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理類
關燈
小
中
大
。
康熙庚午,病瘥身強,雖目不見字,耳聞而口誦,日有稍進,乃復自奮,每讀書有得,輒命子錄之,名曰《學思錄》。
邵季魯習王氏學 康熙辛巳,黃岡令韋鍾藻建姚江書院於縣南,博訪有紹王陽明之學者。
聞邵季魯習王氏學,乃以禮幣緻之,使主院事。
先一日,戒眾,厥明,諸生畢至,韋偕教諭、訓導往,博士弟子迎於門外,揖至階。
邵出蒞階,韋升階,揖邵,並揖教諭、訓導,次及諸弟子,皆揖而入,釋菜於先賢如禮。
出即講堂揖坐,邵南向,韋西向,教諭、訓導東向,弟子侍於階。
童子歌詩闋,邵為講《易》之艮卦。
韋顧諸生曰:「先生哉!先生哉!」禮成,縣之父老喜曰:「數十年今見此也。
」 勞麟書勉人為聖賢 餘姚勞麟書,名史,好引接後學,委曲盡誠,傭工下隸,皆教之使向道,曰:「盡汝職分,務實做去,終身不懈,聖賢矣,勿自薄也。
」聞者莫不爽然。
裡中販物者近麟書居,不忍貨偽物。
芻兒牧童或折棄繪繳,毀機穽,有鬬爭者,就質於麟書,往往置酒求解。
李恒齋欲不枉一生 李文炤,字朗軒,號恆齋,善化之鄉人。
母孕十六月而生,幼讀書,寓目成誦。
十歲,適郡城,父攜之謁先師孔子廟,循行殿廡,告以配享從祀之典,文炤曰:「如此庶不枉一生。
」 李簡庵反躬切體 連城李圖南,號簡庵,諸生也。
性端敏,甫四齡,而《四子書》已成誦。
能謹容節,就傅習舉業,兼攻詩古文。
既而歎曰:「吾學自有身心性命之所急者,顧可以虛名自騖乎?」於是究心濂、洛、關、閩之書,以反躬切體為務。
居蓮峯、點石諸山者久之。
嘗曰:「學者惟名利之念為害最大,越此庶可與言學。
」 湯介亭師聖賢 雎州湯準,字稚平,號介亭,文正公斌之四子也。
少歧嶷,有遠志。
年十三,書「聖賢自可師」五字於紙,文正喜而勗之以正學。
遂體究儒先,默識貫穿,悉本於身心踐履,不務講學名。
嘗曰:「為學不在多言。
」 朱湘濤做聖賢功夫 朱湘濤,名澤澐,寶應人。
晚歲得脾疾,每五更起,盥沐,觀書,至夜分乃息。
謂其子曰:「聖賢功夫正於困苦時驗之,若稍稍放倒,便至墮落,可不懼哉!」疾甚,吟宋邵康節詩曰:「任經生死心無異,雖隔江湖路不迷。
」命家人治後事,別親友,怡然而逝,時年六十七。
王灃川為關中儒者 王心敬,字灃川,鄠縣人。
幼學於李容,為邑諸生。
雍正庚戌,其子某為令,陛見,例陳摺,世宗見而嘉之,曰:「名儒子故不凡。
」令上疏者以為式。
乾隆丙辰,蒲城某進士赴廷試,大學士鄂文端公爾泰問灃川安否,進士素不知灃川也,不能應,文端笑曰:「若不識關中儒者,何太俗耶!」 姜雲一味論語 昌樂閻懷庭與濰縣姜雲一善,一日,問雲一喜讀何書,曰:「《論語》,終身味之不盡也。
」雲一嘗自述其生平學力,謂年四十,始能不以貧富攖其心,五十,始能不以生死動其心。
王勿齋作克復格 王立楷,號勿齋,乾隆初之湘陰諸生也。
性方正,勤於自治,甚刻苦。
嘗作克復格,每月言動必謹記之。
汪紱初精研性理 汪紱初,名烜,安徽婺源人。
家貧困,傭於江西景德鎮之瓷器製造所,為畫之盌之役。
博極儒書,精研性理,以宋五子之學為歸。
勞莪野讀書有得 勞莪野嘗言讀孔子書,得一言曰務民之義,讀孟子書,得一言曰強為善而已矣,讀朱子書,得一言曰切己體察。
勞,名潼,乾隆時南海舉人也。
戴東原為本朝儒者 德清戴子高明經望,嘗與仁和譚復堂大令獻評隲戴東原,謂為本朝儒者第一。
譚不答,蓋目之為第二流也。
東原,名震,休寧人,乾隆時翰林院庶吉士也。
陳仁五研究性理 攸縣陳仁五茂才惠,研究性理之學,有猶子敘齋,嘗攜之入家塾。
一日,講《中庸?天命》章,自卯達日午,娓娓不倦,敘齋亦恍然悟。
其教人也,以小學為先。
每慨然曰:「士生斯世,不能俎豆馨香,樹士林坊表,徒執筆咿唔,習舉子業以弋取榮名,誇耀閭裡,有道恥之也。
」 鄧元昌悔為朱子罪人 雩都宋昌圖嘗以通家子禮謁贛縣鄧元昌,器之,館之於家,昕夕論學,為日程疏記,言動交相摘。
一日,昌圖讀朱子《大學?或問》首章,元昌適過窗外,立聽之,不覺淚下而拜,感動不能起,謂昌圖曰:「子勉之,無蹈吾所悔,永為朱子罪人,偷息天壤間也。
」 孫玉山潛心理學 孫占鼇,字玉山,零陵歲貢生。
嘗役於府署,輒懷書而往,郡守奇之,令改業為儒。
不數年,文譽大起。
旋入庠,食餼,貢成均。
晚年潛心理學,終日默坐,與性道相契,世味泊如也。
所著有《周易疑參》、《四書質疑》。
夏錫疇篤志勵行 河內夏錫疇,字用九。
篤志勵行,治經通大義,不為章句之學。
嘗自言曰:「今之講學者,吾知之矣。
摹倣其口吻,比附其文字,以較量於錙銖毫釐、依稀輕重之間,若是者,俗學也,吾弗為也。
悟空習靜,妙歸本體,掃除見聞,屏絕思慮,以程、朱為支離,若是者,異學也,吾弗為也。
耽嗜泉石,厭鄙世故,甘心枯槁而無聞者,畸民也,吾弗為也。
趨時若騖,逐利如繩,巧宦通神,前有阱而不見,後有賊而不知者,戮民也,吾竊矜而悲之。
其或志切功名,挾策幹主,布衣上書,以此博名而顯天下,吾力弗及焉,而又不為也。
」 朱紫桂讀先哲書 同、光間,湘鄉有朱紫桂者,以貿茶緻巨富。
少固未嘗讀書也,至是而悔之,嚮學彌篤。
嘗課子延師,於帷後靜聽之,課罷,則就經中之字請解其義。
客有讀書者,入門,輒挾卷以質疑,數十年如一日。
其所常觀之書,為《四子書》及陸象山、王陽明集。
有過不自諱。
有見其與李筱秋書,謂「自聆雅教以來,及讀各先哲書,亦知利不可專,而於利字關頭總打不破,不解何故」雲雲。
所寄友人尺牘,不假他手,雖有訛字,文筆固明暢。
曾蔔壽藏於五腦梅花山,自作一聯曰:「一點靈光還造化,百年骸骨葬梅花。
」 王曙軒服膺朱子 湘潭王曙軒徵君生平服膺朱子之學,嘗主講河南明道、洛學兩書院,刻布約言,頒示諸生。
光緒辛亥,湘藩胡某聘主長沙求實書院講席,時年已七十餘矣,白髮蕭然。
其持論頗不與袁淑瑜合。
淑瑜少出曙軒門下,曙軒猶以學生待之,辭氣之間,不少假借,淑瑜頗不堪,謂其挾長。
康熙庚午,病瘥身強,雖目不見字,耳聞而口誦,日有稍進,乃復自奮,每讀書有得,輒命子錄之,名曰《學思錄》。
邵季魯習王氏學 康熙辛巳,黃岡令韋鍾藻建姚江書院於縣南,博訪有紹王陽明之學者。
聞邵季魯習王氏學,乃以禮幣緻之,使主院事。
先一日,戒眾,厥明,諸生畢至,韋偕教諭、訓導往,博士弟子迎於門外,揖至階。
邵出蒞階,韋升階,揖邵,並揖教諭、訓導,次及諸弟子,皆揖而入,釋菜於先賢如禮。
出即講堂揖坐,邵南向,韋西向,教諭、訓導東向,弟子侍於階。
童子歌詩闋,邵為講《易》之艮卦。
韋顧諸生曰:「先生哉!先生哉!」禮成,縣之父老喜曰:「數十年今見此也。
」 勞麟書勉人為聖賢 餘姚勞麟書,名史,好引接後學,委曲盡誠,傭工下隸,皆教之使向道,曰:「盡汝職分,務實做去,終身不懈,聖賢矣,勿自薄也。
」聞者莫不爽然。
裡中販物者近麟書居,不忍貨偽物。
芻兒牧童或折棄繪繳,毀機穽,有鬬爭者,就質於麟書,往往置酒求解。
李恒齋欲不枉一生 李文炤,字朗軒,號恆齋,善化之鄉人。
母孕十六月而生,幼讀書,寓目成誦。
十歲,適郡城,父攜之謁先師孔子廟,循行殿廡,告以配享從祀之典,文炤曰:「如此庶不枉一生。
」 李簡庵反躬切體 連城李圖南,號簡庵,諸生也。
性端敏,甫四齡,而《四子書》已成誦。
能謹容節,就傅習舉業,兼攻詩古文。
既而歎曰:「吾學自有身心性命之所急者,顧可以虛名自騖乎?」於是究心濂、洛、關、閩之書,以反躬切體為務。
居蓮峯、點石諸山者久之。
嘗曰:「學者惟名利之念為害最大,越此庶可與言學。
」 湯介亭師聖賢 雎州湯準,字稚平,號介亭,文正公斌之四子也。
少歧嶷,有遠志。
年十三,書「聖賢自可師」五字於紙,文正喜而勗之以正學。
遂體究儒先,默識貫穿,悉本於身心踐履,不務講學名。
嘗曰:「為學不在多言。
」 朱湘濤做聖賢功夫 朱湘濤,名澤澐,寶應人。
晚歲得脾疾,每五更起,盥沐,觀書,至夜分乃息。
謂其子曰:「聖賢功夫正於困苦時驗之,若稍稍放倒,便至墮落,可不懼哉!」疾甚,吟宋邵康節詩曰:「任經生死心無異,雖隔江湖路不迷。
」命家人治後事,別親友,怡然而逝,時年六十七。
王灃川為關中儒者 王心敬,字灃川,鄠縣人。
幼學於李容,為邑諸生。
雍正庚戌,其子某為令,陛見,例陳摺,世宗見而嘉之,曰:「名儒子故不凡。
」令上疏者以為式。
乾隆丙辰,蒲城某進士赴廷試,大學士鄂文端公爾泰問灃川安否,進士素不知灃川也,不能應,文端笑曰:「若不識關中儒者,何太俗耶!」 姜雲一味論語 昌樂閻懷庭與濰縣姜雲一善,一日,問雲一喜讀何書,曰:「《論語》,終身味之不盡也。
」雲一嘗自述其生平學力,謂年四十,始能不以貧富攖其心,五十,始能不以生死動其心。
王勿齋作克復格 王立楷,號勿齋,乾隆初之湘陰諸生也。
性方正,勤於自治,甚刻苦。
嘗作克復格,每月言動必謹記之。
汪紱初精研性理 汪紱初,名烜,安徽婺源人。
家貧困,傭於江西景德鎮之瓷器製造所,為畫之盌之役。
博極儒書,精研性理,以宋五子之學為歸。
勞莪野讀書有得 勞莪野嘗言讀孔子書,得一言曰務民之義,讀孟子書,得一言曰強為善而已矣,讀朱子書,得一言曰切己體察。
勞,名潼,乾隆時南海舉人也。
戴東原為本朝儒者 德清戴子高明經望,嘗與仁和譚復堂大令獻評隲戴東原,謂為本朝儒者第一。
譚不答,蓋目之為第二流也。
東原,名震,休寧人,乾隆時翰林院庶吉士也。
陳仁五研究性理 攸縣陳仁五茂才惠,研究性理之學,有猶子敘齋,嘗攜之入家塾。
一日,講《中庸?天命》章,自卯達日午,娓娓不倦,敘齋亦恍然悟。
其教人也,以小學為先。
每慨然曰:「士生斯世,不能俎豆馨香,樹士林坊表,徒執筆咿唔,習舉子業以弋取榮名,誇耀閭裡,有道恥之也。
」 鄧元昌悔為朱子罪人 雩都宋昌圖嘗以通家子禮謁贛縣鄧元昌,器之,館之於家,昕夕論學,為日程疏記,言動交相摘。
一日,昌圖讀朱子《大學?或問》首章,元昌適過窗外,立聽之,不覺淚下而拜,感動不能起,謂昌圖曰:「子勉之,無蹈吾所悔,永為朱子罪人,偷息天壤間也。
」 孫玉山潛心理學 孫占鼇,字玉山,零陵歲貢生。
嘗役於府署,輒懷書而往,郡守奇之,令改業為儒。
不數年,文譽大起。
旋入庠,食餼,貢成均。
晚年潛心理學,終日默坐,與性道相契,世味泊如也。
所著有《周易疑參》、《四書質疑》。
夏錫疇篤志勵行 河內夏錫疇,字用九。
篤志勵行,治經通大義,不為章句之學。
嘗自言曰:「今之講學者,吾知之矣。
摹倣其口吻,比附其文字,以較量於錙銖毫釐、依稀輕重之間,若是者,俗學也,吾弗為也。
悟空習靜,妙歸本體,掃除見聞,屏絕思慮,以程、朱為支離,若是者,異學也,吾弗為也。
耽嗜泉石,厭鄙世故,甘心枯槁而無聞者,畸民也,吾弗為也。
趨時若騖,逐利如繩,巧宦通神,前有阱而不見,後有賊而不知者,戮民也,吾竊矜而悲之。
其或志切功名,挾策幹主,布衣上書,以此博名而顯天下,吾力弗及焉,而又不為也。
」 朱紫桂讀先哲書 同、光間,湘鄉有朱紫桂者,以貿茶緻巨富。
少固未嘗讀書也,至是而悔之,嚮學彌篤。
嘗課子延師,於帷後靜聽之,課罷,則就經中之字請解其義。
客有讀書者,入門,輒挾卷以質疑,數十年如一日。
其所常觀之書,為《四子書》及陸象山、王陽明集。
有過不自諱。
有見其與李筱秋書,謂「自聆雅教以來,及讀各先哲書,亦知利不可專,而於利字關頭總打不破,不解何故」雲雲。
所寄友人尺牘,不假他手,雖有訛字,文筆固明暢。
曾蔔壽藏於五腦梅花山,自作一聯曰:「一點靈光還造化,百年骸骨葬梅花。
」 王曙軒服膺朱子 湘潭王曙軒徵君生平服膺朱子之學,嘗主講河南明道、洛學兩書院,刻布約言,頒示諸生。
光緒辛亥,湘藩胡某聘主長沙求實書院講席,時年已七十餘矣,白髮蕭然。
其持論頗不與袁淑瑜合。
淑瑜少出曙軒門下,曙軒猶以學生待之,辭氣之間,不少假借,淑瑜頗不堪,謂其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