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胃,葛根白芷升麻當,太陰肺脈中焦起,白芷升麻蔥白鄉,脾經少與肺經異,升麻芍藥白芷祥,少陰心經獨活主,腎經獨活加桂良,通經用此藥為使,更有何病到膏肓。
諸經疼痛用藥歌 人患風濕對醫陳,便將羌活治其因,川芎醫腦藁巔頂,芍藥同消腹內疼,臍下青皮黃柏好,腰間杜仲是其真,茱萸治心胃草豆,脅用柴胡更絕倫,甘草梢蠲莖裡痛,枳殼應消氣刺身,血刺疼兮何可療,惟有當歸一味能。
諸經氣血用藥歌 消痞原來枳朮宜,痞寒用去白陳皮,腹中窄狹施蒼朮,補氣人參可用之,破死血兮桃仁好,活血當歸用最奇,更有川芎生補血,玄胡調血甚堪施,木香調氣為頭藥,破滯青皮枳殼宜。
六氣用藥補瀉歌 太陽寒水宜甘熱,陽明燥金用苦溫,少陰少陽鹹寒用,太陰濕土苦熱親,厥陰風木辛涼治,六氣之中用較真,不生暴過並苛疾,折郁滋源心要陳。
上中下三部見血用藥歌 三部見血如何治?上用防風中用連,下部地榆施活法,更加血藥同其煎。
三焦濕熱用藥歌 三焦濕熱腫堪憐,上用黃芩中用連,下用草龍防己柏,要君記用莫遷延。
傷寒三百九十七法歌括(計一十七條) 傷寒三百九十七,仲景相傳有消息,痓五濕六暍有三,一十四法俱無方,上陽二十有七法,一十六證原有藥,起自桂枝四逆連,餘宜臨病自斡旋,中太陽兮九十七,六十六證原有術,葛根起接抵當湯,三十一證原無方,下太陽兮五十七,三十九法有藥術,陷胸丸與炙草湯,一十七證自推測,陽明六十四證誇,四十四法治無差,調胃承氣為頭藥,麻黃連翹赤豆加,更有無藥二十法,臨病診時宜細察。
少陽之法止有五,一方小柴宜審委,四證無藥要從權,此是半表半在裡。
太陽一證有六法,一半有藥半無方,起自理中之丸藥,後來還有白頭湯,少陰更有三十二,有藥治療該廿三,無藥止有八個法,請均用時宜細添。
厥陰之法三十二,一十九法有藥治,一十三法更無傳,請均仔細專心記,霍亂止有八法該,六法有藥不順猜,二法無方探顧求,理中竹葉良可謀,不可汗該一十三,無藥無方最艱難,惟有可汗該二法,半有半無宜斟酌,汗後有藥該一法。
勞復六法俱有藥,可吐三法無藥方,請均一一宜消詳,不可下證有廿三,治法止有一個藥,二十二法何處求,請均用意自詳察,可下九法俱有方,詳證之時用散湯。
若是為醫能記此,姓名四海盡傳揚,傷寒八十一味藥,一百十二有名方,除了五丸並八散,九十九個是煎湯。
傷寒得汗法 寅申巳亥一四七,子午卯酉二五八,辰戌醜未三六九,此是病人得汗法。
絕日受病 庚寅辛卯難逃命,甲乙申酉是死鄉,丙丁戌亥應難治,壬癸還順已午亡,更有戊己時四季,來到戌上自為傷。
四絕日得病 春亥夏申,秋巳冬寅,此為四絕,難為病人。
傷寒六經補瀉用藥 太陽證表未解,下之太早成結胸;陽明證用熱藥太過,即發黃於遍身,生血斑血衄;少陽證下之早,即兩脅痛,吐逆不止;少陰證無汗,即動血、吐血者,死。
下之早,亡血;太陰證當溫其裡,如下之太早,心胸滿悶,下痢不止;厥陰證下之早,即四肢逆冷,若因生寒,十死一生,不宜冷。
藥有六陳 陳皮還須要隔年,麻黃百載更堪憐,大黃數載橫紋者,不過三年力未全,醫家不使新荊芥,木賊從來不用鮮,此是六陳均記取,會者人間作地仙。
又歌曰: 茱萸半夏不宜新,枳殼陳皮最要陳,麻黃狼毒年深好,此藥名為真六陳。
藥有十八反 硫黃本是火之精,焰硝一見冷如冰,水銀不得逢砒藥,狼毒莫逢密陀僧,巴豆雄黃最為上,憂見牽牛不順情,川草二烏休用犀,人參莫使近靈芝,官桂善能調理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逆順,炮炙分明要細知。
又歌曰: 大戟芫花並海藻,甘遂四味忌甘草,黎蘆不與五參同,芍藥細辛並不好,狼毒貝母及瓜蔞,半夏最怕烏頭惱。
又歌曰: 甘草連心赤,蟾酥怕赤睛,鹿茸怕銅鐵,鱉甲去邊裙,枳殼除穰隔,桃杏怕雙仁,蛇不連頭用,乾蠍白如銀。
諸經疼痛用藥歌 人患風濕對醫陳,便將羌活治其因,川芎醫腦藁巔頂,芍藥同消腹內疼,臍下青皮黃柏好,腰間杜仲是其真,茱萸治心胃草豆,脅用柴胡更絕倫,甘草梢蠲莖裡痛,枳殼應消氣刺身,血刺疼兮何可療,惟有當歸一味能。
諸經氣血用藥歌 消痞原來枳朮宜,痞寒用去白陳皮,腹中窄狹施蒼朮,補氣人參可用之,破死血兮桃仁好,活血當歸用最奇,更有川芎生補血,玄胡調血甚堪施,木香調氣為頭藥,破滯青皮枳殼宜。
六氣用藥補瀉歌 太陽寒水宜甘熱,陽明燥金用苦溫,少陰少陽鹹寒用,太陰濕土苦熱親,厥陰風木辛涼治,六氣之中用較真,不生暴過並苛疾,折郁滋源心要陳。
上中下三部見血用藥歌 三部見血如何治?上用防風中用連,下部地榆施活法,更加血藥同其煎。
三焦濕熱用藥歌 三焦濕熱腫堪憐,上用黃芩中用連,下用草龍防己柏,要君記用莫遷延。
傷寒三百九十七法歌括(計一十七條) 傷寒三百九十七,仲景相傳有消息,痓五濕六暍有三,一十四法俱無方,上陽二十有七法,一十六證原有藥,起自桂枝四逆連,餘宜臨病自斡旋,中太陽兮九十七,六十六證原有術,葛根起接抵當湯,三十一證原無方,下太陽兮五十七,三十九法有藥術,陷胸丸與炙草湯,一十七證自推測,陽明六十四證誇,四十四法治無差,調胃承氣為頭藥,麻黃連翹赤豆加,更有無藥二十法,臨病診時宜細察。
少陽之法止有五,一方小柴宜審委,四證無藥要從權,此是半表半在裡。
太陽一證有六法,一半有藥半無方,起自理中之丸藥,後來還有白頭湯,少陰更有三十二,有藥治療該廿三,無藥止有八個法,請均用時宜細添。
厥陰之法三十二,一十九法有藥治,一十三法更無傳,請均仔細專心記,霍亂止有八法該,六法有藥不順猜,二法無方探顧求,理中竹葉良可謀,不可汗該一十三,無藥無方最艱難,惟有可汗該二法,半有半無宜斟酌,汗後有藥該一法。
勞復六法俱有藥,可吐三法無藥方,請均一一宜消詳,不可下證有廿三,治法止有一個藥,二十二法何處求,請均用意自詳察,可下九法俱有方,詳證之時用散湯。
若是為醫能記此,姓名四海盡傳揚,傷寒八十一味藥,一百十二有名方,除了五丸並八散,九十九個是煎湯。
傷寒得汗法 寅申巳亥一四七,子午卯酉二五八,辰戌醜未三六九,此是病人得汗法。
絕日受病 庚寅辛卯難逃命,甲乙申酉是死鄉,丙丁戌亥應難治,壬癸還順已午亡,更有戊己時四季,來到戌上自為傷。
四絕日得病 春亥夏申,秋巳冬寅,此為四絕,難為病人。
傷寒六經補瀉用藥 太陽證表未解,下之太早成結胸;陽明證用熱藥太過,即發黃於遍身,生血斑血衄;少陽證下之早,即兩脅痛,吐逆不止;少陰證無汗,即動血、吐血者,死。
下之早,亡血;太陰證當溫其裡,如下之太早,心胸滿悶,下痢不止;厥陰證下之早,即四肢逆冷,若因生寒,十死一生,不宜冷。
藥有六陳 陳皮還須要隔年,麻黃百載更堪憐,大黃數載橫紋者,不過三年力未全,醫家不使新荊芥,木賊從來不用鮮,此是六陳均記取,會者人間作地仙。
又歌曰: 茱萸半夏不宜新,枳殼陳皮最要陳,麻黃狼毒年深好,此藥名為真六陳。
藥有十八反 硫黃本是火之精,焰硝一見冷如冰,水銀不得逢砒藥,狼毒莫逢密陀僧,巴豆雄黃最為上,憂見牽牛不順情,川草二烏休用犀,人參莫使近靈芝,官桂善能調理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逆順,炮炙分明要細知。
又歌曰: 大戟芫花並海藻,甘遂四味忌甘草,黎蘆不與五參同,芍藥細辛並不好,狼毒貝母及瓜蔞,半夏最怕烏頭惱。
又歌曰: 甘草連心赤,蟾酥怕赤睛,鹿茸怕銅鐵,鱉甲去邊裙,枳殼除穰隔,桃杏怕雙仁,蛇不連頭用,乾蠍白如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