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關燈
診脈法 凡與人診候,順於平旦寅時,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勻和,氣血未行,令患人端坐齊整方可。

    看候脈者,榮衛也。

    榮者,血也,衛者,氣也;血者,標也,氣者,本也。

    人一呼一吸為一息,叔和雲:一息四至,號平和,更加一至,太無疴是,平人之脈也。

    三遲二敗,是為不及。

    六數七極,是為太過。

    凡診五臟六腑太過不及,皆見於寸口吉兇之法也。

    左手寸口為人迎,右手寸口為氣口,醫中最巧以脈為先,雖未通於九道十邪,且要知七表八裡。

     診脈下指輕重法 一下指如三豆之重,與皮毛相得者,即是肺脈也。

     二下指如六豆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即是心脈也。

     三下指如九豆之重,與肌肉相得者,即是脾部脈也。

     四下指如十二豆之重,與筋平者,即是肝部脈也。

     五下指如十五豆之重,與骨切重按之者,即是腎脈也。

     脈體標本 或問人身脈息,何物為體?脈者,人身之氣血,血者,水也,遁相灌溉,循環不息,故名榮衛以為脈也。

    榮主血也,血者,心家之所出;衛主氣也,氣者,府藏之所生,榮衛二事合,為脈體,又名標本。

    標者,血也,心也,本者,氣也,衛也。

    榮行脈中,衛行脈外,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故為脈也。

    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一呼一吸為一息,四至號平和,五至為無病也。

     左:寸心小腸屬君火(心主血,小腸為受盛之府),關肝膽屬木(肝藏血,膽為清淨之府),尺腎與膀胱屬水(腎與膀胱為津液之府)。

     右:寸肺大腸屬金(肺主氣,大腸為傳瀉行道之府),關脾胃屬土(脾主化,胃者水穀之海),尺命門三焦屬相火。

     以上男女皆一定之法,更無改易。

     金木水土各一位,惟火何獨有二也?蓋有君火,相火放火有二焉。

     又曰:男子生於寅,寅,木也,木,陽也,故男子脈盛在關上。

    關上,陽也。

    女子生於申,申,金也,金,陰也,故女子脈盛在關下,關下陰也。

     又曰:男子從子左行,三十至已。

    女子從右行,二十至已。

    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故法取於此也。

     又曰: 三部者,寸關尺也。

    九候者,浮中沉也。

    一部凡有三候,三三為九候也。

    人身亦有三部,上部法天,主膈以上至頭之有疾也。

    中部法人,主膈至臍之有疾也。

    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三候色脈形 色以候天,脈以候地,形者,乃候地之陰陽也。

     《診法經》雲: 三候者,浮中沉也。

    今三候左寸俱數,必主心經熱也,餘部仿此。

     浮沉遲數四脈: 浮者,陽也,指下尋之不足,舉之有餘,再再尋之,狀如太過,曰浮。

    又主裡寒表熱。

     歌曰:寸浮中風頭熱痛,又曰:浮而有力為風,浮而無力為虛。

     沉者,陰也,指下尋之似有,舉之全無,緩度三關狀如爛綿,曰沉。

    主氣脹,兩脅手足時冷。

     歌曰:寸脈沉兮胸有痰。

    又曰:沉而有力為積沉,而無力為氣脹。

     遲者,陰也,寒也,諸陰為寒,指下尋之,重手乃得隱隱,曰遲。

    又曰:寸口脈遲,心上寒。

     數者,陽也,熱也,諸陽為熱,指下尋之,三關通度按之有餘,舉之甚數,狀若洪弦,法曰數。

    主風氣伏陽,上衝化為狂病。

    又曰:緊脈關前,頭裡痛,口寸脈緊,主心下滿痛。

     又曰:關前為陽,關後為陰。

     又曰:人迎緊盛傷於風(左手關前為人迎),氣口緊盛傷於食(右手關前為氣口)。

     又曰:男得女脈為不足(病在四肢),女得男脈為太過(病在內)。

     又曰:男子尺脈常不足,女子尺脈常有餘。

     診七表脈法歌曰: 浮而指下拈蔥葉,芤即中空有兩傍,滑體往來常不定,弦如指下彈長竿,緊似琴絃張指下,實認輕輕愊愊然,洪舉按之皆盡滿,此名七表腑陽傳。

     七診脈:七者三部九候之相,失形氣相得者生,三五不調者疾,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獨大:三部脈出多入少,與太過相似。

    病主皮膚壯熱,喘息上奔,五臟之氣壅而並出,不可治。

     獨小:三部俱沉細。

    病主四肢微寒,中膈氣閉,腹沖兩脅氣攻刺痛,不可治。

     獨寒:三部皆沉,沉如爛綿,按不知所在。

    病主伏陽在內,四肢皆冷,陰包陽也,不可治。

     獨熱:脈皆洪數,惟寸微壅。

    病主臟腑有熱,四肢亦然,與疾相似,但獨疾者,驟然也可治。

     獨遲:按之三部俱遲。

    病主氣在膚緻有不安。

     獨疾:寸關急數,尺微虛者為痰。

    病主口乾心躁,鼻塞頭痛,感熱之深者,不可治。

     獨陷:脈隱在肌骨者。

    病主四肢不舉,疼痛在骨,陰陽表裡一同,可治。

     診八裡脈法 一息四至號為遲,緩脈輕沉來往遲,微似細風吹鳳翼,澀若輕刀刮竹皮,輕舉即無,按卻有,伏肉無之骨有之,舉按皆虛名曰濡,弱似浮漚近手時。

    八裡屬陰為臟脈,叔和分別要均知。

     知七表為病法 浮為中風芤失血,滑為吐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