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物輯要卷之七

關燈
魚品類 鯉魚味甘,性溫,無毒。

    能溫補,去冷氣,治水腫,腳氣,黃疸,安胎。

    同犬肉、豆藿食,令消渴。

    同葵、萊食,害人。

    燒灰,米飲服,發汗定喘,下乳,消腫止痢。

    童便浸煨,止反胃及惡氣入腹。

    凡鯉春兩筋黑,血有毒。

    凡溪澗生者,腦有毒,忌食。

    炙鯉勿使煙入目,大損目光。

    子同豬肝食,害人。

    穆氏食卷之 鯁魚味甘,性溫,無毒。

    諸魚惟此屬土,能調胃,實腸補虛。

    同五味煮食,溫中下氣,止痢。

    同蓴作美食,開胃進食。

    同豆煮汁飲,消水腫。

    同蒜食,助熱。

    同沙饒食,生疽蟲。

    同疥菜食,發浮腫。

    同鷄、雉、鹿、猴、豬肝食,生惡疽。

    子同豬肝食,害人。

    鯢魚味甘,性溫,無毒,利五臟。

    作膾食,扶脾胃,進飲食。

    同醬、芥菜子汁食,消食下氣。

    患瘴别者忌食。

    鰣魚味甘,平,無毒。

    開胃補虛。

    多食發痼疾及瘡疥疽疾。

    鱸魚味甘,平,微毒。

    補五臟,和腸胃,壯筋骨,利水氣,安胎。

    多食發瘡腫,成痃癖。

    勿同乳酪食。

    肝不可食,剝人面皮中鱸魚毒,多飲蘆根汁可解。

    鱖魚味甘,平,無毒。

    和脾胃,補虛勞,益氣力。

    多食。

    穆氏食卷之令肥徤,破惡血,止腸風,下血,殺蟲。

    小者味美,重三四斤者不隹。

    延壽書雲:鰕鬐剌凡十二,以應十二月。

    誤哽害人。

    黨魚味甘,平,無毒。

    暖胃益氣,多食發瘡疥。

    此魚大者四五寸,小時卽有子。

    解魚味甘,性溫,無毒。

    溫中益脾,止冷瀉。

    多食發瘡疥丹毒。

    鱠殘魚味甘,性溫,無毒。

    養胃寬中。

    多食令人發瘡疥及小兒赤遊風。

    鰱魚味甘,性溫,無毒。

    溫中益氣。

    多食令人熱中發渴,發瘡痍。

    ?魚味甘,性溫,無毒。

    暖胃徤脾,多食動風氣,發瘡疥。

    有重四五十斤者。

    供魚味甘,性溫,無毒,和中溫胃。

    多食動風氣,助溫執,發瘡癤及痼疾。

    鯢魚味廿,性溫,無毒。

    暖胃助脾益氣,多食發瘡。

    穆氏食卷之七疾及溫毒流氣、痰核病 青魚味甘,平,無毒,和中益氣力。

    同韭、白煮食,去煩悶,治風痺腳氣。

    勿與胡荽、麥醬、小豆、葵藿同食。

    天麥青魚味甘,平,無毒,肥美,開胃益人。

    患疫病者,洩瀉者不可食,多食發瘡癬。

    白魚味甘,平,無盍,開胃助脾,補肝明目,去水氣,通行十二經絡。

    發炙藏。

    多食,熱中生痰。

    泥人心同。

    棗肉食,令腹痛。

    患瘡癤者勿食。

     鮮魚味甘,平,無毒。

    禰虛乏,益氣力,止血淋。

    多食動風氣,令心痛腰疼,發瘡疾。

    同筍乾食,令癱療。

    小兒食之成瘕瘕。

    瑞雲善發藥毒。

    服丹石人勿食。

    子性寒,無毒,肥美殺蟲。

    此魚有二種:紫白味隹,剖之脂水滴下若珠者;水白無味,有毒,脂汁滴下若水者,人不知也。

    鯔魚味甘,平,無毒,開胃氣,和五臟。

    多食令人肥之十徤,以其性亦屬土也。

    石首魚味甘,平,無毒,開胃實脾,曝乾爲卷,消宿食,止瀉痢,宜病人。

    炙食,消瓜成水,寬腹脹。

    勒魚味甘,平,無毒,和中氣,徤脾養胃。

    鹽黤作養,功用同。

    鰕魚,味甘,性溫,無毒。

    和中氣,開胃助脾。

    多食助火,動痰,發瘡疾。

    鮎魚味甘,性微寒,無毒。

    利小水,消水腫,助胃氣。

    同蔥煮食,散痔血。

    同半肝食,患風噎涎。

    同野豬肉食,令吐瀉。

    同鹿肉食,令筋甲縮。

    有赤目赤鬚無腮者,誤食殺人。

    皮消痘毒,肝治骨哽。

    鮑魚味甘,平,無毒。

    和腸胃,下膀胱水。

    多食動痼疾。

    同野豬、雉食,令人發癲。

    同鹿肉食,殺人。

    赤目赤鬚者忌食。

    河豚味甘,性溫,有毒。

    開胃殺蟲。

    多食發風助濕。

    穆氏物卷之七動痰同鴨肉食,益人。

    有痼疾瘡疾者不可食。

    服藥人不可食。

    忌用冶煤火煮,誤食沾灰塵者,殺人。

    肝味甘美,有大毒。

    洗浄惡血,去飭膜,煮極熟可食。

    子有大毒,忌食。

    凡中此魚毒,俗用橄欖、蘆汁等解,少效,須用鴨血灌下,立解。

    有赤自者,有極肥大者,殺人,諸物不能解。

    比目魚味甘,平,無毒。

    補虛乏,益氣力。

    多食動風氣。

    有風溫病者勿食。

    黑魚味甘,性寒,無毒。

    寬膈消脹,利大小腸,治濕痺腳氣痔疾,及妊婦子腫。

    同小豆煮食,消腫滿。

    多食發痼疾。

    膽甘辣,無毒。

    陰乾,救喉瘴將危者,黠入卽可,或水調灌下肝腸,和五味炙香,貼痔瘻、蚌忓瘡,引蟲出盡而痊。

    除夕用大黑魚煮湯浴小兒,能稀疽鯁。

    觸味甘,性微溫,有小毒。

    壓諸草藥石毒,殺雱氏之十六蟲。

    補虛乏,起陽道,去風濕痺痛,腳氣五痔,女人帶淋,陰瘡,小兒疳熱。

    同白果食,患軟風。

    有重三四斤者,昂頭三寸遊者,四目者,無鰓者,背有白點者,腹有黑斑者,尖頭劍春,黑色者,無味,並有毒,忌食。

    海饅鰕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