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輯要卷之八
關燈
小
中
大
味品類
鹽味醎,性寒,無毒。
殺蠱邪疰毒,善走賢和五味,涼血潤燥,吐胸中痰癖,止心腹卒痛,去皮膚風熱。
多食傷肺,發咳,令失色,損筋力。
患水腫者,咳噭者忌食。
小兒中蚯蚓毒,鹽湯沃洗可解。
一種戎鹽,功用稍同。
凡飲食過多作脹,以鹽擦牙,溫水漱嚥二三次可消。
豆油味辛甘,性冷,微毒。
潤燥殺蟲,利五臟血脈。
多食困脾,發冷疾,滑骨髓。
生者解髮?瘡疥。
菜油功用同麻油,味甘辛,性冷,無毒。
殺五黃諸蟲,下三焦熱毒,止心腹痛,通大小腸。
多食滑腸胃,發冷疾。
久食損人肌肉。
生性冷,熟性熱,可隨時經火用。
凡經宿者,食之動風。
若過于煎熬者,性極熱,勿用。
紫沙糖味甘,性寒,無毒。
解酒,和中,助脾,緩肝氣,潤心肺大小腸,治心腹熱,口渴痰嗽。
多食令人心痛。
生長蟲,消肌肉,損齒發疳。
同鰌魚食,生疳蟲。
同葵本食,成流癖。
同筍食,成瘕,令身重不能行。
白沙糖味甘,性寒,無毒,比紫沙糖稍勝,不冷利。
多食助熱,損齒生蟲。
有輕白如霜者爲糖霜,堅白如冰者爲冰糖,性味相同。
卷之八。
蜂蜜味甘,性微溫,無毒。
能解毒,和百藥,安五臟,潤腸胃,明耳目,治心煩,不欲食及腸癖。
多食動脾。
凡取蜜,夏冬爲上,秋次之,春則易發酸。
閩廣蜜性熱,川蜜溫。
西南蜜涼,色白味甜,汁濃而沙,堪入藥。
凡蜜餞、黃梅等果,用細辛置於頂,不生蟲。
薄苛味甘辛,性涼,無毒。
清頭目,利咽喉口齒,散風熟,通關格,寬胸消食,引藥入營衛而發汗。
可作齏食。
虛弱人久食成消渴病,疫症初愈。
食之令虛汗不止,與鱉相反。
白豆莞味甘平,性溫,無毒。
益脾胃,解酒消榖,止反胃,散肺中滯氣,去目内白膜,治瘧疾,能流行三焦營衛,一轉而愈。
食茱萸味辛苦,性熱,無毒。
殺腥物,暖胃燥濕,治心腹冷痛,欬逆瀉痢。
多食動脾火,發浮腫,虛恚,發瘡痔。
有目疾火症者忌食。
食物卷之八生薑味辛甘,肉性溫,皮性寒。
解半夏、菌曹、野禽之毒。
生用發散,熟用溫中,開胃,去穢惡,治風寒鼻塞,濕痰嘔吐。
多食損心氣,發目疾,五痔失血。
凡生癤人食之長惡肉。
淮南王雲:夜不食薑,以免動氣,勿食秋薑,以瀉真氣。
古人亦有秋薑天人天年之語。
一雲:糟老薑,入蟬退則無筋。
砂仁味辛,性溫,無毒。
理脾胃,消水榖,治嘔吐瀉痢,氣結,痞脹冷痛,安胎利産。
得白豆蔻、檀香入肺,得人參、益智入脾,得黃柏、茯苓入腎,得赤石脂入大小腸。
古人用製地黃,不惟引藥力直入丹田,且無泥膈之患。
川椒味辛,性熱,有毒。
殺勞蟲、鬼疰蠱毒,解諸魚蛇毒,調五臟,通三焦,消宿食瘕結,寬胸止嘔,除六腑寒邪,利關節,開腠理,補命門真火,壯陽道,縮小便。
久食令人乏氣,傷血脈,有實熱。
喘嗽及暴赤火跟者勿食。
花椒味苦辛,性溫,有毒,功用與川椒同。
孟詵雲:椒氣善達下,治腎氣上逆,以椒引之,則歸經而安,須微炒出汗可用。
椒目味苦,性寒,無毒。
其氣下行,善行滲道,不行榖道,燥濕定喘斂汗,治腎虛耳聾。
誤食閉口,椒能害人,急飮涼水,麻仁漿可解。
胡椒味辛,性大熱,有毒。
殺魚鱉、蕈毒,溫中下氣。
治寒痰虛脹,及反胃白痢,須以他藥佐之。
多食傷肺氣,令吐血。
有實火人食之,助熱傷氣。
官桂皮味辛,性溫,無毒。
溫中伐肝,補命門火,暖腰膝,治寒疝及氣血冷痛。
有實火人忌食。
大苘香味辛甘,性熱,無毒。
暖下元,助陽道,治肪胱寒疝。
多食昏目發瘡。
有實火人忌食。
小惜香味辛甘,性微溫,無毒。
開胃調中,去穢氣,暖丹田,治賢勞?疝及腳氣。
得酒良。
有實火氏食物卷之八言。
人勿食蒔蘿味辛,性溫,無毒。
滋食味,殺魚肉毒,開胃徤脾,消食利膈,補水臟,治霍亂痞滿腹痛,兩肋氣脹。
有實熱者勿食。
根有大毒,誤食殺人。
茶味苦、甘,性寒,無毒。
芽茶清頭目,發汗,消痰熱,解酒毒,治血痢,如虎丘、天池松蘿之類是也。
粗者曰茗,性味頗同,解酒消食,清熱除煩,利小水,滌油膩,解炙傳之毒,如宜興岕茶之類是也。
凡飲茶宜熱不宜冷,宜少不宜多,過飲去人脂。
飢時勿飲,空心尤忌。
飲茶多,令人少睡。
忌同醎味者飲,如引賊入腎。
凡食後用濃茶漱口,令齒不敗。
諸名山皆出茶,水土各有所宜,而其性之寒則一。
惟蒙山荼性溫,亦能療病。
治茶積,用平胄散,少佐丁、麝爲末,鹽湯調下。
酒類甚多,味有甘、苦、酸、淡、辛、澀不三,其性皆熱。
穆氏食卷之八微毒。
行藥勢,殺百邪惡毒,禦風寒霧露,通血脈,扶肝壯
殺蠱邪疰毒,善走賢和五味,涼血潤燥,吐胸中痰癖,止心腹卒痛,去皮膚風熱。
多食傷肺,發咳,令失色,損筋力。
患水腫者,咳噭者忌食。
小兒中蚯蚓毒,鹽湯沃洗可解。
一種戎鹽,功用稍同。
凡飲食過多作脹,以鹽擦牙,溫水漱嚥二三次可消。
豆油味辛甘,性冷,微毒。
潤燥殺蟲,利五臟血脈。
多食困脾,發冷疾,滑骨髓。
生者解髮?瘡疥。
菜油功用同麻油,味甘辛,性冷,無毒。
殺五黃諸蟲,下三焦熱毒,止心腹痛,通大小腸。
多食滑腸胃,發冷疾。
久食損人肌肉。
生性冷,熟性熱,可隨時經火用。
凡經宿者,食之動風。
若過于煎熬者,性極熱,勿用。
紫沙糖味甘,性寒,無毒。
解酒,和中,助脾,緩肝氣,潤心肺大小腸,治心腹熱,口渴痰嗽。
多食令人心痛。
生長蟲,消肌肉,損齒發疳。
同鰌魚食,生疳蟲。
同葵本食,成流癖。
同筍食,成瘕,令身重不能行。
白沙糖味甘,性寒,無毒,比紫沙糖稍勝,不冷利。
多食助熱,損齒生蟲。
有輕白如霜者爲糖霜,堅白如冰者爲冰糖,性味相同。
卷之八。
蜂蜜味甘,性微溫,無毒。
能解毒,和百藥,安五臟,潤腸胃,明耳目,治心煩,不欲食及腸癖。
多食動脾。
凡取蜜,夏冬爲上,秋次之,春則易發酸。
閩廣蜜性熱,川蜜溫。
西南蜜涼,色白味甜,汁濃而沙,堪入藥。
凡蜜餞、黃梅等果,用細辛置於頂,不生蟲。
薄苛味甘辛,性涼,無毒。
清頭目,利咽喉口齒,散風熟,通關格,寬胸消食,引藥入營衛而發汗。
可作齏食。
虛弱人久食成消渴病,疫症初愈。
食之令虛汗不止,與鱉相反。
白豆莞味甘平,性溫,無毒。
益脾胃,解酒消榖,止反胃,散肺中滯氣,去目内白膜,治瘧疾,能流行三焦營衛,一轉而愈。
食茱萸味辛苦,性熱,無毒。
殺腥物,暖胃燥濕,治心腹冷痛,欬逆瀉痢。
多食動脾火,發浮腫,虛恚,發瘡痔。
有目疾火症者忌食。
食物卷之八生薑味辛甘,肉性溫,皮性寒。
解半夏、菌曹、野禽之毒。
生用發散,熟用溫中,開胃,去穢惡,治風寒鼻塞,濕痰嘔吐。
多食損心氣,發目疾,五痔失血。
凡生癤人食之長惡肉。
淮南王雲:夜不食薑,以免動氣,勿食秋薑,以瀉真氣。
古人亦有秋薑天人天年之語。
一雲:糟老薑,入蟬退則無筋。
砂仁味辛,性溫,無毒。
理脾胃,消水榖,治嘔吐瀉痢,氣結,痞脹冷痛,安胎利産。
得白豆蔻、檀香入肺,得人參、益智入脾,得黃柏、茯苓入腎,得赤石脂入大小腸。
古人用製地黃,不惟引藥力直入丹田,且無泥膈之患。
川椒味辛,性熱,有毒。
殺勞蟲、鬼疰蠱毒,解諸魚蛇毒,調五臟,通三焦,消宿食瘕結,寬胸止嘔,除六腑寒邪,利關節,開腠理,補命門真火,壯陽道,縮小便。
久食令人乏氣,傷血脈,有實熱。
喘嗽及暴赤火跟者勿食。
花椒味苦辛,性溫,有毒,功用與川椒同。
孟詵雲:椒氣善達下,治腎氣上逆,以椒引之,則歸經而安,須微炒出汗可用。
椒目味苦,性寒,無毒。
其氣下行,善行滲道,不行榖道,燥濕定喘斂汗,治腎虛耳聾。
誤食閉口,椒能害人,急飮涼水,麻仁漿可解。
胡椒味辛,性大熱,有毒。
殺魚鱉、蕈毒,溫中下氣。
治寒痰虛脹,及反胃白痢,須以他藥佐之。
多食傷肺氣,令吐血。
有實火人食之,助熱傷氣。
官桂皮味辛,性溫,無毒。
溫中伐肝,補命門火,暖腰膝,治寒疝及氣血冷痛。
有實火人忌食。
大苘香味辛甘,性熱,無毒。
暖下元,助陽道,治肪胱寒疝。
多食昏目發瘡。
有實火人忌食。
小惜香味辛甘,性微溫,無毒。
開胃調中,去穢氣,暖丹田,治賢勞?疝及腳氣。
得酒良。
有實火氏食物卷之八言。
人勿食蒔蘿味辛,性溫,無毒。
滋食味,殺魚肉毒,開胃徤脾,消食利膈,補水臟,治霍亂痞滿腹痛,兩肋氣脹。
有實熱者勿食。
根有大毒,誤食殺人。
茶味苦、甘,性寒,無毒。
芽茶清頭目,發汗,消痰熱,解酒毒,治血痢,如虎丘、天池松蘿之類是也。
粗者曰茗,性味頗同,解酒消食,清熱除煩,利小水,滌油膩,解炙傳之毒,如宜興岕茶之類是也。
凡飲茶宜熱不宜冷,宜少不宜多,過飲去人脂。
飢時勿飲,空心尤忌。
飲茶多,令人少睡。
忌同醎味者飲,如引賊入腎。
凡食後用濃茶漱口,令齒不敗。
諸名山皆出茶,水土各有所宜,而其性之寒則一。
惟蒙山荼性溫,亦能療病。
治茶積,用平胄散,少佐丁、麝爲末,鹽湯調下。
酒類甚多,味有甘、苦、酸、淡、辛、澀不三,其性皆熱。
穆氏食卷之八微毒。
行藥勢,殺百邪惡毒,禦風寒霧露,通血脈,扶肝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