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友類

關燈
裡沈七禹錫、城南蔡五十一仲光、城東裡毛奇齡為四友。

     陳繹思交和本初 陳確,字繹思,江寧人,從父官湘鄉,遂家焉。

    為人尚大節,不治生,工詩字,所居為茅廬,書數卷、竹數竿而已。

    長沙之能文者皆豪之,與往來,然特與北人和本初友善。

    本初者,乃繹思裡人彭警庵之妹壻也。

    其父甲武舉官守備,而本初事文藝,隸善化庠,名籍甚。

    胸無城府,人有過,面爭之,扶人於危,口不市德。

    產於南,而慷慨悲歌,尚有燕趙風也。

     王山史交李天生 王山史與富平李天生檢討因篤初未相識,一日,邂逅於長安茶肆,隔席遙接,各以意擬名姓。

    及詢之,皆不謬,遂相與定交。

     李文定兄事李天生 李天生為三相國所薦,至京師,名重一時。

    合肥武英殿大學士文定公天馥以同姓年長兄事之,天生居之不疑。

     朱人遠交四方奇士 會稽朱人遠茂才邇邁嘗以事至京師,名公鉅卿嘗延之東閣,以觀四方奇士,人遠因得徧交之。

    相與唱和者,為王西樵與其弟文簡公,及宋荔裳、朱竹垞、屈翁山、鄭禹梅、陳迦陵,皆當世文學大家也。

     徐虹亭朱竹垞定交輦下 吳江徐虹亭、秀水朱竹垞均少負才名,定交輦下。

    後同被徵,同入史館,相宅同居。

    虹亭就徵日,屬友繪《楓江漁父圖》,竹垞題詩,有「驚起沙鷗定相笑,黑頭未稱作漁翁」之句。

    又填《摸魚子》詞,前調雲:「怕白水撈蝦,紅闌鬬鴨,與爾便無分。

    」後調雲:「料八測塘邊,三高祠裏,讓我醉眠穩。

    」既而竹垞謫官,虹亭亦言歸,所居雖壤判江浙,然郵籤百裡而近,朝掛席而夕抵其廬,一舸往還,互商舊業。

    白頭二老,隱繫東南文獻之傳,後生望見者,鹹以神仙目之。

    徐、朱本婣戚,虹亭七十時,竹垞往祝,因命工為《二老垂綸圖》。

     周青士好客 周青士家嘉興之梅裡,以賣米為業,自晨至午居市肆,過午輒閉肆,登小樓讀書。

    工詩,好客,與朱彜尊、李良年、鍾淵映比隣相善,詩酒往來無虛日。

    晚遊京師,至宿遷,墮水死。

     儲同人有友十二人 儲欣,字同人,年未二十,好學,嘗約裡中才俊集於一堂,切劘經義,裡中稱之曰「八俊」,既而廣之為十二人,皆友也。

    約曰:「非聖賢之書勿視,非其行勿繇,不幸有過,必面責,改然後止。

    」又約曰:「文之課,月有三。

    合而課者一,為書之藝七。

    離而課者二,書之藝五,論、表、判、策暨詩賦、古文詞諸體胥一。

    」後如約行之,寒煖不稍輟者凡七八年。

    蓋嘗約周礎芹、周天綏、葉培生、吳仲文暨羣從君宜、井陘、清源為八士課也,又益以許子廷、周亞卿、周亮生、徐叔遠而為十二人。

     成容若與顧梁汾交契 成容若風雅好友,座客常滿,與無錫顧梁汾舍人貞觀尤契,旬日不見則不歡。

    梁汾詣容若,恆登樓去梯,不令去,一談輒數日夕。

     姜西溟哭成容若詩 成容若卒,姜西溟哭以詩雲:「禁方親賜與,天語更纏綿。

    」又雲:「俄聞中使告,慘淡素帷前。

    」自註:「次日老羌款關報至,詔使哭告靈前。

    」 鄭芷畦廣交遊 鄭元慶,字芷畦,歸安人,覃思著述,期有用於世,而廣交遊,毛大可、朱竹垞、胡東樵、張樸村諸名人並折行輩與之交。

     芷畦自名所居之地曰小谷口,其著書之室曰魚計亭。

    亭前種花壘石,後有方池一泓,大旱不涸。

    友朋過從,徵文考獻,與人應答,終日忘罷。

     康熙戊寅京都名人大會 康熙戊寅夏,京都名人大會,合寫《芷僊書屋圖》作畫三十人:王原祁,宋駿業,禹之鼎,顧士奇,張振嶽,楊晉,顧昉,沈堅,黃鼎,劉石齡,鄭淮,馬是行,孔衍栻,楊豹,方孝維,馬昂,于炎,周茲,許容,姚匡,馮纕,顧芷,王永,李堅,鄧煐,黃衛,錢石含,翁嵩年,唐岱;而始寫樹石,末復補遠山一角者,石谷子王翬也.吟詩六十人,皆餘思祖為之書:姚奎,袁啟旭,費厚藩,黃元治,胡介祉,汪灝,宮鴻歷,李時龍,胡賡昌,錢維夏,江宏文,王弈清,劉允升,朱襄,汪若,顧嗣協,翁必選,錢汝翼,錢元昉,孫緻彌,蔣仁錫,馮歷,王源,王澤宏,周彜,朱時鳳,許志進,蔡仍玉,朱鎬,顧彩,吳麐,顧瑤光,龐塏,姜宸英,王盛益,蔣疇錫,金璧,王時鴻,周清源,馬幾先,孫鋐,葉藩,陳于王,沈用濟,吳世標,孔尚任,曹日(日英),金肇昌,張霍,金德純,吳漣,宏焞,阿文昭,博爾都,占拙齋,珠兼山,端釋,等承,慈眎也;尚有孔毓圻之題識,則陳奕禧所書。

     金啟與劉紹錡善 金啟,字奕山,會稽人,嘗居三原,放於酒,獨與三原劉紹錡善。

    紹錡雖不勝杯杓,而精於詩,啟喜從之遊,紹錡輒為具飲。

    啟獨酌,紹錡操筆其旁,為詩以酬,且鍵戶,他人不得預也。

     嶽襄勤交怡親王 嶽襄勤公鍾琪居京師,怡賢親王與之納交。

    一日,嶽以忌之者多,不克保身為憂。

    王遂於奏對之暇代為陳之,嶽不知也。

    世宗曰:「既如是,可令其改入旗籍,當無敢有撼之者。

    然汝私往商之,勿雲朕意。

    」王既至,與嶽久談,終不言而去。

    世宗問之,王曰:「觀鍾琪意,似不願也。

    」世宗曰:「若爾,則勿庸。

    」然嶽始終不知也。

    襄勤,號蓉湖,成都人,嘗拜撫遠大將軍,終四川提督,繪像南書房,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封威信公。

     馬秋玉佩兮好客 祁門馬秋玉刺史曰琯,與弟佩兮上舍曰璐同居,皆好客。

    舉宏博,皆不就。

    乾隆癸巳,以開四庫全書館,進書七百七十六種。

    有園曰小玲瓏山館,全謝山祖望、符幼魯曾、厲樊榭鶚、金壽門農、陶篁村元藻、陳楞山撰諸名士悉主其家。

     揚州鹺商好客 揚州為鹺商所萃,類皆風雅好客,喜招名士以自重,而小玲瓏山館主人馬秋玉、佩兮昆仲尤為眾望所歸。

    時盧雅雨任運使,又能奔走寒畯,於是四方之士輻輳於邗,而浙人尤多。

     江永交戴震 休寧戴震,少不譽於鄉曲,婺源江永獨重之,引為忘年交。

    震,字東原。

    永,字慎修。

     禾中有四友 秀水馮柳東與史竹南、屠梅西、周桐北稱「禾中四友」,錢警石《甘泉鄉人集》中有《與馮柳東勸辭薦舉書》,稱三君為道義之友、總角之交。

     劉文清交瑛夢禪 劉文清公墉與瑛夢禪交最契,夢禪居勾欄胡同,與文清邸第鄰巷也。

    文清善書,與夢禪手劄凡二百通,由壯至老,體格皆備,夢禪裝為冊,自為之序。

    又有與夢禪餽物事目一冊,日用之物無所不具,殆亦無日不餽也。

    又二冊,則多邀飲之劄。

    此可想見二人交誼矣。

     程風衣馬璞臣如舊相識 乾降壬戌,淮揚大賈之業鹺者,深居簡出,四方遊客未易得見。

    桐城馬璞臣,名相如,名士也。

    至揚,投刺於程風衣。

    再至,閽人再拒之,馬怒,鬨於門。

    已而有一人便衣小冠,趿履而出,問曰:「子何人?」曰:「吾桐城馬相如也。

    」曰:「馬璞臣耶?」曰:「然。

    子何人?子知程風衣在家耶?」曰:「吾即程風衣也。

    」兩人乃大笑,牽袂入,各盡吐所欲語,如舊相識。

    留數日,盡歡而別。

    風衣,名嗣立,有寒士風。

     裘文達下直見客 新建裘文達公曰修,每下直,即居聽事西軒,環設客座,戒閽人,客至即引入坐,與共飲食,疊起迎送,竟日無倦容。

     袁子才廣交 袁子才廣交,居金陵隨園,為詩壇盟主。

    四方客至,坐花醉月,樽俎聯歡,殆無虛日。

    一日,大開東閣,客至五百人,皆一時知名之士,惟趙雲松觀察方遊棲霞,折簡招之,竟謝不往,貽以詩雲:「名紙填門奉坫壇,隨園豪舉欲留餐。

    靈山五百阿羅漢,一個觀音請到難。

    」袁得詩大笑。

     子才交遊徧海內,大江南北為尤多。

    每出行,自白下起程,而京口,而毘陵,而錫山,而蘇,而松,以抵杭州,沿途訪舊,都以肴蒸相餽贈,雖有行廚,虛自備員而已。

    至杭後,句留略久,人之詢歸期者,魚雁日以屬,及將返金陵,皆已相候於道矣。

    或邀至其家,一宿再宿,其饋贈一如出行時。

    子才曰:「三年一看西湖雨,累得家家具黍雞。

    惟年已七十餘矣,若問重來與否,則前路茫茫,殊難自主,而未能預定耳。

    」 慶似村與袁子才鐵冶亭善 慶似村,名蘭,文端公尹繼善子,寡交遊,與袁子才善,而鐵冶亭交之最久。

    冶亭每過訪,一鬅頭婢應門,引入室,見主人不衫不屣,案頭詩一本,窗間竹數竿,此外別無長物。

    烹新茗一甌,味至佳,不留飲,亦不答拜,曰:「我無車馬僮僕也。

    」年五十餘,以布衣終。

     杭堇浦與何耿莫逆 杭堇浦,名世駿,字大宗,乾隆時主講粵秀書院,自壬申至甲戌乃北歸。

    其在廣州時,與何西池、耿湘門最莫逆。

    湘門於靜海門外濠畔街闢素舫齋,堇浦時過從談讌,有句雲:「風流吳楚朋襟接,天色西南雨腳賒。

    傳語重城休上鑰,酒邊正要說梅花。

    」 馮三友為某觀察子友 馮三友,名益,臯蘭人,先世居江寧,高祖某宦於蘭,遂家焉。

    父福,嘗從戎有勳,病歿,三友方四齡,福之妾張氏所生也。

    嫡母王氏生三祿,三祿弗為養,逐張及三友。

    稍長,賣餅餌以供生母。

    時有某觀察者,方為子求塾侶,或進三友,時僅九齡,總角長揖,舉止端謹。

    觀察異之,酬以揖,曰:「是子良足為吾子友也。

    」 謝鳴謙與趙汪楊定交 南豐趙山南孝廉由儀工詩,謝鳴謙與之善。

    謝於趙為十年長,趙四五歲時,謝已愛其神駿。

    其後,嘗燕見,以飲食徵逐相歌呼為樂。

    謝性拙率,人或面諛之,輒忸怩,雖有甚愛,不自達。

    乾隆甲子,趙交武寧汪輦雲。

    汪貧而工詩,壬戌、癸亥間名大起,當路爭羅緻之。

    謝晤之於南昌,方熟察其所為,而趙與一見,遂定交。

    是時與汪方駕者,為南昌楊子載,而趙獨推重汪,然間嘗示謝以楊書,又未嘗不歎其忠告侃侃,以為古人復出也。

    而趙顧數數為汪、楊言,謝以是又交汪、楊。

     名流歡迎張熙河 乾隆時,平湖張諴,字熙河,性倜儻,好遊名山,九州歷其七,五嶽登其三。

    所至,賢士大夫如袁子才、畢秋帆、洪稚存、孫淵如輩,皆傾襟倒屣,相見恨晚。

     姚朱王相契 姚姬傳在京師,與遼東朱孝純子穎、丹徒王文治夢樓最相契。

    一日,天寒微雪,偕過黑窯廠,置酒縱談,詠歌擊節,旁若無人。

    明日,盛傳都下。

    既而王自雲南罷官旋裡,朱為兩淮運使,聞姚歸,三人者相約復聚於揚州。

    朱特築書院於梅花嶺側,一夕植梅五百株,延姚主講席,此即梅花書院之所自始也。

     梁山舟交任禮堂 錢唐梁侍講同書,初字元穎,偶得元貫酸齋行楷「山舟」字,揭之軒中,士林遂稱山舟先生。

    後陽羨任禮堂過雲間,於天馬山周氏見石刻「山舟」二字,迹類飛白,甚奇古,蓋趙承旨筆也,亟手拓一本,俾吳槎客騫攜至杭州贈侍講。

    任、梁素未謀面,自此遂訂交,槎客賦長歌以紀之。

     朱東臣與陳李契 朱東臣,名棟,與陳鬥泉、李樂泉初未相識。

    一日,相遇於王雲谷齋中,則三人並生於乾隆丙寅,並號泉,於是甚相契。

    自是,吳中廝養隸卒亦無不知楓橋有三泉矣。

     黃仲則交洪稚存 黃仲則少尹景仁性落落難合,不廣交,以是始慕與交者,後皆稍稍避之,黃亦不置意,獨與洪稚存太史亮吉交十八年。

    洪屢以事規黃,黃雖不之善,而亦不之絕也。

     毛大瀛與國泰為異姓兄弟 毛大瀛,寶山諸生,善屬文,試輒不利。

    年踰五十,以薦舉得官。

    教匪起湖北,蹂躪陝、汴、川諸處,大府奏調毛隨營。

    以功擢知縣,尋授簡州知州。

    毛初在魯撫國泰幕,幾十年。

    國泰者,毛在京時所識,約為兄弟者也,撫山東,即挾之以行。

     國性暴戾,妻子僕隸皆若不可一日共居者,獨重毛,始終無纖毫芥蒂。

    毛質直,嘗數其過,國受之不校也。

    國盛怒時,或至撲妻子,刃僕隸,得毛數語即解。

    以是署內外事毛如神明,國亦飭所親下人奉毛若己。

    毛或赴試,則闔署人環以泣,阻其行,若勢不可留,則各囊金以贈之。

    毛入試,所獲無算,亦隨手輒盡,不餘一錢也。

    在幕府日,國四鼓即促毛起,然巨燭,與分案治官文書,日出,事始竣。

    國讀書不甚分句讀,顧酷嗜作制舉文,日必拈一題,強毛共為之。

     董小狂友湯貞愍何蕉衫 上元諸生董小狂,名進,好為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