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
關燈
小
中
大
頤 錯大過 綜頤
頤1,貞吉。
觀頤,自求口食。
今注 1 頤:卦名。
本口旁之稱,引申為“養”的意思。
本卦上下二陽,内含四陰,外實内虛,上止而下動,有頤的象征。
序卦曰:“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
” 今譯 頤卦有養正就吉利的象征。
觀所以養物的道理,并自求他口中自養的道理,這是頤養之道。
今釋 來知德說:“陽實陰虛,實者養人,虛者求人之養,自求口食,就是自求養于陽之實的意思。
”虞翻說:“晉四之初,與大過旁通(錯)養正則吉,謂三爻之正,五上易位,故頤貞吉,反複不衰。
與乾、坤、坎、離、大過、小過、中孚同義,故不從臨觀四陰二陽之例,或以臨二之上,兌為口,故有口實也。
離為目,故觀頤,觀其所養也。
或以大過兌為口,或以臨兌為口,坤為目,艮為求口實,頤中物,謂其自養。
”按:晉九四與初六易位,即成頤卦,三陽位,而六三以陰居之,失位變陽則得正,六五上九亦失位不正,易位則成上六九五,而成既濟各爻皆正矣。
臨卦九二與上六易位,即成頤卦,大過與頤旁通(錯)。
鄭玄說:“頤,中口車輔之名也,震動于下,艮止于上,口車動而上,因輔嚼物以養人,故謂之頤,養也。
能行養,則其幹事,故吉矣。
……觀頤,觀其養賢與不肖也。
頤中有物曰口實,自二至五有二坤,坤載養萬物,而人所食之物,皆存焉,觀其求可食之物,則貪廉之情可别也。
”這種說法,都可以作為補充。
按:二爻至五爻互坤,二至四互坤,三至五亦互坤,故有二坤。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義大矣哉。
今譯 彖辭上說:頤,貞吉,是因養正就吉利的關系;觀頤,是觀察它所養之道呀;自求口實,是觀察它自養之道呀!天地養萬物,使萬物各得暢茂生長,聖人養賢能的人,使他為人民謀福利,将福澤推及萬民的身上,頤卦的時宜,是很大的呀。
今釋 什麼是養正呢?宋衷說:“頤者所由飲食自養也,君子割不正,不食,況非其食乎?是故所養必得賢明,自求口實,必得體宜,是謂養正也。
” 為什麼養正則正呢?姚信說:“以陽養陰,動于下,止于上,各得其正,則吉也。
”什麼是觀其所養呢?侯果以為王者所養,養賢就吉利了。
為什麼“頤之時義大矣”呢?李鼎祚說:“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人非頤不生,故大矣。
”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今譯 象辭上說:山下有雷,有頤卦的象征;君子觀察此現象,即應謹慎于言語,節制于飲食。
今釋 劉表說:“山止于上,雷動于下,頤之象也。
”荀爽說:“雷為号令,今在山中閉藏,故慎言語;雷動于上,以陽食陰,艮以止之,故節飲食。
言出乎身,加乎民,故慎言語,所以養人也。
飲食不節,殘賊群生,故節飲食以養物。
”這兩種說法,皆頗有道理。
按:本卦下震動,上艮止,有頤(口輔,自鼻以下至下颏)之象。
言出乎身,加乎民,《系辭傳》之句。
初九1,舍爾靈龜,觀我朵頤2,兇。
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
今注 1 初九: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朵頤:垂下其頤以垂涎,欲食之狀。
今譯 初九有舍棄它(爾:你,指初九)靈龜的明兆,而觀我朵頤的象征,這是兇的。
象辭上說“觀我朵頤”,也不足珍貴呀。
今釋 靈龜是指神靈明鑒的龜兆,表示自己的明德。
朵頤是朵動之頤,以咀嚼垂涎外物,以喻貪欲以求食。
侯果說:“初本五也,五互體艮,為山龜,自五降初,則為頤矣,是舍爾靈龜之德,來觀朵頤之馔,貪祿緻,故不足貴。
”按:觀卦九五與初六易位,即成頤卦,故曰:初本五也。
六二1,颠頤2,拂3經4于丘頤5,征兇。
象曰:六二征兇,行失類也。
今注
觀頤,自求口食。
今注 1 頤:卦名。
本口旁之稱,引申為“養”的意思。
本卦上下二陽,内含四陰,外實内虛,上止而下動,有頤的象征。
序卦曰:“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
” 今譯 頤卦有養正就吉利的象征。
觀所以養物的道理,并自求他口中自養的道理,這是頤養之道。
今釋 來知德說:“陽實陰虛,實者養人,虛者求人之養,自求口食,就是自求養于陽之實的意思。
”虞翻說:“晉四之初,與大過旁通(錯)養正則吉,謂三爻之正,五上易位,故頤貞吉,反複不衰。
與乾、坤、坎、離、大過、小過、中孚同義,故不從臨觀四陰二陽之例,或以臨二之上,兌為口,故有口實也。
離為目,故觀頤,觀其所養也。
或以大過兌為口,或以臨兌為口,坤為目,艮為求口實,頤中物,謂其自養。
”按:晉九四與初六易位,即成頤卦,三陽位,而六三以陰居之,失位變陽則得正,六五上九亦失位不正,易位則成上六九五,而成既濟各爻皆正矣。
臨卦九二與上六易位,即成頤卦,大過與頤旁通(錯)。
鄭玄說:“頤,中口車輔之名也,震動于下,艮止于上,口車動而上,因輔嚼物以養人,故謂之頤,養也。
能行養,則其幹事,故吉矣。
……觀頤,觀其養賢與不肖也。
頤中有物曰口實,自二至五有二坤,坤載養萬物,而人所食之物,皆存焉,觀其求可食之物,則貪廉之情可别也。
”這種說法,都可以作為補充。
按:二爻至五爻互坤,二至四互坤,三至五亦互坤,故有二坤。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義大矣哉。
今譯 彖辭上說:頤,貞吉,是因養正就吉利的關系;觀頤,是觀察它所養之道呀;自求口實,是觀察它自養之道呀!天地養萬物,使萬物各得暢茂生長,聖人養賢能的人,使他為人民謀福利,将福澤推及萬民的身上,頤卦的時宜,是很大的呀。
今釋 什麼是養正呢?宋衷說:“頤者所由飲食自養也,君子割不正,不食,況非其食乎?是故所養必得賢明,自求口實,必得體宜,是謂養正也。
” 為什麼養正則正呢?姚信說:“以陽養陰,動于下,止于上,各得其正,則吉也。
”什麼是觀其所養呢?侯果以為王者所養,養賢就吉利了。
為什麼“頤之時義大矣”呢?李鼎祚說:“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人非頤不生,故大矣。
”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今譯 象辭上說:山下有雷,有頤卦的象征;君子觀察此現象,即應謹慎于言語,節制于飲食。
今釋 劉表說:“山止于上,雷動于下,頤之象也。
”荀爽說:“雷為号令,今在山中閉藏,故慎言語;雷動于上,以陽食陰,艮以止之,故節飲食。
言出乎身,加乎民,故慎言語,所以養人也。
飲食不節,殘賊群生,故節飲食以養物。
”這兩種說法,皆頗有道理。
按:本卦下震動,上艮止,有頤(口輔,自鼻以下至下颏)之象。
言出乎身,加乎民,《系辭傳》之句。
初九1,舍爾靈龜,觀我朵頤2,兇。
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
今注 1 初九:是指本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朵頤:垂下其頤以垂涎,欲食之狀。
今譯 初九有舍棄它(爾:你,指初九)靈龜的明兆,而觀我朵頤的象征,這是兇的。
象辭上說“觀我朵頤”,也不足珍貴呀。
今釋 靈龜是指神靈明鑒的龜兆,表示自己的明德。
朵頤是朵動之頤,以咀嚼垂涎外物,以喻貪欲以求食。
侯果說:“初本五也,五互體艮,為山龜,自五降初,則為頤矣,是舍爾靈龜之德,來觀朵頤之馔,貪祿緻,故不足貴。
”按:觀卦九五與初六易位,即成頤卦,故曰:初本五也。
六二1,颠頤2,拂3經4于丘頤5,征兇。
象曰:六二征兇,行失類也。
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