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者,足也,裡也。
既氣口部中見不及脈焉,為氣實。
《脈訣》雲:一朝肺絕,脈沉沉,染病臥床思,此語金不及。
吐咯血,短氣咳嗽,有冷痰,有寒有熱,鼻流清涕。
) 丁壬木運要均平,太角太過是發生(風氣流行,木氣太過,金不能勝之,故木氣流行);少角不及委和紀,(燥氣乃行,蓋氣移為金所乘,故燥氣金之氣行,餘仿此。
)平氣敷和不可更。
(太過:初夏為順,名子乘母,又名前來者為實邪。
肝經風壅,主頭疼痛,心煩多怒,好睡神昏,兼有寒邪,眼赤流熱淚。
不及:一名陰乘之脈,二名母憶其子,虛邪之脈,又名肺傳肝,金克於木。
又曰:肝元氣虛,筋血不能榮養,忽怒氣逆上而不下,臨食喜怒,傷動肝氣,次傳心目下,主筋脈衰弱,肝虛膽冷,夜間少睡,頭目昏眩,睛暗不能久視,腰腿疼痛,百節碎痛,胸滿氣短,壅痰咯血,狀如紅綿,陽事不興,眼澀眼花,四肢虛弱也。
) 丙辛水運應須記,太羽太過屬流行(寒氣流行);少羽不及涸流紀(濕氣乃行),平氣靜順不用評; (太過:一名陽乘之脈,又名實邪之脈,又名風邪入腎經。
主脾腎風勞攻疰腰膝疼,下疰生瘡,耳鳴目昏,陰囊濕癢,頭目眩重,背髀痛兼有寒邪,邪風入於肺經,頭目昏眩,腎經邪熱也。
不及:一名陰盛之脈,二名脫精之脈,三名陽衰,四名七傷所管,主見偃刀澀脈。
主夢遺,陽事衰弱,小腹痛,小便多,目昏耳鳴,腰重背髀痛,五心熱,口乾津液枯少,痰嗽,怯寒,足冷,腰膝疼痛。
) 戊癸火運屬南方,赫義太徵最難當(炎暑流行);伏明少徵為不及(寒氣乃行),平氣昇平要審詳。
(太過:主傷寒發熱,面赤頭疼,煩躁心熱,口舌生瘡,手心熱,頭昏,小便赤,口苦唇焦,上壅口氣,頭項拘急,為太過之病。
如南方,或咽喉腫痛,大小便不勻。
不及:一名熒短,二名陽衰,三名陰乘之脈,四名賊邪之脈,五名從後來者,為虛邪,六名精竭、陰痿、盜汗、心氣不足,事緒多忘,心多怔忡,心疼膈滿,脅腹膨脹,怕驚,噎寒,睡臥不穩,內熱怯寒,陽事劣弱,小便不快。
) 甲己土運屬中央,太宮太過崇阜粧(雨濕流行);少宮不及卑監紀(風氣乃行),平氣備化心中藏。
(太過:心氣傳脾,火生於土,主胃熱,內熱,脾經邪熱,憎寒,口氣生瘡,多渴,好睡,更加緊脈,須下惡血,積痢,肚疼,胸膈不快,如緊腹疼,積熱,臟腑不勻,胃經有熱痰嘔逆,吃食無味、神昏、唇焦、吞酸、食不消也。
不及:主胃氣虛弱,四肢倦怠,兼胃積熱,瀉痢頻,併憎寒酸,心冷痃,翻吃胃,食不下,嘔逆,腹痛腸鳴,胸膈不通而鬱悶也。
)已上五運平氣,假如甲己化土而遇辰戌醜未之歲,乙庚化金而遇申酉歲之類是也。
太乙天符如乙酉歲,乙庚化金而遇酉,又上見燥金司天是也。
天符者,如丙戌歲,丙辛化水,上見寒水司天是也。
同天符者,如庚子庚午歲,下臨燥金在泉同歲會者,如辛醜辛未歲,下臨寒水在泉是也。
歲會天符,歲會則為平氣。
命門太過,其火為順,此為安吉之兆也。
六脈和靜,其無相剋。
命門不及,主陰痿陽事衰弱,腰腎疼,小腹急,臍下痛,氣短耳重,如洪大脈為三焦盛上壅。
涕唾稠黏,小便赤濁,多渴,咽喉腫痛也。
手足三陰三陽藥補瀉歌 太陽膀胱少陰腎,苦補鹹瀉要均認,氣寒補虧熱瀉之,此是先師一言定。
陽明大腸太陰肺,酸補辛瀉皆須記,氣寒補虧濕瀉之,用藥之時宜仔細。
足陽明胃太陰脾,甘補辛瀉誰能知,寒熱溫涼宜補瀉,便須用藥從其宜。
太陽小腸少陰心,鹹補甘瀉順當尋,氣熱補虧寒用瀉,二般調治值千金。
少陽膽虧厥陰肝,補用辛虧瀉用鹹,氣宜溫補別無法,請均仔細莫易看,此是先賢訓經此,後來學者潛心觀。
十二經瀉火用藥歌 十二經中皆有火,問均何藥瀉何經?黃連瀉心並肝膽,更有柴胡肝膽並,黃柏膀胱知母腎,三焦大腸肺用芩,芍藥蠲脾石膏胃,木通能洩小腸清,三焦五治柴胡的,手足陰陽仔細評。
十二經通經用藥歌 小腸膀胱屬太陽,藁本羌活是本鄉,三焦膽與肝包絡,少陽厥陰柴胡強,陽明大腸兼足
既氣口部中見不及脈焉,為氣實。
《脈訣》雲:一朝肺絕,脈沉沉,染病臥床思,此語金不及。
吐咯血,短氣咳嗽,有冷痰,有寒有熱,鼻流清涕。
) 丁壬木運要均平,太角太過是發生(風氣流行,木氣太過,金不能勝之,故木氣流行);少角不及委和紀,(燥氣乃行,蓋氣移為金所乘,故燥氣金之氣行,餘仿此。
)平氣敷和不可更。
(太過:初夏為順,名子乘母,又名前來者為實邪。
肝經風壅,主頭疼痛,心煩多怒,好睡神昏,兼有寒邪,眼赤流熱淚。
不及:一名陰乘之脈,二名母憶其子,虛邪之脈,又名肺傳肝,金克於木。
又曰:肝元氣虛,筋血不能榮養,忽怒氣逆上而不下,臨食喜怒,傷動肝氣,次傳心目下,主筋脈衰弱,肝虛膽冷,夜間少睡,頭目昏眩,睛暗不能久視,腰腿疼痛,百節碎痛,胸滿氣短,壅痰咯血,狀如紅綿,陽事不興,眼澀眼花,四肢虛弱也。
) 丙辛水運應須記,太羽太過屬流行(寒氣流行);少羽不及涸流紀(濕氣乃行),平氣靜順不用評; (太過:一名陽乘之脈,又名實邪之脈,又名風邪入腎經。
主脾腎風勞攻疰腰膝疼,下疰生瘡,耳鳴目昏,陰囊濕癢,頭目眩重,背髀痛兼有寒邪,邪風入於肺經,頭目昏眩,腎經邪熱也。
不及:一名陰盛之脈,二名脫精之脈,三名陽衰,四名七傷所管,主見偃刀澀脈。
主夢遺,陽事衰弱,小腹痛,小便多,目昏耳鳴,腰重背髀痛,五心熱,口乾津液枯少,痰嗽,怯寒,足冷,腰膝疼痛。
) 戊癸火運屬南方,赫義太徵最難當(炎暑流行);伏明少徵為不及(寒氣乃行),平氣昇平要審詳。
(太過:主傷寒發熱,面赤頭疼,煩躁心熱,口舌生瘡,手心熱,頭昏,小便赤,口苦唇焦,上壅口氣,頭項拘急,為太過之病。
如南方,或咽喉腫痛,大小便不勻。
不及:一名熒短,二名陽衰,三名陰乘之脈,四名賊邪之脈,五名從後來者,為虛邪,六名精竭、陰痿、盜汗、心氣不足,事緒多忘,心多怔忡,心疼膈滿,脅腹膨脹,怕驚,噎寒,睡臥不穩,內熱怯寒,陽事劣弱,小便不快。
) 甲己土運屬中央,太宮太過崇阜粧(雨濕流行);少宮不及卑監紀(風氣乃行),平氣備化心中藏。
(太過:心氣傳脾,火生於土,主胃熱,內熱,脾經邪熱,憎寒,口氣生瘡,多渴,好睡,更加緊脈,須下惡血,積痢,肚疼,胸膈不快,如緊腹疼,積熱,臟腑不勻,胃經有熱痰嘔逆,吃食無味、神昏、唇焦、吞酸、食不消也。
不及:主胃氣虛弱,四肢倦怠,兼胃積熱,瀉痢頻,併憎寒酸,心冷痃,翻吃胃,食不下,嘔逆,腹痛腸鳴,胸膈不通而鬱悶也。
)已上五運平氣,假如甲己化土而遇辰戌醜未之歲,乙庚化金而遇申酉歲之類是也。
太乙天符如乙酉歲,乙庚化金而遇酉,又上見燥金司天是也。
天符者,如丙戌歲,丙辛化水,上見寒水司天是也。
同天符者,如庚子庚午歲,下臨燥金在泉同歲會者,如辛醜辛未歲,下臨寒水在泉是也。
歲會天符,歲會則為平氣。
命門太過,其火為順,此為安吉之兆也。
六脈和靜,其無相剋。
命門不及,主陰痿陽事衰弱,腰腎疼,小腹急,臍下痛,氣短耳重,如洪大脈為三焦盛上壅。
涕唾稠黏,小便赤濁,多渴,咽喉腫痛也。
手足三陰三陽藥補瀉歌 太陽膀胱少陰腎,苦補鹹瀉要均認,氣寒補虧熱瀉之,此是先師一言定。
陽明大腸太陰肺,酸補辛瀉皆須記,氣寒補虧濕瀉之,用藥之時宜仔細。
足陽明胃太陰脾,甘補辛瀉誰能知,寒熱溫涼宜補瀉,便須用藥從其宜。
太陽小腸少陰心,鹹補甘瀉順當尋,氣熱補虧寒用瀉,二般調治值千金。
少陽膽虧厥陰肝,補用辛虧瀉用鹹,氣宜溫補別無法,請均仔細莫易看,此是先賢訓經此,後來學者潛心觀。
十二經瀉火用藥歌 十二經中皆有火,問均何藥瀉何經?黃連瀉心並肝膽,更有柴胡肝膽並,黃柏膀胱知母腎,三焦大腸肺用芩,芍藥蠲脾石膏胃,木通能洩小腸清,三焦五治柴胡的,手足陰陽仔細評。
十二經通經用藥歌 小腸膀胱屬太陽,藁本羌活是本鄉,三焦膽與肝包絡,少陽厥陰柴胡強,陽明大腸兼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