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友類

關燈
蕆事,不可見,不可見。

    」出吳而扃其門。

    惠再至,索所著書,僅乃得之。

    惠試竣,仍介吳求見,則假一冠,投刺至,長揖曰:「今日齋沐,謝知己。

    方年邁,無受教地,不能執弟子禮。

    」語畢遂起。

     汪孺人延女師 汪孺人,蕭山王聲遠茂才鉽之婦也。

    聲遠以康熙甲子八月卒,有遺孤,孺人乃飾書幣,請山陰之閨秀夙以文字相往來者曰金先生,出子女使事之,授《孝經》、《論語》,一時講誦之盛,逾外塾焉。

     汪鈍翁葉星期各有門徒 汪鈍翁教授堯峰,門徒數百輩,比於鄭眾、摯恂。

    時嘉善葉燮星期方罷官,築室吳縣橫山下,遠近從學者亦復負笈踵來,廊舍為滿。

    鈍翁說經鏗鏗,素不下人,與星期持論鑿枘,互相詆諆,兩家門下士遂各持師說不相讓。

    後鈍翁沒,星期曰:「吾向不滿汪氏文,亦為其名太高,意氣太盛,故麻列其失,非為汪氏學竟謬盭於聖人也。

    今汪歿,誰譏彈吾文者?吾少一諍友矣。

    」因取向所摘汪文短處,悉焚之。

    星期前宰寶應,值三藩倡亂,驛道雲擾,黃、淮交漲,隄岸屢決,毀家紓難,民賴乂安,固非僅以文學表見者也。

     葉星期門下有詩人 長洲沈文愨公德潛,少從學於葉星期。

    葉所居在橫山,故王文簡公士禎嘗雲:「橫山門下尚有詩人。

    」然其獨綜今古,無藉而成,源本漢魏,效法盛唐,先宗老杜,次及昌黎、義山、東坡、遺山,下至青邱、崆峒、大復、臥子、阮亭,皆能兼綜條貫。

    有門下士王光祿鳴盛、司寇昶、錢宮詹大昕、曹侍講仁虎、趙少卿文哲、吳舍人泰來,黃明府文蓮諸人,俱以文章氣節重於天下,因彙刻吳中七子詩。

     桑弢甫師勞麟書 勞史為桑調元之師,自杭來謁,論學數日。

    將別,送之曰:「吾壽不過三年,恐不復相見。

    行矣,勉之!」勞字麟書,餘姚人。

    桑字弢甫,錢塘人。

     陳少章師何義門 吳多博聞好古、砥節勵行之碩儒。

    康熙以前,位不大而名最著者,則有何義門。

    門弟子無慮數百人,其最相契如晦翁之於蔡季通呼為老友者,曰陳少章。

     方雪瓢師何義門 方雪瓢,名粹然,淳安人,樸山子。

    少隨樸山居京師,從何義門遊,稱義門高第弟子。

     循王師吳煒 歙縣吳煒由口北道擢光祿少卿,入上書房。

    循王有過,吳以大杖責之。

    王哭訴於高宗,高宗曰:「汝師用夏楚,良是,何訴為!若再犯,朕必親責也。

    」 洪北江要師恕罪 洪北江少孤,寄讀於某塾師,性慧而不羈,恆不受約束。

    師以其少孤,未忍嚴責也。

    一日,洪矙師去,洗硯假山後。

    師忽過其旁,洪誤為同學也,潑以墨汁。

    師叱之。

    洪懼責,亟援花架以上,箕坐屋頂。

    師再三呼之下,不應,而曰:「師以甘言誘我,必痛施夏楚,寧死不下。

    」師曰:「我勿責爾,且決不相誑。

    」洪曰:「口說不足憑。

    」師曰:「然則必如何而後可?」洪曰:「須與我以證。

    」師不得已,以片紙用長竿遞之,其文曰:「潑墨非出有心,當恕汝罪。

    且歸坐讀書,決不撲汝。

    」洪觀之微笑,始緣梯冉冉而下。

     皇子隆重師傅 國朝家法,皇子皇孫無不於六歲就外傅,非若明季諸臣之常以皇子出閣讀書為請也。

    上書房在乾清門之東北嚮,卯入申出,攻《五經》、《史》、《漢》、策問、詩賦之學,雖窮寒盛暑不輟。

    舊例,皇子初就學見師傅,彼此皆長揖。

    徐元夢於康熙癸酉以原任侍講入直,佟淵若於戊寅以檢討入直,曰教書,曰課讀,尚無師傅之稱。

    其居處為南薰殿西長房兆祥所鹹福宮,亦無上書房之名。

    雍正紀元,諭:「諸皇子入學之日,與師傅預備杌子四張、高桌四張,將書籍筆硯安設桌上。

    皇子行禮時,爾等力勸其受禮。

    如不肯受,皇子向座一揖,以師儒之禮相敬。

    如此,則皇子知降重師傅,師傅等得盡心教導,此古禮也。

    至桌張飯菜之預備,亦須竭誠盡禮,毋或稍間。

     尹文端與袁子才師生之契 袁子才與尹文端公師生之契,固不與尋常同。

    文端督兩江時,袁時相過從,情意親密如家人。

    文端或勾當公事未了,在簽押房,袁直入內室。

    文端多姬侍,不避袁,評詩論畫,鹹以袁先生呼之。

    一日,文端招袁,遲之久不至,屢催之,不知蹤跡所在。

    及文端退食燕寢,袁已與諸姬開樽飲矣。

    文端為頌《山樞》一詩以嘲之,相與大笑。

     金纖纖願師袁子才 蘇州有女士曰金纖纖,名逸,生而有夭窕之容。

    幼讀書,即辨四聲,愛作韻語,每落筆,如駿馬在禦,蹀躞不能自止。

    年甫笄,嫁吳中少年陳竹士。

    結褵之夕,忽一婢手花箋出,索竹士催妝詩。

    竹士適然驚,幸素所習也,即應教,索和。

    然事尊章謹,不以文翰自矜。

    當時吳門多閨秀,如沈散花、汪玉軫、江碧珠等皆能詩,皆推纖纖為祭酒。

    一日,偕諸女坐虎邱劍池旁,相與談《越絕書》、《吳越春秋》諸故事,洋洋千言,此往彼復,縉紳先生旁聽者或不解所謂。

    其論詩,於唐宋諸名家,靡不研究,尤嗜袁子才詩。

    嘗於病中得《小倉山房集》,伏枕讀之,盡四晝夜畢。

    寄書諄諄,乞為弟子。

    及袁往訪,扶病出拜,逾數月而死矣。

     袁子才有女弟子 乾隆壬子三月,袁子才寓西湖寶石山莊,一時江浙女弟子各以詩來受業。

    因屬尤某、汪某寫圖布景,其在柳下姊妹偕行者,湖樓主人孫令宜臬使之二女雲鳳、雲鶴也;正坐撫琴者,己卯經魁孫原湘之妻席佩蘭也;側坐其旁者,大學士徐文穆公本之女孫裕馨也;手折蘭者,安徽巡撫汪又新之女纘祖也;執筆題芭蕉者,汪秋禦明經之女妽也;稚女倚其肩而立者,吳江李寧人臬使之外孫女嚴蕊珠也;憑幾拈毫若有所思者,松江廖古檀明府之女雲錦也;把卷對坐者,太倉孝子金瑚之室張玉珍也;隅坐於幾旁者,虞山屈婉仙也;倚竹而立者,蔣戟門少司農之女孫金寶也;執團扇者,即金纖纖,吳下陳竹士秀才之妻也;持釣竿而山遮其身者,京江鮑雅堂郎中之妹,名之蕙,字芷香,張可齋詩人之室也。

    十三人外,侍隨園老人側,而攜其兒者,子才之姪婦戴蘭英也,兒名恩官。

     張芑堂師丁敬身 海鹽張芑堂徵君燕昌,少曾受業於丁敬身。

    初及門時,囊負南瓜二枚為贄,丁欣然受之,為烹瓜具飯焉。

     仁宗尊師 仁宗之於朱文正公也,禮數逾涯,恩榮終始。

    歿後數年,文正猶子錫爵方為山東藩司,而山東學政黃勤敏公亦文正昔所特薦也。

    仁宗批勤敏謝恩摺雲:「朱錫爵才勝於德,汝應念石君師傅之舊恩,時加訓戒,毋忽。

    并令轉諭知錫爵,令其回奏。

    」禦筆於石君二字上空一格,尊師之意也。

     阮文達受門生土宜 嘉慶甲戌,阮文達公元總督漕運,駐節淮安。

    蕭山王某詣轅叩謁,以浙中土宜西湖藕粉、燒酒楊梅、甌柑、筍脯為贄。

    入門,巡捕迎謂曰:「漕帥到任以來,從不收受官民一絲一粟,此恐當見卻也。

    」又私告曰:「如漕帥卻還,能分惠少許乎?」王曰:「某車中斷難攜帶,當盡以奉贈耳。

    」既而呼令入見,並命將禮物全納,巡捕大駭。

    坐定,文達笑謂巡捕曰:「此蕭山王某,餘翼而長之,二十年矣。

    彼以師生之禮來,故可受之而無愧也。

    」又曰:「是皆浙中佳品,吾不嘗其味者已有年矣。

    今日見之,未免露老饕故態也。

    」乃命啟筐,出甌柑十枚與巡捕,曰:「爾亦試嘗此味。

    其餘諸物,我當寄歸揚州,不能割愛矣。

    」 李文恭師陶文毅 湘陰李文恭公星沅起家孤寒,開敏沉毅.陶文毅公雨澍,故父執也,知之久,招入川東幕,委以書記.每口授大略,援筆萬言,曲盡事理。

    文毅色喜曰:「子,經世才也,但當多讀書耳。

    」文恭感激自力,執弟子禮終其身。

     陳用光不以門生視管異之 嘉慶初,姚姬傳主江寧鍾山書院,管異之與梅伯言最受知。

    其後,管苦力孤詣,學日以進,四方賢士爭欲識之。

    道光乙酉,新城陳侍郎用光典試江南,力拔之,得中舉人。

    陳固姬傳弟子也,既得,異之,不敢以世俗門生之禮相待。

    管名同,上元人。

     王桂仙師侯青甫湯貞愍 鹹豐時,金陵有名妓王桂仙者,色藝冠一時,研究音律,善簫管。

    以詩畫請益於上元侯青甫廣文、湯貞愍公貽汾,列女弟子行,名益噪。

     陳六舟師董枯匏 道、鹹間,秀水董枯匏明經燿嘗館儀徵陳氏,為塾師者九載,主人敬禮備至,久而不衰,即六舟中丞彜之尊人也。

    明經授課之暇,日詣書肆,縱觀其插架所有。

    以力棉,不能悉購,輒手一編坐櫃旁,日晡始返塾,日以為常。

    主人微聞之。

    某年歲暮,解館歸,主人買舟送之。

    甫登舟,則見簏書多於昔,訝其非盡己物也,詢舟人,乃言其中有主人所贈之書。

    啟觀之,皆平日在書肆所常披閱者。

    蓋主人詗知其嗜書,購以貽之也。

    明經僑居桐鄉之梅涇,鹹豐庚申,粵寇至梅,欲燬其廬,一酋見有藏書,曰:「此讀書人家也。

    」止其黨,遂得不燬。

    中丞從明經有年,克以成立。

    光緒時,中丞督學浙江,於按臨禾中時,嘗遣使存問其家。

     程長庚閉門授徒 道光戊戌,英吉利以雅片入廣東,戊申,入長江。

    程長庚聞之,大憤。

    鹹豐時,髮、撚、回、苗徧國中,諸貴人讌樂不衰,長庚則閉戶不出。

    或怪之,則泫然流涕曰:「京師首善乃若此,吾不知所稅駕矣。

    」乃擇門下之賢者教之,曰:「京師亂且作,毋使廣陵散絕人間也。

    」鹹豐丙辰,英人破廣州,縛粵督去。

    江南軍大潰,撚勢益熾。

    庚申,英法聯軍入京師,文宗狩木蘭,長庚痛哭去。

    未幾,和議成,俄羅斯奪龍江、吉林邊地七千裡,英法始訂市長江。

    辛酉,文宗崩,穆宗幼,兩宮聽政,返京師,恭忠親王領樞府,始設譯署理外交,諸貴人讌樂如故。

    長庚喪亂且貧,則復治故業,孤愴抑塞,調益高,獨喜演古賢豪故事,若諸葛亮、劉基之倫,則沉鬱英壯,四座悚然,無不流涕。

    久之,而簡三、楊月樓、汪桂芬、譚鑫培之徒出焉,皆長庚憂亂時所閉門授業者也。

     李申夫師曾文正 李申夫方伯從曾文正公最久,文正在祁門,兵事方急,惟李相隨不去。

    同治壬申,文正薨,李輓之曰:「極贊亦何辭,文為正學,武告成功,百世旗常,更無史筆紛紜日;茹悲還自慰,前佐東征,後隨北伐,八年戎幕,猶及師門患難時。

    」李文忠公見之,頗恨其言。

    申夫,乃文正之弟子也。

     某侍郎倒拜門 某侍郎家資本饒,歲入又鉅,其入仕也,非以科第,而好為人師。

    著弟子籍者多至百餘,蓋皆漫不相識,納金為贄,俗所謂拜門者是也。

    且束脩之豐嗇,在所不計,以是人多歸之。

     光緒乙亥秋七月,至漢口,初居逆旅。

    繼以其婦自京至,遂賃廡於後花樓之某裡,與其友合居,然僅僦其樓下之數椽而已。

    漢之土豪商賈但知其為達官貴人,而爭欲執贄於其門矣。

    有周某者,居城中,初亦欲令其長男往廁弟子之列,將以為後日之奧援也。

    丐人介紹,言以銀幣百元為贄。

    某聞之,欣然,有成議矣。

    已而聞某之所居卑陋,非廣廈細旃也,疑其為江湖遊客自炫官秩以詐欺取財者,遂逡巡不往。

    某晝夜嫖賭,方苦資匱,日盼此百元以補不足,使居間者促之。

    乃訂期,由居間者挈周氏子以詣某寓,修弟子見師禮。

    然及期而竟爽約。

    某徬徨無措,因與居間者謀,令導之入城,自登其堂,由居間者入內,以危辭脅之,迫周氏子出拜,匆促成禮,而袖金以歸。

    有知其事者,則曰此為倒拜門。

    蓋以師就弟,固為特別之拜門也。

     袁忠節師高劉 桐廬袁忠節公昶幼貧,日從溪邊漉小魚,雜野蔬為食.後遊學杭州,閩高伯平主講東城精舍,憐其才,周卹備至.繼而問樂於興化劉融齋中允.自謂閩縣,興化兩師,一生衣被所在也. 岑襄勤師李文忠 岑襄勤公之於李文忠公也,初極詆之,後乃認之為師。

    某年,襄勤赴雲南,遣其子謁文忠,請授心法。

    李雲:「越南非我國所急,朝廷方重用唐烱,可讓之。

    」岑既到滇,力言救越南之非計,迨奉嚴旨督責,始惶悚請視師。

     秦五九師張樵野 五九,姓秦,光緒時,在京師國興堂唱青衣,嗓音清亮,有穿雲裂帛之譽。

    張樵野侍郎奇賞之,公餘散值,輒至國興堂小坐,教以讀書作楷。

    間或招至邸寓,以玩好古物、金石圖畫陳列案頭,口講指授,若師弟焉。

     李蓮英好為人師 士子之以鄉試中舉人、會試成進士者,皆刻硃卷,而列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