瓜蔞根;脅下痞硬,加枳實;衄血,加生地黃、白茅花;痰盛又喘,加桑白皮、烏梅。
升麻葛根湯 治大人小兒時氣瘟疫,頭痛發熱,無汗惡寒,及瘡疹發癍,此陽明經藥也。
一雲治冬瘟。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三錢,水煎,熱服。
熱甚者,用元參,去芍藥、葛根,名升麻湯。
清熱解肌湯 治傷寒,瘟疫天行,頭痛壯熱。
葛根(一兩) 黃芩 芍藥 甘草(炙,各半兩) 上?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棗一枚煎七分,溫服,日三次。
如三四日不解,脈浮者,宜重服發汗。
脈沉實,宜下之。
柴胡升麻湯 治時行瘟疫,壯熱惡風,頭疼體重,鼻塞咽乾,痰盛咳嗽,涕唾稠黏。
柴胡(去蘆) 前胡(去蘆) 乾葛 赤芍藥 石膏(炒,各一兩) 荊芥(一兩半) 升麻(半兩) 黃芩 桑白皮(各六錢半) 上?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加生薑三片、豉十餘粒同煎,熱服。
香葛湯 治四時感冒不正之氣,頭痛身疼項強,寒熱嘔惡,痰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