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胎產方案》卷一

關燈
) 白朮(一錢,土炒) 生地黃(一錢,乾用) 白芍藥(一錢半) 全當歸(一錢半) 川芎(二分) 原砂仁(五分,研) 條黃芩(二錢) 蘄艾(五分,炒黑) 香附(一錢,炒研) 甘草(五分,炙) 黏米(一撮) 水二湯碗,煎至一碗溫服。

     如下血塊加地榆炭;腰痛加杜仲炭;觸患胞胎加金銀花,須一晝一夜三服,以防敗血攻心;如血不止加續斷二錢,荊芥炭一錢半,黑大豆四十九粒;如因傷瘀而痛甚者,加桂心三分或四分。

     保生無憂散 黃耆(二錢半,生用) 當歸身(一錢,酒炒) 川芎(一錢) 甘草(一分,生用) 菟絲餅(二錢) 羌活(四分) 川樸(一錢) 枳殼(六分,炒) 蘄艾(三分,醋炒) 荊芥穗(一錢) 川貝母(一錢) 白芍藥(一錢,酒炒) 水煎服。

    如不見血,加生薑二片;上方或臨月或小產,不能固胎時,服之催生保母;胎若能固,或服前首一二方,或服加味六君子,方保子母兩全。

     加味六君子湯 人參(一錢,貧人以黨參六錢代之) 白朮(二錢,土炒) 茯神(四錢,抱木上辰砂二分拌) 陳橘皮(一錢) 半夏片(姜炒,三錢) 揀砂仁(一錢,炒研) 乾地炭(三錢,存性) 棕皮炭(二錢,炒燼) 蒲黃炭(三錢,炒燼) 阿膠珠(三錢,蛤粉炒珠) 甘草(二錢,炙) 蓮子房(一枚,炒) 上十二味,水煎溫服。

     如腹痛,加醋炒香附二錢;如血不止,再加荊芥炭二錢(炒燼) 地榆炭三錢(炒燼);如腹痛甚,血不止,加醋炒當歸三錢,醋炒五靈脂三錢,醋炒白芍藥三錢;臨症量酌加減,不緻失誤。

     漏胎 凡受孕之後,經血不時點滴,謂之「漏胎」。

    蓋因勞傷,氣血虛弱之故,或因惱怒或食炙熱物所緻,宜補中安胎飲。

     補中安胎飲 條黃芩(三錢) 白朮(三錢,土炒) 人參(三錢,或黨參一兩代之) 熟地黃(三錢) 全當歸(三錢) 白芍藥(三錢,酒炒) 生甘草(六分) 紫蘇梗(引) 水煎服。

     跌僕動胎 凡妊娠跌僕動胎,下血不止,急服安胎參蘇飲。

     安胎參蘇飲 人參(三錢) 蘄艾(二分,炒黑) 川芎(二分) 全當歸(一錢) 條黃芩(二錢) 生白朮(二錢) 陳橘皮(四分) 全紫蘇(四分) 生甘草(四分) 阿膠(二錢,研沖) 上十味水煎服,有外感者,加蔥白四寸;腹痛者,減蘄艾,減川芎,加揀砂仁四分(炒研);腰疼加川斷二錢,杜仲二錢,減黃芩。

     小便帶血 凡妊娠小便中帶血,此由形體勞苦,或過食煿炙之物所緻,宜清膀胱之火,服加味逍遙散;勞苦受寒,四君續仲湯。

     加味逍遙散 白朮(二錢,土炒) 全當歸(二錢,炒) 柴胡(一錢) 白芍藥(一錢,酒炒) 粉牡丹(七分) 雲茯苓(七分) 桅子(七分,炒研) 甘草(八分,生) 燈芯草(七寸) 水煎服。

     若血不止,去當歸,柴胡,丹皮,加黃芩炭三錢,黃柏炭三錢,棕皮炭二錢;若血再不止,或妊婦在三十餘歲之上下,診其脈弱,乃由勞苦受寒所傷,血必在尿後,宜服四君續仲湯。

     四君續仲湯 人參(一錢) 白朮(二錢,土炒) 雲茯神(三錢) 甘草(二錢,蜜炙) 川斷(三錢) 杜仲(三錢,鹽水炒炭存性) 子淋 凡妊娠小便淋漓,此由調攝失宜,酒色過度,傷損營衛,緻令子宮氣虛而然;又或下焦有熱而閉塞者,名曰「子淋」,宜服安榮散或小單方;若清涼通利不效,宜補中益氣湯。

     安榮散 人參(三錢) 麥門冬(一兩,去心) 通草(一兩) 滑石粉(一兩) 全當歸(五錢) 細辛(一錢) 燈芯草(五錢) 甘草(五錢),共為細末,每服四錢。

    滾白水衝下。

     又方:桑螵蛸一味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江米湯送下。

     又方:陳倉大米煮爛,濃取汁服之,此方並治男子癃閉即小便不通症也。

     按:此子淋一症,由飲食無忌,熱積膀胱者居多。

    楊氏用古芎歸湯加木通、麥冬、人參、燈芯草、甘草、滑石治之。

    如清涼通利等藥不效,即用補中益氣湯加車前子二錢,益氣一提,則下竅自開,況車前子利水通淋,一提一降,自然見效。

     補中益氣湯見子滿門。

     子腫 凡妊娠面目虛浮,四肢有水氣,名曰「子腫」。

    蓋由脾胃虛弱所緻,宜服全生白朮散或鯉魚湯。

     全生白朮散 人參(一錢) 白朮(二錢,生) 茯苓皮(八分) 甘草(三分) 全當歸(二錢) 川芎(六分) 全紫蘇(四分) 陳橘皮(四分) 生薑(兩片) 如不見消,加蒲種殼三分或幹浮萍一錢,生薑皮三分並冬瓜子三錢。

     鯉魚湯 鯉魚(二尾) 當歸(五錢) 白朮(五錢,土炒) 白茯苓(四錢) 陳皮(二錢) 生薑(七片) 上六味,先將鯉魚過斤者兩尾若不足斤者三尾,去鱗洗淨,去臟,以清水煮熟去魚,用魚湯一碗半煎上之五味藥餌,旦暮服之,以愈為度。

     上方以二尾鯉魚之湯能煎藥四五劑,非一次同用也。

    楊氏雲:子腫於五六個月時多有之,或腹大高過心胸,氣逆不安,此由胎中蓄水所緻,若不早治,必然生子殘疾,子母難保,常煮鯉魚粥食之最善。

     鯉魚粥 鯉魚(一二大尾去鱗去臟,洗淨煮爛去魚取湯合米作粥) 江米(三兩) 苡米(三兩),共作爛粥食之。

     子滿(子氣同,皺腳同。

    ) 凡妊娠腿膝浮腫,腳面足指出水,氣促滿悶,此由脾虛,血化為水所緻,名曰「子滿」又名「子氣」,宜服加味天仙藤散,如脾氣虛甚者,宜服補中益氣湯。

     加味天仙藤散 天仙藤(六分,洗,略炒) 木瓜(一錢) 香附(六分,酒炒) 紫蘇子(四分,研) 陳橘皮(四分) 烏藥(七分) 甘草(三分) 水煎服 虛甚者加人參一錢,全當歸二錢,白朮二錢(土炒)。

     補中益氣湯 人參(一錢五分) 黃耆(一錢五分,蜜炙) 甘草(五分,蜜炙) 白朮(一錢,土炒) 當歸身(一錢) 陳橘皮(七分) 柴胡(三分) 升麻(三分) 病甚者加川椒目、車前子各一錢(炒研),水煎服。

     按:妊娠七八個月,兩足浮腫者,乃胞漿水濕下流之故。

    其微腫者,名曰「皺腳」,得之易產,其腫甚或出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