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辯類

關燈
乎!」偷兒順口改曰:「小的本不作賊,實為差役誤拘。

    」劉曰:「然則何為暮夜入署中?」偷兒曰:「大人與小的姓名偶同,竊欲一覘大人顏色耳。

    」時有幕友某在旁,謂宜改名劉坤二,偷兒頷首曰:「小的與大人,本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賜名坤二,亦何妨!」劉服其辯,笑而釋之。

     錢念劬論請安 歸安錢念劬,名恂,嘗以道員需次江蘇,每見司道,輒隨俗請安。

    或以奴性譏之,錢笑曰:「人之一身,手在上,足在下,手尊而足賤,若輩敢受我長揖乎?不如以足與之行禮,但彎腿而已可也。

    」 王文勤設辭拒人 仁和王文勤公文韶在樞垣峙,有浙人某以知縣引見,將出京,謁王,丐八行書,以介紹於當道,王曰:「如君之才,必為上遊所賞,老朽之言不足增重也。

    」某無辭而退。

    又有謀出洋隨員,乞其言於駐美公使者,王曰:「出洋路險,中途若有疏虞,若家中人轉而詰我,我將何以復之?敢謝不敏。

    」 張氏女慷慨陳說 湖北張氏女有幹才,已嫁而孀矣。

    其父仕於閩,為縣令,資財巨萬,惟挾二妾以從,棄妻於家不顧也。

    族人鹹不平,慫惥其妻,使如閩,辭無資,則為醵資,又懼不禮於夫,女乃曰:「母無懼,我侍母以行,然須具來往之資,合則留,不合則返耳。

    」於是母女俱如閩,未至其所三十裡,使人以告。

    父聞妻至,將不納,聞女與俱至,始大具車徒迎之。

    既至,果相安。

    居數月,女辭欲返,母留之,女曰:「家有尊長,豈能居此長奉母乎!」母泣曰:「汝在,故我無苦;汝去,彼將魚肉我矣。

    吾從汝歸耳。

    」遂與俱返。

    其後,父以贓敗,詔下原籍,簿錄其家財。

    縣官奉檄至門,母皇恐伏竈下,餘人悉走匿。

    女盛服出見縣官,言父平時棄母不顧狀,且曰:「父盛時,母不同其樂;今父敗,母豈得同其憂。

    請公入視,如有銖金寸錦之儲,甘受隱匿之罪。

    」聲情慷慨,縣官為之動容。

    入視之,破屋數椽,疏帳縹被而已,歎曰:「誠如汝言,誠如汝言。

    」遂去。

     董成妻善遣張姓女 董成,山東人,少無行,以博負債,潛逃至京師,傭於某商店。

    性伶俐,能得主人歡。

    主人與某王交,王時至商店,拂巾瀹茗,皆令成充其役,便捷機巧,無不如意。

    王悅之,與主人商,召之邸,供雜役。

    謹慎將事,與人無忤,邸中上下,無不交口稱成,王因委以管鑰焉。

    邸側有張姓者,養一女,年與成相若,而貧,以十指自給。

    成時以縫紉事至其家,漸與女狎,女父母知之,亦不之拒。

    越二年,王以成樸實,賜以邸中婢,且為治外宅。

    婢頗慧,口齒伶俐,為成治家政,毫釐無所失。

    以是成無餘資復贍女家,張之門絕成跡者數月。

    女漸聞成納婢事,與母計,欲覓成,母曰:「吾家以貧故,得成贍助,賴以免凍餒,彼已成家,諒無兼顧力。

    且渠妻為貴人婢,與之爭,必不勝,子安之可也。

    」女曰:「否,渠與兒有前約,寒盟不可。

    」遂偕往。

    抵門,值成出,婢邀入室,詢家族,女母始敘來意,並言送女來,無再返理。

    婢曰:「茲事顛末,予概不知。

    既有前盟,而渠背之,誠為非是。

    但予係貴人賜,而彼無家產,居室飲食惟主人是求,多一人尚虞不給,寧容有二乎?況汝年方少艾,私約無人知,宜及此時別覓佳壻,願三思之。

    」女曰:「予所以蒙羞而來者,以息壤在前,已如傾出之水不可復收耳。

    苟相愛,奴婢犬馬皆所不辭;若不見納,請即以頸血濺汝身。

    」婢笑謂之曰:「勿爾,鴻毛之死,智者所羞,況戕生於此,穢名益彰。

    」復為之畫策曰:「渠執役數年,識人頗夥,汝可認予作義妹,姊為擇一俊壻,奩費予為代辦,即二老亦得娛天年,妹以為何如?」女沉思良久而歸。

    數月後,為女介紹一山西賈人子,悉出所蓄為購奩具。

    屆期,以鼓樂迎,女登車去,成與婢相處以終。

     氏有子姑有孫 某姓姑婦孀居,家僅中資,姑欲為己嗣子,婦亦欲為己嗣子。

    族黨中有助姑者,有助婦者,呶呶紛爭,竟至涉訟,久仍不決。

    婦特投一老訟師,欲求必勝,訟師曰:「易事耳。

    」遂為擬一詞,中有句雲:「為姑立嗣,姑有子而氏無夫;為氏立嗣,氏有子則姑有孫矣。

    」問官閱此數語,乃判令族黨為婦立嗣。

     崔李辨難 崔、李為六朝著姓,有崔鴻者,字初民,李元者,字赤萌,居同裡,學同師,而少相狎也。

    一日,李訪崔,坐定,談謔間作,李嘲崔曰:「君名鴻而字初民,初民即原人,產生於鴻濛甫闢之時代,野蠻二字之徽號殆難免矣。

    」崔曰:「君既目我為原人,則我為人之鼻祖,君獨非我之雲仍乎?君以元為名,以赤萌為字,赤萌者,赤子之萌芽,即精蟲也。

    精蟲一名生原,原與元音同。

    【精蟲體甚小,為蝌蚪形,行動活潑如蟲,在男性生殖器之精液中,故名。

    須用五六百倍之顯微鏡始能見之,與女性生殖器所生之卵珠同為生殖之原。

    】況元龜為古之寶物,見於《詩》,龜又嘗被老桑稱為元緒,《述異記》曾載之,元之時義大矣哉。

    」李曰:「元者始也,凡數之始,多曰元,如元年、元月、元日是也。

    又善也,子元元,民之類善,故曰元,則見於《國語》。

    吾名之元,元氣之元也。

    《白虎通》曰:『地者元氣所生,萬物之祖也。

    』又道教之神曰元始天尊,晁氏《讀書志》嘗紀之也。

    且吾即為精蟲,則人類皆吾所化生,君亦託始於吾也。

    」崔曰:「君休矣,精蟲尚未成人,豈能齒於人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