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便結燥者,用膽導法(五十一)導之,不通,以三黃丸微利之;如大結腹脹者,以三乙承氣湯(三十)下之;如大便洩瀉,即止之。

    蓋痘瘡要裡氣實,恐瀉得脾胃虛也。

    輕則理中湯丸(三十四)、益黃散(四十五)、豆蔻丸(四十三),甚則陳氏木香散(二十五)、異功散(二十六)主之。

     凡痘子,大便出血,看其血來何如,又看是何時?如瘡子正壯,大便數日未嘗行,血從糞出者,此肛門傷,血出也。

    如瘡已收,大便膿血者,此倒靨之血也。

    非此一類,但溺血便血者,乃臟腑敗壞,陰血妄行,必死之候。

     凡痘子,腹中常宜寬舒,為裡無邪。

    若腹脹滿,須審其傷食否,及大小便何如。

    如曾傷食,微滿不痛者,木香大安丸(九十一);脹滿腹痛甚者,脾積丸(三十三);小便不通者,百祥丸(五十二);大便不通者,宣風散(九十二)主之。

    此上諸症,皆實脹者也,故宜利之。

    若自利腹脹,乃虛脹也,陳氏木香散(二十五)主之。

     凡痘子,手足常宜和暖,頭宜涼,故頭熱手足冷者,不治。

    如因洩瀉手足冷者,此脾胃虛弱也,陳氏木香散(二十五)、異功散(二十六)聖藥也。

    如大熱渴,大便秘,煩躁,手足冷者,此陽極似陰也,三乙承氣湯主之(三十)。

    凡手足冷者,惡候也。

    手足諸陽之本,陽脫故冷。

     凡痘家,能食者,不問稠密,皆吉;不能食,雖疏亦難發難靨。

    瘡密者危,蓋人絕水穀則死,表裡皆病則困也。

    有欲食而不能食者,必喉舌有痘作痛,艱於吞嚼也,宜以爛粥米飲頻頻與之,以助脾胃之氣,更以甘桔湯(七)加牛蒡子,以解咽喉、利胸膈也。

     凡痘瘡飲食之間,毋令太飢,毋太飽,毋太寒,毋太熱,以損脾胃。

    但與糜粥爛飯,淡薄滋味以養之,切忌肥甘、煎炒、五辛,一切動風動火之物。

     凡痘子出得稀疏者,自然易發易靨,不可妄治。

    若瘡稠密,常患其發不能透,宜細視之。

    但紅活不甚長大者,氣不足也,用四君子湯(二十)合芍藥散(十三)加燒人屎治之。

    如不潤澤而幹,此血弱也,用活血散(十四)加消毒飲(十六)與之。

    如不起發,不紅活者,平灰白者,此氣血俱虛也,用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加燒人屎、牛蒡子與之;如有青乾者,內服快斑湯(十五)加燒人屎合奪命丹(十七)與之,外用四聖散(七十)合胭脂塗法(七十六),或用胡荽酒(七十四),或用水楊湯浴法(七十五),務求光壯紅而後已。

    如中間有成水疱者,防其癢塌,宜先補脾胃,疏風瀉火,使肌肉實,不作癢可也。

    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加防風、大力子主之。

     凡痘子,貴在調養。

    如天大寒,蓋覆常宜溫暖,勿使受寒,恐毒氣為寒所觸而不得出也;如天大熱,不可蓋覆,卻宜清涼,勿使客熱與毒相併,緻增煩躁,使瘡潰爛也;如時有迅雷風烈暴雨之變,宜謹帷帳,添蓋覆,多燒闢穢香(九十三),以避一時不正之氣,勿掃房屋,勿動溝渠,勿起溷厠,恐穢臭觸瘡而增癢痛也。

    勿燒諸香,恐其動火也。

     其門戶常須關閉,伏事之人,選其謹厚潔淨者,無狐臭者,使之看守保護,內者勿出,外者勿入,恐有不潔觸犯其瘡也,痘家所忌,男女房事及屍氣最毒,其他則婦人月事、酒氣、五辛之氣、遠行染帶之氣,皆宜避。

    如夜房室中有虛響,此不祥之兆也。

     其病者,臥處常要無風,又要通明,切忌幽暗。

    夜靜不斷燈火,不離親人看守,恐有癢痛與之撫摩,或有飲食一時得具,恐他人未必盡心也。

     凡痘子,膿成漿熟,或癢誤犯破者,恐復灌爛不能成痂。

    若膿漿未成之時,不可犯破半個,必然癢塌而死。

     凡痘子勢重者,以脈候之。

    脈洪實者,吉;浮數虛小者,兇。

    故雲脈靜身涼者,生;脈躁身熱者,死。

    又陽病得陰脈者,死。

     凡痘子瘙癢者,須於形色上詳審。

    如瘡一向起發紅活,光壯肥滿,忽然瘙癢者,此穢氣所觸也,宜內服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外用茵陳蒿熏法(八十一);甚破者,以白龍散敷之(七十九)。

    如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