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四

關燈
不覺也,此痘之最輕者;近見有出紅斑者,數日盡收,痘亦不出,更無陷伏,惡痘癰疥餘毒,自後痘瘡再不出者,或是之類歟。

    蓋胎受之。

    毒,在心為斑,在脾為疹,在肝為水痘,在肺為膿痘,惟腎無病。

    故斑疹、水痘、膿痘,俱同一類。

    但受毒甚者,四病悉具;受毒微者,平生隻見一病矣。

     本邑各衙出痘,先二衙一子一女出,長子後發熱,見紅斑,予疑是夾斑症,三四日後其斑盡收,熱退身涼,痘不出。

    四衙小男女正出痘,一子發熱,亦出紅斑,亦無恙。

    乃信人有不出痘者,或發斑,或發疹,或發水痘,皆可折過也,必在正出痘時方論。

     熱甚從來出亦難,平和湯劑解煩冤, 莫將辛熱輕催併,猛虎何當有翼添。

     瘡痘本因熱而出,熱勢甚則其出愈難,故斑點未見之時,惟當用平和藥,如升麻葛根湯(一)、參蘇飲(三)、東垣鼠黏子湯(一

    七)、惺惺散(一四

    )等解利之。

    或有不問虛實,便以辛熱之劑大發之,施之,虛者猶庶幾焉,若盛實之人,熱毒瀰漫,榮衛閉塞,裡毒甚者,大便不通,小便如血,是謂郁毒不散,毒氣無所從出,反攻臟腑。

    表毒甚者,瘡凹而不起,遂成倒陷,或為潰爛,或為癰瘡,當此之際,不能解利至於斃者多矣。

    是陽盛熱熾,無陰氣以感之也。

    用消毒飲(十六),柴胡飲子(九十九),得毒氣解散,榮衛流通,痘將自起矣。

     痘子依稀略見形,渾身瘙癢苦難禁, 皮膚拂鬱宜疏解,莫作肌虛一類評。

     凡痘瘡初出之時,便身癢爬搔不寧者,此毒火留於肌肉之間,應出不出,遊散往來,故作癢也,與傷寒太陽證,身癢汗不出者同論,桂枝葛根湯(五)加荊芥穗、牛蒡子主之,不可作肌肉虛癢也。

     英山鄭鬥門,一子出痘,將見形,作癢不能禁,亟請予治,迎謂曰:吾隻此子,今痘作癢奈何?予曰:起發時作癢者,逆也;貫膿時作癢者,逆也;將靨時,作癢者,險也。

    險者可治,逆者不可治也。

    出見便癢,經傳中原無是症,待吾思之。

    頃之,予謂之曰:吾思仲景傷寒正理論雲:太陽經病,身癢者,此邪在表,欲出不得出也,桂枝麻黃各半湯。

    陽明經病,皮中如蟲行者,此肌肉虛也,建中湯。

    令嗣身癢正是痘欲出不得出,與太陽症同,非陽明肌肉虛症也。

    乃以各半湯方內去桂、杏,加升麻、葛根、牛蒡子,一服而癢止,痘出甚密。

    留予守治半月而安。

    鬥門謝曰:非公達仲景之妙,安能有此子也? 夾斑夾疹利清水,妄見妄言摸床被, 煩渴唇裂眼珠紅,不遇明醫病不起。

     此險痘也。

    夾斑夾疹,眼紅唇裂者,表熱也;煩渴,利清水,妄見妄言,循被摸床者,裡熱也。

    其利清水者,內有燥屎,所飲之水自腸中滲洩而下也。

    譫妄摸床,神識不清也。

    表裡俱熱,不與發表攻裡,其病難痊,雙解散(四)不去,加芒硝主之。

    若增悶亂,足冷,腹脹,氣喘,決不可治。

     吾第七子婦徐,患痘大熱大渴,眼紅唇裂,自利清水,妄見妄語,循衣摸床,遍身紅斑俱如蚊跡,皆逆症也。

    人皆危之。

    予議曰:此毒在三焦,表裡俱熱,非大發大下之劑,不可救也。

    乃以通聖散全料大劑與之,才一劑而前症悉去,痘即出現甚密,復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防風、金銀花、連翹、桔梗調理愈。

    其痘自下收起,亦奇事也。

     發熱過期痘未彰,紅斑隱隱肉中藏, 忽然大汗人昏倒,冒痘誰知是吉祥。

     凡發熱至五、六日,痘應出而不出,以燈照之,隻皮膚中隱隱有紅點,其人色脈平和,精神爽暢,雖煩不躁,雖渴不消,雖腹痛而不苦,雖便實而不硬,忽然眩冒大汗出者,此名冒痘症也,毒氣一齊從汗而出,再無壅遏之患,乃吉兆也。

     出痘時辨生死訣 —痘出時,心腹大痛不止,口中出臭氣,瘡出紫黑色黯者,決死勿治。

     —痘出色白皮薄而光,根窠全無紅色,或根下帶一點紅,三五日後如綠豆樣,此痘決不能成膿,隻成一泡清水。

    抓破即死。

    勿作好痘治之。

     —痘出色紅帶豔,皮膚盡紅者,必不能成膿,癢塌而死,勿治。

     —痘出瘡頂焦黑,根窠枯燥者,必不能起發,四、五日死,勿治。

     —痘出全不起,頂如湯潑及燈火焠者,六七日後決癢塌死,勿治。

     —痘出都是紫黑血疱者,即死,勿治。

     —痘出不快,乍見乍隱,口臭血出者,即死,勿治。

     —痘出就是清水,皮薄腳太紅者,五六日後癢塌而死,勿治。

     —應出不出,隻見紅斑如蚊跡者,即死,勿治。

     —痘出都是空殼,不成膿水者,死,勿治。

     —痘出便是黑斑,如痣大,又肌肉有成塊黑者,即死,勿治。

     —痘未出,胸背手足後有一塊紅腫如癰者,即死,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