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比 錯大有 綜師 比1,吉。

    原筮2,元永貞,無咎。

    不甯3方來,後夫兇。

     今注 1 比:卦名。

     2 原筮:原,是蔔的一種古法。

    周禮三蔔,一曰原兆。

    筮,也是蔔的一種,通常稱作蔔筮。

     3 甯:安詳。

     今譯 比卦,吉。

    以蔔筮和原兆互相比較,都具有元始、堅貞、永固的德行,根本沒有災咎。

    但對自心不甯,然後才來到的大夫們而說,便是兇的。

     彖曰:比,吉也。

    比,輔也,下順從也。

    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

    不甯方來,上下應也。

    後夫兇,其道窮也。

     今譯 彖辭曰:比卦,本來是吉的。

    比,是輔助互比的意義,是由下位而順從于上位的現象。

    所謂原筮元永貞,因本卦具有陽剛處在中正的上位之故。

    所謂自心不甯而才來的,這是說:本卦具有上下互相呼應的象征。

    可是後來才到的大夫們是兇的,這是說它已到了窮途末路才來比附的現象。

     象曰:地上有水,比。

    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今譯 象辭說:地上有水,便是比卦的象征。

    先輩的聖王們,以比卦的精神而建立萬國,親近諸侯。

     今釋 本卦的卦辭、彖辭、象辭所說比卦的意義,也都從卦名互相類比的“比”字引申而來,并非完全依據原始的卦象而立論。

    因此,曆來關于比卦的解釋無論象數易學或專以儒理而講人事的易理,也都向這方面去貫通。

    唯有《子夏易傳》所說,比較古樸。

    子夏說:“地得水而柔。

    水得地而流。

    比之象也。

    夫兇者,生平乖争。

    今既親比,故雲比吉。

    ”主張卦氣之說的象數家們,認為比卦是四月小滿節氣的卿卦,其他如虞翻說:“師,二上之五,得位。

    衆陰順從,比而輔之,故吉。

    與大有旁通。

    ”幹寶說:“比者,坤之歸魂也。

    亦世于七月,而息來在己,去陰居陽,承乾之命,義與師同也。

    ”這都是象數易學的意見,但仍然是從比輔于師卦的觀念而言。

     其餘關于象辭重點的解釋,如對于“原筮元永貞,無咎。

    以剛中也。

    ”的注解,便有蜀才說:“比本師卦。

    案六五降二,九二升五,剛往得中,為比之主,故能原究筮道,以求長正而無咎矣。

    ”雖然所說的易象之理,更為精細,但還不如看本卦的圖像,便知九五爻的陽爻居中,而有剛正當位的象征,反而來得簡潔而明了。

    又如彖辭的“後夫兇。

    其道窮也。

    ”的注解,虞翻說:“後謂上,夫謂五也。

    坎為後。

    艮為背。

    上位在背,後無應。

    乘陽。

    故後夫兇也。

    ”荀爽說:“後夫謂上六,逆理乘陽,不比聖王,其義當誅。

    故其道窮,兇也。

    ”這都是根據卦象來作比拟的象數易學的理論根據。

     初六1,有孚比之,無咎。

    有孚盈缶2,終來有他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今注 1 初六:是指比卦第一爻*的爻位而言。

     2 缶:小口大腹盛飲料的瓦器。

     今譯 比卦的第一爻(初六),象征開始有信用為比輔的現象,沒有災咎。

    開始就有了信用,再加積累,就如雨水充滿了瓦缶,後來的結果,還有其他的吉慶。

    象辭說:比卦的初六爻,是說會有其他的吉慶。

     今釋 本卦初六爻的爻辭,完全是由于?地?水師卦,與?水?地比卦的對等流行,而形成為輔助于師卦,構成以類比名卦的觀念而來。

    初六爻是内卦坤卦初爻的動象。

    外卦為坎,構成上有雨水降臨于大地的象征。

    因此初六爻的爻辭說:“有孚比之。

    ”是采用雨水初降的現象作為象征。

    故說:“無咎。

    ”跟着又說:如果“有孚盈缶”。

    那是說猶如季春時節的雨水,由小滿而充盈到瓦缶大滿的征候。

    這種比興,是以古代農業社會靠天吃飯的情形而言,所以本爻的現象,雖然有“盈缶”的吉,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