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辯類
關燈
小
中
大
。
」浙藩對曰:「臣公事不畏督撫,私事畏督撫。
」問何謂,對曰:「公事,督撫有失,必當爭執,如畏懼默默,必緻逢迎遷就;至私事,稍涉營私不公,督撫即當奏劾,安敢不畏。
」上以為然。
又次,甘藩對曰:「臣甚畏督撫。
」上曰:「爾何以獨甚?」對曰:「督撫以下即藩司,屬員視藩司如視督撫,藩司不畏督撫,屬員亦相率不畏藩司。
屬員無畏懼心,公事必緻棘手,臣不敢不畏。
」上亦以為然。
次日,召見軍機大臣,謂昨見三藩司,皆督撫才也。
未幾,皆擢疆圻。
梁相國釋佛之笑 梁相國,即《貳臣傳》中某。
國初,父子相繼入樞垣,權勢張甚。
高宗南巡時,其子已退老,或以其不法事上聞。
會梁迎駕遊大佛寺,至山門前,高宗怒指彌勒佛問曰:「佛見朕笑,於意雲何?」梁以佛見佛故笑對。
高宗復返顧問曰:「然則見汝亦笑,何歟?」梁免冠頓首曰:「佛笑奴才不成佛耳。
」 金壽門為鹺商解圍 錢塘金壽門客揚州,諸鹺商慕其名,競相延緻。
一日,有某商宴客於平山堂,金首坐,席間以古人詩句飛紅為觴政。
次至某商,苦思未得,眾客將議罰,商曰:「得之矣。
柳絮飛來片片紅。
」一座譁然,謂其杜撰。
金獨曰:「此元人詠平山堂詩也,引用綦切。
」眾請其全篇,金誦之曰:「廿四橋邊廿四風,憑闌猶憶舊江東。
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
」眾皆服金博洽。
其實乃金口占此詩,為某商解圍耳。
商大喜,越日以千金餽之。
壽門,名農,乾隆丙辰嘗以布衣舉宏博科而不就。
杭堇浦有談天口 仁和杭堇浦,名世駿,字大宗。
生平博聞強記,口如懸河。
時方靈臯以文章負重名,堇浦獨侃侃與辯,靈臯遜避之。
袁子才有挽詩雲:「橫衝一世談天口,生就千秋數典才。
」蓋紀實也。
戴姚成微言息爭 戴東原太史與錢籜石宗伯,乾隆中同官京師。
錢素不喜戴。
一日,錢之鄉人會飲,同館後輩某縱談至於戴,錢力詆之,某與之往復辯論,錢憤,責某詆斥前輩。
越翼日,鄉人又會飲,錢與某均在座,有言及錢之同館前輩杭大宗者,頗緻不滿,錢和之。
某又抗論,錢不懌,因以某言質之末席戴舍人姚成,姚成曰:「小子不敏,於先生所操月旦,實未敢置喙也。
所不解者,先生前有一語耳。
」錢大愕,詢之,姚成則曰:「先生不嘗以某之排斥前輩為無禮乎?先生之於大宗,亦前輩也,今亦排斥之,宜小子之不解也。
」錢乃肅容起立而謝曰:「君言良是。
老夫不敏,願安承教。
」 李復堂題佛像 李復堂鱓、鄭闆橋燮,書畫皆精絕。
復堂嘗為人題觀音大士像雲:「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或訝其儗於不倫,復堂奇窘。
闆橋即應聲而言曰:「何不雲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 和尚懼內不敢娶 廣州某寺住持僧某,名衲也,平日不事文字,而語言超妙。
一日,招集諸名流小飲,座有戲問我輩何人最懼內者,眾未及答,僧亟應曰:「惟老僧最懼內。
」眾笑其不倫,僧徐徐而言曰:「惟懼內,故不敢娶耳。
」 袁子才釋園字 袁子才居金陵,嘗畜一羊,逸入鄰園,食其所種之菜。
園叟來告,袁戲叟曰:「汝知園字乎?必築圍而後可。
」叟固風雅士也,聞之,亦戲曰:「汝亦知園字內為何字乎?築圍僅能防圍外,不能防圍內也。
」袁亦為之絕倒。
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殿撰大士嘗侍高宗,一日,高宗偶問曰:「汝果秦檜後人乎?」秦無他言,但對曰:「一朝天子一朝臣。
」 梁文莊召對得體 錢塘梁文莊公詩正在政府,一時援引如陳句山太僕兆崙、孫虛船通議灝,皆杭州名宿也。
或有以文莊庇護鄉人為言者,一日,高宗召文莊謂之曰:「人言爾庇護同鄉,自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梁頓首對曰:「臣領皇上無則加勉之訓。
」時服其有體。
熟梅天氣半陰晴 乾隆末,桐城有方、姚二人,同負時望,而議論輒相抵,每因一言,辯駁累日,得他人排解始息,久竟成為慣例。
一日,同赴張某家小飲,酒後閒談,偶及時令,方謂黃梅多雨,姚謂黃梅常晴。
方曰:「唐詩『黃梅時節家家雨』,子未知耶?」姚曰:「尚有『梅子黃時日日晴』句,子忘之耶?」方怒之以目,姚亦忿忿,張急勸解曰:「二君之言皆當,惜尚忘卻唐詩一句,不然可毋爭矣。
」方、姚齊聲問何句,張曰:「『熟梅天氣半陰晴』,非耶?」於是皆大笑。
僧問畢秋帆以子曰 畢秋帆制軍撫秦,赴任時道經某剎,因往隨喜。
一老僧迎入,畢曰:「爾亦知誦經否?」僧答以曾誦。
畢曰:「一部《法華經》,得多少阿彌陀佛?」僧曰:「荒庵老衲,深愧鈍根。
大人天上文星,作福全陝,自有夙悟,不知一部《四書》,得多少子曰?」畢愕然,深賞之,遂捐俸置田為香火資,並新其寺。
某生論金頂 嘉慶初年,釐正品級,凡生員帽頂,必循例用銀而不得用金。
河南汲縣某生,以事至縣署,戴金頂,令指其頂而嗔其違制。
生曰:「生員家貧,無銀,故用銅。
若以此為違制,則老父臺已先之矣,何責生員!」令大怒,曰:「吾何嘗違制?」生曰:「按例,老父臺之頂宜照七品例用金,今果金也者,以責生員可也,否則生員不獨任違制之罪也。
敢請以頂俾生員驗之。
」令語塞。
龔寶寶問難 嘉慶中,江蘇詩人龔光瓚以事戍黑龍江,歷任將軍至,
」浙藩對曰:「臣公事不畏督撫,私事畏督撫。
」問何謂,對曰:「公事,督撫有失,必當爭執,如畏懼默默,必緻逢迎遷就;至私事,稍涉營私不公,督撫即當奏劾,安敢不畏。
」上以為然。
又次,甘藩對曰:「臣甚畏督撫。
」上曰:「爾何以獨甚?」對曰:「督撫以下即藩司,屬員視藩司如視督撫,藩司不畏督撫,屬員亦相率不畏藩司。
屬員無畏懼心,公事必緻棘手,臣不敢不畏。
」上亦以為然。
次日,召見軍機大臣,謂昨見三藩司,皆督撫才也。
未幾,皆擢疆圻。
梁相國釋佛之笑 梁相國,即《貳臣傳》中某。
國初,父子相繼入樞垣,權勢張甚。
高宗南巡時,其子已退老,或以其不法事上聞。
會梁迎駕遊大佛寺,至山門前,高宗怒指彌勒佛問曰:「佛見朕笑,於意雲何?」梁以佛見佛故笑對。
高宗復返顧問曰:「然則見汝亦笑,何歟?」梁免冠頓首曰:「佛笑奴才不成佛耳。
」 金壽門為鹺商解圍 錢塘金壽門客揚州,諸鹺商慕其名,競相延緻。
一日,有某商宴客於平山堂,金首坐,席間以古人詩句飛紅為觴政。
次至某商,苦思未得,眾客將議罰,商曰:「得之矣。
柳絮飛來片片紅。
」一座譁然,謂其杜撰。
金獨曰:「此元人詠平山堂詩也,引用綦切。
」眾請其全篇,金誦之曰:「廿四橋邊廿四風,憑闌猶憶舊江東。
夕陽返照桃花渡,柳絮飛來片片紅。
」眾皆服金博洽。
其實乃金口占此詩,為某商解圍耳。
商大喜,越日以千金餽之。
壽門,名農,乾隆丙辰嘗以布衣舉宏博科而不就。
杭堇浦有談天口 仁和杭堇浦,名世駿,字大宗。
生平博聞強記,口如懸河。
時方靈臯以文章負重名,堇浦獨侃侃與辯,靈臯遜避之。
袁子才有挽詩雲:「橫衝一世談天口,生就千秋數典才。
」蓋紀實也。
戴姚成微言息爭 戴東原太史與錢籜石宗伯,乾隆中同官京師。
錢素不喜戴。
一日,錢之鄉人會飲,同館後輩某縱談至於戴,錢力詆之,某與之往復辯論,錢憤,責某詆斥前輩。
越翼日,鄉人又會飲,錢與某均在座,有言及錢之同館前輩杭大宗者,頗緻不滿,錢和之。
某又抗論,錢不懌,因以某言質之末席戴舍人姚成,姚成曰:「小子不敏,於先生所操月旦,實未敢置喙也。
所不解者,先生前有一語耳。
」錢大愕,詢之,姚成則曰:「先生不嘗以某之排斥前輩為無禮乎?先生之於大宗,亦前輩也,今亦排斥之,宜小子之不解也。
」錢乃肅容起立而謝曰:「君言良是。
老夫不敏,願安承教。
」 李復堂題佛像 李復堂鱓、鄭闆橋燮,書畫皆精絕。
復堂嘗為人題觀音大士像雲:「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或訝其儗於不倫,復堂奇窘。
闆橋即應聲而言曰:「何不雲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 和尚懼內不敢娶 廣州某寺住持僧某,名衲也,平日不事文字,而語言超妙。
一日,招集諸名流小飲,座有戲問我輩何人最懼內者,眾未及答,僧亟應曰:「惟老僧最懼內。
」眾笑其不倫,僧徐徐而言曰:「惟懼內,故不敢娶耳。
」 袁子才釋園字 袁子才居金陵,嘗畜一羊,逸入鄰園,食其所種之菜。
園叟來告,袁戲叟曰:「汝知園字乎?必築圍而後可。
」叟固風雅士也,聞之,亦戲曰:「汝亦知園字內為何字乎?築圍僅能防圍外,不能防圍內也。
」袁亦為之絕倒。
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殿撰大士嘗侍高宗,一日,高宗偶問曰:「汝果秦檜後人乎?」秦無他言,但對曰:「一朝天子一朝臣。
」 梁文莊召對得體 錢塘梁文莊公詩正在政府,一時援引如陳句山太僕兆崙、孫虛船通議灝,皆杭州名宿也。
或有以文莊庇護鄉人為言者,一日,高宗召文莊謂之曰:「人言爾庇護同鄉,自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梁頓首對曰:「臣領皇上無則加勉之訓。
」時服其有體。
熟梅天氣半陰晴 乾隆末,桐城有方、姚二人,同負時望,而議論輒相抵,每因一言,辯駁累日,得他人排解始息,久竟成為慣例。
一日,同赴張某家小飲,酒後閒談,偶及時令,方謂黃梅多雨,姚謂黃梅常晴。
方曰:「唐詩『黃梅時節家家雨』,子未知耶?」姚曰:「尚有『梅子黃時日日晴』句,子忘之耶?」方怒之以目,姚亦忿忿,張急勸解曰:「二君之言皆當,惜尚忘卻唐詩一句,不然可毋爭矣。
」方、姚齊聲問何句,張曰:「『熟梅天氣半陰晴』,非耶?」於是皆大笑。
僧問畢秋帆以子曰 畢秋帆制軍撫秦,赴任時道經某剎,因往隨喜。
一老僧迎入,畢曰:「爾亦知誦經否?」僧答以曾誦。
畢曰:「一部《法華經》,得多少阿彌陀佛?」僧曰:「荒庵老衲,深愧鈍根。
大人天上文星,作福全陝,自有夙悟,不知一部《四書》,得多少子曰?」畢愕然,深賞之,遂捐俸置田為香火資,並新其寺。
某生論金頂 嘉慶初年,釐正品級,凡生員帽頂,必循例用銀而不得用金。
河南汲縣某生,以事至縣署,戴金頂,令指其頂而嗔其違制。
生曰:「生員家貧,無銀,故用銅。
若以此為違制,則老父臺已先之矣,何責生員!」令大怒,曰:「吾何嘗違制?」生曰:「按例,老父臺之頂宜照七品例用金,今果金也者,以責生員可也,否則生員不獨任違制之罪也。
敢請以頂俾生員驗之。
」令語塞。
龔寶寶問難 嘉慶中,江蘇詩人龔光瓚以事戍黑龍江,歷任將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