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
關燈
小
中
大
坎 錯離 綜坎
習坎1,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今注 1 習坎:是卦名,習,閑習;坎,險陷,一陽陷二陰之中,故稱陷。
險難之事,非經閑習,不可以行,故稱習坎。
序卦曰:“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
” 今譯 習坎練習突破險陷,需要有孚信,堅定可以成功的信心,再付出實際的行動,就有希望了。
今釋 虞翻說:“乾二五之坤,與離旁通(相錯),……孚信,謂二五,水行往來朝中于海,不失其時,如月行天,故習坎為孚也。
坎為心,乾二五旁流,流坤,陰陽會合,故亨也,……二體震為行,動得正應五,故行有尚,往有功也。
”這也是以象數解說其義理之故。
按:乾九二、九五入坤卦,即成坎卦。
坎九二、九五皆在坎中,皆為陽,故孚信。
二至四爻互震,震為足為動故為行,九二失位,變正應九五,故行有尚。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
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
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今譯 彖辭說:習坎是習行雙重的險難呀,險陷既已到了極點,坑陷特深,水雖流注,但不能盈滿(不能用,船濟),當行此危險的時候,不失去他的孚信,不屈不撓,心得亨通,乃是因為有剛中的德行呀;在此時閑習于坎陷的事情,能崇尚其行,前往必能渡過重險而成功。
天險,如日月天空不可得而升,所以能常保他的尊嚴;地險,有山川丘陵,所以物得以保全。
王公法象天地,設置城池、關隘等重險之物,以保護他的國家,險的時用,實在很大呀。
今釋 為什麼說重險呢?虞翻說:“兩象也,天險地險,故曰重險也。
”為什麼說水流而不盈滿呢?荀爽說:“陽動陰中,故流。
陽陷陰中,故不盈也。
”陸績說:“水性趨下,不盈溢崖岸也。
”按:坎為險,上卦坎,故重險也。
上為天險,下為地險,二五之陽,皆動于陰中。
為什麼說“行随而不失其信”呢?荀爽說:“陽來為險而不失中,中稱信也。
”為什麼說“維心亨,乃以剛中也”?侯果說:“二五剛而居中,則心亨也。
” 為什麼說“往有功”呢?虞翻說:“功謂五,二動應五故往有功也。
”為什麼“天險不可升?”虞翻說:“五從乾來體屯難,故天險不可升也。
”為什麼說“地險,山川丘陵”?虞翻說:“坤為地,乾二之坤,故曰地險,貝為山,坎為川,半山稱丘,丘下稱陵,故曰地險,山川丘陵。
” 為什麼說“王公設險以守其邦”呢?虞翻說:“王公大人謂乾五,坤為邦,乾二之坤,成坎險,震為守,有屯難象,故王公設險以守其邦。
”為什麼說“險之時用大”呢?王肅說:“守險以德,據險以時,成功大矣。
”按:九二變陰則與九五相應。
坎卦二爻至五爻有屯卦的現象,故體屯。
坤為地,坎為險,故曰地險。
象曰:水洊1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今注 1 洊:說文“水至也”,即“瀳”字的古字。
今譯 象辭上說:水再至,有習于險陷的象征,君子體水之常至,恒久不已,則效法它,常其德行,以進德修業,習其教事,教民不倦。
今釋 陸績說:“洊,再重習也。
水再至而溢通流,不舍晝夜,重重習,相随以為常,有似于習,故君子象之,以常習教事,如水不息也。
”虞翻說:“君子謂乾,五在乾稱大人,在坎為君子,坎為習,為常,乾為德,震為行,巽為教令,坤為事,故以常德行,習教事也。
”可與本文互相印證。
初六1,習坎,入于坎窞2,兇。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兇也。
今注 1 初六: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窞:坎陷中的小坎。
今譯 初六有習于坎險,而入于坎陷之深穴中的象征,它是兇的。
象辭上說“習坎入坎”,是習失道而遭遇兇災的關系。
今釋 虞翻說:“習,積也,位下,故習坎,坎為入,坎中小穴稱窞,上無其應,初二失正,故曰失道兇矣。
”按:初六、六四皆陰故無應,初六、九二失位相承,故失道兇也。
九二1,坎有險,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本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九二有坎中有險難的象征,僅能求小得,不能出險。
象辭上說“求小得”,是
今注 1 習坎:是卦名,習,閑習;坎,險陷,一陽陷二陰之中,故稱陷。
險難之事,非經閑習,不可以行,故稱習坎。
序卦曰:“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
” 今譯 習坎練習突破險陷,需要有孚信,堅定可以成功的信心,再付出實際的行動,就有希望了。
今釋 虞翻說:“乾二五之坤,與離旁通(相錯),……孚信,謂二五,水行往來朝中于海,不失其時,如月行天,故習坎為孚也。
坎為心,乾二五旁流,流坤,陰陽會合,故亨也,……二體震為行,動得正應五,故行有尚,往有功也。
”這也是以象數解說其義理之故。
按:乾九二、九五入坤卦,即成坎卦。
坎九二、九五皆在坎中,皆為陽,故孚信。
二至四爻互震,震為足為動故為行,九二失位,變正應九五,故行有尚。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
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
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今譯 彖辭說:習坎是習行雙重的險難呀,險陷既已到了極點,坑陷特深,水雖流注,但不能盈滿(不能用,船濟),當行此危險的時候,不失去他的孚信,不屈不撓,心得亨通,乃是因為有剛中的德行呀;在此時閑習于坎陷的事情,能崇尚其行,前往必能渡過重險而成功。
天險,如日月天空不可得而升,所以能常保他的尊嚴;地險,有山川丘陵,所以物得以保全。
王公法象天地,設置城池、關隘等重險之物,以保護他的國家,險的時用,實在很大呀。
今釋 為什麼說重險呢?虞翻說:“兩象也,天險地險,故曰重險也。
”為什麼說水流而不盈滿呢?荀爽說:“陽動陰中,故流。
陽陷陰中,故不盈也。
”陸績說:“水性趨下,不盈溢崖岸也。
”按:坎為險,上卦坎,故重險也。
上為天險,下為地險,二五之陽,皆動于陰中。
為什麼說“行随而不失其信”呢?荀爽說:“陽來為險而不失中,中稱信也。
”為什麼說“維心亨,乃以剛中也”?侯果說:“二五剛而居中,則心亨也。
” 為什麼說“往有功”呢?虞翻說:“功謂五,二動應五故往有功也。
”為什麼“天險不可升?”虞翻說:“五從乾來體屯難,故天險不可升也。
”為什麼說“地險,山川丘陵”?虞翻說:“坤為地,乾二之坤,故曰地險,貝為山,坎為川,半山稱丘,丘下稱陵,故曰地險,山川丘陵。
” 為什麼說“王公設險以守其邦”呢?虞翻說:“王公大人謂乾五,坤為邦,乾二之坤,成坎險,震為守,有屯難象,故王公設險以守其邦。
”為什麼說“險之時用大”呢?王肅說:“守險以德,據險以時,成功大矣。
”按:九二變陰則與九五相應。
坎卦二爻至五爻有屯卦的現象,故體屯。
坤為地,坎為險,故曰地險。
象曰:水洊1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
今注 1 洊:說文“水至也”,即“瀳”字的古字。
今譯 象辭上說:水再至,有習于險陷的象征,君子體水之常至,恒久不已,則效法它,常其德行,以進德修業,習其教事,教民不倦。
今釋 陸績說:“洊,再重習也。
水再至而溢通流,不舍晝夜,重重習,相随以為常,有似于習,故君子象之,以常習教事,如水不息也。
”虞翻說:“君子謂乾,五在乾稱大人,在坎為君子,坎為習,為常,乾為德,震為行,巽為教令,坤為事,故以常德行,習教事也。
”可與本文互相印證。
初六1,習坎,入于坎窞2,兇。
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兇也。
今注 1 初六: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窞:坎陷中的小坎。
今譯 初六有習于坎險,而入于坎陷之深穴中的象征,它是兇的。
象辭上說“習坎入坎”,是習失道而遭遇兇災的關系。
今釋 虞翻說:“習,積也,位下,故習坎,坎為入,坎中小穴稱窞,上無其應,初二失正,故曰失道兇矣。
”按:初六、六四皆陰故無應,初六、九二失位相承,故失道兇也。
九二1,坎有險,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本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九二有坎中有險難的象征,僅能求小得,不能出險。
象辭上說“求小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