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五

關燈
不能食者,兇。

     一男子年二十餘,出痘甚密,起發時腫異常,面如錫餅,形狀可畏。

    人皆危之,予所喜者,飲食如常,大小便調,安靜而睡。

    一醫欲投木香散,予曰:痘疹無疾,不須服藥。

    色白者,痘出太多,氣血未能周遍也,數日之後自然收靨矣。

    果二十餘日而安。

     一小兒出痘甚密,不甚起發,面如錫餅,食少而渴。

    一醫欲投木香散,予曰:此兒無吐瀉裡虛之症,不可用也。

    乃以保元湯加當歸、赤芍、防風、桔梗、牛蒡子,調理而安。

     一婦人二十四五,出痘甚密,面腫甚,身無完膚,七八日後眉心、唇上有成白漿者。

    或謂正當作膿之時,予曰:未也。

    面瘡帶赤,猶是血色,未曾化水,遽爾成膿,此惡候也,後必潰爛而死。

    果然。

     熱有大小治不同,古人取譬似蒸籠, 不知邪氣分深淺,妄治何能得適中。

     錢氏雲:有大熱則當利小便,小熱者當解毒。

    大熱謂身熱脈實,大小便秘結而渴。

    懼其變生他疾,故利小便八正散(四十六),通關散(一一五)。

    大便秘者連翹湯(八十八),導赤散(三十五)加人參、麥門冬,使心火有所導引,則雖不用冷藥,熱亦自減去矣。

    瘡痘不至熱過,不為冷誤,甚為良法。

    小熱解毒之說,謂小熱不解,大熱必生,利其小便,則慮損氣,故但可解毒而已,甘桔湯(七)加牛蒡子、荊芥穗。

     發熱痛癢是何因,痛實癢虛理自明, 大凡痛者終多吉,諸癢曾無一吉雲。

     經雲:癢為虛,痛為實。

    內快外痛為外實內虛,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

    又曰:諸寒為痛。

    痘瘡起發,痛者有二:一則毒邪欲出,氣血隨之肌肉弸急而痛,九味順氣散(一

    二)合活血散(十四)主之,一則皮膚厚,肉理密,為外寒相搏而痛,桂枝葛根湯(五)主之。

    身癢亦有二症:一則氣血不足,其癢為虛,十全大補湯(三十八)主之;一則能食淡以緻,蟬蛻膏(一

    五)主之。

    凡痘瘡作癢,深為可慮。

     一小兒起發作癢,予曰:諸癢為虛,此非虛也,乃火邪也,人以湯沃之,火炙而癢,可以例推。

    乃用升麻葛根加防風、荊芥、紫背浮萍,隻一服而癢止。

     一小兒痘起發時,痘瘡作痛而呻吟。

    予曰:痘脹作痛者佳,膿成痛自止矣。

    今痛太甚者,血熱也。

    升麻葛根湯加紅花、連翹、牛蒡子、忍冬花,服之即止。

     腹脹之候最不佳,痘瘡有此可傷嗟, 氣和自爾無煩滿,毒氣壅留勢漸加。

     痘瘡起發而腹脹者,有二症:一則陰陽不和,蓋痘瘡正發,熱毒方盛,必生煩滿,宜以葛根解毒湯(二十)、人參麥門冬散(二十二)、人參白朮散(二十三)之類與之。

    不知此理,或飲冷過多,或誤投涼劑,熱為冷所激,欲出而不能,冷熱相搏,毒不發越,故令腹脹。

    且傷於冷者,必不能食,大小便利,腹中虛鳴,此傷冷,陰陽氣不和也,急當以溫中藥,疏逐冷氣,冷氣散則腹脹自消,益黃散(四十五)去甘草,加薑製厚樸;甚者氣喘發厥,瘡白而無血色,多至不救,陳氏木香散(二十五),聖方也。

    昧者反用峻下之藥,緻令重困,死。

    一則毒氣陷伏入裡,必有他症相雜,或煩躁大渴,或大小便秘,或啼哭不止,但用溫平解毒快氣之劑,紫草飲子主之(一一七)若腹脹而目閉,口中如爛肉臭者,其症為大惡。

     出盡方將起發期,箇中乾黑令生疑, 此為黑陷休輕視,漸變加多不可為。

     凡痘瘡以起發光壯,紅活肥澤為順,若將起發之時,中間有乾黑不起者,須急治之,不可因循以緻傳變加多,不可藥救矣。

     邑令君朱雲閣公子出痘,至起發時,項後手背有二痘變黑者,摸之則痛。

    此痘疔也,急取胭脂數貼,水浸取汁塗之,盡汁而止。

    次日視之,已紅瑩起發矣。

     邑人汪我溪子出痘,起發時有變黑者,予以雲閣公子之事語之,教取胭脂汁塗其內,周氏不聽,予謂我溪曰:不用吾言,蔓延不可為也。

    後果一身盡成黑痘而塌,復出一層又塌,如此者三而卒。

     王思泉子出痘,起發時漸變黑,急請予治,已蔓延一身矣。

    其兄少峰議曰:吾聞痘瘡變黑歸腎者不治。

    公謂何如?予曰:黑痘有二症:一則乾枯變黑者,此名倒陷,乃邪火太熾,真水已涸,故曰歸腎不治。

    一則痘色變黑未至幹塌,此疫毒之氣所謂火發而曛昧者也。

    令侄之痘,正是此類,吾能治之。

    乃用當歸梢、生地黃、赤芍藥、酒紅花以涼血,黃耆、人參、生甘草以瀉火補元氣,酒炒芩、連、牛蒡子、連翹、升麻以解毒,防風、荊芥以疏表,每劑入燒人屎一錢。

    連進十三劑,痘色轉紅,膿成而收靨矣。

    少峰曰:吾未見能治黑痘者,人奪天巧,信哉! 李良臣子出痘,至起發時變黑而幹,急延予治,乃問:其大小便何如?乳母答曰:自初發熱到今,未大便。

    曰:此熱盛於內,宜急解之。

    因制一方,用麻黃,酒蜜拌炒焦黑,紅花子、紫草、人中黃、連翹、酒蒸大黃、燒人屎,水煎服,外用膽導法取下燥屎,痘轉紅活,後以四物湯去川芎,加紫草、木通、枳殼、生甘草,調理收靨而安。

     陷伏惡候古今傳,變黑誰知有數般, 痘疹不宜輕見此,徒誇五色大還丹。

     痘疹自內不出謂之伏,自外伏入謂之陷。

    痘瘡黑陷,當分四症:一則感風寒,肌竅閉塞,血凝不行,必身痛,四肢微厥,斑點不長,或變黑色,或變青紫隱疹,此為倒伏也,宜溫肌發散,桂枝葛根湯(五)加麻黃、蟬蛻,或以紫草飲(六十三),吞奪命丹(十七),外用胡荽酒噴之(七十四),水楊湯浴法(七十五),須令溫散寒邪,然後熱氣伏行,則其斑自長矣。

    二則毒氣太盛,內外蒸爍,毒氣入裡,必心煩狂躁,氣喘妄言,如見鬼神,大小便秘,渴而腹脹,此為倒陷伏也。

    病邪輕者,宜利小便,解毒連翹湯(八十八)、通關散(一一五);甚者以百祥丸(五十二)、牛李膏(五十三),以瀉膀胱之毒,令陽氣復還,脾胃溫暖。

    服之身溫欲飲水者,可治,是脾強勝腎,陷者當復出矣;若加以寒戰身冷,汗出耳尻反熱,死。

    然百祥丸太峻,今以宣風散(九十二)、三乙承氣湯(三十)、棗變百祥丸(一二六)代之,外以水楊湯浴之(七十五)。

    三則內虛而不能使陽氣以副榮衛者,出而覆沒,斑點白色或黑色,其人必不能乳食,大便自利,或嘔或厥,此胃虛而不出,謂之陷伏也。

    宜用溫中之劑,令其胃暖,榮衛復行,則當自出矣,宜調元湯加丁香、官桂(十八),理中湯(三十六)加黃耆、官桂;甚則陳氏木香散(二十五)、異功散(二十六),皆可用也;外用胡荽酒噴之(七十四)。

    或因誤下之後,毒入裡而黑陷者,則宜溫養而表出之,先以理中湯(三十四)溫養其裡,後以桂枝葛根湯(五)疏解其表也,不出再加麻黃。

    四則被房室等雜穢惡氣沖觸而黑陷者,則宜熏解之,內服紫草飲子(一一七),外用胡荽酒噴之(七十四),茵陳熏法(八十一)。

     痘疔治法果多方,隻要疏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