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
發熱吐利如並作,上下毒出無壅遏, 三焦火邪熱中求,日久不休脾胃弱。
此脾胃二經出痘症也,瘡疹發熱吐利非寒症。
經曰:諸嘔吐暴注,皆屬於熱。
三焦者,水穀傳化之道路,為熱所迫則傳送失常,吐利並作,上焦多吐,下焦多利,中焦吐利俱多。
不須驟止,吐利中有疏通之義,邪氣上下得出,無壅遏也。
如欲止之,自利者,黃芩湯(四十一);吐利者,黃芩加半夏湯(四十二);吐者,茱連散(四十八)、橘皮湯(四十九)。
更詳審吐利所出之物,如吐酸水者,利色黃或青綠者,其氣臭者,皆熱也;若吐清淡之水,利下清白不臭,未可作熱治之,乃內虛也,四君子湯(二十)加訶子肉,益黃散(四十五)。
利久不止,四君子湯(二十)送下肉豆蔻丸(四十三)。
邑人胡玉峰第三子,方二歲,染痘自利,三日不止,請予治之。
彼欲進理中湯加訶子、肉豆蔻。
予曰:不可。
此協熱利也,宜用黃芩芍藥湯,便觀其形色,利當自止,不必服藥。
次日痘出,利果止。
一小兒發熱之時,自利大孔如竹筒狀,清水流出,逆症也。
予思乃火甚於內,肺金不收令也,以黃芩芍藥湯加烏梅,一服而利止。
發熱譫妄如見鬼,神識不清毒在裡, 鎮神解毒以平期,一向不休病不起。
此純陽無陰之症。
初發熱便妄有所見聞,妄言如見鬼狀,此為惡候。
蓋毒攻於裡,心志昏惑,神識不清而然。
況小兒神氣怯弱,鬼魅易侵,又厲鬼常乘疫氣而行,乘人之虛而疰之。
故凡痘疹妄見妄聞,妄言如見鬼者,不可治也。
須審發於何臟,如目直視,手尋衣領亂撚物,此發於肝,為亡魂;悶亂喘促,手掐眉目鼻面,此發於心,為喪神;困睡,手足瘈瘲,不思飲食,此發於脾,為失意;目無精光,畏明欲墜下而縮身,此發於腎,為失志。
故曰真臟見者不治。
或發熱時無此症,因大便秘結卻有之,此內熱也,先以三黃丸(八)、膽導法(五十一),解利其熱,後以導赤散(三十五)送下牛黃清心丸(三十六),或粉紅丸(一百一十一),以鎮其神。
病已者,可治;連作不已者,勿治。
邑人胡三溪子,己酉冬痘,時常以手自掩其面,身下縮,頻呼曰:我怕。
若有所見者。
請予視之,予曰:逆症也。
經曰:腎敗者失志,目中見鬼,死不治。
錢氏雲:腎病則下竄。
此痘發於腎,不可為也。
果然。
一婦人年二十餘,發熱,五日痘不出,常起摸床壁,昏不知人,口喃喃不休。
請予視之,曰:死症也。
果然。
本邑周璜子,年十三染痘,發熱五日,痘不出,發狂譫語。
請予治之。
予往,見其族兄周尚貴在,亦明醫也,乃問曾服藥否?曰:連進保元湯三劑矣。
予曰:誤矣,犯實實之戒也。
凡治痘者,發熱之初,驚者平之,渴者潤之,吐利者和之,便秘者利之,熱甚者解之,如無他症,不須服藥。
今觀此子元氣素厚,飲食夙強,乃以保元湯,助火為邪,毒氣鬱遏,至於狂妄。
熱已劇矣,宜急下之。
與三黃湯得利,狂止痘出,至十七日乃靨。
蘄水汪沙溪家,癸醜年出痘,請魯家湖黑神托巫語雲:爾家十八人,六人不可救也。
初出痘,一婢死,急請予往,又一婢發熱癲狂,予見之曰:熱劇矣,當速解之。
沙溪曰:專為吾孫請公,非為此婢也,且神言不吉者六人,奈何?予曰:人有貴賤,醫無分別,僕到當悉治之,神言不足信也。
乃作三黃湯大劑與之,得利,熱減神清,痘出而安。
餘十七人,悉活之。
身上蒸人手足厥,曾多吐利脾虛怯, 補中發表要兼行,莫向人前浪饒舌。
此純陰無陽之症。
痘瘡發熱,手足卻宜和暖,雖雲足屬腎要涼,涼非冷也,隻與常人同,遍身皆熱而此同常人,故稱涼,亦和暖之意,非真冷也。
若手足冷,由其人曾多吐瀉,脾臟虛怯,脾主四肢,所以冷,冷為惡候,不可單用發表,反損脾胃,宜和中發表兼用;痘出以脾胃為主,又宜急與大補湯以飲之,不可因循空淡廢事也。
先以黃耆建中湯(三十一)加防風、羌活,或四君子湯(二十)加黃耆、桂枝、防風以發之,發後以四君子湯(二十)加黃耆、白芍、當歸、桂心,以補脾胃,養氣血而助痘瘡之成就也。
發熱之時血妄行,不知何道血先奔, 但從鼻出宜涼解,別道來時可痛心。
人身之血,不可妄動。
痘疹發熱有失血者,由毒火鬱遏於裡,煎熬蒸灼,迫血妄行,血亦隨火而動。
但從鼻出者,此火刑于肺,鼻為肺之竅,宜瀉火涼血清肺,以玄參地黃湯(六十五)調鬱金末,加茅根自然汁,磨京墨汁飲之,衄止者佳,衄出不止者勿治。
若從口出者,從大小便出者,皆卒死之候。
裡中林霄,年二十
發熱吐利如並作,上下毒出無壅遏, 三焦火邪熱中求,日久不休脾胃弱。
此脾胃二經出痘症也,瘡疹發熱吐利非寒症。
經曰:諸嘔吐暴注,皆屬於熱。
三焦者,水穀傳化之道路,為熱所迫則傳送失常,吐利並作,上焦多吐,下焦多利,中焦吐利俱多。
不須驟止,吐利中有疏通之義,邪氣上下得出,無壅遏也。
如欲止之,自利者,黃芩湯(四十一);吐利者,黃芩加半夏湯(四十二);吐者,茱連散(四十八)、橘皮湯(四十九)。
更詳審吐利所出之物,如吐酸水者,利色黃或青綠者,其氣臭者,皆熱也;若吐清淡之水,利下清白不臭,未可作熱治之,乃內虛也,四君子湯(二十)加訶子肉,益黃散(四十五)。
利久不止,四君子湯(二十)送下肉豆蔻丸(四十三)。
邑人胡玉峰第三子,方二歲,染痘自利,三日不止,請予治之。
彼欲進理中湯加訶子、肉豆蔻。
予曰:不可。
此協熱利也,宜用黃芩芍藥湯,便觀其形色,利當自止,不必服藥。
次日痘出,利果止。
一小兒發熱之時,自利大孔如竹筒狀,清水流出,逆症也。
予思乃火甚於內,肺金不收令也,以黃芩芍藥湯加烏梅,一服而利止。
發熱譫妄如見鬼,神識不清毒在裡, 鎮神解毒以平期,一向不休病不起。
此純陽無陰之症。
初發熱便妄有所見聞,妄言如見鬼狀,此為惡候。
蓋毒攻於裡,心志昏惑,神識不清而然。
況小兒神氣怯弱,鬼魅易侵,又厲鬼常乘疫氣而行,乘人之虛而疰之。
故凡痘疹妄見妄聞,妄言如見鬼者,不可治也。
須審發於何臟,如目直視,手尋衣領亂撚物,此發於肝,為亡魂;悶亂喘促,手掐眉目鼻面,此發於心,為喪神;困睡,手足瘈瘲,不思飲食,此發於脾,為失意;目無精光,畏明欲墜下而縮身,此發於腎,為失志。
故曰真臟見者不治。
或發熱時無此症,因大便秘結卻有之,此內熱也,先以三黃丸(八)、膽導法(五十一),解利其熱,後以導赤散(三十五)送下牛黃清心丸(三十六),或粉紅丸(一百一十一),以鎮其神。
病已者,可治;連作不已者,勿治。
邑人胡三溪子,己酉冬痘,時常以手自掩其面,身下縮,頻呼曰:我怕。
若有所見者。
請予視之,予曰:逆症也。
經曰:腎敗者失志,目中見鬼,死不治。
錢氏雲:腎病則下竄。
此痘發於腎,不可為也。
果然。
一婦人年二十餘,發熱,五日痘不出,常起摸床壁,昏不知人,口喃喃不休。
請予視之,曰:死症也。
果然。
本邑周璜子,年十三染痘,發熱五日,痘不出,發狂譫語。
請予治之。
予往,見其族兄周尚貴在,亦明醫也,乃問曾服藥否?曰:連進保元湯三劑矣。
予曰:誤矣,犯實實之戒也。
凡治痘者,發熱之初,驚者平之,渴者潤之,吐利者和之,便秘者利之,熱甚者解之,如無他症,不須服藥。
今觀此子元氣素厚,飲食夙強,乃以保元湯,助火為邪,毒氣鬱遏,至於狂妄。
熱已劇矣,宜急下之。
與三黃湯得利,狂止痘出,至十七日乃靨。
蘄水汪沙溪家,癸醜年出痘,請魯家湖黑神托巫語雲:爾家十八人,六人不可救也。
初出痘,一婢死,急請予往,又一婢發熱癲狂,予見之曰:熱劇矣,當速解之。
沙溪曰:專為吾孫請公,非為此婢也,且神言不吉者六人,奈何?予曰:人有貴賤,醫無分別,僕到當悉治之,神言不足信也。
乃作三黃湯大劑與之,得利,熱減神清,痘出而安。
餘十七人,悉活之。
身上蒸人手足厥,曾多吐利脾虛怯, 補中發表要兼行,莫向人前浪饒舌。
此純陰無陽之症。
痘瘡發熱,手足卻宜和暖,雖雲足屬腎要涼,涼非冷也,隻與常人同,遍身皆熱而此同常人,故稱涼,亦和暖之意,非真冷也。
若手足冷,由其人曾多吐瀉,脾臟虛怯,脾主四肢,所以冷,冷為惡候,不可單用發表,反損脾胃,宜和中發表兼用;痘出以脾胃為主,又宜急與大補湯以飲之,不可因循空淡廢事也。
先以黃耆建中湯(三十一)加防風、羌活,或四君子湯(二十)加黃耆、桂枝、防風以發之,發後以四君子湯(二十)加黃耆、白芍、當歸、桂心,以補脾胃,養氣血而助痘瘡之成就也。
發熱之時血妄行,不知何道血先奔, 但從鼻出宜涼解,別道來時可痛心。
人身之血,不可妄動。
痘疹發熱有失血者,由毒火鬱遏於裡,煎熬蒸灼,迫血妄行,血亦隨火而動。
但從鼻出者,此火刑于肺,鼻為肺之竅,宜瀉火涼血清肺,以玄參地黃湯(六十五)調鬱金末,加茅根自然汁,磨京墨汁飲之,衄止者佳,衄出不止者勿治。
若從口出者,從大小便出者,皆卒死之候。
裡中林霄,年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