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複 錯姤 綜剝 複1,亨。

    出入無疾2,朋來無咎。

    反複其道,七日來複3。

    利有攸往。

     今注 1 複:卦名。

    有來複、回複之意。

    以十二月卦而言,從五月姤,一陰生後,陽一向在外,至十月變坤,今十一月,冬至一陽生,複返于内,所以稱為複,它是十一月的卦。

    序卦曰:“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複。

    ” 2 疾:是快速遽迫的意思。

    又疾病之意。

     3 七日來複:自古及今,對此解說有四種。

    ①王弼認為陽氣始于剝盡之後,至陽氣來複,凡經七日,猶今一星期有七天。

    ②象數學家,又以五月姤,一陰生,至十一月複,一陽生,凡經七月,曆七個變化,故稱七日來複。

    ③《易緯稽覽圖》,認為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以坎震離兌四方正卦,卦别六爻,爻主一氣,其餘六十卦,卦有六爻,爻主一日,而六日七分之理,說明七日來複。

    ④李鼎祚以為十月末,純坤用事,坤卦将盡,則複陽來,隔坤之一卦,六爻為六日,複來成震,一陽爻生為七日,故言反複其道,七日來複,是其義也。

    以上四說,皆有其理,今并存之。

     今譯 複卦是亨通的,有“出入不遽迫,朋(指陽,剛正之君子)來沒有災咎”的象征。

    陽剛還回其道,七日即來複于此。

    有“利有所往”的現象。

     今釋 虞翻說:“出震成乾,入巽成坤,坎為疾,十二消息不見坎象,故出入無疾,兌為朋,在内稱來,五陰從初,初陽正息而成兌,故朋來無咎矣,陽息臨成乾,小人道消,君子道長,故利有攸往矣。

    ”出震指月體納甲,初三,見于震,十五盈于乾,十七成巽,二十九成坤。

    十二消息,即十一月複卦一陽在初,故曰初陽,十二月臨,陽增至二,成兌。

    至三成泰,内卦乾,故息臨成乾,息者,增也。

     彖曰:複,亨,剛反,動而以順行1,是以出入無疾2,朋來無咎。

    反複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

    利有攸3往,剛長也。

    複,其見天地之心乎。

     今注 1 順行:下卦震為動為行,上卦坤為順。

     2 疾:快。

     3 攸:所。

     今譯 彖辭上說:複卦的亨通,是由于陽剛返回(君子之道始著)的關系,陽剛之返回,既動,而又行之以順,所以出入不遽迫,陽剛之朋,同德複來,亦沒有災咎。

    “反複其道,七日來複”是天道運行的法則。

    利有攸往,是因陽剛之道漸漸增長的關系,由此看來,複卦可以見到天地生生不息,君子道長的心。

     今釋 虞翻說:“剛從艮入坤,從反震,故以反動,坤順震行,故而以順行。

    乾成坤,反出于震,而來複為道,故複其道,剛為晝日,消乾六爻為六日,剛來反初,故七日來複,天行也。

    坤為複,謂三複位時,離為見,坎為心,陽息臨成泰,乾天坤地,故見天地之心。

    ”侯果說:“陽上出,君子道長也,陰下入,小人道消也,動而以行,故出入無疾,朋來無咎。

    ”荀爽曰:“複者冬至之卦,陽起初九,為天地心,萬物所始,吉兇之先,故曰,見天地之心。

    ”剝卦上九變則成坤,剝卦外卦艮,反震(綜),震為動,複六三失位,變陽得正,内卦為離,離為明,故為見。

    六三變陽,互卦為坎。

     象曰:雷在地中,複,先王以至日1,閉關,商旅不行。

    後2不省方3。

     今注 1 至日:指冬至之日。

    冬至在十一月,本卦是十一月的卦。

    故知是冬至。

     2 後:是國君的意思。

    《爾雅·釋話》:“林、烝、天、帝、皇、王、後、辟、公、侯、君也。

    ” 3 方:指四方之事。

     今譯 象辭上說:雷在地中,有複卦的象征,先王在冬至的那一天,關閉關口,讓全國休息,連商人旅客皆在國内休息,沒有出行遠方。

    國君也休息,不朝見群臣,不省察四方的事情。

     今釋 為什麼本卦有這種現象呢?虞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