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濟
關燈
小
中
大
渡,而前行有兇的。
不過在患難之中,能勇于冒險以求出險,這是唯一進取之路,故有利于濟渡大的河川的象征。
象辭上說:“未濟征兇”,是說其位不當之故。
今釋 荀爽曰:“未濟者,未成也。
女在外,男在内,婚姻未成,征上從四,則兇。
利下從坎,故利涉大川矣。
”此足供吾人參研。
按:未濟外卦離為中女,内卦坎為中男。
女外男内,女上男下,故未成。
九四1,貞吉,悔亡,震2用伐鬼方3,三年,有賞于大邦4。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震:動。
3 鬼方:古代的匈奴,北方之國。
4 大邦:大國。
今譯 九四居未濟之時,以陽剛濟之,終能必濟,故有以正獲吉,無悔的現象。
如天子動而讨伐北方的匈奴,三年一定有功,可以獎賞有功勞的人于大國之内。
象辭上說:“貞吉悔亡”,是說其志能行的關系。
今釋 虞翻說:“動正得位,故吉而悔亡矣。
變之震,體師,坤為鬼方,故震用伐鬼方。
坤為年,為大邦,陽稱賞,四在坤中,體既濟,離三,故三年有賞于大邦。
”李鼎祚曰:“坎為志,震為行,四坎變震,故志行也。
”按:九四失位,變陰則得位。
而二至四互震,三至五互坤,初至五有師卦的現象。
未濟二至五體既濟。
六五1,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2吉也。
今注 1 六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晖:光輝、光彩。
今譯 六五以柔處中,而居尊位,當未濟之時,乘承皆陽剛,(上下皆陽)得陽剛之助,終能必濟,故以正而獲吉,沒有後悔之事。
這是君子的光輝,有孚信于人,是吉利的。
象辭上說:“君子之光”,是說他的光輝照耀而吉利的意思。
今釋 虞翻曰:“之正則吉,故貞吉無悔。
動之乾、離為光,故君子之光也。
孚謂二,二變應已得有之,故有孚吉,坎稱孚也。
動之正,乾為大明,故其晖吉也。
”按:六五失位,變陽則得正,而外卦成乾,乾陽為君子之象。
二亦失位,變陰則得應己。
上九1,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上九以陽剛,居未濟之終,是終能濟渡的,故有孚信于飲酒,這是無咎的。
但以陽處陰,位既不正,如不知節制,則樂極生悲,沉湎不已,必會喝得大醉,而有沾濕他的頭的象征。
這樣的話,就會失去了孚信,而不能達必濟之成了。
象辭上說:飲酒而至沾濕其首,這是沉湎過度,不知節制的關系。
今釋 虞翻曰:“坎為孚,謂四也,上之三,介四,故有孚。
飲酒,流頤中,故有孚于飲酒。
終變之正,故無咎。
乾為首,五動,首在酒中,失位,故濡其首矣。
孚信是正也,六位失正,故有孚失是。
謂若殷纣沉湎于酒,以失天下也。
節,止也,艮為節,飲酒濡首,故不知節矣。
”按:未濟下卦坎,三至五亦互坎,上九應六三,然介于不正之九四,四體坎,坎為酒,四變則二至上體頤,故飲酒流頤中。
上九失位,終變陰而得正。
六五變陽,則外卦成乾,而在坎酒之中,故濡首。
未濟,六爻皆失位,故失位。
不過在患難之中,能勇于冒險以求出險,這是唯一進取之路,故有利于濟渡大的河川的象征。
象辭上說:“未濟征兇”,是說其位不當之故。
今釋 荀爽曰:“未濟者,未成也。
女在外,男在内,婚姻未成,征上從四,則兇。
利下從坎,故利涉大川矣。
”此足供吾人參研。
按:未濟外卦離為中女,内卦坎為中男。
女外男内,女上男下,故未成。
九四1,貞吉,悔亡,震2用伐鬼方3,三年,有賞于大邦4。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震:動。
3 鬼方:古代的匈奴,北方之國。
4 大邦:大國。
今譯 九四居未濟之時,以陽剛濟之,終能必濟,故有以正獲吉,無悔的現象。
如天子動而讨伐北方的匈奴,三年一定有功,可以獎賞有功勞的人于大國之内。
象辭上說:“貞吉悔亡”,是說其志能行的關系。
今釋 虞翻說:“動正得位,故吉而悔亡矣。
變之震,體師,坤為鬼方,故震用伐鬼方。
坤為年,為大邦,陽稱賞,四在坤中,體既濟,離三,故三年有賞于大邦。
”李鼎祚曰:“坎為志,震為行,四坎變震,故志行也。
”按:九四失位,變陰則得位。
而二至四互震,三至五互坤,初至五有師卦的現象。
未濟二至五體既濟。
六五1,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2吉也。
今注 1 六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晖:光輝、光彩。
今譯 六五以柔處中,而居尊位,當未濟之時,乘承皆陽剛,(上下皆陽)得陽剛之助,終能必濟,故以正而獲吉,沒有後悔之事。
這是君子的光輝,有孚信于人,是吉利的。
象辭上說:“君子之光”,是說他的光輝照耀而吉利的意思。
今釋 虞翻曰:“之正則吉,故貞吉無悔。
動之乾、離為光,故君子之光也。
孚謂二,二變應已得有之,故有孚吉,坎稱孚也。
動之正,乾為大明,故其晖吉也。
”按:六五失位,變陽則得正,而外卦成乾,乾陽為君子之象。
二亦失位,變陰則得應己。
上九1,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上九以陽剛,居未濟之終,是終能濟渡的,故有孚信于飲酒,這是無咎的。
但以陽處陰,位既不正,如不知節制,則樂極生悲,沉湎不已,必會喝得大醉,而有沾濕他的頭的象征。
這樣的話,就會失去了孚信,而不能達必濟之成了。
象辭上說:飲酒而至沾濕其首,這是沉湎過度,不知節制的關系。
今釋 虞翻曰:“坎為孚,謂四也,上之三,介四,故有孚。
飲酒,流頤中,故有孚于飲酒。
終變之正,故無咎。
乾為首,五動,首在酒中,失位,故濡其首矣。
孚信是正也,六位失正,故有孚失是。
謂若殷纣沉湎于酒,以失天下也。
節,止也,艮為節,飲酒濡首,故不知節矣。
”按:未濟下卦坎,三至五亦互坎,上九應六三,然介于不正之九四,四體坎,坎為酒,四變則二至上體頤,故飲酒流頤中。
上九失位,終變陰而得正。
六五變陽,則外卦成乾,而在坎酒之中,故濡首。
未濟,六爻皆失位,故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