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量類
關燈
小
中
大
太宗釋張春
天聰辛未,大兵圍大淩河城,生擒明監軍道張春等。
春見太宗,不跪,太宗引弓怖之,禮烈親王諫曰:「彼不懼死,射之何為?」乃舍之。
春終不失節,以壽終。
世祖許恩養明太子 李自成既去燕西走,攝政王多爾袞亟命吳三桂與英親王阿濟格合軍追擊,而己則以明太子手敕,賺之入都。
時太子已自三桂軍中逸出,匿故內官楊玉外舍。
越數明,見京師大局稍定,玉乃為太子易服,送之故嘉定伯周奎府中。
奎,烈後父,太子外大父也。
奎姪鐸引太子入見故長平公主,兄妹相對泣。
奎具酒食以獻,舉家行君臣禮。
薄暮,太子哭別而去。
數日復至,公主贈以錦袍。
後又至,奎留宿,教太子自詭姓劉,為書生,以免禍及,否則即向官府究論。
太子不從,奎遂以聞。
捕下三法司,刑部主事錢鳳覽勘問,傳訊內侍舊臣,花園內監常進節、指揮官李時蔭僉言此真太子,故司禮王德化亦謂為真。
觀者數千,皆應聲呼真太子。
及廷勘,太子言宮中事甚悉,再召故錦衣官嘗侍衛東宮者十人證之,十人同聲對曰:「真也.」獨故貴妃袁氏及故晉王執以為非是,遂下太子,玉,進節,時蔭,德化及錦衣官十人於獄,鳳覽上疏力爭曰:「前太子,危地也,何所覬覦而假之?」於是鳳覽亦被逮下獄.時京師商民皆具疏請釋故太子.又有宛平楊時茂者上疏,請將時茂身肉剁為泥,骨(石坐)成粉,以贖故太子.順天府民人楊博等亦疏請留故太子以奉明祀.疏上,悉留中.而故太子已先一夜絞殺於獄中,鳳覽暨玉等十五人翌日同棄市,時順治甲申十二月辛巳日也.仍令內院傳諭中外,有以真明太子來告者,太子必加恩飬,來告之人亦於優賞. 世祖褒卹淩忠介 淩忠介公義渠為明末十九忠臣之一,順治間歸骨故邱,祖諭知府吳綺護之行,且命為蔔葬。
褒卹遺忠之典,自世祖開之,不以其効忠勝國而惡之也。
世祖命歌萬古愁曲 明歸震川之孫玄恭所著《萬古愁》一曲,沈鬱瑰瓌,悲壯淋漓,其中實含有民族主義。
當時流傳極廣,至達大內。
世祖方入關,欲禁之,後不果,乃命樂工歌之以侑食焉。
世祖不罪尤侗 尤悔庵舍人侗惑於女色,搆消渴疾,經年不瘉。
聖祖時為皇太子,命內竪饋藥餌焉。
尤作啟謝之曰:「臣風月膏肓,煙花痼疾,同馬卿之消渴,比廬子之幽憂。
忽啟文魚,如逢扁鵲。
贈之芍藥,投我木瓜。
紫蘇與白芷同香,黃菊共紅花相映。
猥雲小草,錫以上方。
月宮桂杵,竊是姮娥;台洞桃花,採從仙女。
一杯池水,堪資丈室之譚;半匕神樓,頓醒驚天之夢。
肺俯銘篆,羊叔子豈有酖人;耳目發皇,楚太子無勞謝客。
謹啟。
」聖祖得書,見「贈之芍藥」及「月宮」「台洞」等句,以為大不敬,言於世祖,將加罪焉。
世祖笑曰:「文人之文,興到筆隨,豈能有所顧忌!尤侗乃勝國遺逸,殺之不祥。
」聖祖默然。
徐竹逸與弟獨守敝廬 世祖初定鼎時,兵戈四起,人皆裹糧避山谷間。
徐竹逸與弟竹虛獨守敝廬,晝則力田,夜不廢讀,儼如太平之世。
其避兵他處者,率多受警歸,竹逸語弟曰:「吉兇悔吝生乎動,於今益信。
」 顧亭林謂鼠勉我 顧亭林居家恆服布衣,附身者無寸縷之絲。
當著《音學五書》時,《詩本音》卷二稿再為鼠囓,再為謄錄,畧無慍色。
有勸其翻瓦倒壁一盡其類者,顧曰:「鼠囓我稿,實勉我也。
不然,好好擱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丁菊園與牧竪同臥起 仁和丁葯園儀部澎初至靖安,蔔築東岡,躬自飯牛,與收竪同臥起。
暇則乘牛車行遊紫塞中,手《周易》一卷,吟誦自若。
丁葯園賜吏鵝炙 丁菊園居法曹,詩名滿京師,吏人嘗竊其牘以易鵝炙。
竈下養思染指,不獲,訟於庭,葯園自出其所食鵝炙以賜之。
毛爾旋恕佃人 遂安毛爾旋之履絕意仕進,惟日課其子際可為文.家有薄田,督收秋租,佃人以稗溼者充數,置不問.或詰之,乃惻然曰:「若輩方田作苦,尚不能奉父母飽妻孥,吾姑譬之鼠雀耗耳.」比至歲禾 ,頗不能自給,弗顧也. 聖祖優容大臣 聖祖厚待臣下,如明珠雖貪擅,念其籌畫削平三藩之功,終未置之極典。
徐乾學昆仲與高士奇比昵,時有「九天供賦歸東海,萬國金珠獻淡人」之謠,上知之,惟奪其官而已。
嘗諭近臣曰:「諸臣為秀才,皆徒步布素,一朝得位,使高軒駟馬,八騶擁護,皆何所來,可細究乎?」 聖祖寬容陳名夏 國初於明臣之歸款者,率仍還其本職,保全始終。
大學士陳名夏輾轉矯詐,屢貸其死,乃猶語同僚寧完我曰:「若望天下太平,除非依我兩事。
」寧問何事,名夏推帽摩其首曰:「留髮,復衣冠,天下即太平矣。
」寧以其語上聞,聖祖頷之,然惟治名夏以抹刪諭旨、作奸犯科諸款,於前兩語置不問也。
計甫草觀江濤澎湃 吳江計甫草自海陵歸裡,渡揚子江,會大風雨雪,舟不得發,同行者皆垂首歎惋。
計坐舵樓下,手王阮亭詩讀之,至論鄭少谷絕句,哭失聲。
既乃大喜,拭涕起,坐雪中,觀江濤澎湃,吟嘯自樂。
董蒼水渡湖賦詩 華亭董蒼水孝廉俞有鹿角山之遊,渡洞庭湖,風大作,波翻浪湧,上流覆舟,蔽湖而下,僮僕震慴無人色。
董坦然危坐,賦二詩,投之湖,竟無恙,且以數小時而行三百餘裡。
諸駿男渡江賦詩 錢塘諸駿男,名九鼎,嘗與仁和姜真源侍禦匯思聯舟渡揚子江,過金山時,風大作,舟直觸郭璞墓石。
姜意諸必大惶怖,而諸方吟嘯自若,作《過金山》詩。
黃大宗扣舷吟嘯 山陽黃大宗,名之翰,遊楚,嘗月夜破浪江行,為戍卒所追,扣舷吟嘯,神思自若。
王水雲掀髯渡江 餘杭王水雲大令舟瑤,舊與錢塘茅子鴻兆儒偕渡揚子江,時風濤洶湧,王掀髯稱快,曰:「吾胸中鬱勃之氣,對此稍舒。
」茅亦為之放膽。
高念東繫驢而臥 蒙陰高念東,名珩,少年登第,筮仕館閣,屢膺簡命,出入中外三十餘年。
家殷陽,每風日晴和,輒自跨一驢出,遇嘉石濃蔭,即繫驢而臥,見者不知其為貴人也。
王匡廬不留枝贅 新城王匡廬,名與敕,生平不恆為詩,每遇林臯清曠,襟抱悠然,輒復有作。
諸子或請編錄,王曰:「吾寫懷送抱,如絃之有音,所懷既往,則絃停音寂,何庸留此枝贅為耶!」 徐野君與村人周旋 徐野君性坦易,不與人忤,每遇能文章者,與言文章;曉音律者,與言音筆;善琴弈、丹青諸藝者,與言琴奕丹青諸藝。
暇輒獨行村落,山顛水涯,所遇村人如樵翁、漁叟、牧童,亦與周旋,終日無倦色。
沈康臣儒冠見大猾 國初兵亂,有大猾招集流亡,擾浙東西。
猾與山陰沈康臣比部夙有郤,懸賞購沈急。
沈夷然不顧,被儒衣冠往見,曰:「某來矣。
殺一書生,何購為!」猾奇之,大笑,留之飲,旋釋令歸家。
周櫟園在獄賦詩 祥符周櫟園,名亮工,被讒,詣詔獄。
嘗於雪夜靜坐,念獄事正急,鐵衣人周羅戶外,乃與黃山、吳冠五共為詩,漏下數十刻不止。
又曾對臥薄闆上,已解衣臥,忽聯句成,兩人擁敗絮,從口吻中溼不律,露臂爭書薄闆,躍起,短燭撲滅,一笑而止。
又一日,堂下健卒猙獰立,鋃鐺纍纍,呼謈聲如沸,手拲【音鞏,兩手同械也。
】據地,顧伍伯,乞紙筆作《送客遊大梁》詩三十三絕句,投筆起,對簿。
詩語皆驚人。
周赤之飲酒自若 周櫟圍在獄時,幾死,獄且成。
其父赤之家金陵,客為之憂,赤之曰:「吾今固甚念之,然吾生平無一念足死吾子,吾子又類我,於理不死,行當雪耳。
且義命有在,吾即日夜憂之,豈能遂脫吾子?」卒與客飲酒自若。
已而事果得雪,竟如其言。
鄒程村舉酒自慰 鄒程村為晉陵甲族,豪於貲。
會有蜚語中之者,一日,散萬金立盡,四顧壁立,舉酒自慰,曰:「田園無存,幸賓客尚在耳。
」 朱子殷歌呼笑傲 嘉善朱子殷,名輅,家貧甚,雖瓶無宿舂,歌呼笑傲,不改其樂。
宋既庭嘗語人曰:「子殷積學辯才,今日之樓君卿也。
」 陳際叔掩舊棺 陳際叔廷會拮據葬父,而發穴得舊棺,亟掩之,曰:「冥漠君不安,即親靈不妥也。
」仍厚禮葬師而遣之。
李鄭生見緋衣而不動 修湖李鄭生考廉夢蘭嘗遊學白鹿洞,數年不歸,獨居攻苦。
夜半孤燈,忽見緋衣滿室,不之動,吟誦自如。
徐羽儀不畏虎 徐羽儀嘗讀書杭州西湖之靈鷲山,夜涉北高峯望月,有虎怒嘯,山谷震動。
或勸之避,徐笑曰:「虎雖猛獸,焉能齧人!人惟畏虎,虎故齧之。
」意氣自若。
王輔臣遣妾散財 康熙甲寅五月,王輔臣反於陝西,然非輔臣本意。
方部眾之
春見太宗,不跪,太宗引弓怖之,禮烈親王諫曰:「彼不懼死,射之何為?」乃舍之。
春終不失節,以壽終。
世祖許恩養明太子 李自成既去燕西走,攝政王多爾袞亟命吳三桂與英親王阿濟格合軍追擊,而己則以明太子手敕,賺之入都。
時太子已自三桂軍中逸出,匿故內官楊玉外舍。
越數明,見京師大局稍定,玉乃為太子易服,送之故嘉定伯周奎府中。
奎,烈後父,太子外大父也。
奎姪鐸引太子入見故長平公主,兄妹相對泣。
奎具酒食以獻,舉家行君臣禮。
薄暮,太子哭別而去。
數日復至,公主贈以錦袍。
後又至,奎留宿,教太子自詭姓劉,為書生,以免禍及,否則即向官府究論。
太子不從,奎遂以聞。
捕下三法司,刑部主事錢鳳覽勘問,傳訊內侍舊臣,花園內監常進節、指揮官李時蔭僉言此真太子,故司禮王德化亦謂為真。
觀者數千,皆應聲呼真太子。
及廷勘,太子言宮中事甚悉,再召故錦衣官嘗侍衛東宮者十人證之,十人同聲對曰:「真也.」獨故貴妃袁氏及故晉王執以為非是,遂下太子,玉,進節,時蔭,德化及錦衣官十人於獄,鳳覽上疏力爭曰:「前太子,危地也,何所覬覦而假之?」於是鳳覽亦被逮下獄.時京師商民皆具疏請釋故太子.又有宛平楊時茂者上疏,請將時茂身肉剁為泥,骨(石坐)成粉,以贖故太子.順天府民人楊博等亦疏請留故太子以奉明祀.疏上,悉留中.而故太子已先一夜絞殺於獄中,鳳覽暨玉等十五人翌日同棄市,時順治甲申十二月辛巳日也.仍令內院傳諭中外,有以真明太子來告者,太子必加恩飬,來告之人亦於優賞. 世祖褒卹淩忠介 淩忠介公義渠為明末十九忠臣之一,順治間歸骨故邱,祖諭知府吳綺護之行,且命為蔔葬。
褒卹遺忠之典,自世祖開之,不以其効忠勝國而惡之也。
世祖命歌萬古愁曲 明歸震川之孫玄恭所著《萬古愁》一曲,沈鬱瑰瓌,悲壯淋漓,其中實含有民族主義。
當時流傳極廣,至達大內。
世祖方入關,欲禁之,後不果,乃命樂工歌之以侑食焉。
世祖不罪尤侗 尤悔庵舍人侗惑於女色,搆消渴疾,經年不瘉。
聖祖時為皇太子,命內竪饋藥餌焉。
尤作啟謝之曰:「臣風月膏肓,煙花痼疾,同馬卿之消渴,比廬子之幽憂。
忽啟文魚,如逢扁鵲。
贈之芍藥,投我木瓜。
紫蘇與白芷同香,黃菊共紅花相映。
猥雲小草,錫以上方。
月宮桂杵,竊是姮娥;台洞桃花,採從仙女。
一杯池水,堪資丈室之譚;半匕神樓,頓醒驚天之夢。
肺俯銘篆,羊叔子豈有酖人;耳目發皇,楚太子無勞謝客。
謹啟。
」聖祖得書,見「贈之芍藥」及「月宮」「台洞」等句,以為大不敬,言於世祖,將加罪焉。
世祖笑曰:「文人之文,興到筆隨,豈能有所顧忌!尤侗乃勝國遺逸,殺之不祥。
」聖祖默然。
徐竹逸與弟獨守敝廬 世祖初定鼎時,兵戈四起,人皆裹糧避山谷間。
徐竹逸與弟竹虛獨守敝廬,晝則力田,夜不廢讀,儼如太平之世。
其避兵他處者,率多受警歸,竹逸語弟曰:「吉兇悔吝生乎動,於今益信。
」 顧亭林謂鼠勉我 顧亭林居家恆服布衣,附身者無寸縷之絲。
當著《音學五書》時,《詩本音》卷二稿再為鼠囓,再為謄錄,畧無慍色。
有勸其翻瓦倒壁一盡其類者,顧曰:「鼠囓我稿,實勉我也。
不然,好好擱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丁菊園與牧竪同臥起 仁和丁葯園儀部澎初至靖安,蔔築東岡,躬自飯牛,與收竪同臥起。
暇則乘牛車行遊紫塞中,手《周易》一卷,吟誦自若。
丁葯園賜吏鵝炙 丁菊園居法曹,詩名滿京師,吏人嘗竊其牘以易鵝炙。
竈下養思染指,不獲,訟於庭,葯園自出其所食鵝炙以賜之。
毛爾旋恕佃人 遂安毛爾旋之履絕意仕進,惟日課其子際可為文.家有薄田,督收秋租,佃人以稗溼者充數,置不問.或詰之,乃惻然曰:「若輩方田作苦,尚不能奉父母飽妻孥,吾姑譬之鼠雀耗耳.」比至歲禾 ,頗不能自給,弗顧也. 聖祖優容大臣 聖祖厚待臣下,如明珠雖貪擅,念其籌畫削平三藩之功,終未置之極典。
徐乾學昆仲與高士奇比昵,時有「九天供賦歸東海,萬國金珠獻淡人」之謠,上知之,惟奪其官而已。
嘗諭近臣曰:「諸臣為秀才,皆徒步布素,一朝得位,使高軒駟馬,八騶擁護,皆何所來,可細究乎?」 聖祖寬容陳名夏 國初於明臣之歸款者,率仍還其本職,保全始終。
大學士陳名夏輾轉矯詐,屢貸其死,乃猶語同僚寧完我曰:「若望天下太平,除非依我兩事。
」寧問何事,名夏推帽摩其首曰:「留髮,復衣冠,天下即太平矣。
」寧以其語上聞,聖祖頷之,然惟治名夏以抹刪諭旨、作奸犯科諸款,於前兩語置不問也。
計甫草觀江濤澎湃 吳江計甫草自海陵歸裡,渡揚子江,會大風雨雪,舟不得發,同行者皆垂首歎惋。
計坐舵樓下,手王阮亭詩讀之,至論鄭少谷絕句,哭失聲。
既乃大喜,拭涕起,坐雪中,觀江濤澎湃,吟嘯自樂。
董蒼水渡湖賦詩 華亭董蒼水孝廉俞有鹿角山之遊,渡洞庭湖,風大作,波翻浪湧,上流覆舟,蔽湖而下,僮僕震慴無人色。
董坦然危坐,賦二詩,投之湖,竟無恙,且以數小時而行三百餘裡。
諸駿男渡江賦詩 錢塘諸駿男,名九鼎,嘗與仁和姜真源侍禦匯思聯舟渡揚子江,過金山時,風大作,舟直觸郭璞墓石。
姜意諸必大惶怖,而諸方吟嘯自若,作《過金山》詩。
黃大宗扣舷吟嘯 山陽黃大宗,名之翰,遊楚,嘗月夜破浪江行,為戍卒所追,扣舷吟嘯,神思自若。
王水雲掀髯渡江 餘杭王水雲大令舟瑤,舊與錢塘茅子鴻兆儒偕渡揚子江,時風濤洶湧,王掀髯稱快,曰:「吾胸中鬱勃之氣,對此稍舒。
」茅亦為之放膽。
高念東繫驢而臥 蒙陰高念東,名珩,少年登第,筮仕館閣,屢膺簡命,出入中外三十餘年。
家殷陽,每風日晴和,輒自跨一驢出,遇嘉石濃蔭,即繫驢而臥,見者不知其為貴人也。
王匡廬不留枝贅 新城王匡廬,名與敕,生平不恆為詩,每遇林臯清曠,襟抱悠然,輒復有作。
諸子或請編錄,王曰:「吾寫懷送抱,如絃之有音,所懷既往,則絃停音寂,何庸留此枝贅為耶!」 徐野君與村人周旋 徐野君性坦易,不與人忤,每遇能文章者,與言文章;曉音律者,與言音筆;善琴弈、丹青諸藝者,與言琴奕丹青諸藝。
暇輒獨行村落,山顛水涯,所遇村人如樵翁、漁叟、牧童,亦與周旋,終日無倦色。
沈康臣儒冠見大猾 國初兵亂,有大猾招集流亡,擾浙東西。
猾與山陰沈康臣比部夙有郤,懸賞購沈急。
沈夷然不顧,被儒衣冠往見,曰:「某來矣。
殺一書生,何購為!」猾奇之,大笑,留之飲,旋釋令歸家。
周櫟園在獄賦詩 祥符周櫟園,名亮工,被讒,詣詔獄。
嘗於雪夜靜坐,念獄事正急,鐵衣人周羅戶外,乃與黃山、吳冠五共為詩,漏下數十刻不止。
又曾對臥薄闆上,已解衣臥,忽聯句成,兩人擁敗絮,從口吻中溼不律,露臂爭書薄闆,躍起,短燭撲滅,一笑而止。
又一日,堂下健卒猙獰立,鋃鐺纍纍,呼謈聲如沸,手拲【音鞏,兩手同械也。
】據地,顧伍伯,乞紙筆作《送客遊大梁》詩三十三絕句,投筆起,對簿。
詩語皆驚人。
周赤之飲酒自若 周櫟圍在獄時,幾死,獄且成。
其父赤之家金陵,客為之憂,赤之曰:「吾今固甚念之,然吾生平無一念足死吾子,吾子又類我,於理不死,行當雪耳。
且義命有在,吾即日夜憂之,豈能遂脫吾子?」卒與客飲酒自若。
已而事果得雪,竟如其言。
鄒程村舉酒自慰 鄒程村為晉陵甲族,豪於貲。
會有蜚語中之者,一日,散萬金立盡,四顧壁立,舉酒自慰,曰:「田園無存,幸賓客尚在耳。
」 朱子殷歌呼笑傲 嘉善朱子殷,名輅,家貧甚,雖瓶無宿舂,歌呼笑傲,不改其樂。
宋既庭嘗語人曰:「子殷積學辯才,今日之樓君卿也。
」 陳際叔掩舊棺 陳際叔廷會拮據葬父,而發穴得舊棺,亟掩之,曰:「冥漠君不安,即親靈不妥也。
」仍厚禮葬師而遣之。
李鄭生見緋衣而不動 修湖李鄭生考廉夢蘭嘗遊學白鹿洞,數年不歸,獨居攻苦。
夜半孤燈,忽見緋衣滿室,不之動,吟誦自如。
徐羽儀不畏虎 徐羽儀嘗讀書杭州西湖之靈鷲山,夜涉北高峯望月,有虎怒嘯,山谷震動。
或勸之避,徐笑曰:「虎雖猛獸,焉能齧人!人惟畏虎,虎故齧之。
」意氣自若。
王輔臣遣妾散財 康熙甲寅五月,王輔臣反於陝西,然非輔臣本意。
方部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