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
關燈
小
中
大
革 錯蒙 綜鼎
革1,已日乃孚2,元、亨、利、貞,悔亡。
今注 1 革:卦名,改革的意思。
鄭玄說:“革,改也,水火相息,而更用事,猶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故謂之革也。
”《序卦》曰:“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故革卦居井卦之後。
2 已日乃孚:謂天命已至之日,乃孚信于人也。
今譯 革卦,革新,要等天命已至之日,乃能孚信于萬民。
大成而利于正,斯無後悔。
今釋 虞翻說:“遁上之初,與蒙旁通,悔亡,謂四也。
四失正,動得位,故悔亡。
離為日,孚謂坎,四動體離,五在坎中,故已日乃孚。
以成既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故元亨利貞,悔亡矣。
”按:遁卦上九與初六易位則成革卦,九四失位,變陰則外卦成坎,三至五互體離,而成既濟。
乾道變化以下見乾卦。
曆代學者對已日有争論,有的以為是己日。
象曰:革,水火相息1,二女同居2,其志不相得,曰革。
已日乃孚,革而信之。
文明以說3,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
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哉。
今注 1 革由兌、離二卦構成。
兌為澤為水,離為火,水火是相克的。
2 兌為少女,離為中女,故稱二女同居。
3 離為文明,說為悅,故稱文明以悅。
今譯 革卦是因為兌澤之水和離火相克相息,所以叫作革。
又象征着兌之少女,與離之中女同居一處,而其心志不相同,所以叫作革。
天命已至的日子,乃能孚信于天下,革命而天下的人皆能相信他的德行。
又能布文明于天下,使天下的人皆能喜悅,大通而利于正,這是革卦的孚信。
革命而合于正當的法則,才沒有悔吝的事情。
天地日月不斷地改變,而形成春夏秋冬四時的運行,商湯和周武王的革命,既順于天道,又适應于人們的要求。
革卦順應天時,可以做成偉大的事迹,它的意義是很深遠的呀。
今釋 虞翻說:“息,長也,離為火,兌為水,系曰:潤之以風雨。
風,巽;雨,兌也。
二女離兌,體同人象,蒙艮為居,故二女同居。
四變,體兩坎象,二女有志,離火志上,兌水志下,故其志不相得,坎為志也。
文明謂離,悅,兌也,大亨謂乾、四動,成既濟定,故大亨以正。
革而當位,故其悔乃亡。
五位成乾,為天,蒙地為坤,震春兌秋,四之正,坎冬離夏,則四時具,坤革而成乾,故天地革而四時成也。
湯武謂乾,乾為聖人,天謂五,人謂三,四動,順五應三,故順天應人,巽為命也。
”按:革卦初至五互體同人,革與蒙相錯,蒙外卦艮。
革九四變陰成既濟,外坎,二至四亦互坎。
下卦為離,蒙三至五互坤,五為天位,三四為人位。
革二至四互巽,故順天應人。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曆明時。
今譯 象辭上說:兌澤水中,有離火,水火是相克的,這是革卦的象征。
君子體察此現象,即制定曆法,使一年四時,十二月,廿四節氣,七十二侯,一月三十日,及閏年之理,昭明于天下,使百姓皆知:春夏秋冬,四時有順次改變地運行。
日夜,有交互變化的道理。
今釋 虞翻說:“君子遁乾也,曆象,謂日月星辰也,離為明,坎為月,離為日,蒙艮為星,四動成坎離,日月得正,天地革而四時成,故君子以治曆明時也。
”按:革自遁來,遁上乾下艮,革與蒙相錯,四變則成既濟。
有二坎離。
初九1,鞏2用黃牛之革。
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
今注 1 初九: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鞏:固,有以皮束物使堅固之意。
今譯 初九居革之初始,不可以動,所以有用黃牛的皮革堅固地捆縛,不可以改變的象征。
象辭上說:“鞏用黃牛”,是說不可以有作為的意思。
今釋 幹寶曰:“鞏,固也。
離為
今注 1 革:卦名,改革的意思。
鄭玄說:“革,改也,水火相息,而更用事,猶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故謂之革也。
”《序卦》曰:“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
”故革卦居井卦之後。
2 已日乃孚:謂天命已至之日,乃孚信于人也。
今譯 革卦,革新,要等天命已至之日,乃能孚信于萬民。
大成而利于正,斯無後悔。
今釋 虞翻說:“遁上之初,與蒙旁通,悔亡,謂四也。
四失正,動得位,故悔亡。
離為日,孚謂坎,四動體離,五在坎中,故已日乃孚。
以成既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故元亨利貞,悔亡矣。
”按:遁卦上九與初六易位則成革卦,九四失位,變陰則外卦成坎,三至五互體離,而成既濟。
乾道變化以下見乾卦。
曆代學者對已日有争論,有的以為是己日。
象曰:革,水火相息1,二女同居2,其志不相得,曰革。
已日乃孚,革而信之。
文明以說3,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
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義大矣哉。
今注 1 革由兌、離二卦構成。
兌為澤為水,離為火,水火是相克的。
2 兌為少女,離為中女,故稱二女同居。
3 離為文明,說為悅,故稱文明以悅。
今譯 革卦是因為兌澤之水和離火相克相息,所以叫作革。
又象征着兌之少女,與離之中女同居一處,而其心志不相同,所以叫作革。
天命已至的日子,乃能孚信于天下,革命而天下的人皆能相信他的德行。
又能布文明于天下,使天下的人皆能喜悅,大通而利于正,這是革卦的孚信。
革命而合于正當的法則,才沒有悔吝的事情。
天地日月不斷地改變,而形成春夏秋冬四時的運行,商湯和周武王的革命,既順于天道,又适應于人們的要求。
革卦順應天時,可以做成偉大的事迹,它的意義是很深遠的呀。
今釋 虞翻說:“息,長也,離為火,兌為水,系曰:潤之以風雨。
風,巽;雨,兌也。
二女離兌,體同人象,蒙艮為居,故二女同居。
四變,體兩坎象,二女有志,離火志上,兌水志下,故其志不相得,坎為志也。
文明謂離,悅,兌也,大亨謂乾、四動,成既濟定,故大亨以正。
革而當位,故其悔乃亡。
五位成乾,為天,蒙地為坤,震春兌秋,四之正,坎冬離夏,則四時具,坤革而成乾,故天地革而四時成也。
湯武謂乾,乾為聖人,天謂五,人謂三,四動,順五應三,故順天應人,巽為命也。
”按:革卦初至五互體同人,革與蒙相錯,蒙外卦艮。
革九四變陰成既濟,外坎,二至四亦互坎。
下卦為離,蒙三至五互坤,五為天位,三四為人位。
革二至四互巽,故順天應人。
象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曆明時。
今譯 象辭上說:兌澤水中,有離火,水火是相克的,這是革卦的象征。
君子體察此現象,即制定曆法,使一年四時,十二月,廿四節氣,七十二侯,一月三十日,及閏年之理,昭明于天下,使百姓皆知:春夏秋冬,四時有順次改變地運行。
日夜,有交互變化的道理。
今釋 虞翻說:“君子遁乾也,曆象,謂日月星辰也,離為明,坎為月,離為日,蒙艮為星,四動成坎離,日月得正,天地革而四時成,故君子以治曆明時也。
”按:革自遁來,遁上乾下艮,革與蒙相錯,四變則成既濟。
有二坎離。
初九1,鞏2用黃牛之革。
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
今注 1 初九: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鞏:固,有以皮束物使堅固之意。
今譯 初九居革之初始,不可以動,所以有用黃牛的皮革堅固地捆縛,不可以改變的象征。
象辭上說:“鞏用黃牛”,是說不可以有作為的意思。
今釋 幹寶曰:“鞏,固也。
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