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關燈
小
中
大
。
初六失位,故非其位也。
九二1,井谷射鲋2,甕3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無與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本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2 鲋:小魚。
3 甕:裝水的器具,如瓶之狀。
今譯 九二以陽處陰,在井之時,有井谷之下,注入小魚,不能為人所用的象征,就好像以壞的瓶子汲水而漏水于下的現象。
象辭上說:“井谷射鲋”,是說沒有應與之故。
今釋 虞翻曰:“巽為谷,為鲋。
鲋,小鮮也。
離為甕,甕瓶毀缺,羸其瓶,兇,故甕敝漏也。
”按:三至五互離,二至四互兌,兌為毀折,故甕敝漏。
九三1,井渫2不食,為我心恻3,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
求王明,受福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渫:清潔之意。
3 恻:悲傷之意。
今譯 九三以陽居陽位,在井卦之時,有井已清潔了,而不被人食用的象征,這是使我們為之而傷恻的,既清潔,則吾人宜汲而食用。
正如國家之内,王如賢明的話,則天下必同受其福。
象辭上說:“井渫不食”,是說做法令人悲傷。
“求王明”,是說能受到福澤。
今釋 幹寶曰:“此托殷之公侯,時有賢者,獨守成湯之法度,而不見任,謂微箕之倫也,故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恻。
恻,傷悼也。
”此足與史實互相印證,可供吾人參考。
微指微子,箕指箕子。
六四1,井甃2,無咎。
象曰:井甃無咎,修井也。
今注 1 六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甃:砌其井之竟。
子夏雲:甃亦治也。
今譯 六四在井之時,以陰處陰,有井已修好的現象,這是無咎的。
象辭上說:“井甃無咎”,是因修井之故。
今釋 荀爽曰:“坎性下降,嫌于從三,能自修正,以甃輔五,故無咎也。
”六四在坎下,乘九三之陽,則不吉,能承順九五之陽,則無咎。
九五1,井冽2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今注 1 九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冽:甘潔。
今譯 九五陽剛中正,當井卦之時,有井水甘潔,其泉芳涼,可為衆人食用的象征。
象辭上說:“寒泉之食”,是因其得中而且正的關系。
今釋 虞翻曰:“泉自下出稱井,周七月,夏之五月,陰氣在下,二已變坎,十一月為寒泉,初二已變,體噬嗑食,故冽,寒泉食矣。
”按:周代建子以今之十一月為正月,夏建寅以今之正月為正月,周之七月,即夏之五月。
九二變陰則二至四互坎,初又變則成既濟卦?,初至五有噬嗑之象,故寒泉食。
上六1,井收勿幕2,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今注 1 上六: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幕:是指蓋的意思。
今譯 上六當位,居井卦之上,它有井水可為衆人收而取用的象征,井水既為人所收用,故不必覆上蓋子,井水自然有孚信,源源而來,這是大吉的。
象辭上說:“元吉在上”,是因有大成之故。
今釋 虞翻曰:“坎為車,應巽繩為,故井收勿幕。
有孚謂五坎,坎為孚,故元吉也。
初二已變,成既濟定,故大成也。
”這是虞翻對本爻象學的解說。
初六失位,故非其位也。
九二1,井谷射鲋2,甕3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無與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本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2 鲋:小魚。
3 甕:裝水的器具,如瓶之狀。
今譯 九二以陽處陰,在井之時,有井谷之下,注入小魚,不能為人所用的象征,就好像以壞的瓶子汲水而漏水于下的現象。
象辭上說:“井谷射鲋”,是說沒有應與之故。
今釋 虞翻曰:“巽為谷,為鲋。
鲋,小鮮也。
離為甕,甕瓶毀缺,羸其瓶,兇,故甕敝漏也。
”按:三至五互離,二至四互兌,兌為毀折,故甕敝漏。
九三1,井渫2不食,為我心恻3,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
求王明,受福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渫:清潔之意。
3 恻:悲傷之意。
今譯 九三以陽居陽位,在井卦之時,有井已清潔了,而不被人食用的象征,這是使我們為之而傷恻的,既清潔,則吾人宜汲而食用。
正如國家之内,王如賢明的話,則天下必同受其福。
象辭上說:“井渫不食”,是說做法令人悲傷。
“求王明”,是說能受到福澤。
今釋 幹寶曰:“此托殷之公侯,時有賢者,獨守成湯之法度,而不見任,謂微箕之倫也,故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恻。
恻,傷悼也。
”此足與史實互相印證,可供吾人參考。
微指微子,箕指箕子。
六四1,井甃2,無咎。
象曰:井甃無咎,修井也。
今注 1 六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甃:砌其井之竟。
子夏雲:甃亦治也。
今譯 六四在井之時,以陰處陰,有井已修好的現象,這是無咎的。
象辭上說:“井甃無咎”,是因修井之故。
今釋 荀爽曰:“坎性下降,嫌于從三,能自修正,以甃輔五,故無咎也。
”六四在坎下,乘九三之陽,則不吉,能承順九五之陽,則無咎。
九五1,井冽2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今注 1 九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冽:甘潔。
今譯 九五陽剛中正,當井卦之時,有井水甘潔,其泉芳涼,可為衆人食用的象征。
象辭上說:“寒泉之食”,是因其得中而且正的關系。
今釋 虞翻曰:“泉自下出稱井,周七月,夏之五月,陰氣在下,二已變坎,十一月為寒泉,初二已變,體噬嗑食,故冽,寒泉食矣。
”按:周代建子以今之十一月為正月,夏建寅以今之正月為正月,周之七月,即夏之五月。
九二變陰則二至四互坎,初又變則成既濟卦?,初至五有噬嗑之象,故寒泉食。
上六1,井收勿幕2,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今注 1 上六: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幕:是指蓋的意思。
今譯 上六當位,居井卦之上,它有井水可為衆人收而取用的象征,井水既為人所收用,故不必覆上蓋子,井水自然有孚信,源源而來,這是大吉的。
象辭上說:“元吉在上”,是因有大成之故。
今釋 虞翻曰:“坎為車,應巽繩為,故井收勿幕。
有孚謂五坎,坎為孚,故元吉也。
初二已變,成既濟定,故大成也。
”這是虞翻對本爻象學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