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
關燈
小
中
大
陰。
二動成坤,體益,五、艮為子,震巽同聲者相應,故其子和之。
坤為身,故稱我,吾,謂五也,離為爵,爵,位也,坤為邦國,五在艮,阍寺庭阙之象,故稱好爵。
五利二變,之正應坎,故吾與爾靡之矣。
坎為心,動得正,應五,故中心願也。
”按:二至四互震,二變則成益卦,三至五互艮,艮為少男,故為子。
訟下坎,二至四互離,二變成坤。
六三1,得敵2,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象曰:或鼓或罷,位不當也。
今注 1 六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得敵:得對敵,指應于上九。
今譯 六三以陰居陽位,位既不正,以當中孚之時,而應于上九,有得對敵于上九的象征,因位不正,而又陰柔,故有時想鳴鼓前進,有時又止而不前,有時悲泣,怕不能孚信,有時又高歌,想必能孚信于上九。
象辭上說:“或鼓或罷”,是由于其位不當之故。
今釋 荀爽曰:“三四俱陰,故稱得也,四得位,有位故鼓而歌,三失位無實,故罷而泣也。
”此可供吾人參考。
六四1,月幾望,馬匹2亡,無咎。
象曰:馬匹亡,絕類上也。
今注 1 六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匹:配,指六四應初九,故稱匹配。
今譯 六四得陰陽之正位,當孚信之時,不系戀于初九,而上從于九五之尊位,故有月近于十五,月圓可望時,亡其馬的匹配之象,這是無咎的。
象辭上說:“馬匹亡”,是說絕其類而應于上的意思。
今釋 虞翻曰:“訟,坎為月、離為日。
兌西震東,月在兌二,離在震三,日月相對,故月幾望。
乾坎兩馬匹,初四易位,震為奔走,體遁山中,乾坎不見,故馬匹亡。
初四易位,故無咎矣。
訟初之四,體與上絕,故絕類上也。
”按:訟下坎,二至四互離。
中孚則二至四互震,下兌。
三至上體遁。
九五1,有孚攣如2,無咎。
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也。
今注 1 九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攣如:相連在一起的樣子。
今譯 九五以陽剛居陽位,得中且正,又居尊位,故有孚信于天下,人皆相連而來服,這是無咎的。
象辭上說:“有孚攣如”,是說位正當之故。
今釋 虞翻曰:“二在坎為孚,巽繩艮手,故攣。
二使化為邦,得正應己,故無咎也。
”按:三至五互艮,上為巽。
二變應五,故得正無咎。
上九1,翰音2登于天,貞兇。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翰音:翰,羽,雞鳴則振拍其羽,故雞鳴曰翰音。
今譯 上九以陽居陰位,位既不當,又位中孚之極,故有翰音——雞鳴之聲,高升于天上的象征,這是堅節過分而有兇的。
象辭上說:翰音高登于天上,如何可以長久呢?(其必迅即聲啞力竭也。
) 今釋 虞翻曰:“巽為雞,應在震,震為音,翰,高也,巽為高。
乾為天,故翰音登于天。
失位故貞兇。
禮薦牲,雞稱翰音也。
”侯果曰:“窮上失位,信不由中,以此申命,有聲無實,中實内喪,虛華外揚,是翰音登天也。
巽為雞,雞曰翰音,虛音登天,何可久也。
”此二說言象言理,皆可供吾人參研。
按:中孚上卦巽,上九應六三,而二至四互震,三在震中。
上九失位。
訟上卦為乾。
二動成坤,體益,五、艮為子,震巽同聲者相應,故其子和之。
坤為身,故稱我,吾,謂五也,離為爵,爵,位也,坤為邦國,五在艮,阍寺庭阙之象,故稱好爵。
五利二變,之正應坎,故吾與爾靡之矣。
坎為心,動得正,應五,故中心願也。
”按:二至四互震,二變則成益卦,三至五互艮,艮為少男,故為子。
訟下坎,二至四互離,二變成坤。
六三1,得敵2,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象曰:或鼓或罷,位不當也。
今注 1 六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得敵:得對敵,指應于上九。
今譯 六三以陰居陽位,位既不正,以當中孚之時,而應于上九,有得對敵于上九的象征,因位不正,而又陰柔,故有時想鳴鼓前進,有時又止而不前,有時悲泣,怕不能孚信,有時又高歌,想必能孚信于上九。
象辭上說:“或鼓或罷”,是由于其位不當之故。
今釋 荀爽曰:“三四俱陰,故稱得也,四得位,有位故鼓而歌,三失位無實,故罷而泣也。
”此可供吾人參考。
六四1,月幾望,馬匹2亡,無咎。
象曰:馬匹亡,絕類上也。
今注 1 六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匹:配,指六四應初九,故稱匹配。
今譯 六四得陰陽之正位,當孚信之時,不系戀于初九,而上從于九五之尊位,故有月近于十五,月圓可望時,亡其馬的匹配之象,這是無咎的。
象辭上說:“馬匹亡”,是說絕其類而應于上的意思。
今釋 虞翻曰:“訟,坎為月、離為日。
兌西震東,月在兌二,離在震三,日月相對,故月幾望。
乾坎兩馬匹,初四易位,震為奔走,體遁山中,乾坎不見,故馬匹亡。
初四易位,故無咎矣。
訟初之四,體與上絕,故絕類上也。
”按:訟下坎,二至四互離。
中孚則二至四互震,下兌。
三至上體遁。
九五1,有孚攣如2,無咎。
象曰:有孚攣如,位正當也。
今注 1 九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攣如:相連在一起的樣子。
今譯 九五以陽剛居陽位,得中且正,又居尊位,故有孚信于天下,人皆相連而來服,這是無咎的。
象辭上說:“有孚攣如”,是說位正當之故。
今釋 虞翻曰:“二在坎為孚,巽繩艮手,故攣。
二使化為邦,得正應己,故無咎也。
”按:三至五互艮,上為巽。
二變應五,故得正無咎。
上九1,翰音2登于天,貞兇。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長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翰音:翰,羽,雞鳴則振拍其羽,故雞鳴曰翰音。
今譯 上九以陽居陰位,位既不當,又位中孚之極,故有翰音——雞鳴之聲,高升于天上的象征,這是堅節過分而有兇的。
象辭上說:翰音高登于天上,如何可以長久呢?(其必迅即聲啞力竭也。
) 今釋 虞翻曰:“巽為雞,應在震,震為音,翰,高也,巽為高。
乾為天,故翰音登于天。
失位故貞兇。
禮薦牲,雞稱翰音也。
”侯果曰:“窮上失位,信不由中,以此申命,有聲無實,中實内喪,虛華外揚,是翰音登天也。
巽為雞,雞曰翰音,虛音登天,何可久也。
”此二說言象言理,皆可供吾人參研。
按:中孚上卦巽,上九應六三,而二至四互震,三在震中。
上九失位。
訟上卦為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