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關燈
小
中
大
詳審,對證下藥。
十二、醫家遇喉證多以忌表為言,願聞其旨。
曰:實熱證風火煽動,不宜升散,誤表則邪滋蔓周經。
虛寒證元陽無根,升散則脫,亦有偶從表解而獲效者。
為有陽明少陽表證取火鬱發之之義,病不在太陽也,然誤表者居多。
十三、實熱證誤服表藥如何?曰:誤服辛涼解表,不至壞事,誤服辛燥,難治也。
十四、虛寒證誤服表藥與誤服下藥者如何?曰:誤服表藥,散失元陽,難治;服下藥者急死。
十五、喉病而果現表證者,主治若何?曰:少陽半表半裡,往來潮熱,普濟消毒飲有升柴,可用;病在少陽屬虛者,補中益氣湯有升柴,可用;陽明則熱在肌肉,不在皮毛,熱不退者,則葛根、連翹、石膏、知母皆可用。
十六、喉病用藥獲效遲速若何?曰:有服藥一二劑而愈者,有服藥半月至一月而愈者,病有深淺不同,若圖急效更醫,謬妄如此,不治,主之罪也;藥不對證,醫之罪也。
十七、然則,不更,後醫何以知前醫,終保無害乎?曰:但看用藥對證不對證,病雖未痊,卻不加重,因有小效不見敗象,故知為吉,要看其平日學問如何,勿以眾人爭趨者為好手也。
十八、凡喉證服藥與吹藥孰效?曰:清內患不可不服藥,惟斬關奪險,吹藥最捷,二者並行不悖。
十九、喉病失音動痰尚有救乎?曰失音動痰有三,一由腎絕水泛為痰,不治;一由真寒誤服涼藥,使肺胃閉塞,治主溫中;一由風火煽動於上,治主養陰豁痰開胃,然多兇少吉。
二十、寒證喉病初起疑是熱證,何以辨之?曰:試以生薑湯,果熱病則畏辛,不肯服,果寒,則藥受也。
二十一、寒證尚輕,過用辛熱而見燥證,主治若何?曰:以地漿、綠豆、甘草,隨用一味,足以解之,然後進藥。
二十二、熱證尚輕,過用苦寒而病加者,主治若何?曰:重用參耆以助胃氣,兼理餘邪,他病仿此。
二十三、熱邪既盛,真陽復虛,脈見浮緊,重按則濡,下之不能,不下不可,主治若何?曰:附子瀉心湯寒熱並進,斯為有制之兵。
二十四、虛寒喉證,誤服承氣湯,舌黃帶黑,唇焦,與實火相似,但口潤而不渴,主治若何?曰:桂附理中,桂附地黃等湯,相機酌用。
二十五、喉病腫與不腫,虛實曷辨?曰:腫者多實,病在血分,不腫者多虛,病在氣分,血為陰,氣為陽。
二十六、窮鄉僻壤,急無醫藥,有簡便法可立治乎?曰:實火喉痹用地漿湯,見實火門;虛火喉痹用仙鶴卵,見虛火門;白喉熱疫用蒼耳飲,見熱疫門;臨時取辦救急丹,見實火門吹藥隊中。
二十七、入病家防時疫傳染有法乎?曰:默乾元亨利貞五字,飲雄黃酒一口,或食如意油一顆珠,則群邪辟易矣。
二十八、今人喜用西醫,獨喉病不用西醫何也?曰:咽喉要害,生死直爭呼吸,不肯平白喪於人手,苟推此心,自重其生命,則修齊治平之事,不煩而解矣。
以上皆議喉病之治法。
二十九、腦頂百會穴貫通百脈,喉病灸之如何?曰:凡是陰證皆可灸,風火喉、熱疫、白喉斷不可灸。
三十、喉病灸太谿穴,引火下行如何?曰:凡下部虛寒證皆可灸,餘病則否。
三十一、喉病初起用針如何?曰:蛾喉用針最為上策,針破出血則消,即應服藥消風清火。
三十二、蛾不用針,毒可潰乎?曰:吹藥用破蛾丹。
三十三、風火喉可針刺乎?曰:非蛾子不可用針。
三十四、針少商穴如何?曰:喉病初起,針少商穴,出紫黑血,痛自減,若病重,須按各穴針之為妙。
三十五、蒜泥法可代針乎?曰:寒證初起,病輕頗驗,重證虛證則否,詳見寒疫門。
以上言針灸之治法。
三十六、喉病名蛾子曷故?曰:風火相煽,上衝氣管,突起一泡,其形似蛾,因名蛾子。
三十七、喉病有單蛾、雙蛾曷故?曰:左氣管受邪患左蛾,右氣管受邪患右蛾,左右受邪患雙蛾。
三十八、雙蛾腫脹,病在危急,奈何?曰:有吹藥取除惡涎,開關則能進食,方見實火門。
三十九、風火喉與蛾喉治法同異若何?曰:均是風火相煽,但蛾喉腫脹急於閉塞,風火喉稍緩耳。
蛾喉初起在氣管,風火喉初起在食管,治法略同。
四十、喉病有以風火名,曷故?曰:厥陰風木與少陽相火相煽,脈證相參,實是風火,故名之。
四十一、風火喉見證若何?曰:風火隨胃氣上升,熏蒸肺管,初起痛甚,腫者多,不腫者亦有,不能食,咽津猶可,懸雍下垂,肉色瘀紫,緩則潰爛,急則閉喉而死。
四十二、治風火喉證奈何?曰:養陰清燥而風自息,誤用辛溫則死,誤用苦寒傷胃者難治。
十二、醫家遇喉證多以忌表為言,願聞其旨。
曰:實熱證風火煽動,不宜升散,誤表則邪滋蔓周經。
虛寒證元陽無根,升散則脫,亦有偶從表解而獲效者。
為有陽明少陽表證取火鬱發之之義,病不在太陽也,然誤表者居多。
十三、實熱證誤服表藥如何?曰:誤服辛涼解表,不至壞事,誤服辛燥,難治也。
十四、虛寒證誤服表藥與誤服下藥者如何?曰:誤服表藥,散失元陽,難治;服下藥者急死。
十五、喉病而果現表證者,主治若何?曰:少陽半表半裡,往來潮熱,普濟消毒飲有升柴,可用;病在少陽屬虛者,補中益氣湯有升柴,可用;陽明則熱在肌肉,不在皮毛,熱不退者,則葛根、連翹、石膏、知母皆可用。
十六、喉病用藥獲效遲速若何?曰:有服藥一二劑而愈者,有服藥半月至一月而愈者,病有深淺不同,若圖急效更醫,謬妄如此,不治,主之罪也;藥不對證,醫之罪也。
十七、然則,不更,後醫何以知前醫,終保無害乎?曰:但看用藥對證不對證,病雖未痊,卻不加重,因有小效不見敗象,故知為吉,要看其平日學問如何,勿以眾人爭趨者為好手也。
十八、凡喉證服藥與吹藥孰效?曰:清內患不可不服藥,惟斬關奪險,吹藥最捷,二者並行不悖。
十九、喉病失音動痰尚有救乎?曰失音動痰有三,一由腎絕水泛為痰,不治;一由真寒誤服涼藥,使肺胃閉塞,治主溫中;一由風火煽動於上,治主養陰豁痰開胃,然多兇少吉。
二十、寒證喉病初起疑是熱證,何以辨之?曰:試以生薑湯,果熱病則畏辛,不肯服,果寒,則藥受也。
二十一、寒證尚輕,過用辛熱而見燥證,主治若何?曰:以地漿、綠豆、甘草,隨用一味,足以解之,然後進藥。
二十二、熱證尚輕,過用苦寒而病加者,主治若何?曰:重用參耆以助胃氣,兼理餘邪,他病仿此。
二十三、熱邪既盛,真陽復虛,脈見浮緊,重按則濡,下之不能,不下不可,主治若何?曰:附子瀉心湯寒熱並進,斯為有制之兵。
二十四、虛寒喉證,誤服承氣湯,舌黃帶黑,唇焦,與實火相似,但口潤而不渴,主治若何?曰:桂附理中,桂附地黃等湯,相機酌用。
二十五、喉病腫與不腫,虛實曷辨?曰:腫者多實,病在血分,不腫者多虛,病在氣分,血為陰,氣為陽。
二十六、窮鄉僻壤,急無醫藥,有簡便法可立治乎?曰:實火喉痹用地漿湯,見實火門;虛火喉痹用仙鶴卵,見虛火門;白喉熱疫用蒼耳飲,見熱疫門;臨時取辦救急丹,見實火門吹藥隊中。
二十七、入病家防時疫傳染有法乎?曰:默乾元亨利貞五字,飲雄黃酒一口,或食如意油一顆珠,則群邪辟易矣。
二十八、今人喜用西醫,獨喉病不用西醫何也?曰:咽喉要害,生死直爭呼吸,不肯平白喪於人手,苟推此心,自重其生命,則修齊治平之事,不煩而解矣。
以上皆議喉病之治法。
二十九、腦頂百會穴貫通百脈,喉病灸之如何?曰:凡是陰證皆可灸,風火喉、熱疫、白喉斷不可灸。
三十、喉病灸太谿穴,引火下行如何?曰:凡下部虛寒證皆可灸,餘病則否。
三十一、喉病初起用針如何?曰:蛾喉用針最為上策,針破出血則消,即應服藥消風清火。
三十二、蛾不用針,毒可潰乎?曰:吹藥用破蛾丹。
三十三、風火喉可針刺乎?曰:非蛾子不可用針。
三十四、針少商穴如何?曰:喉病初起,針少商穴,出紫黑血,痛自減,若病重,須按各穴針之為妙。
三十五、蒜泥法可代針乎?曰:寒證初起,病輕頗驗,重證虛證則否,詳見寒疫門。
以上言針灸之治法。
三十六、喉病名蛾子曷故?曰:風火相煽,上衝氣管,突起一泡,其形似蛾,因名蛾子。
三十七、喉病有單蛾、雙蛾曷故?曰:左氣管受邪患左蛾,右氣管受邪患右蛾,左右受邪患雙蛾。
三十八、雙蛾腫脹,病在危急,奈何?曰:有吹藥取除惡涎,開關則能進食,方見實火門。
三十九、風火喉與蛾喉治法同異若何?曰:均是風火相煽,但蛾喉腫脹急於閉塞,風火喉稍緩耳。
蛾喉初起在氣管,風火喉初起在食管,治法略同。
四十、喉病有以風火名,曷故?曰:厥陰風木與少陽相火相煽,脈證相參,實是風火,故名之。
四十一、風火喉見證若何?曰:風火隨胃氣上升,熏蒸肺管,初起痛甚,腫者多,不腫者亦有,不能食,咽津猶可,懸雍下垂,肉色瘀紫,緩則潰爛,急則閉喉而死。
四十二、治風火喉證奈何?曰:養陰清燥而風自息,誤用辛溫則死,誤用苦寒傷胃者難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