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友類

關燈
於卷端,凡與考試之有關係者,悉列之為師,載其姓名官秩,文科然,武科亦然。

    總管李蓮英自以身屬刑餘,不得列於鄉會試及第士子履歷之末,引為終身之憾。

    光緒中,某科武會試,李竭力運動,得派為場中巡查,於是李總管之名,遂登於武進士之履歷。

    自是而諸侍衞遂有投李為師,自稱門生者,且有武員入拜其門者矣。

    武員為何?丁汝昌、趙桂林、龔照嶼、葉志超、衞汝貴、衞汝成是也。

    未幾,又運動為某科殿試搜檢宮。

    某進士欲以李名列入受知師,懼輿論抨擊,宋果,然猶具柬往謁,而自稱受業焉。

     異姓盟為兄弟 世俗交友相得,盟為兄弟,各書紅柬交換以為證,曰蘭譜,蓋取《易經》所載「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及《世說》所載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之義也。

    紅柬所書,如姓名、字號、省府縣籍貫、年歲、誕生之年月日時、男三代之名號、女三代之姓、兄弟姊妹妻妾子女孫曾之名號並其官爵、職業,若有顯貴之疏族,亦備書之,以示光寵。

    此實為依附攀援之作用,非果志同而道合、聲應而氣求也。

    然如甲乙二人皆於微時訂盟,結為異姓兄弟,他日者,甲貴而乙賤,適同官一地,而乙須受轄於甲,則乙必擇期具手版上謁,附繳蘭譜,甲亦直受之不謙讓也。

    自是而口頭、書面不敢有如兄、如弟之稱謂矣,惟乙之對於他人,則必仍曰某憲為予之盟兄弟,以驕於人。

     俗謂異姓兄弟曰盟兄弟,一曰譜兄弟,又曰靶兄弟。

    靶者,箭靶,射矢之鵠也。

    殆本於三國時之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之兵中結義,弧矢設誓歟?結盟時曰拜靶,亦有設筵肆席以聯歡者。

     以團拜聯友誼 辦團拜者,每年之春,京師各部院及有科目者,例必舉行。

    以值年一二人承辦,開筵演劇,費至數百金,次者亦必擇地會飲。

    蓋京師地大人眾,往往經年不一面,亦藉此以得聚晤耳。

    外省亦然,且多有聯合商界以行之者。

     顧亭林與王山史善 顧亭林為明大儒,既鼎革,歷遊名山大川,嘗有英雄自喜不可一世之志,而蛟龍泥蟠,終制螻蟻。

    晚年與陝人王山史善,山史為構書院以居之。

    山史,名宏撰,華陰人。

     傅青主廣交遊 傅青主年甫踰冠,交遊已廣。

    及明祚既移,所與遊者,大率為遺逸、學問、藝術之士及方外而已。

    有溫毓桂字秋香者,晉之高士,嘗曰:「昔與傅青主、梁小素遊,文章道義,相為切磋。

    自二公作古後,不數十年而士風日下,典型無存,緬想風規,如東京夢華,邈焉難再矣。

    」青主嘗自言:「吾自二十外以來,交遊頗多,亦儘有意氣傾倒之人。

    惟為日既久,漸覺其無甚益我處耳。

    」 顧景範兄事魏叔子 顧景範,名祖禹,於儕輩中少所許可,惟兄事魏叔子,至為之執繖、奉溺器焉。

     易堂九子 魏叔子文集有易堂九子之名,蓋魏氏兄弟避兵翠微峯,與故人講學時之稱。

    易堂者,即魏氏堂也。

    九子者,三魏而外,為彭任、曾燦、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士望也。

     魏和公所至交賢豪 魏和公既以明亡棄諸生,事遠遊,歷閩,粵,渡海,達瓊州,北抵燕京,返轍夷門,過洛陽,南浮漢沔,入秦關,涉伊水,經鳳,滁.所至必交其賢豪,訪尋窮巖遺佚之士.嘗省故人於韓城,往觀砥柱三門,聞高士彭荊山居華山絕險處,直上四十裡,手鐡絙,躡飛磴,訪之.遂居翠微峯頂,榜曰吾廬,更以自號. 魏和公壽李世熊 寧化李媿庵副貢世熊之八十也,魏和公往壽之。

    媿庵亟逆之於門,注視,執手涕下曰:「鬚髮遽如是白也!」翌日,命其季子出拜,媿庵親掖和公,使勿答。

    及歸,送一裡許,揮涕曰:「知能再相見耶?」 冒青若懷友 如臯冒青若,名丹書,為辟疆次子。

    其遊京師時,明遺逸鸝圯道人戴本孝曾作畫冊贈之,題其後曰:「冒子青若,生平於事親懷友之外,無他鶩,進德修業,不出戶庭而譽聞四方。

    年近三十,始遠遊來京師,承親志也。

    時餘已旅食燕市兩年,因主人能適餘性,不掃室危坐,則蒙袂獨行,出入可以自恣。

    一聞戶外革鞜聲,則畏匿不敢見,即間有過從,僅素心一兩人而已。

    嘗歎青若來,自今之公卿大夫以及遠近名彥,莫不折節樂與之遊。

    餘每過其次舍,不終食,輒欲避影而逃也。

    夫以青若恂恂若不勝衣,訥訥不能出口,今則復能控轡疾步,恆交錯於劇驂氛塵之中,飲酒賦詩日相贈答不少倦,此皆青若夙所未涉者,而顧善若此,嘻!豈得已哉,豈得已哉?承親志也。

    親之志曷若是其不得已也?若其得已,青若老親之上,猶有老親在焉,肯以其家三十年中不違晨昏之賢子若孫,有如吾青若者,令其久旅孑處於數千裡之外,將僕僕欲奚為也?苟非知者,則亦第謂其若今之逐富貴慕聲勢者等耳。

    嘻!豈青若之所以勉承親志也哉?青若少餘十有八歲,固兄事餘,因其降辰,將裒仁人金石之音以贈之,遂出是冊,以當先粃。

    青若持餘贈歸臯東,以娛其親,庶見交道在今日,猶有跫然若某某先生其人者,若是乎其不能忘也。

    」王文簡公士禎《感舊集》已錄其冊中題畫詩數首。

    鸝圯道人又號鷹阿山樵,海陽人,僑居歷陽,著有《前生餘生詩稿》。

     黃珍百交董文友 武進董以寧,字文友,少工填詞,為閨襜之作.喜結賓客,時時被酒.嘗遊荊溪,荊溪之士觴之於南山之麓者二十二人,徧起,道姓名畢,黃珍百奉酒言曰:「僕,山中之鄙人也.今聞董生賢,竊願交董生.」 士大夫以復社通聲氣 明季士大夫特重聲氣,故復社廢興,幾與國運相終始。

    順治癸巳上巳,吳閶宋既庭實穎、章素文在茲復舉社事,飛箋訂客,大會於虎阜,江浙二省及自遠赴者幾二千人。

    先一日,布席山頂。

    次夕,聯巨艦數十,飛觴賦詩,歌舞達曙。

    翼日,各挾一小冊,彙書籍貫、姓名而散。

    吳梅村祭酒以詩記之雲:「楊柳絲絲逼禁煙,筆床書卷五湖船。

    青溪勝集仍遺老,白帢高談盡少年。

    筍屐鶯花看士女,羽觴冠蓋會神仙。

    茂先往事風流在,重過蘭亭意惘然。

    」梅村當時尚未入仕本朝,未幾,即為海寧相國陳之遴所薦矣。

     吳梅村悔負侯朝宗 吳梅村之入仕也,侯朝宗曾遺書力阻。

    吳不聽,繼而悔之,自謂負侯生也。

    其弔朝宗詩雲:「死生總負侯嬴諾。

    」臨歿時,填《賀新涼》詞雲:「論龔生天年竟夭,高名難沒。

    」又雲:「為當年沉吟不斷,草間偷活。

    」又雲:「竟一錢不值何須說。

    」怨艾之意深矣。

    遺命以僧服殮,題碣曰「詩人吳梅村之墓」。

     蔡大美喜交遊 宣城蔡蓁春,字大美,善屬文,喜交遊。

    常自釀酒待客,釀兼數種。

    其後家益貧,釀不能給,客至,輒質衣以具酒焉。

     李笠翁交潘愚谿 潘一晟,字愚谿,東安人,明諸生。

    明亡,不復應科舉,恣意遊覽。

    嘗斥家財以供詩酒,所題詠未嘗署名。

    嘗遊南昌東湖,題句於酒肆,李笠翁物色之,知為東安人。

    笠翁遊桂林,紆道訪之,莫能得。

    偶泊舟大樹下,見草屋之門署一聯,笑曰:「此有塵外之緻,其是矣。

    」入詢主人,相與拊掌。

    遂留信宿而去。

    笠翁,名漁。

     吳野人與吳鱗潭為神交 泰州吳野人名所居曰陋軒,甘心窮餓。

    與吳鱗潭祭酒善。

    鱗潭官京師,夜夢野人索棉布十丈,詰朝,寄詩與布。

    野人得之,曰:「神交哉!」報以詩。

     劉繼莊有講學之友 劉繼莊平生講學之友,嚴事者曰梁谿顧畇滋、衡山王而農,而尤心服者曰彭躬菴。

    彭尚平實,而劉之恢張殆有過之。

     宋荔裳好客 宋荔裳廉訪琬性倜儻好客,徵歌命酒,座無虛席。

    即向未謀面者,亦許闌入,去來不問,亦不詢其姓氏。

    客遊吳越,居西湖十年,偕諸名流觴詠其間,動至經月。

     吳薗次廣交遊 吳薗次守湖州日,廣交遊,四方名士過從無虛日。

    嘗與吳梅村、宋荔裳、曹秋嶽等集窪樽亭,皆屏去騶從,解衣盤礴,見者目為神仙中人。

    梅村作詩紀事,有「客比亂山多」之句。

    陳其年獨未與其盛,故其敘《林蕙堂集》,有「獨有鄙人,況居旁邑,調絃待奏,情含流水之中;滅刺難前,客在亂山之外」等句。

     李方山友宋荔裳 歷城李方山,名日景,嘗客南昌,有傳宋荔裳已死者,特為詩弔之,與宋初未識也。

    後至武林,聞宋尚無恙,李喜甚,借馬於友人,疾馳相視,且出詩讀之,兩人因泣下霑襟。

    已而命酒,狂飲極歡,策馬而去,自是遂為友。

     王文簡交邵潛夫 通州有布衣邵潛夫者,明萬曆時,以詩歌名江表。

    康熙初,年八十餘矣,家貧,苦徭役。

    值王文簡公士禎司李揚州,按部抵境,首謁邵。

    邵居委巷,乃屏輿從,徒步而入。

    邵曰:「適有酒一鬥,能飲乎?」文簡欣然為引滿,流連移晷始別。

    有司聞之,立除其役。

     孫豹人交王文簡 三原孫豹人,曾於明崇禎甲申闖寇亂時,結裡中少年殺賊,失足墮坎中,幸不死。

    後流寓廣陵,學賈,三緻千金,已而盡散之。

    王文簡司李揚州,慕豹人名,欲往詣之而恐其不見,乃先貽之以詩曰:「焦穫奇人孫豹人,新詩雅健出風塵。

    王宏不見陶潛跡,端木寧知原憲貧。

    」遂為莫逆。

    文簡俸滿入都,豹人送以詩曰:「欲問忘情老,何名並命禽。

    」 吳賢感王文簡而訂交 王文簡公官揚州司理時,一夕,雪甚,漏三下,風籟穴呌窱,街鼓寂然,方於燈下簡篋中故書,得吳賢詩,且讀且歎,遂泚筆為序。

    明日,走急足馳二百裡寄之。

    吳感其意,為刺舟入郡城,相見歡甚,因與訂交。

     造訪不作賓主禮 王文簡公官京師時,曾居保安封街。

    邵青門亦寓焉,與文簡衡宇相對,施愚山所居相去數十武,陸冰修僅隔一牆。

    數人者,偶一相思,率爾造訪,都不作賓主禮。

    某歲,寓稍遠,隔日輒相見,恆於月夜偕扣文簡門,坐梧樹下,茗椀香爐,清談達曙。

    愚山《贈行》詩有雲「踏月夜敲門,貽詩朝滿扇」是也。

     丁野鶴入都訪友 丁野鶴在京都充內廷教習時,嘗於米市築室,與王覺斯、傅掌雷、薛行屋、張坦公諸人賦詩其中,王敬齋為題其室曰陸舫。

    後官椒邱廣文,忽念京師舊遊,策驢冒風雪,日馳三四百裡,至華嚴寺陸舫中,召諸貴遊、山人、琴師、劍客,雜坐酣飲,笑謔怒罵,筆墨淋漓,興盡策驢而返。

     梁仲木交孫宇台 宛平梁仲木,名以楠,某年至武林,一見孫宇台,便披衿契,與之為友。

    謂人曰:「若孫子者,所謂雲中白鶴,邴根矩、劉士光之儔也。

    」 王丹麓廣交遊 錢塘王丹麓,名晫,廣交遊,遇好友,譚論移日,至信宿不厭。

    非其人,不得闌入,偶遇之他所,亦不妄交一言。

    鄉裡宵人故多憾之,至欲相傾搆,則察幾豫應,不明其所以然,然卒亦不能為害也。

     閔伯宗交友 祥符閔伯宗大令派魯,性簡默,其交友也,意緻蕭遠,殊不大快人意。

    然久與居處,輒覺欣然如飲醇醪。

     諸駿男念友傷懷 諸駿男嘗過廣陵,歎曰:「小有之風流頓盡,于一之宿草久衰,柴丈遯跡於白門,梅岑栖蹤於遠郭,故人雲馳雨散,念此能不傷懷!」 陳緯雲追念鄒董 宜興陳緯雲,名維嶽,其年弟也。

    嘗雲:「鄒、董相繼零落,蘭陵舊,遊酒旗歌闆之故地,闌風長雨,不可復尋,言之悽然,不待過黃公酒罏而始慟哭也。

    」 石哈生為宋釋之知己 富平宋釋之嘗客靖逆侯將軍張勇幕,勇平定三藩,多出釋之策。

    一日,語勇曰:「予平生少知己。

    」勇曰:「如予者,不足為知己耶?」釋之曰:「予與將軍一言偶合,非知己也。

    所稱知己者,獨石哈生而已。

    」及歸西安,每訪哈生於其家,必攜酒自後戶入。

    既相見,偕至僻地趺坐,而飲酒劇談,談罷大笑,笑罷復大哭,興盡,棄其飲器而散。

    又嘗於將軍幕中大會賓客,設席虛左,或問之,曰:「此待吾友人石哈生也。

    」俄而哈生草冠草履,披褐衣,昂然而入,揖眾,直踞其席。

    釋之旁侍,執壺傾酒甚恭。

    哈生亦不少遜,持盃豪飲,旁若無人。

    眾大驚駭,卒莫測其為何許人。

    釋之,一作石芝。

    哈生,一作哈興。

     四明有四友 康熙時,鎮海謝緒章北溟、慈溪鄭性南谿、鄞縣萬承勳西郭、李暾東門,號稱四友,各以詩鳴,嘗合刻《四明四友詩集》。

     蕭山有四友 蕭山包飲和著述自豪,出處不苟,嘗與同邑崇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