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關燈
重梓《傷寒論翼》序 夫寶物之顯晦,各有其時,如荊山之玉,豐城之劍,沉埋日久,當其時至,必有卞和起不平之鳴,雖兩刖不辭,稱屈而爭,雷煥俯求豐城令,入獄起沉而出,遂令舉世共知為寶,以成不朽之名。

    矧夫拯救蒼生夭折之書,而為人世之真寶者,又豈能終晦而不顯哉?《傷寒》一書,出之仲景,乃上天垂憫蒼生,特簡淵鑑聖醫,拯生民之夭折,宜如日之麗天,健運不息,何其越世,即泯焉無傳乎?晉之叔和,得之口授,參恭以己撰,謬引經文,著為序例,有誤後人,遂有千古魚目混珠之嘆,賴後賢方中行、喻嘉言、程郊倩、柯韻伯等,卓識過人,削偽存真,而韻伯更覺天資穎拔,所著《傷寒論翼》,將仲景之條,渾化而論,講一法即以眾法比類而推講之,論一方,亦以眾方比類而推論之,遂覺仲景通身手眼,一時畢現,使讀者無復膠柱鼓瑟之誚,洵仲景之大功臣也。

    宜其萬古重明,不緻再墜,何未幾而棗梨蠹蝕,蕩無復存,是寶物之顯而復晦者也。

    近有崇川程繩玉先生,著《傷寒發明》一書,所遵是書,十之七八,斷章分注,於各條之下,使人易明,亦善法也。

    但分而不合,未免反掩柯氏之心法,予於拙作《醫權初編》中論之已詳。

    新安羅東逸先生,集《古今明醫經論證治匯粹》八卷,為醫林中之至寶,今皆泯滅無傳,惟此與《名醫方論》二卷,予次第得之。

    噫!醫道掃地久矣。

    繼晦重明,此非其時耶?舍此八卷,其誰與歸?茲皆梓以為倡,其餘六卷,必有同志君子,訪集續梓以成全帙,大彰斯道於不朽,並使羅子之苦心,復見於今日也。

    若謂寶物之晦而當顯則可,若以吾擬之卞和雷煥抱屈而爭、起沉而出者,則是冒天功而蹈虛譽,則吾豈肯當哉?是為序。

     重梓《古今名醫方論》序 古之創為醫者,非立極大聖不能,其次則鴻儒宿學,念天下蒼生,惟有拯救夭折為急務,故醫道得以洞明造化之理,緣有不為良相,則為良醫之說,為其在德不在利也。

    今之號為醫者,其上智之士,志在讀書幹祿,緻身華膴不屑屑於茲,中智之士,每改業學醫,其才智可想見矣,甚有僅識之乎而文理全然不曉,亦濫竽於其間者,故有習醫廢人,與不服藥得中醫之誚,以其在利而不在德也。

    蓋醫之理,即經綸之理,治天下不明其道則荼毒者眾,習醫不明其道,則慘殺者多,又何以治天下以上智,習醫以中智以下之人哉?設使聖天子加以賞罰,以衡文之法衡之,吾恐岐黃之徒,無孑遺矣。

    我朝新安羅東逸先生,集《古今明醫經論證治匯粹》八卷,含英咀華,探奇摘錦,為醫林中最上乘。

    觀其「匯粹」二字,其微妙可想見一斑,宜其一燈遠紹,永覺醫人,奈何甫一世而即泯滅無傳?此無他,為其義理奧妙,非淺人所能問津,以陽春白雪,而和之自寡,聽其淪沒,而不復問耳。

    無怪乎鄙俚淺近之書,戶傳家誦而不朽也。

    將謂叔和為古之太醫,雖謬而亦真,東逸為今之韋布,雖真而亦謬耶,是皆中人以下之才識,而以成敗論人也。

    醫道可勝嘆哉?若有奇傑之士,志在乎立德,而不在利祿之謀,以之習醫而不能明乎道者,未之有也。

    是書予得二卷,一曰《傷寒論翼》,乃柯韻伯先生所著,予已序之矣,一曰《名醫方論》,乃彙集古今醫方之明論者,意在絲絲入扣,辨析微茫,最忌似是而非,毫釐千裡,其文理暢茂,辭句雅馴,又其餘事耳。

    茲皆梓以倡世,欲天下同志之士,訪集續梓以成全美,俾醫者見之,知斯道之難,鼓勇精進,切劘淬礪,自可盡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