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惕,懼也,二失位,故惕。

    變成巽,故号。

    剝坤為莫夜,二動成離,離為戎,變而得正,故有戎。

    四變成坎,坎為憂,坎又得正,故勿恤,謂成既濟定也。

    動得正應五,故得中道。

    ”按:九二以陽居陰故失位。

    變則二至四互巽,巽為号令。

    夬與剝相錯,剝内卦為坤,坤為暗,故莫夜。

    夬九二變陰則内卦成離。

    九四變陰,則二至四互坎,而成既濟。

     九三1,壯于2,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3有愠4,無咎。

    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本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2 :王弼說:“面權也。

    ” 3 濡:濡濕、沾濕。

     4 愠:怒。

     今譯 九三以陽剛處陽位,在夬之時,故有壯于面目的象征,這是有兇的。

    但君子處此,欲決去小人的心裡,決而又決,又獨與上六的陰爻相應,故又有“獨行遇雨”的象征。

    如沾濡了雨,雖不免有憤怒的顔色,但是這是無咎的。

    象辭上說:“君子夬夬”,是終于沒有災咎的。

     今釋 翟元曰:“,面也。

    謂上處乾首之前,稱。

    頰間骨,三往壯上,故有兇也。

    ” 荀爽曰:“九三體乾,乾為君子,三五同功,二爻俱欲決上,故曰君子夬夬也。

    獨行,謂一爻獨上與陰相應,為陰所施,故遇雨也。

    雖為陰所濡,能愠不說,得無咎也。

    ”按:九三應于上六,處内卦乾之極。

     九四1,臀2無膚,其行次且3,牽羊4悔亡,聞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

    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今注 1 九四:是指本卦第四爻*的爻位而言。

     2 臀:臀部,屁股。

     3 次且:即趦趄,行而不進的意思。

     4 牽羊:指連下之三陽。

     今譯 九四以陽剛居陰位,當夬之時,有“臀部沒有皮膚,所以走路颠滞,不能前進”的象征。

    如聯絡衆陽像牽着羊一樣前進,則沒有後悔,但九四居多疑之地,所以聞此言,也不相信。

    象辭上說:“其行次且”,是由于其位不當(以陽處陰)的關系。

    “聞言不信”,是由于聽不明的關系。

     今釋 此爻吾人可參閱虞氏之說。

     虞翻曰:“二四已變,坎為臀,剝、艮為膚,毀滅不見,故臀無膚。

    大壯,震為行,坎為破,為曳,故其行次且。

    兌為羊,二變巽為繩,剝艮手持繩,故牽羊。

    謂四之正,得位承五,故悔亡。

    震為言,坎為耳。

    震坎象不正,故聞言不信也。

    ”按:夬二四變陰,則成既濟,外坎内離,夬與剝相錯,剝外卦為艮,夬九五變則成大壯。

    上震下乾。

    夬外卦兌,二爻變則二至四互巽。

    巽九四爻變正,則成既濟,上承九五,皆得其正位。

    坎為耳,離為目,未變既濟,故坎離不成,故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九五1,苋陸2夬夬,中行無咎。

    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今注 1 九五:是指本卦第五爻*的爻位而言。

     2 苋陸:王弼以為是“草之柔脆者也”。

    來氏以為是苋菜。

     今譯 九五居以陽剛尊位,有決除苋陸,決而又決的象征,行中道,定沒有災咎的。

    象辭上說:“中行無咎”,是因為未能光大于中的關系。

     今釋 荀爽說:“苋謂五,陸謂三。

    兩爻決上,故曰夬夬也。

    苋者,葉柔而根堅且赤,以言陰在上六也。

    陸亦取葉柔根堅也。

    去陰遠,故言陸。

    言差堅于苋,苋根小,陸根大。

    五體兌,柔居上、苋也。

    三體乾,剛在下根深,故謂之陸也。

    ”此言可供吾人參研。

    按:夬外卦兌,五在其中,故體兌。

    内卦乾,三在其上,故體乾。

     上六1,無号,終有兇。

    象曰:無号之兇,終不可長也。

     今注 1 上六:是指本卦最上一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上六以陰處陰位應于九三,居夬之極,是衆人所欲決除者,上六若不叫号九三來助,則終于會有兇的。

    象辭上說:“無号之兇”,是說終不可以長久的。

     今釋 虞翻曰:“應在三,三動時,體巽,巽為号令,四已變坎,之應,曆險,巽象不見,故無号。

    位極乘陽,故終有兇矣。

    陰道消滅,故不可長也。

    ”此是本爻象學的說明。

    按:上六應于九三,三變時,三至五互巽,四變,則外卦成坎,坎為險而在前,故往應則曆險,然三未變,故巽象不見,故無号,巽為号。

    上六居夬卦之極,位九五之上,故曰位極乘陽,故終有兇。

    夬卦五陽決去上六一陰,上六之一陰,勢必消滅,故不可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