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
關燈
小
中
大
上來,居中得位,富有二陰,故中有慶也。
”這是先儒對本爻現象的解說,足供吾人參考。
按:困卦自否卦來,否卦上九之陽,來至六二,六二之陰上升至上九,則成困卦,故有此象。
六三1,困于石,據2于蒺蔾3。
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
象曰:據于蒺蔾,乘剛也。
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今注 1 六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據:依的意思。
3 蒺蔾:是一種有刺的植物。
今譯 六三以陰處在陽的位置,在困之時,它有“受困在石堆裡面,又依靠在有刺的植物上”的象征。
在這種困難又無外援的情況之下,回到自己家中,又看不到自己的妻子,又無内援之人,這是兇的。
象辭上說:“據于蒺蔾”,是因為乘在剛強(指九二)的上面。
“入于其宮,不見其妻”,是因為不能詳知自己妻子的存亡呀。
今釋 虞翻說:“二變正時,三在艮山下,故困于石。
蒺蔾,木名,坎為蒺蔾,二變艮手據坎,故據蒺蔾者也。
巽為入,二動艮為宮,兌為妻,謂上無應也,三在陰下,離象毀壞,隐在坤中,死其将至,故不見其妻兇也。
”按:九二變陰,則二至四互艮,艮為山,六三在其下,艮為石,故困于石。
困内卦坎,二變則不成坎,故艮手據坎。
三至五互巽,兌少女,故為妻。
困二至四互離,二變成艮,故離象毀壞。
九四1,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
雖不當位2,有與3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不當位:指以陽處陰。
3 有與:指與。
九四應初六。
今譯 九四在困之時,以陽處于陰位,而應于初六,所以有徐徐而來應于初,為金車所困的象征,這是稍有吝窮之災,但能得善美之終。
象辭上說:“來徐徐”,是因為志在應下面的初六。
雖然不當位,但是有應與于下,可得援助以出困。
今釋 虞翻說:“否,乾為金、坤為車,之應、曆險,故困于金車;易位得正,故吝有終矣。
”這是他對本爻象學的說明。
按:困内卦為坎險,九四與初六相應,故曆險。
皆失位不正,易位乃正,故吝有終。
九五1,劓刖2,困于赤绂,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
乃徐有說,以中直也。
利用祭祀,受福也。
今注 1 九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劓刖:割鼻叫劓,斷足叫刖。
今譯 九五在困卦之時,以陽剛處尊位,有受傷害,困于赤绂權臣的象征;因陽剛得中,雖困于一時,終會慢慢出困而有喜悅。
可以利用祭祀以求福。
象辭上說:劓刖,是因志未得之故。
乃徐有悅,是因居中有剛直之德的關系。
利用祭祀,可以獲得福佑。
今釋 虞翻說:“四動時,震為足、艮為鼻,離為兵、兌為刑,故劓刖也。
赤绂謂二,否,乾為朱,故赤。
坤為绂,二未變,應五,故困于赤绂也。
兌為悅,坤為徐,二動應己,故乃徐有說也。
”這是虞氏對本爻象學的看法,可供吾人參考。
按:九四失位不正,變陰則得正,而二至四互震,三至五互艮,困二至四互離。
上六1,困于葛藟2,于臲卼3,曰動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當也。
動悔有悔,吉行也。
今注 1 上六: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葛藟:引蔓纏繞之草。
3 臲卼:動搖不定的樣子。
今譯 上六處困的極點,所以有困于纏繞之物,動搖不定的象征。
在此時,如果不動就永不能離開困險的環境,所以甯願有所行動而獲悔吝。
因為有悔吝之時,即前往想法解其悔吝,終有無悔而獲吉利的時候。
象辭上說:“困于葛藟”,是因沒有應與,因為六三不當其位之故。
“動悔有悔”,是說終能獲吉而行的關系。
今釋 虞翻說:“巽為草莽,稱葛藟,謂三也。
兌為刑人,故困于葛藟,于臲卼也。
乘陽,故動悔;變而失正,故有悔。
三已變正,己得應之,故征吉也。
”這是虞氏對本爻的象學說明。
按:困卦三至五互巽,上六據九五陽剛之上,故乘陽,變則失正,故有悔。
六三變正,則上六得與相應,故征吉。
”這是先儒對本爻現象的解說,足供吾人參考。
按:困卦自否卦來,否卦上九之陽,來至六二,六二之陰上升至上九,則成困卦,故有此象。
六三1,困于石,據2于蒺蔾3。
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兇。
象曰:據于蒺蔾,乘剛也。
入于其宮,不見其妻,不祥也。
今注 1 六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據:依的意思。
3 蒺蔾:是一種有刺的植物。
今譯 六三以陰處在陽的位置,在困之時,它有“受困在石堆裡面,又依靠在有刺的植物上”的象征。
在這種困難又無外援的情況之下,回到自己家中,又看不到自己的妻子,又無内援之人,這是兇的。
象辭上說:“據于蒺蔾”,是因為乘在剛強(指九二)的上面。
“入于其宮,不見其妻”,是因為不能詳知自己妻子的存亡呀。
今釋 虞翻說:“二變正時,三在艮山下,故困于石。
蒺蔾,木名,坎為蒺蔾,二變艮手據坎,故據蒺蔾者也。
巽為入,二動艮為宮,兌為妻,謂上無應也,三在陰下,離象毀壞,隐在坤中,死其将至,故不見其妻兇也。
”按:九二變陰,則二至四互艮,艮為山,六三在其下,艮為石,故困于石。
困内卦坎,二變則不成坎,故艮手據坎。
三至五互巽,兌少女,故為妻。
困二至四互離,二變成艮,故離象毀壞。
九四1,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象曰:來徐徐,志在下也。
雖不當位2,有與3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不當位:指以陽處陰。
3 有與:指與。
九四應初六。
今譯 九四在困之時,以陽處于陰位,而應于初六,所以有徐徐而來應于初,為金車所困的象征,這是稍有吝窮之災,但能得善美之終。
象辭上說:“來徐徐”,是因為志在應下面的初六。
雖然不當位,但是有應與于下,可得援助以出困。
今釋 虞翻說:“否,乾為金、坤為車,之應、曆險,故困于金車;易位得正,故吝有終矣。
”這是他對本爻象學的說明。
按:困内卦為坎險,九四與初六相應,故曆險。
皆失位不正,易位乃正,故吝有終。
九五1,劓刖2,困于赤绂,乃徐有說,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
乃徐有說,以中直也。
利用祭祀,受福也。
今注 1 九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劓刖:割鼻叫劓,斷足叫刖。
今譯 九五在困卦之時,以陽剛處尊位,有受傷害,困于赤绂權臣的象征;因陽剛得中,雖困于一時,終會慢慢出困而有喜悅。
可以利用祭祀以求福。
象辭上說:劓刖,是因志未得之故。
乃徐有悅,是因居中有剛直之德的關系。
利用祭祀,可以獲得福佑。
今釋 虞翻說:“四動時,震為足、艮為鼻,離為兵、兌為刑,故劓刖也。
赤绂謂二,否,乾為朱,故赤。
坤為绂,二未變,應五,故困于赤绂也。
兌為悅,坤為徐,二動應己,故乃徐有說也。
”這是虞氏對本爻象學的看法,可供吾人參考。
按:九四失位不正,變陰則得正,而二至四互震,三至五互艮,困二至四互離。
上六1,困于葛藟2,于臲卼3,曰動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當也。
動悔有悔,吉行也。
今注 1 上六: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2 葛藟:引蔓纏繞之草。
3 臲卼:動搖不定的樣子。
今譯 上六處困的極點,所以有困于纏繞之物,動搖不定的象征。
在此時,如果不動就永不能離開困險的環境,所以甯願有所行動而獲悔吝。
因為有悔吝之時,即前往想法解其悔吝,終有無悔而獲吉利的時候。
象辭上說:“困于葛藟”,是因沒有應與,因為六三不當其位之故。
“動悔有悔”,是說終能獲吉而行的關系。
今釋 虞翻說:“巽為草莽,稱葛藟,謂三也。
兌為刑人,故困于葛藟,于臲卼也。
乘陽,故動悔;變而失正,故有悔。
三已變正,己得應之,故征吉也。
”這是虞氏對本爻的象學說明。
按:困卦三至五互巽,上六據九五陽剛之上,故乘陽,變則失正,故有悔。
六三變正,則上六得與相應,故征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