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姤 錯複 綜夬 姤1,女壯,勿用取2女。

     今注 1 姤:卦名。

    遇的意思,一陰而遇五陽,一柔而遇五剛,以人事而言,則有一女而遇五男之象,所以名為姤。

    是五月之卦。

    《序卦》曰:“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

    ” 2 取:即娶的意思。

     今譯 姤卦,有一女而遇五男的象征,女子強悍如此,所以不可娶她也。

     今釋 虞翻說:“消卦也,與複旁通,巽長女,女壯傷也。

    陰傷陽,柔消剛,故女壯也。

    陰息剝陽,以柔變剛,故勿用娶女,不可與長也。

    ”這是從卦象的觀點而立說的。

    按:姤卦為陽漸消之卦,陰有漸長之勢,故有女壯之象。

    明朝來知德言:“一陰而遇五陽,有女壯之象,故戒占者勿用取女,以其女德不貞,決不能長久,不能從一而終也。

    ”這是從象數言義理的,可供吾人參研。

     彖曰:姤,遇也,柔遇剛也。

    勿用取女,不可與長也。

    天地相遇,品物鹹章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

    姤之時義大矣哉! 今譯 彖辭上說:姤,是遇的意思,就是柔遇到剛的意思。

    不可娶女,是因為女壯、女德不貞,不可與之長久生活在一起的意思。

    這是從人事而言,我們再從姤之善美者觀察,天地相遇,使得天下所有庶物都章明美好,欣欣向榮,九五以陽剛适遇中正之位,可以行其志業于天下。

    姤卦的含義,原是非常宏大的呀! 今釋 荀爽說:“乾成于巽,而舍于離;坤出于離,與乾相遇,南方夏位,萬物章明也。

    ”這是解說“天地相遇,品物鹹章”的現象,為什麼說“剛遇中正,天下大行”呢?翟元說:“剛謂九五,遇中處正,教化大行于天下也。

    ”按:姤上乾下巽,乾四月之卦,姤五月之卦,離南方之卦,夏日萬物皆相見之時。

    《說卦》雲:“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緻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

    ”皆就卦位而言。

     象曰:天下有風,姤,後以施命诰四方。

     今譯 天下有風,這是姤卦之象,君王以施行政令,明告天下四方。

     初六1,系于金柅2,貞吉,有攸往見兇,羸豕孚蹢躅3。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牽也。

     今注 1 初六: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金柅:柅,是收絲的工具。

    金者,籰上孔用金。

    金柅:是用金制的收絲工具。

     3 羸豕:就是母豕,即母豬的意思。

    蹢躅:是跳蹲纏綿的意思。

     今譯 初六居姤卦之初,它有聯系于金制的收絲器具的象征,意思就是說:連于九二,如此就能正而且吉,如有所往以應于九四的話,就會有兇。

    就如母豬孚于公豬,那樣的跳蹲纏綿,這是可醜的行為,必見醜于人,所以是兇的。

    象辭上說:“系于金柅”,是因牽于柔道的關系。

     今釋 虞翻說:“柅謂二也,巽為繩,故系繩。

    乾為金,巽木入金,柅之象也。

    初四失正,易位乃吉,故貞吉矣。

    ”又說:“以陰消陽,往謂成坤。

    遁子弑父,否臣弑君。

    夬時三動離為見,故有攸往見兇矣。

    三夬之四,在夬。

    動而體坎,坎為豕,為孚,巽繩操之,故稱羸也。

    巽為舞,為進退,操而舞,故羸豕孚蹢躅。

    以喻姤女,望于五陽,如豕蹢躅也。

    ”這是本爻的象學說明。

    按:姤卦上乾下巽,初六在姤之始,故有此象,初六應于九四,皆失位不正,故易位乃吉。

    姤一陰消去五陽之卦。

    陰消至二成遁,至三成否。

    遁内卦艮為少男,否内卦坤為臣。

    外卦皆乾,乾為父為君,陰消陽,故有弑父弑君之象。

    夬卦與姤相綜,夬九三,即姤九四,夬九三變陰,則二至四互離為目為見。

    九四變則外卦成坎。

     九二1,包有魚,無咎,不利賓。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本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九二居陰遇陽之時,與初六相比鄰,所以有“包有魚”的象征,它是無咎的,不過不利于外來的賓客(指九三等)。

    象辭上說:九二因為鄰近初六,所以九二有“包有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