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
關燈
小
中
大
同人 錯師 綜大有
同人1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今注 1 同人:卦名。
意義見本卦最後今釋引述《周易》序卦說。
今譯 同人的卦象,有如太陽的光熱自地平線上升,照到普天之下的曠野,當然是亨通的。
它的象征,利于渡涉大川,而且有利于貞正的君子。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
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今譯 彖辭說:同人的卦象,是因内卦六二爻的坤柔,得處适當而中正的位置,而且上與外卦的乾卦相應,所以叫作同人。
同人的卦辭說:所謂同人,它象征同衆人公平相處在無遮障的牧野裡,當然是亨通的。
而且又說:利于涉過大川。
這都因上有天象的乾卦與之相應,所以陽剛中正的乾道,得以施行。
在上位的乾道文明得到健行,下有坤柔得居中正的位置與它相應,這是正人君子可以施行其道的象征。
也隻有正人君子,才能真正地溝通天下人的心志。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今譯 象辭說:天與離火的麗日光明相合,就形成同人的卦象。
君子們效法它以族類大同的精神,而辨明萬物同根的理性。
初九1,同人于門,無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今注 1 初九:是指同人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同人的第一爻(初九),象征同志的人們,開始出門行動,沒有災咎。
象辭說:同志的人,開始出門同行,誰也沒有咎怨。
六二1,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今注 1 六二:是指同人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同人的第二爻(六二),象征同志的人們,有隻顧宗親的現象,便有塞吝。
象辭說:所謂隻顧自己宗親便會有塞吝的後果,這是必然的道理。
今釋 本卦本爻的觀念,是從内卦六二爻的立場而論。
它上與九五相應。
以陰陽的相得而愛戀,自然便受私心的障礙,所以比拟它雖然在同人之中,卻有私心隻顧其宗親的象征。
九三1,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同人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同人的第三爻(九三),有在草莽裡隐伏兵戎的象征,隻能升到高陵上去,三年也不會發興的。
象辭說:所謂在草莽裡隐伏的兵戎,因為對敵過于剛強,三年也不會再興,這是說,隻能安于本位的行動。
今釋 本卦本爻的象征,是從内卦乾三爻的現象而立論。
它在全體的卦象中,雖然是從旁通相錯師卦的觀念而來,但是它有不得其時、不得其位的現象。
所以便把它比拟為隐伏在草莽裡的同人一樣,充其量,隻能像私有占山為寇之師。
所謂三歲不興,這是
今注 1 同人:卦名。
意義見本卦最後今釋引述《周易》序卦說。
今譯 同人的卦象,有如太陽的光熱自地平線上升,照到普天之下的曠野,當然是亨通的。
它的象征,利于渡涉大川,而且有利于貞正的君子。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
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今譯 彖辭說:同人的卦象,是因内卦六二爻的坤柔,得處适當而中正的位置,而且上與外卦的乾卦相應,所以叫作同人。
同人的卦辭說:所謂同人,它象征同衆人公平相處在無遮障的牧野裡,當然是亨通的。
而且又說:利于涉過大川。
這都因上有天象的乾卦與之相應,所以陽剛中正的乾道,得以施行。
在上位的乾道文明得到健行,下有坤柔得居中正的位置與它相應,這是正人君子可以施行其道的象征。
也隻有正人君子,才能真正地溝通天下人的心志。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今譯 象辭說:天與離火的麗日光明相合,就形成同人的卦象。
君子們效法它以族類大同的精神,而辨明萬物同根的理性。
初九1,同人于門,無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今注 1 初九:是指同人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同人的第一爻(初九),象征同志的人們,開始出門行動,沒有災咎。
象辭說:同志的人,開始出門同行,誰也沒有咎怨。
六二1,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今注 1 六二:是指同人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同人的第二爻(六二),象征同志的人們,有隻顧宗親的現象,便有塞吝。
象辭說:所謂隻顧自己宗親便會有塞吝的後果,這是必然的道理。
今釋 本卦本爻的觀念,是從内卦六二爻的立場而論。
它上與九五相應。
以陰陽的相得而愛戀,自然便受私心的障礙,所以比拟它雖然在同人之中,卻有私心隻顧其宗親的象征。
九三1,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同人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同人的第三爻(九三),有在草莽裡隐伏兵戎的象征,隻能升到高陵上去,三年也不會發興的。
象辭說:所謂在草莽裡隐伏的兵戎,因為對敵過于剛強,三年也不會再興,這是說,隻能安于本位的行動。
今釋 本卦本爻的象征,是從内卦乾三爻的現象而立論。
它在全體的卦象中,雖然是從旁通相錯師卦的觀念而來,但是它有不得其時、不得其位的現象。
所以便把它比拟為隐伏在草莽裡的同人一樣,充其量,隻能像私有占山為寇之師。
所謂三歲不興,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