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祭類
關燈
小
中
大
,或謂仍自炷香為禮,但執爐周匝道場而已。
近世文武官吏入廟焚香叩拜,曰行香,則但襲其名耳。
亦曰拈香,俗語謂之燒香。
黃陂人朝山 黃陂鄉人每歲於農事畢,行朝山禮。
每社香頭四人,四人中又舉一人為長,先期齋戒。
行日,沿途鳴鑼宣佛號。
其宣佛號,先一人曰南無阿彌陀佛,羣應之曰無量壽佛,一路呼號至山。
冠染麻紅纓涼帽,躡草履,披天青布單套。
朝山畢,必購山上所售木喇叭、木刀、木鎗筯及湯勺之類,攜歸以贈親友。
蜀人拜香 蜀俗,父母有疾病,子即拜香。
拜香者,以香三縛於額,一步一跪,自其家起,至廟而止。
路之遠近,即視病之輕重也。
旗人所祀之神 關羽、馬神諸祀,滿蒙漢軍旗人一律舉行。
其祭品,牛羊豕雜牲皆有之,惟庫雅喇滿洲每殺犬以祭,而對人則詭言為豕也。
滿洲跳神 滿洲尚跳神,無富貴貧賤,皆於內室供神牌,木版無字,亦有用木龕者,室中之西壁、北壁各一龕。
凡室,南向、北向以西方為上,東向、西向以南方為上,龕設於南。
龕下懸黃雲緞簾幙,亦有不施者。
北龕設一椅,椅下有木五,形若木主之座。
西龕上設一幾,幾下有木三。
春秋擇日緻祭,謂之跳神。
其木,若香盤也,祭以香末灑於木上。
室南向者,多以北壁為正龕,西為旁龕;東向則以西壁為正龕,南為旁龕。
旁龕乃最尊處也,最尊處所奉之神為觀世音大士,次為關帝,次為土地,故用香盤三也。
國初出師,恆載關羽像以從,所向克捷。
及入關,乃崇祀之,尊與孔子並,滿語稱之為關瑪法。
瑪法者,祖之稱,蓋尊之至也。
中壁所祀,一為朱果發祥之仙女,一為明萬曆媽媽。
八旗舊族、宗室、王公家跳神,每前一月,於神房敬造旨酒,用黍米糟麯,如江南造酒式。
前三日,每日朝暮獻牲各二,曰烏雲。
【即引祀也。
】前一日,敬製糕餌,以椎撃碎黃黍米,然後蒸饋,曰打糕,神前各置九盤.大祀日,五鼓,獻糕於明堂如儀.俟使歸,主人吉服,嚮西跪,設神幄,嚮東,供糕酒素食,中設如來,觀音,關羽位.女巫吉服舞刀,祝曰:「敬獻糕餌,以祈康年.」主人跪撃神版,諸護衛撃神版及彈弦箏,月琴以和之,聲嗚嗚可聽.巫歌畢,誦祝詞,主人敬聆畢,叩首,興.司香婦敬請如來,觀音二神位出戶牖,西設龕,南嚮以奉之.司俎者呼進牲,牲入,主人跪,家人皆跪.巫前緻詞畢,以酒澆牲耳,牲耳(月禹),司俎者高聲曰:「神已領牲.」主人叩謝.司俎者揮庖人進刲牲,葅烹畢,及熟薦,選牲肉最精者為醢,供神位前.主人再拜謁,巫緻辭.主人叩畢,巫以繫馬吉帛進,巫祝如儀,主人跪領吉帛,付司牧者,叩,興,始聚宗人分食胙肉,不許出戶庭,且諱言死喪事.賓至,主人迎送不出庭門.暮供七仙女,長白山神,遠祖,始祖位,西南嚮,以神幙隱蔽窗牖,誌幽冥之意.舞刀進牲,讀祝詞,惟伐銅鼓作淵淵聲,祝詞聲調各異.次晨,設位於庭院前,位北嚮.主人吉服,用男巫緻詞畢,以米灑揚趨退,主人叩拜,牲肉皆刲為葅醢,和稻米以進,曰祭天還願.越翌日,於神位祈福,供以餅,餅以五色縷供神前,祝辭畢,以縷繫主人胸前,為受福.三日,祭乃畢.若滿洲舊族之近興京城者,祀典禮儀皆同.惟舒穆祿氏供大上帝,如來菩薩諸像,又供貂神於神位側.納蘭氏則獻羊雞魚鴨諸品,巫用銅鈴繫腰跳舞,以鈴墜為宜男之兆. 蒙人祀天門星 蒙人每晨熬茶畢,將一勺出戶,向東南奠之,跪誦經語一句,謂之哈拉哈烏敦,譯言天門星也,即靈星。
蒙人祀佛 蒙人居行帳中,必供佛數龕,像以銅製,貧者則以泥製。
供佛之處,率在包之西隅,隨門為向。
供淨水五杯,或炒米五碗。
碗以銅製,式扁緣厚。
佛前然火一盆,牛油海燈各一具,均長明不滅。
佛龕前除叩拜外,不許人立,謂阻佛路也。
撥火之鐵翦夾,人不得動,動之則謂招口舌也。
行帳外必懸紅或白方布旗,大小不一。
旗密書經語,皆藏文,喇嘛所書也,飄颺風中,俗呼經旗,雲以鎮邪魔也。
蒙人懸帛緻禱 蒙俗尚鬼,山川神祗,累石象塚,常懸帛緻禱。
報賽則植木為表,謂之鄂博。
過客緻敬,不敢犯也。
蒙古跳神豫防劫祀 蒙古跳神用羊酒,以一人介冑持弓矢坐於牆闕。
蓋先世有劫祀者,故豫使人防之,後因沿為制也。
蒙番磕等身頭 青海柴達木蒙番之奉佛,必磕等身頭,望南叩頭而進,以拜代步。
身貼地,兩脛後伸,兩手前推,手指印地為記。
起而前,足趾接手印處,跪下復拜。
起立,再步至手印處,跪下復拜,以趾接指。
連環相接,中無隙地。
每一拜則向前行六七尺,每日可行十裡,如是竟日。
過阿克坦河、巴顏喀剌山、木魯烏蘇、當拉嶺、喀喇烏蘇、岡裡斯山,至拉薩達賴喇嘛所居之寺,凡七千裡,約歷一年有半,尚有雨雪風沙之時,則須兩年有餘矣。
苗人祭用牛彘 白苗之祭祀用牛。
其屠牛之法,先縶之,乃使大力者以斧背擊其腦,必一擊即倒,再剖割之。
倒之方向,謂為有關禍福,如向不祥之方而倒,則羣扶之,務使轉其向。
此法青苗、黑苗、花苗及仡佬、倮儸、仲家、蔡家諸族皆同,然祇屠祀祖之牛時如此耳。
祭時若不用牛而用彘,則曰做母豬鬼。
乃擇一長高而瘠之彘,先刺斃,以泥遍塗其身。
掘地為竈,燔多柴,投塗泥之彘於其中。
二三小時,取出撥泥,皮毛隨脫,分啖之,必立盡。
又指某地為昔年曾做大鬼殺牲數萬之地,相率不敢居。
凡有疾病災害,則禱於先人之墓。
粵寇鑄像奉祀 粵寇洪秀全皈依加特力教,嘗以黃金鑄天主像,高三尺許,供奉高臺,率其徒黨禮拜。
越宿,乃被竊,洪大怒,殺二十餘人。
或曰:秀全崇奉邪教,嘗雕一木像,高二尺許,人身虎頭,雲係天父差來傳語,眾叩拜甚恭。
逢禮拜期,裹以黃綢,置臺上。
遇陰晴,三日前徧掛牌,詭稱天父下界告知。
所派間諜,每百人為大隊,五人為小隊,身貼小布一塊,如指面大,腿臂各分暗記,分道而行。
或裝僧道,或扮乞丐,或肩挑貿易,每至一處,即於城牆畫一白圈為暗號,欲使愚民疑為天神下降也。
粵寇禱辭 洪秀全據金陵時,臨餐,率誦讚美詩。
詩為洪自製,其辭雲:「讚美上帝,為天聖父。
讚美耶穌,為救世聖主。
讚美聖神,封為神靈。
讚美三位,為合一真神。
天道豈與世道相同,能救人靈,享福無窮。
智者踴躍,接之為福。
愚者醒悟,天堂路通。
天父鴻恩,廣大無邊。
不惜太子,遣降人間。
捐命代贖,吾儕罪孽。
人知悔改,魂得升天。
」初入城時皆誦此,後又屢易。
誦畢,各向外跪,手書默念「小子秀全跪在地下,仰求天父皇上帝老親爺大開天恩」等語,末句則高呼「殺盡妖魔」等字,於是始飯。
梨園供奉之神 梨園子弟之唱崑曲者,輒奉一少年白晳冠服如王者之神為鼻祖,謂為老郎,相傳即唐玄宗。
殆以中秋遊月宮霓裳偷譜之事,而玄宗且自稱三郎,又因禪位倦勤退為上皇,而稱之曰老郎,此傅會之所由來也。
至唱秦腔者之祀秦二世胡亥,謂胡亥所倡,則不知何據也。
衡人送趙公 衡州貿易之家,必有趙公,俗所謂招財菩薩者是也。
然趙公之來,必有親友歡送之,否則不能保其發財也。
歡送之手續,必先具帖報告,於某日邀集其歡送者,華服峩冠,以一人攜趙公,附以爆竹聲、鑼鼓聲,【亦有不用鑼鼓者。
】蜂擁而去,磕響頭,讚土地,送之商店,然後餔啜,且索酬焉。
閩海船祀天後 閩中海船之舵樓,皆有小神龕,龕中安設天後牌位,並備具木製之小斤斧鋸鑿等物。
若遇大風浪,必先斫斷桅木,以免搖撼。
倉猝間力斫之不斷,則由舵工向神龕虔誠拈香,然後取出木製之小斤斧,作斫伐之勢,則其桅自斷。
天後林氏,初封天妃,莆田人。
以祀關羽愚蒙 本朝羈縻蒙古,實利用《三國志》
近世文武官吏入廟焚香叩拜,曰行香,則但襲其名耳。
亦曰拈香,俗語謂之燒香。
黃陂人朝山 黃陂鄉人每歲於農事畢,行朝山禮。
每社香頭四人,四人中又舉一人為長,先期齋戒。
行日,沿途鳴鑼宣佛號。
其宣佛號,先一人曰南無阿彌陀佛,羣應之曰無量壽佛,一路呼號至山。
冠染麻紅纓涼帽,躡草履,披天青布單套。
朝山畢,必購山上所售木喇叭、木刀、木鎗筯及湯勺之類,攜歸以贈親友。
蜀人拜香 蜀俗,父母有疾病,子即拜香。
拜香者,以香三縛於額,一步一跪,自其家起,至廟而止。
路之遠近,即視病之輕重也。
旗人所祀之神 關羽、馬神諸祀,滿蒙漢軍旗人一律舉行。
其祭品,牛羊豕雜牲皆有之,惟庫雅喇滿洲每殺犬以祭,而對人則詭言為豕也。
滿洲跳神 滿洲尚跳神,無富貴貧賤,皆於內室供神牌,木版無字,亦有用木龕者,室中之西壁、北壁各一龕。
凡室,南向、北向以西方為上,東向、西向以南方為上,龕設於南。
龕下懸黃雲緞簾幙,亦有不施者。
北龕設一椅,椅下有木五,形若木主之座。
西龕上設一幾,幾下有木三。
春秋擇日緻祭,謂之跳神。
其木,若香盤也,祭以香末灑於木上。
室南向者,多以北壁為正龕,西為旁龕;東向則以西壁為正龕,南為旁龕。
旁龕乃最尊處也,最尊處所奉之神為觀世音大士,次為關帝,次為土地,故用香盤三也。
國初出師,恆載關羽像以從,所向克捷。
及入關,乃崇祀之,尊與孔子並,滿語稱之為關瑪法。
瑪法者,祖之稱,蓋尊之至也。
中壁所祀,一為朱果發祥之仙女,一為明萬曆媽媽。
八旗舊族、宗室、王公家跳神,每前一月,於神房敬造旨酒,用黍米糟麯,如江南造酒式。
前三日,每日朝暮獻牲各二,曰烏雲。
【即引祀也。
】前一日,敬製糕餌,以椎撃碎黃黍米,然後蒸饋,曰打糕,神前各置九盤.大祀日,五鼓,獻糕於明堂如儀.俟使歸,主人吉服,嚮西跪,設神幄,嚮東,供糕酒素食,中設如來,觀音,關羽位.女巫吉服舞刀,祝曰:「敬獻糕餌,以祈康年.」主人跪撃神版,諸護衛撃神版及彈弦箏,月琴以和之,聲嗚嗚可聽.巫歌畢,誦祝詞,主人敬聆畢,叩首,興.司香婦敬請如來,觀音二神位出戶牖,西設龕,南嚮以奉之.司俎者呼進牲,牲入,主人跪,家人皆跪.巫前緻詞畢,以酒澆牲耳,牲耳(月禹),司俎者高聲曰:「神已領牲.」主人叩謝.司俎者揮庖人進刲牲,葅烹畢,及熟薦,選牲肉最精者為醢,供神位前.主人再拜謁,巫緻辭.主人叩畢,巫以繫馬吉帛進,巫祝如儀,主人跪領吉帛,付司牧者,叩,興,始聚宗人分食胙肉,不許出戶庭,且諱言死喪事.賓至,主人迎送不出庭門.暮供七仙女,長白山神,遠祖,始祖位,西南嚮,以神幙隱蔽窗牖,誌幽冥之意.舞刀進牲,讀祝詞,惟伐銅鼓作淵淵聲,祝詞聲調各異.次晨,設位於庭院前,位北嚮.主人吉服,用男巫緻詞畢,以米灑揚趨退,主人叩拜,牲肉皆刲為葅醢,和稻米以進,曰祭天還願.越翌日,於神位祈福,供以餅,餅以五色縷供神前,祝辭畢,以縷繫主人胸前,為受福.三日,祭乃畢.若滿洲舊族之近興京城者,祀典禮儀皆同.惟舒穆祿氏供大上帝,如來菩薩諸像,又供貂神於神位側.納蘭氏則獻羊雞魚鴨諸品,巫用銅鈴繫腰跳舞,以鈴墜為宜男之兆. 蒙人祀天門星 蒙人每晨熬茶畢,將一勺出戶,向東南奠之,跪誦經語一句,謂之哈拉哈烏敦,譯言天門星也,即靈星。
蒙人祀佛 蒙人居行帳中,必供佛數龕,像以銅製,貧者則以泥製。
供佛之處,率在包之西隅,隨門為向。
供淨水五杯,或炒米五碗。
碗以銅製,式扁緣厚。
佛前然火一盆,牛油海燈各一具,均長明不滅。
佛龕前除叩拜外,不許人立,謂阻佛路也。
撥火之鐵翦夾,人不得動,動之則謂招口舌也。
行帳外必懸紅或白方布旗,大小不一。
旗密書經語,皆藏文,喇嘛所書也,飄颺風中,俗呼經旗,雲以鎮邪魔也。
蒙人懸帛緻禱 蒙俗尚鬼,山川神祗,累石象塚,常懸帛緻禱。
報賽則植木為表,謂之鄂博。
過客緻敬,不敢犯也。
蒙古跳神豫防劫祀 蒙古跳神用羊酒,以一人介冑持弓矢坐於牆闕。
蓋先世有劫祀者,故豫使人防之,後因沿為制也。
蒙番磕等身頭 青海柴達木蒙番之奉佛,必磕等身頭,望南叩頭而進,以拜代步。
身貼地,兩脛後伸,兩手前推,手指印地為記。
起而前,足趾接手印處,跪下復拜。
起立,再步至手印處,跪下復拜,以趾接指。
連環相接,中無隙地。
每一拜則向前行六七尺,每日可行十裡,如是竟日。
過阿克坦河、巴顏喀剌山、木魯烏蘇、當拉嶺、喀喇烏蘇、岡裡斯山,至拉薩達賴喇嘛所居之寺,凡七千裡,約歷一年有半,尚有雨雪風沙之時,則須兩年有餘矣。
苗人祭用牛彘 白苗之祭祀用牛。
其屠牛之法,先縶之,乃使大力者以斧背擊其腦,必一擊即倒,再剖割之。
倒之方向,謂為有關禍福,如向不祥之方而倒,則羣扶之,務使轉其向。
此法青苗、黑苗、花苗及仡佬、倮儸、仲家、蔡家諸族皆同,然祇屠祀祖之牛時如此耳。
祭時若不用牛而用彘,則曰做母豬鬼。
乃擇一長高而瘠之彘,先刺斃,以泥遍塗其身。
掘地為竈,燔多柴,投塗泥之彘於其中。
二三小時,取出撥泥,皮毛隨脫,分啖之,必立盡。
又指某地為昔年曾做大鬼殺牲數萬之地,相率不敢居。
凡有疾病災害,則禱於先人之墓。
粵寇鑄像奉祀 粵寇洪秀全皈依加特力教,嘗以黃金鑄天主像,高三尺許,供奉高臺,率其徒黨禮拜。
越宿,乃被竊,洪大怒,殺二十餘人。
或曰:秀全崇奉邪教,嘗雕一木像,高二尺許,人身虎頭,雲係天父差來傳語,眾叩拜甚恭。
逢禮拜期,裹以黃綢,置臺上。
遇陰晴,三日前徧掛牌,詭稱天父下界告知。
所派間諜,每百人為大隊,五人為小隊,身貼小布一塊,如指面大,腿臂各分暗記,分道而行。
或裝僧道,或扮乞丐,或肩挑貿易,每至一處,即於城牆畫一白圈為暗號,欲使愚民疑為天神下降也。
粵寇禱辭 洪秀全據金陵時,臨餐,率誦讚美詩。
詩為洪自製,其辭雲:「讚美上帝,為天聖父。
讚美耶穌,為救世聖主。
讚美聖神,封為神靈。
讚美三位,為合一真神。
天道豈與世道相同,能救人靈,享福無窮。
智者踴躍,接之為福。
愚者醒悟,天堂路通。
天父鴻恩,廣大無邊。
不惜太子,遣降人間。
捐命代贖,吾儕罪孽。
人知悔改,魂得升天。
」初入城時皆誦此,後又屢易。
誦畢,各向外跪,手書默念「小子秀全跪在地下,仰求天父皇上帝老親爺大開天恩」等語,末句則高呼「殺盡妖魔」等字,於是始飯。
梨園供奉之神 梨園子弟之唱崑曲者,輒奉一少年白晳冠服如王者之神為鼻祖,謂為老郎,相傳即唐玄宗。
殆以中秋遊月宮霓裳偷譜之事,而玄宗且自稱三郎,又因禪位倦勤退為上皇,而稱之曰老郎,此傅會之所由來也。
至唱秦腔者之祀秦二世胡亥,謂胡亥所倡,則不知何據也。
衡人送趙公 衡州貿易之家,必有趙公,俗所謂招財菩薩者是也。
然趙公之來,必有親友歡送之,否則不能保其發財也。
歡送之手續,必先具帖報告,於某日邀集其歡送者,華服峩冠,以一人攜趙公,附以爆竹聲、鑼鼓聲,【亦有不用鑼鼓者。
】蜂擁而去,磕響頭,讚土地,送之商店,然後餔啜,且索酬焉。
閩海船祀天後 閩中海船之舵樓,皆有小神龕,龕中安設天後牌位,並備具木製之小斤斧鋸鑿等物。
若遇大風浪,必先斫斷桅木,以免搖撼。
倉猝間力斫之不斷,則由舵工向神龕虔誠拈香,然後取出木製之小斤斧,作斫伐之勢,則其桅自斷。
天後林氏,初封天妃,莆田人。
以祀關羽愚蒙 本朝羈縻蒙古,實利用《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