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易之為書也,原始要終以為質1也。六爻相雜,唯其時物2也。

    今注

    1 質:卦體。

    2 物:事物。

    今譯

    《易經》是追原萬事萬物的始終,以成其根本要素的一本書,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包括萬事萬物的要素。一卦分為六爻,雖六爻剛柔相雜不一,但隻要觀察爻位(處在适當的時位)和象征的事物,便可以決定吉兇了。

    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辭拟之,卒1成之終。

    今注

    1 卒:指上爻的系辭。

    今譯

    初爻是很難了解它的含義的,因初爻為根本,卦的形體尚未形成。而上爻為卦末,全卦形體已經具備了,含義自然畢露,容易領會了。聖人在拟測而系初爻的文辭時較為困難。等到初爻的文辭已定,則順此以立二三四五及上爻的文辭,順爻位的次序,由下而上,全卦六爻的文辭就逐漸形成,到了上爻,不過是卦義的終結而已。

    若夫雜物撰1德,辨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

    今注

    1 撰:述。

    今譯

    至于陰陽雜陳,揆述陰陽的德行,辨别是非,不是初爻和上爻二者所能概括的,必須加上二、三、四、五中爻,互相審度觀察,它的含義才能完備而無遺。

    噫!亦要存亡吉兇,則居可知矣。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今譯

    啊!探存亡吉兇的大要,隻要從六爻中推求,雖平居在家,也可得知道了。聰明賢達的人,看看彖辭,則卦義多半可知了。

    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1無咎,其用柔中也。

    今注

    1 要:主旨。

    今譯

    六爻中的第二爻與第四爻同屬于陰柔的性質,它們的功用相同,而位置不同,因此它們時位的善惡也有不同。二居下卦之中遠應九五之尊,不為君王所疑,做事易奏效,故得到贊賞較多。四居上卦之下,接近五的君位,雖旦夕侍在君側,但言行必須謹慎,動辄得咎,惶恐不安,故常處在危懼之中。柔順的人,自立不易,需親附于他人,所以不利于遠者,隻要能夠沒有咎害便可以了。用柔之道,要使柔順居中,不失中庸之道,方能有利。像六二以陰居陰位,處内卦之中,多能獲得吉利。

    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之等也。其柔危,其剛勝邪?

    今譯

    六爻中的第三爻與第五爻,同屬陽剛的部位,它們的功用是相同的,而位置是不同的。三居下卦之極,在臣下之位,故多兇害,五居上卦之中為君上之位,象征高明中正,衆星拱照,故多功;這是爻位等次有尊卑貴賤之差異的關系。豈是屬于柔爻的,必定是危殆嗎?屬于陽剛的,一定優勝嗎?這是要看各爻的尊卑貴賤及時位呀!并不一定陽剛就吉,陰柔就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