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伎類
關燈
小
中
大
室矣,出門矣,由坦途而峻嶺矣,又陟山而渡水矣,猶是入館舍而上榻矣。
」童言甫畢,梅遽從榻上欠伸起,竟體大汗如雨,拭目歎曰:「奇哉幻夢乎!」術士叩其夢中所歷,與童所言悉符,因笑曰:「此真境,固非幻夢。
君如不信,俟家報至自知。
」未幾,家書至,驗之,果與夢中所見並童口誦而術士所記者無少異。
劉壯肅倩人圓光 合肥劉壯肅公銘傳任直隸提督時,一人善佛圖澄術,劉延之至署,其人喃喃誦咒,少焉,掌中大放光明,第一幅一人帕首腰刀,第二幅一人服仙鶴補,第三幅深山窮谷之中,一人斷其首。
後壯肅轉臺灣巡撫,並加尚書銜,遂告病歸。
占蔔有演禽之法 術家以三十六禽分配十二時,即生肖也。
占蔔有演禽之法,子為燕、鼠、蝠,醜為牛、蟹、鼈,寅為狸、豹、虎,卯為蝟、兔、貉,辰為龍、蛟、魚,巳為鱔、蚓、蛇,午為鹿、獐、馬,未為羊、鷹、雁,申為貓、猿、猴,酉為雉、雞、烏,戌為狗、狼、豺,亥為豕、蜼、豬。
本朝術家之於生肖,亦僅以生於子年者肖鼠,生於醜年者肖牛,生於寅年者肖虎,生於卯年者肖兔,生於辰年者肖龍,生於巳年者肖蛇,生於午年者肖馬,生於未年者肖羊,生於申年者肖猴,生於酉年者肖雞,生於戌年者肖狗,生於亥年者肖豬,其他皆不論矣。
至豕與豬之分,則豕為家畜,豬為野豬也。
翻卦 占法,用八卦分陰陽排列,配以貪狼、巨門等九星,觀其爻變,以定吉兇,謂之翻卦。
擲卦 擲卦,古筮法也。
筮法本用蓍,後人代之以錢。
占時,用三錢擲之,得一背為單,畫一;二背為拆,畫一;三背為重,畫○;純文為交,畫×。
自下而上,三擲卦成,故稱之曰擲卦。
馬前數 馬前數為占法之一種,俗傳以筆作圈,中書馬字,四周任意作畫,以奇偶定吉兇。
其法最簡,立刻可成,故曰馬前數。
前定數 內閣大庫中,舊存子平若幹箱,曰《前定數》,庫鑰為典籍廳所掌。
宣統辛亥春,有人啟視,僅存數十冊,篇頁零亂。
玩其紙墨,乃明人所為。
三十年前,某相國已取其大半去矣。
山右稷山縣庫亦藏有寫本,大都已往者驗,而未來之事不足憑。
蒙人之蔔筮 蒙俗遇事必蔔,蔔筮之權,操於喇嘛,人民亦兼有能之者。
蔔有二法,一以羊胛骨【羊前腿大骨,俗呼喀拉把。
】抹淨,手執骨之反面凹處,口對骨之正面,將所蔔事由敘明,吐涎於其上之凸處,仰置火中燃之。
去性後,輕取出,【防其碎裂也。
】冷後,視其裂紋,以定吉兇。
裂紋長而直者吉,曲而短者兇。
一以巨骨骰三枚,【二黑一白,製同內地,惟數目之位置異,一與二相對,三四五六逆數。
】置左手中撚之,口誦藏經:「喇嘛拉,甲不生吹哇,生甲拉,甲不生吹哇,吹拉,甲不生吹哇,根頓拉,甲不生吹哇。
」念畢,置右手掌上,乃視其數之奇偶,以定事之吉兇。
軍師 貴州清江台拱黑苗之作事也,必以螺獅二枚置盆中,觀其鬬,以蔔吉兇,每多驗,呼之曰軍師。
攝政王問蔔 攝政王多爾袞入關時,途遇一蔔者,叩以吉兇。
蔔者曰:「吉,但恐不終。
」問其故,曰:「得之者攝政王,失之者亦攝政王也。
」王曰:「豈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乎?」蔔者曰:「後自有驗。
」王曰:「究竟天下是誰?」則又曰:「寡婦孤兒得之,寡婦孤兒失之。
」王曰:「豈非我所有乎?」乃識其言。
故至燕,既逐李自成,即迎世祖母子入京,意謂天命有在,且恐不能終局,欲以寡婦孤兒當其讖也。
王本有自取之意,至是,竟讓大位而不居。
迨宣統辛亥十二月,載灃方以攝政王當國,隆裕後率宣統帝遜位,蓋亦寡婦孤兒也。
陸麗京孫宇台精京房學 陸麗京、孫宇台並精京房學,順治甲申除夕,各占元旦明晦。
麗京決晴,宇台斷雨。
次早,曈曨日出,晚即滂沱雨來,人鹹異之。
宇台兼善潛虛,嘗與麗京同在臨平沈去矜家,一日宴會,麗京舉「之」字問宇台雲:「今日當得幾客?」宇台應聲雲:「之,十一也。
」已而果驗。
黃某占柱僧之出 順治甲申夏五月,嘉興甪裡街徐圃臣在家,方偕友人閒話於中堂,聞堂柱腷膊三響,柱忽開裂,跳出一緇衣僧人,長二寸許,背負黃袱包,遶地疾走。
眾皆駭愕,環而逐之,隨手攫得,咥然有聲,以漆盒緘覆之。
移時聲寂,啟視,則化為燕窩,殘泥零落,他無所有。
時天下初定,王師南下,所至歸命,禾人已改服薙髮矣。
而人心搖搖,潛蓄異謀,適遇柱僧之怪,亟召術者黃某占之。
黃顰蹙良久曰:「此大不祥。
夫僧者,薙髮之象也。
負包而走者,無家可歸也。
燕泥零落者,破巢之下無完卵也。
吾郡其有大厄乎?」未幾,徽人入禾,倡亂舉兵。
王師聞變,自閩反旅攻城。
城陷,焚戮之慘,竟符前兆。
呂晚村占不速之客 石門埭溪有風雨庵,為呂晚村別墅。
屋十數間,曲折有緻。
庭有紫薇,盤囷離奇,古物也。
晚村常夜出訪友,必三更始返,僮籠燈導之。
一夕訪友,笑而告之曰:「今夕有不速客來。
」問為誰,不答。
再叩之,曰:「梁上君子也。
」漏三下,門闢矣,有二人不得出,氣喘汗流,憊極欲死。
呂笑曰:「蠢蟲,何苦乃爾!」賊伏地稽顙,哀求乞命,呂含笑釋之。
蓋二人竊物出,覺非前路,亂山崎嶇,愈走愈遠,則以呂之預布奇門故也。
宋幼清精數學 松江宋幼清孝廉,直方副憲徵輿之尊人也,精數學。
直方生時,預書一紙緘付其夫人曰:「俟是子中進士,可啟視之。
」至順治丁亥,直方捷南宮,開緘,則雲:「此兒三十年後當事新朝,官至三品,壽止五十。
」後於康熙丙午,以宗人府丞遷副都禦史,至三品,丁未卒官,年正五十也。
幼清與淮南白某同年友善,白亦精數學。
一日晨起,謂夫人曰:「今年九月某日,白兄當死。
渠無子,我當渡江取別,為治後事。
」遂買舟渡江。
比至,白已候於門,迎笑曰:「我固知兄今日必來相送。
」遂閉門,相對痛飲數日,至期,白無病而逝。
幼清為治後事畢,乃歸,謂夫人曰:「白兄事已完,吾明年三月亦逝矣。
」後果如期而卒。
陸宗贄因震雷而蔔 順治乙未夏,南匯震雷起西北,摧東門城牆一角。
知縣陸宗贄蔔之,則雲:「邑當有大魁天下者。
」命修葺時鑿「龍門」二字以識。
及己亥會試,朱天襄錦果以第一人捷南宮。
萬年少代人蔔筮 萬年少,名壽祺,徐州人,明末貢士。
嘗衣僧服行淮陰市上,有日者他出,年少即其寓,為蔔筮,得錢二千文,留之而去。
日者歸,茫然不知所以也。
李神仙占蔔奇中 順、康間,有李神仙者,利津人,占蔔多奇中。
霑化李吉津宮詹呈祥寓京師日,嘗問以前程事。
李書一聯雲:「洗耳自同高士潔,披襟不讓大王雄。
」後半載,吉津以建言流徙出關,途次永平,有一秀才迎道側,自言貧苦求資助。
詢其名,則高士潔也,大駭歎。
及出關,一守備王姓,遠來相迓,因為誦聯句。
王駭曰:「雄即某小字也。
」康熙壬寅,詔許生還。
一日,偶舉此事語長洲尤展成太史,尤又駭曰:「此詩乃予昔年戲作《論語》詩中之一也。
」 水碗卦術 康熙時,江西有行水碗卦術者,每至人家,輒以碗貯水,投白米數粒於中,即能知其家事。
凡祖先之名字、相貌、年壽,一一不爽,間有一二字譌者,亦必字異音同,如「之」為「知」、「朱」為「豬」之類,一若有人預告之者。
然必有一同行人立門外,強執途人而與之言,刺刺不休,而室中之人,其言如見,否則一無所知矣。
方直之工射覆 桐城方直之,名其義,工射覆。
客匿黃錢一,命筮之,方曰:「金體四文,既圓且方。
流布天下,錢文為光。
」其兄密之優於天官易數,亦以精射覆稱。
吳三桂以龜蔔 康熙甲寅,吳三桂叛於滇南,駐兵衡州。
衡山嶽神廟有小白龜,大僅如錢,多歷年所,土人以為神之使也,敬而祀之,藏之幃中,藉以占蔔。
三桂妄希神器,擇吉祀神,展輿圖於神座前,默祝,視龜之所向。
龜蹣跚循走,不出長沙、常、嶽間,至雲南而止。
三桂再三拜禱,龜復如之。
三桂之徒黨相顧失色。
故不敢輕出湖南,神告之,神阻之也。
劉泰齋筮得明夷初爻 潛山劉若宜聞滇南吳三桂之變,海內震動。
時皖中大擾,民爭避出城,城外騷然。
劉筮之,得明夷初爻,笑曰:「無能為也。
其占不宜動,動必有災。
」鄰人信之,皆不動,已而果無事。
遠徙者皆中途被掠奪,大困而還。
由是闤闠之間,皆視劉為安危。
劉,號泰齋。
術士知牆圮 吳三桂之稱兵也,有術士精六壬,將往投之。
遇一人,言亦欲投三桂,因共宿。
其人眠西牆下,術士曰:「君勿眠此,此牆亥刻當圮。
」其人曰:「君術未深,牆向外圮,非向內也。
」至夜果然。
柳爾煥言事多奇中 柳爾煥,字子旦,長沙諸生,與人寡合。
精太乙、奇門、六壬之術,言事多奇中。
吳三桂犯長沙,勢張甚,爾煥曰:「此浮雲過太虛耳。
」安親王招緻之幕中,旋辭歸。
川滇官軍有以重幣迓者,皆不赴。
年七十餘,預書時日而卒。
段瞽目為胡昇猷蔔 段某,漢中人,世稱之曰段瞽目。
尚書胡昇猷官漢羌道時,會蜀亂,令蔔休咎。
段曰:「公,貴人也,官必至尚書。
然目下有大厄,但須守正俟命。
脫有憂患,某當任橐饘,雖危無咎。
他日富貴,幸毋相忘。
」未幾,王屏藩陷漢中,誘胡使降,不屈,王怒,縶之獄,將置極刑。
段左右之,慰之曰:「公必不死,賊數盡,是公出坎之日,無憂也。
」已而奮威將軍王進寶進兵漢中,王縊死,胡復任。
尋內遷,官至刑部尚書。
蔡玉汝遇談易道人 閩人蔡琠,字玉汝。
以明經為粵東令,罷官不歸,流寓山寺。
一日,遇一道人於酒肆,自稱秦人李珅,字果成,居華山數十年。
蔡延至寺,與談《周易》。
留五年,將別去,語蔡曰:「此後二十年,癸醜歲,汝必遊京師,是歲十二月二十日,當扃門,百日不可見一人,否則恐不免。
某歲某日,當相見於房山。
」康熙癸醜,蔡客京師,如所戒。
時果有妖人楊起龍之變,都門戒嚴,多所刑戮,至二三月始定。
又二年某日,忽有童子叩門,雲:「師在房山相待。
」蔡疾馳往,李獨立樹下,與語移晷,別去,雲:「將歸華山舊居矣。
」 方石卿善蔔 方尚節,字石卿,淳安賦溪人,長不滿五尺,背傴僂,多笑,兩頰薰然,若中酒然。
少入家塾,受經書,師講授時,輒酣睡不聽,語及蔔筮,則意解。
有道士者,不知所從來,一見石卿,即注目久之,曰:「是子風骨,當得半仙。
」因授以郭璞《易洞林》,批卻導窾,開示方便,則喜心翻倒。
自是遂習為蔔,蔔亦遂時得八九。
遊嚴州,依宋維藩為東道主,連歲或不歸□方春始和,必令占歲祥。
一日,蔔畢,忽呼奇奇,語維藩曰:「今歲當有人自天子所來召君,謹識之。
」維藩囅然曰:「所以煩君蔔者,姑以問安否耳。
窮閭厄巷,與外間久絕,孰為我翰音登於天者?而有命自天,無乃為佞乎?」石卿曰:「書言之固然,謂予不信,則卦書不可用也。
」是為康熙戊午。
是歲也,聖祖詔開博學宏詞科,有刁公子者,豪士也,與維藩為石交,石卿壯遊時,糜維藩金錢無算,已乃別去,闊焉不聞問者歷年矣。
會開制科,刁念維藩厚意久不報,自從其所屬相知有氣力者,以維藩名上,遂登辟書,維藩初不知也。
辟至,乃歎其蔔為神,遠近好事者爭延緻之。
石卿能知足,非自緻力者不以衣食。
垂簾肆中,日可得千錢,則下簾。
當春秋校試,決多士利鈍,巧發奇中,則傾城趨之,夜或申旦不寐,簾至累旬不得下。
嘗有徐某令占,徐,石卿族甥也。
既發占矣,乃寸寸裂之,期以旦日早臨,得為甥覆意之。
詰旦,徐往,石卿為覆意之,則以卦錢擲地,曰:「餘老矣,死期將至耶?何乃得此不驗語?昨占至不祥,於法當考下下。
餘疑非心齋,故筮凟不告,特戒甥以夙興。
而故兆復見,固有能文如吾甥而得下下考者乎?其鬼不神,吾將安仗,餘殆將死也!」頃之案發,徐果考下下,自是名益譟。
於人來占者,更相覆,奪至無著手處,則就占他所而付石卿決之。
石卿決之,多非常所見,而如影應響。
時為之語曰:「文石畫,石卿卦,千石萬石兩無價。
」文石者,汪漢,以丹青馳譽公卿間,亦淳安人,因舉以偶方,稱兩石。
方不善作家,亦自知命薄,不欲事生產作業,歲中所得錢,輒緣手散去。
其歿也,至不名一錢。
方樸山曰:「石卿在族中,於餘為曾王父行。
亦頗言人祿命,顧多不讐。
餘墮地時,石卿謂暗合三奇,當鼎貴,而宿留不偶乃若是。
初議婚吳氏,石卿以兩美必合賀,而婦乃中道夭。
族子某生,石卿推日辰,大驚,謂與明之商文毅公輅脗合,因怪且歎,謂此積不善之家也,安得有是,得毋日辰舛耶?」 鄭明暹精水仙術 淳安鄭明暹占六壬,然時時失之,去其鄉人方石卿遠甚,而所為水仙術,則頗奇。
水仙者,人來稽疑,條舉件繫,自書黃紙為箋,復自緘訖,明暹乃為押緘上,並書符,火之。
潔明水一盂,幕以布,端坐,口中喃喃然。
頃之,水上有字隱起,叩無不答者,多作韻語。
明暹誦之,授其人,或旁人代錄之。
然水上字獨明暹見之,餘人不省也。
過後多驗。
雍正癸卯,方葯房銳意試三場,蔔之水仙,水仙書十三字予之,雲:「兔且走,龍亦飛,七九之間數不違。
」葯房得之大喜,謂歲且卯兔也。
時世宗初改元,故曰飛龍。
辰亦龍祥也,而葯房以丙辰生,脫兔不距,飛龍在天,千裡當不留行矣。
然亡何而猝病,竟不起,以八月十六日奄逝。
有解之者曰:「走且飛,言不久居此也。
介七九之間,為八,以卒之月告也。
盉七九而計之,其數十六,則并以日告也,故曰數不違。
」 明暹幼為道士,坐事戍宿遷,遇道人,授以相墓田法及水仙術,使占墓田吉兇,曰:「子言之無文,可以筆劄代脣舌也。
」其後以肆眚歸裡,遂行其術於裡中。
方問仙時,觀者如堵牆。
戚瓶谷自占歸期 德清戚瓶谷學士麟祥侍聖祖南齋有年,每祈禱晴雨,上命占驗,不誤晷刻。
世宗嗣位,忽以事戍寧古塔,戚曰:「吾不能逆覩以及於難,亦數也。
雖然,某年吾當歸。
」及期,其第三子弢文宰連江,請於大府為之奏聞乞恩,果得歸。
劉祿善風角占蔔 劉孝廉祿,康熙時之河南人,善風角占蔔。
聖祖召直蒙養齋,欲授以官,祿屢辭。
後隨扈北征,餉乏,上命蔔之,曰:「不出三日必至。
」果如言。
及從幸灤陽,一日,踉蹌至宮門,奏請速徙高處避水厄。
時方晴霽,夜間山水驟發,果沖及行宮。
又善風鑑,嘗謂張文和、史文靖皆異日太平宰相。
壬寅冬,乞假歸省。
至冬月望日,命家人製縗服,向北哭竟日。
及哀詔到,正聖祖晏駕之二日也。
江慎修精蔔筮 歙縣江慎修,名永,好窮經,尤精蔔筮之學。
著《周易釋義》十六卷行世,其析理頗精,創三十六宮之說,謂《易》中乾、坤、坎、離、大過、小過、中孚、頤八卦,皆無反正,餘可反正者五十六卦,其實僅二十八卦,合之成三十六數。
又謂河圖順生,洛書逆剋。
嘗館同裡某富人家三年,兀坐一編,喜慍不形於色,一起居曰定數,一飲食曰定數。
富人厭而辭之,欣然去。
明年重九日,富人集客為茱萸會,江適過其門,富人邀之入席。
江盡三爵,食二饅首,遂起辭。
富人留,則曰:「定數也。
」引富人至書室廚後,見有徑寸帖書雲:「三年賓主歡,一日遽分手。
尚有未了緣,明年九月九。
邀我賞茱萸,酌我三杯酒。
數定且歸休,隻啖兩饅首。
」 慎修平生不妄交,惟與同村程翁善。
程亦精奇門者。
一日,同醉歸,程曰:「月色大佳,盍乘輿入城乎?」慎修曰:「夜二鼓矣,入城且十裡,倘不及反,奈何?」程指道旁石曰:「此石今夜亦至城,何雲不及也?」慎修笑曰:「誠然,惟此石明日始返耳。
」旁觀異二人言,坐石旁驗之。
俄有擔酒者以擔後輕,載石去。
明午,果載回棄舊處。
於是村中鹹仙慎修矣。
村有戴正者,負異才,過目不忘,聞慎修名,擔簦往學。
慎修適他出,正徑入室,據案翻閱三日,盡讀所藏書。
慎修歸,正師事唯謹。
慎修問讀此間書未,正言盡熟矣。
慎修曰:「能用否?」正曰:「未也。
」異日兩人遊隴上,見黃牛與黑牛觸,慎修問之曰:「牛孰勝?」正曰:「黃,土也;黑,水也。
土克水,黃當勝。
」慎修曰:「不然。
今於令為孟冬,於日為壬子,水旺,土斯廢矣。
此理不可拘於一定,而學所以貴於化也。
」已而黑者果勝。
正大悟,學日進,名遂與慎修垺。
雍正初,大吏薦慎修於朝,世宗召見,慎修戰栗不能對,乃薦正。
正口如泉湧,剴切詳明,世宗大悅,問卿與師孰優,對曰:「臣劣。
」世宗曰:「師優不對,何也?」對曰:「師年耄,患重聽,若所學,固勝臣萬萬也。
」上嘉其讓,賜翰林。
馬敬六占瓷器之碎 馬敬六進士嚴性淡泊,終身家食。
精數學,朝風夕雨,推測而知。
小至家用什物,亦預知成敗。
家貯瓷器,歷有年所,戲占之,應碎於即日午刻,顧未明其緻碎之由。
置之案,自守之。
適夫人呼令午膳,敬六注目凝視,無暇他顧。
催之再四,竟若罔聞。
夫人怒,揮器於地,碎至百片。
敬六笑而起曰:「驗矣。
」 徐念祖通壬遁術 桐鄉徐念祖通壬遁術,乾隆乙醜二月,錢嶼沙方伯問以得與春闈分校否,徐曰:「魁罡並到,喜氣非凡,意元卷出公房乎?」會元蔣元益、狀元錢維城果皆出其門。
後徐宰蒙陰,有犯越獄逸,課之,謂當在治東三十裡外水草之交。
乃率役追捕,行經小村,令役具餐,自憩柳下。
遙見一池中有叢草,回顧有老嫗立簷間,注目向池,若意喻者。
飭役投入池覓之,果獲。
蓋犯立池中,手擎眾草覆其頂也。
李芬為兆文毅占 李芬,臯蘭人。
少孤貧無依,因入行伍,從定西將軍兆文毅公惠平伊犂,擢千總,為行營傳宣。
方大兵之征回部也,未抵葉爾羌,遇賊首霍集占,率眾掩至,環營積土為城,城高三丈許,外濬深壕,削木為槍,林立壕底。
賊踞城施礮,晝夜巡守,而大兵遂無一人得出。
逾月,糧且盡,兆束手坐帳中。
李進曰:「兵饑矣,將軍盍急以糧濟之?」兆怒曰:「若知無糧而故倡斯言,欲蠱軍心耶?」李曰:「軍自有糧,不取耳。
營東南土中有三百餘石,請遣兵發之。
」兆曰:「掘地無糧,當以軍法誅汝!」姑試之。
乃命家僮曰六十三者,荷鍤隨李去。
頃之,二人握米以獻。
兆大奇之,促往掘,果如其數。
因問他處有之乎,李曰:「西北角尚有二千七百餘石。
」亦如言,無毫髮爽,眾皆驚歎。
兆詰其故,曰:「以占得也。
」兆曰:「何日出圍?」李曰:「占之矣。
某日援兵至,次日當潰圍出。
某日大功成,將軍當進封公爵。
」已而皆驗。
伍纂為黃士簡蔔 伍纂,武陵人,蔔休咎如響。
提督黃士簡嘗失金,使蔔之,曰:「金未出署,明日必見。
」如期,果得之於書室東北隅。
士簡乃令並蔔盜金之人,纂不可。
陳文恭為王文端蔔科甲 臨桂陳文恭公宏謀精易學,占休咎甚驗,然不輕蔔。
撫山西時,韓城王文端公傑客其幕中,乾隆己卯,將旋陝鄉試。
文恭先夕潛為之蔔,次晨,告文端曰:「子此行必售,餘已為子蔔得佳兆,且知名次之高下矣。
」文端固請示之,文恭曰:「餘書諸箋,緘存某幕客手中,待君捷後驗之。
文端就試,榜發,中副車,仍至館,謂蔔不驗。
文恭曰:「息壤在彼,可證也。
」因問某幕客,索觀拆封,則有「中式副榜第八名」七字,文端大奇。
次年庚辰,舉行恩科,復歸試,乞再蔔。
蔔後告之曰:「今科正榜無疑,但似元非元耳。
」迨榜發,中式第七。
是科解元為雷爾傑。
蓋文端名傑,與解元名稍雷同也。
辛巳春,文端入都應禮部試,復先期為之蔔,語之曰:「此行必可連捷,然萬不宜得會元。
儻中十名以外,則大魁可必。
自此前程遠大,福壽無量。
」文端謝曰:「傑年四十矣,敢妄想耶,公其善頌善禱乎?」文恭曰:「有數在,決不誑子,子其勉之。
」是年春闈,文端中第十一名,廷對果第一。
後官至東閣大學士,享全福,臻上壽,果如所言。
姬南唐言多奇中 永濟姬南唐好五行陰陽之術,所言多奇中。
嘗遊河濱,眾漁者方覷波紋上下,乃指正北,語之曰:「往此必有獲。
」果一網得巨魚。
婣家殯有期,則曰:「果以是日殯,恐有火厄。
」及殯,火猝發,廬舍盡焚。
李璇以物蔔 乾隆中葉,甘肅有參將李璇者,自稱李半仙,但視人一物,便知休咎。
南昌彭文勤公元瑞與沈雲椒同往占蔔,彭指一覘問之,李曰:「石質厚重,形有八角,此八座象也。
惜為文房之需,非封疆之材。
」沈以所懸手巾問之,李曰:「絹素清白,自是玉堂高品,惜邊幅小耳。
」方笑語間,雲南同知某亦來占蔔,取煙管問之,李曰:「管有三截,鑲合而成,居官亦三起三倒,然否?」某曰:「然。
」李曰:「君此後亦須改過,不可再如煙管。
」某問何故,李曰:「煙管為最勢利之物,用則全身火熱,不用則頃刻冰冷。
」某大笑,慚沮而去。
逾三年,彭督學任滿回京,李亦入都引見,彭故意再取煙管問之,李曰:「君又放學差矣。
」彭問何故,李曰:「吸煙不飽。
學差試差,非可大富。
且煙管終日替人呼吸,督學終年為寒士吹噓,再得文衡,意中事耳。
」已而果然。
大兵平定回部時,李亦從軍。
有兵士遺火,焚轅前草地,主帥使占吉兇,即對曰:「無他,公不日當有密奏耳。
火得枯草,行最速,急遞之象也。
煙氣上升,上達之象也。
餘所以知為密奏者,因密奏當焚草也。
」主帥曰:「我無密奏事。
」李曰:「遺火無心,非預定也。
」既而果然。
智天豹妄編大清天定運數 智天豹以精曆數自詡,妄謂乾隆但有五十七年,稱為世祖示夢,遂編造年號,稱大清天定運數,使門徒張九霄叩閽跪獻。
高宗發交軍機大臣及刑部審訊,以為詛咒,照大逆律淩遲。
高宗謂:「乾隆果五十七年,其時朕壽八十有二,即歸政亦不為早,是此條不得謂之詛咒。
惟妄編年號三十餘條,且犯皇祖廟諱,並稱世祖顯聖,則喪心病狂,不可不按律懲治,張九霄著改為斬監候,秋後處決。
」 錢南園復秩之占 錢南園通政灃,以通政使督學湖南,風裁峻厲,士子雙服,而官僚亦畏之.留任六年,將及瓜期,以內諱歸,旋丁外艱.先有會同匿表案辦結,移交湘撫浦蘇亭中丞.浦乃飾辭入告,絕不為南園留地.上責之,降補主事.乾隆甲寅,赴部補官,已有缺矣,適有鄉人精六壬者,占之雲:「此缺決不能補,當仍復清要之秩.」笑置之.不數日引見,上問:「汝是參國泰的錢某,何久居裡舍耶?」南園謹奏兩次居憂之故.上命查有員外缺出,可即補.踰日,特旨補授湖廣道監察禦史,旋命入軍機處行走. 王述庵篤信陰陽家言 青浦王述庵侍郎昶無子,蓋以篤信陰陽家言,每好合,必選擇吉日,而預算是夜某星過某度,苟時日稍不利,即否之故也。
述庵族姓不蕃,近支又無可繼者,至晚年,乃以疏族農人之子為子。
戴尚文神算 戴尚文,漵浦人,幼穎異,十五為諸生,從鴻臚卿羅典遊嶽麓,稱高才生,經史而外,凡天官星蔔諸書,無不究覽。
嘗曰:「吾之經師為羅先生,未知誰可為吾之術數師者?」既聞江南某僧精六壬,奇門遂往執贄,僧盡以所習祕訣授之。
半載,得其傳,歸應鄉試。
長沙同舍生金為人竊,索償居停主人,搶攘間,尚文為占之曰:「君金若幹,盜者青衣,手魚肉前行,後一白衣者隨之,肩荷重物。
君以某時候之於驛步門外,可獲也。
」如其言往,果驗。
又嘗侍母夜坐,心動,知偷兒入宅。
取井底泥塗竈門,書符封之,偷兒不得出,遂就擒。
嘉慶初,湖南三廳苗變,福康安督師勦之,招緻奇才異能之士,羅薦漵浦兩生,一嚴如煜,一尚文也,瀕行,羅謂尚文曰:「嚴生負經濟才,固應祿仕。
汝疏散為幕客,則進退自如,慎勿以官職自羈也。
」尚文唯唯。
往見福,長揖不拜。
福欲試其術,握帶絲於手,問之曰:「聞先生神算久矣,亦知吾握中何物耶?」尚文即請示一字,析其數,以五行推之,曰:「絲縷耳。
」福大驚,待以軍師之禮,凡事必咨之。
時苗甚猖獗,夜恆撲營,尚文輒預知之,遂有備無患。
嘗於五月進攻旗鼓寨,占有大冰雹,賊伏林莽甚夥,師出不利。
福偶惑人言,弗聽。
及午,師將抵寨,忽陰雲四合,大風雷雨,冰雹交下,如拳如卵如甎,擊傷士卒無算,伏苗乃四起乘之,兵力莫支,方悔不從尚文言。
而戴神仙之名,所至大譟矣。
又大軍在乾州,偶營龍頭,為兵家所忌。
苗圍之,斷水,軍不得食,危甚。
尚文請設壇鑿池,己被髮仗劍作法,以劍劚地,清泉湧出,軍心遂安。
己未,駐師天心寨,尚文夜觀天象,知將星有異,乃作書潛置幕府,辭歸。
不數日,福薨,眾乃悟其歸意,固預知有此也。
尚文既歸,未幾病卒,且自知某日當死也。
沒後,其母傷之,陳僧所傳書於庭曰:「子一生精血,盡耗於此,不可留以累後人也。
」焚之。
自是遂絕傳。
布袋和尚談休咎 布袋和尚者,嘉慶時至吳江縣城賣蔔,居城東關帝廟,口操楚音,年可七十餘。
項懸黃布袋,不暫釋,因以名之。
袋廣長尺餘,每日所用之物,若杯,若壺,若冠履,若紙墨筆硯,鹹取之於此,未嘗闕。
和尚日賣蔔,以十事為限,談休咎輒中。
既畢,則徧遊村市,見字紙必拾之,投袋中,恆勸人惜字。
自言每日所拾,暮則權之,必滿一斤之數,如是者三十餘年矣。
廟中人有伺其睡熟,而探其袋者,止得龜殼一,長寸餘,於是皆疑為仙,環而叩其術。
和尚厭之,乃不恆至。
一夕忽來,即闔戶而寢。
次日日中不起,呼之不應。
破扉入,則圓寂矣。
失其袋,大索不得。
方共驚異,而西郭外之人麕至,鹹曰:「和尚成神矣。
」蓋其地故有土地廟,是夕父老皆夢土地來別,曰:「吾去矣,明日有懸布袋於項者,是代吾者也。
」及旦,父老至廟中察之,則見神項下懸一黃布袋,詫曰:「此布袋和尚之物,胡為而在此?」入城,而和尚果死,故知其真成神也,眾即葬之土地廟後。
張恆所見賣卦者 張恆少時嘗見一賣卦者,持卦盤入人家,耳際常黏黃紙小條一,硃書符籙如仙篆,然亦不知其何字何用。
以石子一枚置人家竈神堂上,然後踏禹步誦呪語畢,能言其家男女生日,並其財物多寡,且言已往事歷歷不爽。
問休咎,多奇中。
門外行人,一覩其足步,能知其往何處。
事畢,命其家取黃線一條,穿八十一大青錢與之,然後出。
或言是為白蓮教異派,此猶其術之小焉者也。
吳禮後占牙牌數 嘉慶癸酉九月,山東賊起,曹縣、定陶皆被蹂躪,而金鄉獨完。
方七月,金鄉縣令黃以事留省,暴卒,魯撫命候補知縣陽湖吳禮後堦往攝其篆。
吳至,訪邑紳張觀察體分,體分言:「地方不靖,必有奇變,士民避亂者紛紛矣。
豺狼徧地,去將焉往?餘老矣,當早覓死所,不願以頸血濺賊刃。
」因泣下。
吳曰:「公無憂,當謀所以禦賊者。
」遂辭歸。
撫轅弁左壽寧入見,具言撫軍捕賊之令初下,縣官過於張皇,賊皆走,未易獲。
吳乃詭作縱賊者,諭告大眾,謂刁詐之徒,挾私誣告,妄指某某為教黨,苟無確據,罪必反坐。
賊皆喜,相率逃歸。
吳遂飭刑房張自修、皂頭李為密緝南路各賊。
初,吳自臨清來,途次,占牙牌數,有雲:「龍華會上人,全仗修為力。
平時不用功,佛腳抱何益。
」及見張自修、李為名,始大悟。
察其人誠樸,任用之。
賊渠之擒,二人之力也。
鄒簡廷精蓍蔡 青浦鄒簡廷精蓍蔡,一日,金聖瑞以夜夢牀下有白雞出走,詣鄒蔔。
鄒蔔之,曰:「地中有銀,爻象主今夜發動。
然非君物,且尚有大不利焉。
」金自念銀在牀下,不憂人攫,因詣友人處貸銀買香燭雜物,將於祀神後發之。
時為六月中澣,大雨驟集,因留宿於其家。
明晨返,則西鄰夜火,屋被燬矣。
杜念亭家婢浣於河,見大龜,捉以歸。
龜能沿壁走,聞喚即至。
而婢肌革銳減,喘而言,臑而動,日飲米汁,漸少生氣。
詰之,謂有戴烏緞帽者來擾。
杜亦詣蔔,鄒曰:「妖乃己所引進,或為介類。
」杜乃以刃剸龜背,婢病頓痊。
周某為景杏村蔔 商城景杏村總戎又春以行伍起家,官終福建汀州鎮總兵,為伯韓大令學湘之父,毓華大令崧之祖。
其至江蘇也,實為其姑丈崇明令熊傳栗招之至。
時風氣錮蔽,南北道遠,鄰裡有尼其行者,杏村決欲往,或勸其就占於裡之周某以定行止。
周賣蔔市中,以善六壬著,且固文士也。
好吟詠,為人蔔,間亦作詩貽之。
見杏村,奇其狀貌,既為之蔔,並贈以七絕,末二句曰:「巨川用汝作舟楫,且唱宏農得寶歌。
」更語之曰:「子識之,他日當有驗也。
」杏村大喜。
不逾月,遂至江南,入蘇松鎮標,旋得官。
官川沙、官寶山時皆立功,於是周之詩皆驗。
杏村嘗於道光辛醜官川沙千總.壬寅五月,英人以禁煙啟釁,犯吳淞,川之土匪乘間肆掠,杏村率民團兵勇赴鄉,獲渠魁,繩以法,地方遂安.川人為建報德堂以酬之.鹹豐癸醜,攝南滙都司.八月,寶山陷於匪,杏村聞報,亟自海外歸,招集逃兵二百人,與留守之典史曹錫燾籌寸禦.而兵惑於人言,謂匪來時不殺人,從景公,無 類矣.於是亡去者泰半,餘二十餘人,合之鄉人,僅四十有七,有洩之於匪者,匪喜其無助也,遂攻城.杏村亟偕其猶子持長棓,冒大雨,奮臂出,四十七人隨其後.遇匪於昏暗中,揮棓,斃六七人,生擒其一。
復與之巷戰於南城下,並追出西門,殺百餘人,生擒四十餘人。
時東門外海神廟有駐匪數百,聞城中有變,將入城,見城上燈火輝耀,大驚,逸去,由是寶山大定。
蔡某為粵寇蔔 鹹豐朝,湘人有蔡某者,素善占蔔,投粵寇,到河時,占課雲:「逢溝必傷大將。
」有黑力虎者,驍健絕倫,陷江寧時,首先登城者也。
恃勇獨行,至陳家溝,遇拳棒教師陳某,率其二子,環而攻之。
爭搏良久,陳家父子敗回,向門逃進,黑力虎追入。
教師一女,年止十七,持鎗伏門側,從後直刺其股,黑力虎仆地,遂斬其首,眾為之奪氣。
牙牌數占字 牙牌之戲,相傳起於宋宣和時,其來久矣。
近世有《牙牌數》一書,借以占蔔,蓋亦古者棋蔔、摴蒲蔔之類也。
光緒己卯江南鄉試,無錫諸士子於榜前占牙牌數,其辭雲:「大開圍場,射鹿得麞。
顧盼自喜,中必疊雙。
」是科無錫縣中式者二人,一顧姓,一章姓。
顧字明見數中,「射鹿得麞」句,暗影章字,尤為巧合。
客為魯伯陽占牙牌數 光緒時,內監張秀林為直隸候補道魯伯陽納賄於朝,圖江蘇蘇松太道。
其所費,為銀二十四萬兩,議定先付八萬,得缺付八萬,蒞任半載付八萬。
道路傳說,物議沸騰。
丹徒丁叔衡太史聞之,偶與客談及,客以牙牌數蔔之,得句雲:「魯陽揮戈,千古奇事。
朝暾熊熊,頃刻即逝。
」 魯在保定,其子留京,謀之於四大恆錢肆,願出重息舉此債,有成議矣。
一老賈不允,謂魯年逾七十,人壽幾何,且資格未合,慮為疆吏所梗,不令到任,而又賄賂公行,言官未必箝口。
以是,事遂不諧。
乃商之於票號,而亦不應。
然諭旨已下,索賕者多,爭向其子勒索。
而江督劉忠誠公坤一果電告總署,令暫緩赴任。
禦史高燮曾、李慈銘亦疏請交督撫察看。
其子大懼而遁,魯卒不得到任,仍留直隸候補,牙牌數之言,至是而驗。
走信夫通壬遁術 耒陽蔣霞初,嘗於長沙旅舍中,見有信局之走信夫方臥病,困甚,乃為診之,數日得痊。
其人過謝,見蔣案頭雜置壬遁占驗諸書,因曰:「頗習此乎?非得名師傳授,不易解也。
」蔣訝其言,詰之,則曰
」童言甫畢,梅遽從榻上欠伸起,竟體大汗如雨,拭目歎曰:「奇哉幻夢乎!」術士叩其夢中所歷,與童所言悉符,因笑曰:「此真境,固非幻夢。
君如不信,俟家報至自知。
」未幾,家書至,驗之,果與夢中所見並童口誦而術士所記者無少異。
劉壯肅倩人圓光 合肥劉壯肅公銘傳任直隸提督時,一人善佛圖澄術,劉延之至署,其人喃喃誦咒,少焉,掌中大放光明,第一幅一人帕首腰刀,第二幅一人服仙鶴補,第三幅深山窮谷之中,一人斷其首。
後壯肅轉臺灣巡撫,並加尚書銜,遂告病歸。
占蔔有演禽之法 術家以三十六禽分配十二時,即生肖也。
占蔔有演禽之法,子為燕、鼠、蝠,醜為牛、蟹、鼈,寅為狸、豹、虎,卯為蝟、兔、貉,辰為龍、蛟、魚,巳為鱔、蚓、蛇,午為鹿、獐、馬,未為羊、鷹、雁,申為貓、猿、猴,酉為雉、雞、烏,戌為狗、狼、豺,亥為豕、蜼、豬。
本朝術家之於生肖,亦僅以生於子年者肖鼠,生於醜年者肖牛,生於寅年者肖虎,生於卯年者肖兔,生於辰年者肖龍,生於巳年者肖蛇,生於午年者肖馬,生於未年者肖羊,生於申年者肖猴,生於酉年者肖雞,生於戌年者肖狗,生於亥年者肖豬,其他皆不論矣。
至豕與豬之分,則豕為家畜,豬為野豬也。
翻卦 占法,用八卦分陰陽排列,配以貪狼、巨門等九星,觀其爻變,以定吉兇,謂之翻卦。
擲卦 擲卦,古筮法也。
筮法本用蓍,後人代之以錢。
占時,用三錢擲之,得一背為單,畫一;二背為拆,畫一;三背為重,畫○;純文為交,畫×。
自下而上,三擲卦成,故稱之曰擲卦。
馬前數 馬前數為占法之一種,俗傳以筆作圈,中書馬字,四周任意作畫,以奇偶定吉兇。
其法最簡,立刻可成,故曰馬前數。
前定數 內閣大庫中,舊存子平若幹箱,曰《前定數》,庫鑰為典籍廳所掌。
宣統辛亥春,有人啟視,僅存數十冊,篇頁零亂。
玩其紙墨,乃明人所為。
三十年前,某相國已取其大半去矣。
山右稷山縣庫亦藏有寫本,大都已往者驗,而未來之事不足憑。
蒙人之蔔筮 蒙俗遇事必蔔,蔔筮之權,操於喇嘛,人民亦兼有能之者。
蔔有二法,一以羊胛骨【羊前腿大骨,俗呼喀拉把。
】抹淨,手執骨之反面凹處,口對骨之正面,將所蔔事由敘明,吐涎於其上之凸處,仰置火中燃之。
去性後,輕取出,【防其碎裂也。
】冷後,視其裂紋,以定吉兇。
裂紋長而直者吉,曲而短者兇。
一以巨骨骰三枚,【二黑一白,製同內地,惟數目之位置異,一與二相對,三四五六逆數。
】置左手中撚之,口誦藏經:「喇嘛拉,甲不生吹哇,生甲拉,甲不生吹哇,吹拉,甲不生吹哇,根頓拉,甲不生吹哇。
」念畢,置右手掌上,乃視其數之奇偶,以定事之吉兇。
軍師 貴州清江台拱黑苗之作事也,必以螺獅二枚置盆中,觀其鬬,以蔔吉兇,每多驗,呼之曰軍師。
攝政王問蔔 攝政王多爾袞入關時,途遇一蔔者,叩以吉兇。
蔔者曰:「吉,但恐不終。
」問其故,曰:「得之者攝政王,失之者亦攝政王也。
」王曰:「豈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乎?」蔔者曰:「後自有驗。
」王曰:「究竟天下是誰?」則又曰:「寡婦孤兒得之,寡婦孤兒失之。
」王曰:「豈非我所有乎?」乃識其言。
故至燕,既逐李自成,即迎世祖母子入京,意謂天命有在,且恐不能終局,欲以寡婦孤兒當其讖也。
王本有自取之意,至是,竟讓大位而不居。
迨宣統辛亥十二月,載灃方以攝政王當國,隆裕後率宣統帝遜位,蓋亦寡婦孤兒也。
陸麗京孫宇台精京房學 陸麗京、孫宇台並精京房學,順治甲申除夕,各占元旦明晦。
麗京決晴,宇台斷雨。
次早,曈曨日出,晚即滂沱雨來,人鹹異之。
宇台兼善潛虛,嘗與麗京同在臨平沈去矜家,一日宴會,麗京舉「之」字問宇台雲:「今日當得幾客?」宇台應聲雲:「之,十一也。
」已而果驗。
黃某占柱僧之出 順治甲申夏五月,嘉興甪裡街徐圃臣在家,方偕友人閒話於中堂,聞堂柱腷膊三響,柱忽開裂,跳出一緇衣僧人,長二寸許,背負黃袱包,遶地疾走。
眾皆駭愕,環而逐之,隨手攫得,咥然有聲,以漆盒緘覆之。
移時聲寂,啟視,則化為燕窩,殘泥零落,他無所有。
時天下初定,王師南下,所至歸命,禾人已改服薙髮矣。
而人心搖搖,潛蓄異謀,適遇柱僧之怪,亟召術者黃某占之。
黃顰蹙良久曰:「此大不祥。
夫僧者,薙髮之象也。
負包而走者,無家可歸也。
燕泥零落者,破巢之下無完卵也。
吾郡其有大厄乎?」未幾,徽人入禾,倡亂舉兵。
王師聞變,自閩反旅攻城。
城陷,焚戮之慘,竟符前兆。
呂晚村占不速之客 石門埭溪有風雨庵,為呂晚村別墅。
屋十數間,曲折有緻。
庭有紫薇,盤囷離奇,古物也。
晚村常夜出訪友,必三更始返,僮籠燈導之。
一夕訪友,笑而告之曰:「今夕有不速客來。
」問為誰,不答。
再叩之,曰:「梁上君子也。
」漏三下,門闢矣,有二人不得出,氣喘汗流,憊極欲死。
呂笑曰:「蠢蟲,何苦乃爾!」賊伏地稽顙,哀求乞命,呂含笑釋之。
蓋二人竊物出,覺非前路,亂山崎嶇,愈走愈遠,則以呂之預布奇門故也。
宋幼清精數學 松江宋幼清孝廉,直方副憲徵輿之尊人也,精數學。
直方生時,預書一紙緘付其夫人曰:「俟是子中進士,可啟視之。
」至順治丁亥,直方捷南宮,開緘,則雲:「此兒三十年後當事新朝,官至三品,壽止五十。
」後於康熙丙午,以宗人府丞遷副都禦史,至三品,丁未卒官,年正五十也。
幼清與淮南白某同年友善,白亦精數學。
一日晨起,謂夫人曰:「今年九月某日,白兄當死。
渠無子,我當渡江取別,為治後事。
」遂買舟渡江。
比至,白已候於門,迎笑曰:「我固知兄今日必來相送。
」遂閉門,相對痛飲數日,至期,白無病而逝。
幼清為治後事畢,乃歸,謂夫人曰:「白兄事已完,吾明年三月亦逝矣。
」後果如期而卒。
陸宗贄因震雷而蔔 順治乙未夏,南匯震雷起西北,摧東門城牆一角。
知縣陸宗贄蔔之,則雲:「邑當有大魁天下者。
」命修葺時鑿「龍門」二字以識。
及己亥會試,朱天襄錦果以第一人捷南宮。
萬年少代人蔔筮 萬年少,名壽祺,徐州人,明末貢士。
嘗衣僧服行淮陰市上,有日者他出,年少即其寓,為蔔筮,得錢二千文,留之而去。
日者歸,茫然不知所以也。
李神仙占蔔奇中 順、康間,有李神仙者,利津人,占蔔多奇中。
霑化李吉津宮詹呈祥寓京師日,嘗問以前程事。
李書一聯雲:「洗耳自同高士潔,披襟不讓大王雄。
」後半載,吉津以建言流徙出關,途次永平,有一秀才迎道側,自言貧苦求資助。
詢其名,則高士潔也,大駭歎。
及出關,一守備王姓,遠來相迓,因為誦聯句。
王駭曰:「雄即某小字也。
」康熙壬寅,詔許生還。
一日,偶舉此事語長洲尤展成太史,尤又駭曰:「此詩乃予昔年戲作《論語》詩中之一也。
」 水碗卦術 康熙時,江西有行水碗卦術者,每至人家,輒以碗貯水,投白米數粒於中,即能知其家事。
凡祖先之名字、相貌、年壽,一一不爽,間有一二字譌者,亦必字異音同,如「之」為「知」、「朱」為「豬」之類,一若有人預告之者。
然必有一同行人立門外,強執途人而與之言,刺刺不休,而室中之人,其言如見,否則一無所知矣。
方直之工射覆 桐城方直之,名其義,工射覆。
客匿黃錢一,命筮之,方曰:「金體四文,既圓且方。
流布天下,錢文為光。
」其兄密之優於天官易數,亦以精射覆稱。
吳三桂以龜蔔 康熙甲寅,吳三桂叛於滇南,駐兵衡州。
衡山嶽神廟有小白龜,大僅如錢,多歷年所,土人以為神之使也,敬而祀之,藏之幃中,藉以占蔔。
三桂妄希神器,擇吉祀神,展輿圖於神座前,默祝,視龜之所向。
龜蹣跚循走,不出長沙、常、嶽間,至雲南而止。
三桂再三拜禱,龜復如之。
三桂之徒黨相顧失色。
故不敢輕出湖南,神告之,神阻之也。
劉泰齋筮得明夷初爻 潛山劉若宜聞滇南吳三桂之變,海內震動。
時皖中大擾,民爭避出城,城外騷然。
劉筮之,得明夷初爻,笑曰:「無能為也。
其占不宜動,動必有災。
」鄰人信之,皆不動,已而果無事。
遠徙者皆中途被掠奪,大困而還。
由是闤闠之間,皆視劉為安危。
劉,號泰齋。
術士知牆圮 吳三桂之稱兵也,有術士精六壬,將往投之。
遇一人,言亦欲投三桂,因共宿。
其人眠西牆下,術士曰:「君勿眠此,此牆亥刻當圮。
」其人曰:「君術未深,牆向外圮,非向內也。
」至夜果然。
柳爾煥言事多奇中 柳爾煥,字子旦,長沙諸生,與人寡合。
精太乙、奇門、六壬之術,言事多奇中。
吳三桂犯長沙,勢張甚,爾煥曰:「此浮雲過太虛耳。
」安親王招緻之幕中,旋辭歸。
川滇官軍有以重幣迓者,皆不赴。
年七十餘,預書時日而卒。
段瞽目為胡昇猷蔔 段某,漢中人,世稱之曰段瞽目。
尚書胡昇猷官漢羌道時,會蜀亂,令蔔休咎。
段曰:「公,貴人也,官必至尚書。
然目下有大厄,但須守正俟命。
脫有憂患,某當任橐饘,雖危無咎。
他日富貴,幸毋相忘。
」未幾,王屏藩陷漢中,誘胡使降,不屈,王怒,縶之獄,將置極刑。
段左右之,慰之曰:「公必不死,賊數盡,是公出坎之日,無憂也。
」已而奮威將軍王進寶進兵漢中,王縊死,胡復任。
尋內遷,官至刑部尚書。
蔡玉汝遇談易道人 閩人蔡琠,字玉汝。
以明經為粵東令,罷官不歸,流寓山寺。
一日,遇一道人於酒肆,自稱秦人李珅,字果成,居華山數十年。
蔡延至寺,與談《周易》。
留五年,將別去,語蔡曰:「此後二十年,癸醜歲,汝必遊京師,是歲十二月二十日,當扃門,百日不可見一人,否則恐不免。
某歲某日,當相見於房山。
」康熙癸醜,蔡客京師,如所戒。
時果有妖人楊起龍之變,都門戒嚴,多所刑戮,至二三月始定。
又二年某日,忽有童子叩門,雲:「師在房山相待。
」蔡疾馳往,李獨立樹下,與語移晷,別去,雲:「將歸華山舊居矣。
」 方石卿善蔔 方尚節,字石卿,淳安賦溪人,長不滿五尺,背傴僂,多笑,兩頰薰然,若中酒然。
少入家塾,受經書,師講授時,輒酣睡不聽,語及蔔筮,則意解。
有道士者,不知所從來,一見石卿,即注目久之,曰:「是子風骨,當得半仙。
」因授以郭璞《易洞林》,批卻導窾,開示方便,則喜心翻倒。
自是遂習為蔔,蔔亦遂時得八九。
遊嚴州,依宋維藩為東道主,連歲或不歸□方春始和,必令占歲祥。
一日,蔔畢,忽呼奇奇,語維藩曰:「今歲當有人自天子所來召君,謹識之。
」維藩囅然曰:「所以煩君蔔者,姑以問安否耳。
窮閭厄巷,與外間久絕,孰為我翰音登於天者?而有命自天,無乃為佞乎?」石卿曰:「書言之固然,謂予不信,則卦書不可用也。
」是為康熙戊午。
是歲也,聖祖詔開博學宏詞科,有刁公子者,豪士也,與維藩為石交,石卿壯遊時,糜維藩金錢無算,已乃別去,闊焉不聞問者歷年矣。
會開制科,刁念維藩厚意久不報,自從其所屬相知有氣力者,以維藩名上,遂登辟書,維藩初不知也。
辟至,乃歎其蔔為神,遠近好事者爭延緻之。
石卿能知足,非自緻力者不以衣食。
垂簾肆中,日可得千錢,則下簾。
當春秋校試,決多士利鈍,巧發奇中,則傾城趨之,夜或申旦不寐,簾至累旬不得下。
嘗有徐某令占,徐,石卿族甥也。
既發占矣,乃寸寸裂之,期以旦日早臨,得為甥覆意之。
詰旦,徐往,石卿為覆意之,則以卦錢擲地,曰:「餘老矣,死期將至耶?何乃得此不驗語?昨占至不祥,於法當考下下。
餘疑非心齋,故筮凟不告,特戒甥以夙興。
而故兆復見,固有能文如吾甥而得下下考者乎?其鬼不神,吾將安仗,餘殆將死也!」頃之案發,徐果考下下,自是名益譟。
於人來占者,更相覆,奪至無著手處,則就占他所而付石卿決之。
石卿決之,多非常所見,而如影應響。
時為之語曰:「文石畫,石卿卦,千石萬石兩無價。
」文石者,汪漢,以丹青馳譽公卿間,亦淳安人,因舉以偶方,稱兩石。
方不善作家,亦自知命薄,不欲事生產作業,歲中所得錢,輒緣手散去。
其歿也,至不名一錢。
方樸山曰:「石卿在族中,於餘為曾王父行。
亦頗言人祿命,顧多不讐。
餘墮地時,石卿謂暗合三奇,當鼎貴,而宿留不偶乃若是。
初議婚吳氏,石卿以兩美必合賀,而婦乃中道夭。
族子某生,石卿推日辰,大驚,謂與明之商文毅公輅脗合,因怪且歎,謂此積不善之家也,安得有是,得毋日辰舛耶?」 鄭明暹精水仙術 淳安鄭明暹占六壬,然時時失之,去其鄉人方石卿遠甚,而所為水仙術,則頗奇。
水仙者,人來稽疑,條舉件繫,自書黃紙為箋,復自緘訖,明暹乃為押緘上,並書符,火之。
潔明水一盂,幕以布,端坐,口中喃喃然。
頃之,水上有字隱起,叩無不答者,多作韻語。
明暹誦之,授其人,或旁人代錄之。
然水上字獨明暹見之,餘人不省也。
過後多驗。
雍正癸卯,方葯房銳意試三場,蔔之水仙,水仙書十三字予之,雲:「兔且走,龍亦飛,七九之間數不違。
」葯房得之大喜,謂歲且卯兔也。
時世宗初改元,故曰飛龍。
辰亦龍祥也,而葯房以丙辰生,脫兔不距,飛龍在天,千裡當不留行矣。
然亡何而猝病,竟不起,以八月十六日奄逝。
有解之者曰:「走且飛,言不久居此也。
介七九之間,為八,以卒之月告也。
盉七九而計之,其數十六,則并以日告也,故曰數不違。
」 明暹幼為道士,坐事戍宿遷,遇道人,授以相墓田法及水仙術,使占墓田吉兇,曰:「子言之無文,可以筆劄代脣舌也。
」其後以肆眚歸裡,遂行其術於裡中。
方問仙時,觀者如堵牆。
戚瓶谷自占歸期 德清戚瓶谷學士麟祥侍聖祖南齋有年,每祈禱晴雨,上命占驗,不誤晷刻。
世宗嗣位,忽以事戍寧古塔,戚曰:「吾不能逆覩以及於難,亦數也。
雖然,某年吾當歸。
」及期,其第三子弢文宰連江,請於大府為之奏聞乞恩,果得歸。
劉祿善風角占蔔 劉孝廉祿,康熙時之河南人,善風角占蔔。
聖祖召直蒙養齋,欲授以官,祿屢辭。
後隨扈北征,餉乏,上命蔔之,曰:「不出三日必至。
」果如言。
及從幸灤陽,一日,踉蹌至宮門,奏請速徙高處避水厄。
時方晴霽,夜間山水驟發,果沖及行宮。
又善風鑑,嘗謂張文和、史文靖皆異日太平宰相。
壬寅冬,乞假歸省。
至冬月望日,命家人製縗服,向北哭竟日。
及哀詔到,正聖祖晏駕之二日也。
江慎修精蔔筮 歙縣江慎修,名永,好窮經,尤精蔔筮之學。
著《周易釋義》十六卷行世,其析理頗精,創三十六宮之說,謂《易》中乾、坤、坎、離、大過、小過、中孚、頤八卦,皆無反正,餘可反正者五十六卦,其實僅二十八卦,合之成三十六數。
又謂河圖順生,洛書逆剋。
嘗館同裡某富人家三年,兀坐一編,喜慍不形於色,一起居曰定數,一飲食曰定數。
富人厭而辭之,欣然去。
明年重九日,富人集客為茱萸會,江適過其門,富人邀之入席。
江盡三爵,食二饅首,遂起辭。
富人留,則曰:「定數也。
」引富人至書室廚後,見有徑寸帖書雲:「三年賓主歡,一日遽分手。
尚有未了緣,明年九月九。
邀我賞茱萸,酌我三杯酒。
數定且歸休,隻啖兩饅首。
」 慎修平生不妄交,惟與同村程翁善。
程亦精奇門者。
一日,同醉歸,程曰:「月色大佳,盍乘輿入城乎?」慎修曰:「夜二鼓矣,入城且十裡,倘不及反,奈何?」程指道旁石曰:「此石今夜亦至城,何雲不及也?」慎修笑曰:「誠然,惟此石明日始返耳。
」旁觀異二人言,坐石旁驗之。
俄有擔酒者以擔後輕,載石去。
明午,果載回棄舊處。
於是村中鹹仙慎修矣。
村有戴正者,負異才,過目不忘,聞慎修名,擔簦往學。
慎修適他出,正徑入室,據案翻閱三日,盡讀所藏書。
慎修歸,正師事唯謹。
慎修問讀此間書未,正言盡熟矣。
慎修曰:「能用否?」正曰:「未也。
」異日兩人遊隴上,見黃牛與黑牛觸,慎修問之曰:「牛孰勝?」正曰:「黃,土也;黑,水也。
土克水,黃當勝。
」慎修曰:「不然。
今於令為孟冬,於日為壬子,水旺,土斯廢矣。
此理不可拘於一定,而學所以貴於化也。
」已而黑者果勝。
正大悟,學日進,名遂與慎修垺。
雍正初,大吏薦慎修於朝,世宗召見,慎修戰栗不能對,乃薦正。
正口如泉湧,剴切詳明,世宗大悅,問卿與師孰優,對曰:「臣劣。
」世宗曰:「師優不對,何也?」對曰:「師年耄,患重聽,若所學,固勝臣萬萬也。
」上嘉其讓,賜翰林。
馬敬六占瓷器之碎 馬敬六進士嚴性淡泊,終身家食。
精數學,朝風夕雨,推測而知。
小至家用什物,亦預知成敗。
家貯瓷器,歷有年所,戲占之,應碎於即日午刻,顧未明其緻碎之由。
置之案,自守之。
適夫人呼令午膳,敬六注目凝視,無暇他顧。
催之再四,竟若罔聞。
夫人怒,揮器於地,碎至百片。
敬六笑而起曰:「驗矣。
」 徐念祖通壬遁術 桐鄉徐念祖通壬遁術,乾隆乙醜二月,錢嶼沙方伯問以得與春闈分校否,徐曰:「魁罡並到,喜氣非凡,意元卷出公房乎?」會元蔣元益、狀元錢維城果皆出其門。
後徐宰蒙陰,有犯越獄逸,課之,謂當在治東三十裡外水草之交。
乃率役追捕,行經小村,令役具餐,自憩柳下。
遙見一池中有叢草,回顧有老嫗立簷間,注目向池,若意喻者。
飭役投入池覓之,果獲。
蓋犯立池中,手擎眾草覆其頂也。
李芬為兆文毅占 李芬,臯蘭人。
少孤貧無依,因入行伍,從定西將軍兆文毅公惠平伊犂,擢千總,為行營傳宣。
方大兵之征回部也,未抵葉爾羌,遇賊首霍集占,率眾掩至,環營積土為城,城高三丈許,外濬深壕,削木為槍,林立壕底。
賊踞城施礮,晝夜巡守,而大兵遂無一人得出。
逾月,糧且盡,兆束手坐帳中。
李進曰:「兵饑矣,將軍盍急以糧濟之?」兆怒曰:「若知無糧而故倡斯言,欲蠱軍心耶?」李曰:「軍自有糧,不取耳。
營東南土中有三百餘石,請遣兵發之。
」兆曰:「掘地無糧,當以軍法誅汝!」姑試之。
乃命家僮曰六十三者,荷鍤隨李去。
頃之,二人握米以獻。
兆大奇之,促往掘,果如其數。
因問他處有之乎,李曰:「西北角尚有二千七百餘石。
」亦如言,無毫髮爽,眾皆驚歎。
兆詰其故,曰:「以占得也。
」兆曰:「何日出圍?」李曰:「占之矣。
某日援兵至,次日當潰圍出。
某日大功成,將軍當進封公爵。
」已而皆驗。
伍纂為黃士簡蔔 伍纂,武陵人,蔔休咎如響。
提督黃士簡嘗失金,使蔔之,曰:「金未出署,明日必見。
」如期,果得之於書室東北隅。
士簡乃令並蔔盜金之人,纂不可。
陳文恭為王文端蔔科甲 臨桂陳文恭公宏謀精易學,占休咎甚驗,然不輕蔔。
撫山西時,韓城王文端公傑客其幕中,乾隆己卯,將旋陝鄉試。
文恭先夕潛為之蔔,次晨,告文端曰:「子此行必售,餘已為子蔔得佳兆,且知名次之高下矣。
」文端固請示之,文恭曰:「餘書諸箋,緘存某幕客手中,待君捷後驗之。
文端就試,榜發,中副車,仍至館,謂蔔不驗。
文恭曰:「息壤在彼,可證也。
」因問某幕客,索觀拆封,則有「中式副榜第八名」七字,文端大奇。
次年庚辰,舉行恩科,復歸試,乞再蔔。
蔔後告之曰:「今科正榜無疑,但似元非元耳。
」迨榜發,中式第七。
是科解元為雷爾傑。
蓋文端名傑,與解元名稍雷同也。
辛巳春,文端入都應禮部試,復先期為之蔔,語之曰:「此行必可連捷,然萬不宜得會元。
儻中十名以外,則大魁可必。
自此前程遠大,福壽無量。
」文端謝曰:「傑年四十矣,敢妄想耶,公其善頌善禱乎?」文恭曰:「有數在,決不誑子,子其勉之。
」是年春闈,文端中第十一名,廷對果第一。
後官至東閣大學士,享全福,臻上壽,果如所言。
姬南唐言多奇中 永濟姬南唐好五行陰陽之術,所言多奇中。
嘗遊河濱,眾漁者方覷波紋上下,乃指正北,語之曰:「往此必有獲。
」果一網得巨魚。
婣家殯有期,則曰:「果以是日殯,恐有火厄。
」及殯,火猝發,廬舍盡焚。
李璇以物蔔 乾隆中葉,甘肅有參將李璇者,自稱李半仙,但視人一物,便知休咎。
南昌彭文勤公元瑞與沈雲椒同往占蔔,彭指一覘問之,李曰:「石質厚重,形有八角,此八座象也。
惜為文房之需,非封疆之材。
」沈以所懸手巾問之,李曰:「絹素清白,自是玉堂高品,惜邊幅小耳。
」方笑語間,雲南同知某亦來占蔔,取煙管問之,李曰:「管有三截,鑲合而成,居官亦三起三倒,然否?」某曰:「然。
」李曰:「君此後亦須改過,不可再如煙管。
」某問何故,李曰:「煙管為最勢利之物,用則全身火熱,不用則頃刻冰冷。
」某大笑,慚沮而去。
逾三年,彭督學任滿回京,李亦入都引見,彭故意再取煙管問之,李曰:「君又放學差矣。
」彭問何故,李曰:「吸煙不飽。
學差試差,非可大富。
且煙管終日替人呼吸,督學終年為寒士吹噓,再得文衡,意中事耳。
」已而果然。
大兵平定回部時,李亦從軍。
有兵士遺火,焚轅前草地,主帥使占吉兇,即對曰:「無他,公不日當有密奏耳。
火得枯草,行最速,急遞之象也。
煙氣上升,上達之象也。
餘所以知為密奏者,因密奏當焚草也。
」主帥曰:「我無密奏事。
」李曰:「遺火無心,非預定也。
」既而果然。
智天豹妄編大清天定運數 智天豹以精曆數自詡,妄謂乾隆但有五十七年,稱為世祖示夢,遂編造年號,稱大清天定運數,使門徒張九霄叩閽跪獻。
高宗發交軍機大臣及刑部審訊,以為詛咒,照大逆律淩遲。
高宗謂:「乾隆果五十七年,其時朕壽八十有二,即歸政亦不為早,是此條不得謂之詛咒。
惟妄編年號三十餘條,且犯皇祖廟諱,並稱世祖顯聖,則喪心病狂,不可不按律懲治,張九霄著改為斬監候,秋後處決。
」 錢南園復秩之占 錢南園通政灃,以通政使督學湖南,風裁峻厲,士子雙服,而官僚亦畏之.留任六年,將及瓜期,以內諱歸,旋丁外艱.先有會同匿表案辦結,移交湘撫浦蘇亭中丞.浦乃飾辭入告,絕不為南園留地.上責之,降補主事.乾隆甲寅,赴部補官,已有缺矣,適有鄉人精六壬者,占之雲:「此缺決不能補,當仍復清要之秩.」笑置之.不數日引見,上問:「汝是參國泰的錢某,何久居裡舍耶?」南園謹奏兩次居憂之故.上命查有員外缺出,可即補.踰日,特旨補授湖廣道監察禦史,旋命入軍機處行走. 王述庵篤信陰陽家言 青浦王述庵侍郎昶無子,蓋以篤信陰陽家言,每好合,必選擇吉日,而預算是夜某星過某度,苟時日稍不利,即否之故也。
述庵族姓不蕃,近支又無可繼者,至晚年,乃以疏族農人之子為子。
戴尚文神算 戴尚文,漵浦人,幼穎異,十五為諸生,從鴻臚卿羅典遊嶽麓,稱高才生,經史而外,凡天官星蔔諸書,無不究覽。
嘗曰:「吾之經師為羅先生,未知誰可為吾之術數師者?」既聞江南某僧精六壬,奇門遂往執贄,僧盡以所習祕訣授之。
半載,得其傳,歸應鄉試。
長沙同舍生金為人竊,索償居停主人,搶攘間,尚文為占之曰:「君金若幹,盜者青衣,手魚肉前行,後一白衣者隨之,肩荷重物。
君以某時候之於驛步門外,可獲也。
」如其言往,果驗。
又嘗侍母夜坐,心動,知偷兒入宅。
取井底泥塗竈門,書符封之,偷兒不得出,遂就擒。
嘉慶初,湖南三廳苗變,福康安督師勦之,招緻奇才異能之士,羅薦漵浦兩生,一嚴如煜,一尚文也,瀕行,羅謂尚文曰:「嚴生負經濟才,固應祿仕。
汝疏散為幕客,則進退自如,慎勿以官職自羈也。
」尚文唯唯。
往見福,長揖不拜。
福欲試其術,握帶絲於手,問之曰:「聞先生神算久矣,亦知吾握中何物耶?」尚文即請示一字,析其數,以五行推之,曰:「絲縷耳。
」福大驚,待以軍師之禮,凡事必咨之。
時苗甚猖獗,夜恆撲營,尚文輒預知之,遂有備無患。
嘗於五月進攻旗鼓寨,占有大冰雹,賊伏林莽甚夥,師出不利。
福偶惑人言,弗聽。
及午,師將抵寨,忽陰雲四合,大風雷雨,冰雹交下,如拳如卵如甎,擊傷士卒無算,伏苗乃四起乘之,兵力莫支,方悔不從尚文言。
而戴神仙之名,所至大譟矣。
又大軍在乾州,偶營龍頭,為兵家所忌。
苗圍之,斷水,軍不得食,危甚。
尚文請設壇鑿池,己被髮仗劍作法,以劍劚地,清泉湧出,軍心遂安。
己未,駐師天心寨,尚文夜觀天象,知將星有異,乃作書潛置幕府,辭歸。
不數日,福薨,眾乃悟其歸意,固預知有此也。
尚文既歸,未幾病卒,且自知某日當死也。
沒後,其母傷之,陳僧所傳書於庭曰:「子一生精血,盡耗於此,不可留以累後人也。
」焚之。
自是遂絕傳。
布袋和尚談休咎 布袋和尚者,嘉慶時至吳江縣城賣蔔,居城東關帝廟,口操楚音,年可七十餘。
項懸黃布袋,不暫釋,因以名之。
袋廣長尺餘,每日所用之物,若杯,若壺,若冠履,若紙墨筆硯,鹹取之於此,未嘗闕。
和尚日賣蔔,以十事為限,談休咎輒中。
既畢,則徧遊村市,見字紙必拾之,投袋中,恆勸人惜字。
自言每日所拾,暮則權之,必滿一斤之數,如是者三十餘年矣。
廟中人有伺其睡熟,而探其袋者,止得龜殼一,長寸餘,於是皆疑為仙,環而叩其術。
和尚厭之,乃不恆至。
一夕忽來,即闔戶而寢。
次日日中不起,呼之不應。
破扉入,則圓寂矣。
失其袋,大索不得。
方共驚異,而西郭外之人麕至,鹹曰:「和尚成神矣。
」蓋其地故有土地廟,是夕父老皆夢土地來別,曰:「吾去矣,明日有懸布袋於項者,是代吾者也。
」及旦,父老至廟中察之,則見神項下懸一黃布袋,詫曰:「此布袋和尚之物,胡為而在此?」入城,而和尚果死,故知其真成神也,眾即葬之土地廟後。
張恆所見賣卦者 張恆少時嘗見一賣卦者,持卦盤入人家,耳際常黏黃紙小條一,硃書符籙如仙篆,然亦不知其何字何用。
以石子一枚置人家竈神堂上,然後踏禹步誦呪語畢,能言其家男女生日,並其財物多寡,且言已往事歷歷不爽。
問休咎,多奇中。
門外行人,一覩其足步,能知其往何處。
事畢,命其家取黃線一條,穿八十一大青錢與之,然後出。
或言是為白蓮教異派,此猶其術之小焉者也。
吳禮後占牙牌數 嘉慶癸酉九月,山東賊起,曹縣、定陶皆被蹂躪,而金鄉獨完。
方七月,金鄉縣令黃以事留省,暴卒,魯撫命候補知縣陽湖吳禮後堦往攝其篆。
吳至,訪邑紳張觀察體分,體分言:「地方不靖,必有奇變,士民避亂者紛紛矣。
豺狼徧地,去將焉往?餘老矣,當早覓死所,不願以頸血濺賊刃。
」因泣下。
吳曰:「公無憂,當謀所以禦賊者。
」遂辭歸。
撫轅弁左壽寧入見,具言撫軍捕賊之令初下,縣官過於張皇,賊皆走,未易獲。
吳乃詭作縱賊者,諭告大眾,謂刁詐之徒,挾私誣告,妄指某某為教黨,苟無確據,罪必反坐。
賊皆喜,相率逃歸。
吳遂飭刑房張自修、皂頭李為密緝南路各賊。
初,吳自臨清來,途次,占牙牌數,有雲:「龍華會上人,全仗修為力。
平時不用功,佛腳抱何益。
」及見張自修、李為名,始大悟。
察其人誠樸,任用之。
賊渠之擒,二人之力也。
鄒簡廷精蓍蔡 青浦鄒簡廷精蓍蔡,一日,金聖瑞以夜夢牀下有白雞出走,詣鄒蔔。
鄒蔔之,曰:「地中有銀,爻象主今夜發動。
然非君物,且尚有大不利焉。
」金自念銀在牀下,不憂人攫,因詣友人處貸銀買香燭雜物,將於祀神後發之。
時為六月中澣,大雨驟集,因留宿於其家。
明晨返,則西鄰夜火,屋被燬矣。
杜念亭家婢浣於河,見大龜,捉以歸。
龜能沿壁走,聞喚即至。
而婢肌革銳減,喘而言,臑而動,日飲米汁,漸少生氣。
詰之,謂有戴烏緞帽者來擾。
杜亦詣蔔,鄒曰:「妖乃己所引進,或為介類。
」杜乃以刃剸龜背,婢病頓痊。
周某為景杏村蔔 商城景杏村總戎又春以行伍起家,官終福建汀州鎮總兵,為伯韓大令學湘之父,毓華大令崧之祖。
其至江蘇也,實為其姑丈崇明令熊傳栗招之至。
時風氣錮蔽,南北道遠,鄰裡有尼其行者,杏村決欲往,或勸其就占於裡之周某以定行止。
周賣蔔市中,以善六壬著,且固文士也。
好吟詠,為人蔔,間亦作詩貽之。
見杏村,奇其狀貌,既為之蔔,並贈以七絕,末二句曰:「巨川用汝作舟楫,且唱宏農得寶歌。
」更語之曰:「子識之,他日當有驗也。
」杏村大喜。
不逾月,遂至江南,入蘇松鎮標,旋得官。
官川沙、官寶山時皆立功,於是周之詩皆驗。
杏村嘗於道光辛醜官川沙千總.壬寅五月,英人以禁煙啟釁,犯吳淞,川之土匪乘間肆掠,杏村率民團兵勇赴鄉,獲渠魁,繩以法,地方遂安.川人為建報德堂以酬之.鹹豐癸醜,攝南滙都司.八月,寶山陷於匪,杏村聞報,亟自海外歸,招集逃兵二百人,與留守之典史曹錫燾籌寸禦.而兵惑於人言,謂匪來時不殺人,從景公,無 類矣.於是亡去者泰半,餘二十餘人,合之鄉人,僅四十有七,有洩之於匪者,匪喜其無助也,遂攻城.杏村亟偕其猶子持長棓,冒大雨,奮臂出,四十七人隨其後.遇匪於昏暗中,揮棓,斃六七人,生擒其一。
復與之巷戰於南城下,並追出西門,殺百餘人,生擒四十餘人。
時東門外海神廟有駐匪數百,聞城中有變,將入城,見城上燈火輝耀,大驚,逸去,由是寶山大定。
蔡某為粵寇蔔 鹹豐朝,湘人有蔡某者,素善占蔔,投粵寇,到河時,占課雲:「逢溝必傷大將。
」有黑力虎者,驍健絕倫,陷江寧時,首先登城者也。
恃勇獨行,至陳家溝,遇拳棒教師陳某,率其二子,環而攻之。
爭搏良久,陳家父子敗回,向門逃進,黑力虎追入。
教師一女,年止十七,持鎗伏門側,從後直刺其股,黑力虎仆地,遂斬其首,眾為之奪氣。
牙牌數占字 牙牌之戲,相傳起於宋宣和時,其來久矣。
近世有《牙牌數》一書,借以占蔔,蓋亦古者棋蔔、摴蒲蔔之類也。
光緒己卯江南鄉試,無錫諸士子於榜前占牙牌數,其辭雲:「大開圍場,射鹿得麞。
顧盼自喜,中必疊雙。
」是科無錫縣中式者二人,一顧姓,一章姓。
顧字明見數中,「射鹿得麞」句,暗影章字,尤為巧合。
客為魯伯陽占牙牌數 光緒時,內監張秀林為直隸候補道魯伯陽納賄於朝,圖江蘇蘇松太道。
其所費,為銀二十四萬兩,議定先付八萬,得缺付八萬,蒞任半載付八萬。
道路傳說,物議沸騰。
丹徒丁叔衡太史聞之,偶與客談及,客以牙牌數蔔之,得句雲:「魯陽揮戈,千古奇事。
朝暾熊熊,頃刻即逝。
」 魯在保定,其子留京,謀之於四大恆錢肆,願出重息舉此債,有成議矣。
一老賈不允,謂魯年逾七十,人壽幾何,且資格未合,慮為疆吏所梗,不令到任,而又賄賂公行,言官未必箝口。
以是,事遂不諧。
乃商之於票號,而亦不應。
然諭旨已下,索賕者多,爭向其子勒索。
而江督劉忠誠公坤一果電告總署,令暫緩赴任。
禦史高燮曾、李慈銘亦疏請交督撫察看。
其子大懼而遁,魯卒不得到任,仍留直隸候補,牙牌數之言,至是而驗。
走信夫通壬遁術 耒陽蔣霞初,嘗於長沙旅舍中,見有信局之走信夫方臥病,困甚,乃為診之,數日得痊。
其人過謝,見蔣案頭雜置壬遁占驗諸書,因曰:「頗習此乎?非得名師傳授,不易解也。
」蔣訝其言,詰之,則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