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
關燈
小
中
大
需 錯晉 綜訟
需1,有孚2,光亨,貞吉。
利涉3大川。
今注 1 需:卦名,有所欲求。
又可與“須”字互相通用。
2 孚:信用。
3 涉:徒步過河。
今譯 需卦,有信用可征的現象,它又具有光明而亨通的現象,但需要堅守貞正,才有吉慶。
它有利于涉水通過大川的象征。
彖曰:需,須也。
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今譯 彖辭說:需,便是需要的意思。
雖然有險阻艱難在前面,如果具有剛健中正而不失卻應有的正義,那就自然不會遭遇困窮了。
所謂需卦,具有信用,光明而亨通,貞正然後可吉的德行,這是說它内卦的乾象,處于天道相通的位置,本身具有至正、至中的本分。
所謂利于涉水通過大川的意思,是說再向前去,就會有成功的現象。
象曰:雲上于天,需。
君子以飲食宴1樂。
今注 1 宴:安樂。
今譯 象辭說:雲在天上,是需卦的現象。
君子以它作為因飲食而得安樂的象征。
今釋 本卦與屯蒙皆由坎卦的演變而來。
因此以下六爻的爻辭,都不離于坎為水的基本觀念。
這是東漢易學家如虞翻等人的見解,因此彖辭與象辭所說的兩種觀念,卻有大同小異之處。
彖辭是從水的作用而解說它的道理與現象,象辭卻從雲氣上升到天上的現象,比拟到人們生活必需的飲食與宴樂方面。
此外,曆來各家注解《周易》的見解,從綜錯與卦變的立場來看,認為某卦從某卦變來等觀念,也都各執一詞而言之成理。
例如,需卦是從大畜變來的觀念等,便是此類。
其實根據西漢易學如焦贛《易林》等的傳承,都是以坤為水,以坤為江河的象征。
需卦的外卦是?坎,以一陽而居坤中,所以得位而利涉大川。
由此可知彖辭的“位乎天位,以正中也”,象辭的“雲上于天”,都是從坤居乾位的道理而來,确為正解。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
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今譯 需卦的第一爻(*)的象征,所需的現象,還在郊外,可以有利,但需要不失最初的恒軌,才能沒有災咎。
象辭說:所需的,在于郊外。
這是說:不可有冒險犯難的行為。
所謂利用有恒而不變,這是說它并未失去常軌,便沒有災咎。
九二1,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于沙,衍2在中也。
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需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2 衍:水流通行無阻,引申為延長、推演。
今譯 需卦第二爻(九二)的象征,所需的現象,在于沙中。
雖然小有閑言,但結果是吉的。
象辭說:所需的在于沙中,它具有漸漸衍變為寬大的現象,所以說它,雖然小有閑言,但是結果還是吉的。
九三1,需于泥,緻寇至。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
自我緻寇,敬慎不敗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需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需卦第三爻(九三)的象征,所需的現象,在于泥中,它具有招緻盜寇的可能。
象辭說:所需的在于泥中,這是指它外面有災害的
利涉3大川。
今注 1 需:卦名,有所欲求。
又可與“須”字互相通用。
2 孚:信用。
3 涉:徒步過河。
今譯 需卦,有信用可征的現象,它又具有光明而亨通的現象,但需要堅守貞正,才有吉慶。
它有利于涉水通過大川的象征。
彖曰:需,須也。
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今譯 彖辭說:需,便是需要的意思。
雖然有險阻艱難在前面,如果具有剛健中正而不失卻應有的正義,那就自然不會遭遇困窮了。
所謂需卦,具有信用,光明而亨通,貞正然後可吉的德行,這是說它内卦的乾象,處于天道相通的位置,本身具有至正、至中的本分。
所謂利于涉水通過大川的意思,是說再向前去,就會有成功的現象。
象曰:雲上于天,需。
君子以飲食宴1樂。
今注 1 宴:安樂。
今譯 象辭說:雲在天上,是需卦的現象。
君子以它作為因飲食而得安樂的象征。
今釋 本卦與屯蒙皆由坎卦的演變而來。
因此以下六爻的爻辭,都不離于坎為水的基本觀念。
這是東漢易學家如虞翻等人的見解,因此彖辭與象辭所說的兩種觀念,卻有大同小異之處。
彖辭是從水的作用而解說它的道理與現象,象辭卻從雲氣上升到天上的現象,比拟到人們生活必需的飲食與宴樂方面。
此外,曆來各家注解《周易》的見解,從綜錯與卦變的立場來看,認為某卦從某卦變來等觀念,也都各執一詞而言之成理。
例如,需卦是從大畜變來的觀念等,便是此類。
其實根據西漢易學如焦贛《易林》等的傳承,都是以坤為水,以坤為江河的象征。
需卦的外卦是?坎,以一陽而居坤中,所以得位而利涉大川。
由此可知彖辭的“位乎天位,以正中也”,象辭的“雲上于天”,都是從坤居乾位的道理而來,确為正解。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
利用恒無咎,未失常也。
今譯 需卦的第一爻(*)的象征,所需的現象,還在郊外,可以有利,但需要不失最初的恒軌,才能沒有災咎。
象辭說:所需的,在于郊外。
這是說:不可有冒險犯難的行為。
所謂利用有恒而不變,這是說它并未失去常軌,便沒有災咎。
九二1,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象曰:需于沙,衍2在中也。
雖小有言,以吉終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需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2 衍:水流通行無阻,引申為延長、推演。
今譯 需卦第二爻(九二)的象征,所需的現象,在于沙中。
雖然小有閑言,但結果是吉的。
象辭說:所需的在于沙中,它具有漸漸衍變為寬大的現象,所以說它,雖然小有閑言,但是結果還是吉的。
九三1,需于泥,緻寇至。
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
自我緻寇,敬慎不敗也。
今注 1 九三:是指需卦第三爻*的爻位而言。
今譯 需卦第三爻(九三)的象征,所需的現象,在于泥中,它具有招緻盜寇的可能。
象辭說:所需的在于泥中,這是指它外面有災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