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中,縱使有仇人之疾恨,亦不能加之于我。

    象辭上說:“鼎有實”,是因能謹慎于所行之故。

    我仇雖疾恨我,但終無災尤的。

     今釋 虞翻曰:“二為實,故鼎有實也。

    坤為我,謂四也。

    二據四婦,故相與為仇。

    謂三變時,四體坎,坎為疾,故我仇有疾。

    四之二,曆險,二動得正,故不我能即吉。

    ”這是純從爻象去解說的。

    按:九二為陽,陽為實,錯屯卦,二至四互坤。

    鼎三變則三至五互坎,九二失位,變震得位。

     九三1,鼎耳革2,其行塞。

    雉膏3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義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革:傾倒至地。

     3 雉膏:美味的食品,用雉肉做的膏。

     今譯 九三居下卦之上,當鼎之時,有鼎耳傾倒的現象,其行事皆阻塞不通。

    而且因傾倒故,美味的雉膏亦不能食用,幸好恰有雨虧損其火之厲,故無悔而終吉。

    象辭上說:“鼎耳革”,是說失去其意義。

     今釋 虞翻曰:“動成兩坎,坎為耳,而革在乾,故鼎耳革。

    初四變時,震為行,鼎以耳行。

    伏坎震,折而入乾,故其行塞。

    離為雉,坎為膏,初四已變,三動體頤,頤中無物,離象不見,故雉膏不食。

    四已變,三動成坤,坤為方,坎為雨,故曰方雨。

    三動虧乾而失位悔也,終複之正,故方雨虧悔,終吉。

    ”按:三至五互兌,九三變則内卦為坎,三至五亦互坎。

    初四皆失位,變正則三至五互震,而三又變,則二至上體頤象。

    今三四未變,離為雉,頤象不成,故雉膏不食。

    三四皆變則三至五互坤。

     九四1,鼎折足,覆公2,其形渥3,兇。

    象曰:覆公,信如何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美味。

     3 渥:厚。

    又形渥,漢儒作刑剭,重刑也。

     今譯 九四位外卦之初,又不合陰陽正位,而居鼎之時,故有鼎折斷其腳、覆倒公的美味之象征,其形象既相當厚重而傾倒,這是兇的。

    漢儒解作有重刑亦通。

    象辭上說:“覆公”,則其為信如何呢? 今釋 《九家易》曰:“鼎者三足一體,猶三公承天子也,三公調陰陽,謂調五味,足折覆,猶三公不勝其任,傾敗天子之美,故曰覆也。

    ”此可供吾人參研。

     六五1,鼎黃耳2金铉3,利貞。

    象曰:鼎黃耳,中以為實也。

     今注 1 六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黃:中色。

    耳:鼎耳。

     3 铉:貫鼎兩耳,用來拿起鼎的。

     今譯 六五以柔居外卦之中,當鼎之時,其鼎有黃色金銅器做的器具為黃色的鼎耳,金器做的铉,如此貴重的象征,這是利于正的。

    象辭上說:“鼎黃耳”,是說有實而貴重之物存于其中。

     今釋 虞翻曰:“離為黃,三變坎為耳,故鼎黃耳。

    铉謂三貫鼎兩耳,乾為金,故金铉。

    動而得正,故利貞。

    ”幹寶曰:“凡舉鼎者铉也,尚三公者王也,金喻可貴中之美也,故曰金铉。

    铉鼎得其物,施令得其道,故曰利貞也。

    ”此二說可供吾人參考。

    按:六五失位,終變之正,故利貞。

    并參上文。

     上九1,鼎玉铉2,大吉,無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剛柔節也。

     今注 1 上九: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玉铉:用玉做的铉。

     今譯 上九居鼎之上,烹饪之功至極,故有“鼎玉铉”的現象,這是大吉,沒有不利的。

    象辭上說:“玉铉在上”,是因得剛柔的适宜。

     今釋 幹寶曰:“玉又貴于金者,凡烹饪之事,自镬升于鼎,載于俎,自俎入于口,馨香上達,動而彌貴,故鼎之義,上爻愈吉也。

    鼎主烹饪,不失其和,金玉铉之不失其所,公卿仁賢,天王聖明之象也,君臣相臨,剛柔得節,故曰吉無不利也。

    ”此以義理去解說,足供吾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