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辯類
關燈
小
中
大
徐竹逸自謂無隱惡
宜興徐竹逸司李喈,順治戊戌進士,某年喪子,客有議之者曰:「徐君必有隱惡,故罰及其子。
」竹逸聞之,曰:「昔仲尼有何隱惡,而伯魚殀乎?」 陳散木健辨論 通州陳散木,名世祥,性狷介,不為苟容。
素健辨論,客或不合,必與抗爭,不少遷隨,或憾焉。
散木聞而言曰:「我之所嫉,怒我固然;即爾見喜,正復何益!」 徐敬輿解釋裘盡金敝 仁和徐敬輿,名敬直,嘗與人閒談,誤「金盡裘敝」為「裘盡金敝」,客笑之,徐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非裘盡乎?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非金敝乎?」客無以難。
不打爾打佛 華亦祥為順治己亥進士第二人,聖眷甚優。
康熙初,嘗扈蹕至京外之香山,有某寺僧者,聖祖禮之,如拜佛然,僧箕踞自若也。
亦祥含怒未發,頃之,車駕出門,亦祥遂取所持錫杖痛毆之,謾罵曰:「爾何人,敢受天子拜耶!」僧曰:「不拜我,拜佛也。
」華亦曰:「我不打爾,打佛也。
」僧乃合掌曰:「阿彌陀佛善知識。
」 史立庵論孝子節婦廩給 康熙朝,鄞縣史立庵侍郎及超官少宗伯時,同官議裁孝子、節婦廩給,曰:「彼自分內事,何與朝廷!」史曰:「為子不孝,為婦不節,亦何與朝廷,而必以法繩之耶?」議遂寢。
沈去矜發辯議 沈去矜弱不勝衣,而骨性剛挺。
平時與人語,氣纔屬,及發辯議,則電閃霆激,摧屈一坐。
靳文襄論治河 漢軍靳文襄公輔任河事最久,其受人傾軋亦最多。
康熙乙醜,上念高郵、寶應諸州縣湖水泛溢,民田被淹,命安徽按察使于成龍經理海口。
旋召靳及于至京彙議,于力主開濬海口故道,靳仍初議築長隄束水敵潮。
時大學士九卿從靳議,而通政司參議成其範、給事中王又旦、禦史錢珏均韙于說,寶應侍讀喬萊亦奏靳議非是,乃命尚書薩穆哈等勘視,奏稱海口不必開。
會湯文正公斌以巡撫入為尚書,獨奏下河宜濬。
卒以廷臣異議,命侍郎孫在豐往董其役,未嘗專從靳策也。
丁卯諭,又詢下河田畝可紓水患之策,靳仍主築隄減水之說。
時于撫直隸,上以靳疏示詢,于仍言下河宜開,重隄不宜築。
詔遣尚書佛倫、侍郎熊一瀟與總督董訥、總漕慕天顏、孫在豐會勘,惟佛倫奏應從靳議,天顏、在豐議均與靳左。
戊辰正月,禦史郭琇劾靳糜費帑金,攘奪民田,橫取米麥,越境貨賣,科臣劉楷、臺臣陸修祖復交章劾之,天顏、在豐亦疏論靳屯田累民及阻撓下河開濬事。
靳自請入覲。
上禦乾清門,命輔、琇及于各陳所見,卒允九卿議,停築重隄,革靳職。
後又命學士凱音布、侍衞馬布、尚書張玉書、圖納等先後往勘,均稱靳治河功。
己巳正月,上南巡閱河,靳從行,上親見隄工河道,始褒靳實心任事,勞績昭然,復原品。
壬申,復任河督。
逾年,召見于及原署河督董訥,責其排靳,諭大學士曰:「于成龍曾奏河岸未見靳輔栽柳,及朕南巡,指詢成龍,無辭以對。
董訥亦曾言之。
彼時九卿皆言靳輔當從重治罪,若即誅輔,則死者可復生乎?」成龍、訥皆叩首。
周櫟園上下今古 周櫟園嗜飲好客,客日滿坐,坐必設酒,談諧辯難,上下今古,旁及山川草木、方名小物,娓娓不倦,觴政拇陣,疊出新意,務使客極懽而去。
邵稼軒舉?手口口?字 康熙時有邵稼軒者,強識多聞,性喜詼諧。
值《康熙字典》初成,讀三月而畢,不遺一字。
有難之者,造「?手口口?」字以請,邵曰:「此字六書所不載,人不能識而我獨能識之。
一手提兩口,當為亨【去聲】鼻涕之亨字。
」難之者不能辯。
王丹麓解口字著人 地師沈六如嘗過王丹麓,語以庭前不宜種樹,謂口字著木為困字,不佳。
王曰:「誠然,君亦未宜立於此也。
口字著人,豈不成囚字乎?」沈默然。
宗舉兒謂月中桂樹不奇 宗定九子舉兒,名學詩,喜讀書,善言辭,六歲而殤。
年五歲時,曾偕諸兒戲於庭,一兒指月而言曰:「月中那得有桂樹!」舉兒曰:「汝謂月中桂樹為奇,彼天地間之有樹,亦當奇耶?」 王用和謂孔子無眉 王丹麓好客,裙屐紛集。
一日,有客謂孔子無鬚,眾詰其說,客曰:「見之《孔叢子》。
子思告齊王曰:『先君生無鬚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損其敬。
』故知今像多鬚誤也。
」時丹麓子鼎在側,方六歲,應聲曰:「然則孔子亦無眉耶?」客語塞。
鼎,字用和。
王小能謂風亦畏寒 王丹麓病起畏寒,每當雪夕,輒楗戶禦風。
其第五子小能方五歲,適坐於膝,曰:「大人寒,故畏風,抑知風亦畏寒乎?」王問故,答曰:「風不畏寒,何由喜撲人懷。
」 吳威卿謂有孤獨連文 吳錦雯有子名廌,字威卿,幼慧好學。
七歲,嘗侍客座,客論詩,謂無孤獨連文者。
吳應聲答曰:「孤雲獨去閒,非佳句耶?」一坐驚歎。
虞景敏作辭巧文 石門虞景敏,名黃昊,康熙丙午舉於鄉,十歲即善屬文。
嘗閱唐柳宗元《乞巧文》而斥其謬,更作《辭巧文》以辨之。
高宗謂三藩司皆督撫才 乾隆時,有浙江、山東、甘肅三藩司入覲,同時召對。
高宗問:「汝等皆歷任藩司,在任時亦畏督撫否?」東藩對曰:「不畏。
」問其故,對曰:「皇上既放督撫,又放藩司,本屬互相糾察,若一味畏懼,不敢爭論,則藩司為虛設矣
」竹逸聞之,曰:「昔仲尼有何隱惡,而伯魚殀乎?」 陳散木健辨論 通州陳散木,名世祥,性狷介,不為苟容。
素健辨論,客或不合,必與抗爭,不少遷隨,或憾焉。
散木聞而言曰:「我之所嫉,怒我固然;即爾見喜,正復何益!」 徐敬輿解釋裘盡金敝 仁和徐敬輿,名敬直,嘗與人閒談,誤「金盡裘敝」為「裘盡金敝」,客笑之,徐曰:「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非裘盡乎?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非金敝乎?」客無以難。
不打爾打佛 華亦祥為順治己亥進士第二人,聖眷甚優。
康熙初,嘗扈蹕至京外之香山,有某寺僧者,聖祖禮之,如拜佛然,僧箕踞自若也。
亦祥含怒未發,頃之,車駕出門,亦祥遂取所持錫杖痛毆之,謾罵曰:「爾何人,敢受天子拜耶!」僧曰:「不拜我,拜佛也。
」華亦曰:「我不打爾,打佛也。
」僧乃合掌曰:「阿彌陀佛善知識。
」 史立庵論孝子節婦廩給 康熙朝,鄞縣史立庵侍郎及超官少宗伯時,同官議裁孝子、節婦廩給,曰:「彼自分內事,何與朝廷!」史曰:「為子不孝,為婦不節,亦何與朝廷,而必以法繩之耶?」議遂寢。
沈去矜發辯議 沈去矜弱不勝衣,而骨性剛挺。
平時與人語,氣纔屬,及發辯議,則電閃霆激,摧屈一坐。
靳文襄論治河 漢軍靳文襄公輔任河事最久,其受人傾軋亦最多。
康熙乙醜,上念高郵、寶應諸州縣湖水泛溢,民田被淹,命安徽按察使于成龍經理海口。
旋召靳及于至京彙議,于力主開濬海口故道,靳仍初議築長隄束水敵潮。
時大學士九卿從靳議,而通政司參議成其範、給事中王又旦、禦史錢珏均韙于說,寶應侍讀喬萊亦奏靳議非是,乃命尚書薩穆哈等勘視,奏稱海口不必開。
會湯文正公斌以巡撫入為尚書,獨奏下河宜濬。
卒以廷臣異議,命侍郎孫在豐往董其役,未嘗專從靳策也。
丁卯諭,又詢下河田畝可紓水患之策,靳仍主築隄減水之說。
時于撫直隸,上以靳疏示詢,于仍言下河宜開,重隄不宜築。
詔遣尚書佛倫、侍郎熊一瀟與總督董訥、總漕慕天顏、孫在豐會勘,惟佛倫奏應從靳議,天顏、在豐議均與靳左。
戊辰正月,禦史郭琇劾靳糜費帑金,攘奪民田,橫取米麥,越境貨賣,科臣劉楷、臺臣陸修祖復交章劾之,天顏、在豐亦疏論靳屯田累民及阻撓下河開濬事。
靳自請入覲。
上禦乾清門,命輔、琇及于各陳所見,卒允九卿議,停築重隄,革靳職。
後又命學士凱音布、侍衞馬布、尚書張玉書、圖納等先後往勘,均稱靳治河功。
己巳正月,上南巡閱河,靳從行,上親見隄工河道,始褒靳實心任事,勞績昭然,復原品。
壬申,復任河督。
逾年,召見于及原署河督董訥,責其排靳,諭大學士曰:「于成龍曾奏河岸未見靳輔栽柳,及朕南巡,指詢成龍,無辭以對。
董訥亦曾言之。
彼時九卿皆言靳輔當從重治罪,若即誅輔,則死者可復生乎?」成龍、訥皆叩首。
周櫟園上下今古 周櫟園嗜飲好客,客日滿坐,坐必設酒,談諧辯難,上下今古,旁及山川草木、方名小物,娓娓不倦,觴政拇陣,疊出新意,務使客極懽而去。
邵稼軒舉?手口口?字 康熙時有邵稼軒者,強識多聞,性喜詼諧。
值《康熙字典》初成,讀三月而畢,不遺一字。
有難之者,造「?手口口?」字以請,邵曰:「此字六書所不載,人不能識而我獨能識之。
一手提兩口,當為亨【去聲】鼻涕之亨字。
」難之者不能辯。
王丹麓解口字著人 地師沈六如嘗過王丹麓,語以庭前不宜種樹,謂口字著木為困字,不佳。
王曰:「誠然,君亦未宜立於此也。
口字著人,豈不成囚字乎?」沈默然。
宗舉兒謂月中桂樹不奇 宗定九子舉兒,名學詩,喜讀書,善言辭,六歲而殤。
年五歲時,曾偕諸兒戲於庭,一兒指月而言曰:「月中那得有桂樹!」舉兒曰:「汝謂月中桂樹為奇,彼天地間之有樹,亦當奇耶?」 王用和謂孔子無眉 王丹麓好客,裙屐紛集。
一日,有客謂孔子無鬚,眾詰其說,客曰:「見之《孔叢子》。
子思告齊王曰:『先君生無鬚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損其敬。
』故知今像多鬚誤也。
」時丹麓子鼎在側,方六歲,應聲曰:「然則孔子亦無眉耶?」客語塞。
鼎,字用和。
王小能謂風亦畏寒 王丹麓病起畏寒,每當雪夕,輒楗戶禦風。
其第五子小能方五歲,適坐於膝,曰:「大人寒,故畏風,抑知風亦畏寒乎?」王問故,答曰:「風不畏寒,何由喜撲人懷。
」 吳威卿謂有孤獨連文 吳錦雯有子名廌,字威卿,幼慧好學。
七歲,嘗侍客座,客論詩,謂無孤獨連文者。
吳應聲答曰:「孤雲獨去閒,非佳句耶?」一坐驚歎。
虞景敏作辭巧文 石門虞景敏,名黃昊,康熙丙午舉於鄉,十歲即善屬文。
嘗閱唐柳宗元《乞巧文》而斥其謬,更作《辭巧文》以辨之。
高宗謂三藩司皆督撫才 乾隆時,有浙江、山東、甘肅三藩司入覲,同時召對。
高宗問:「汝等皆歷任藩司,在任時亦畏督撫否?」東藩對曰:「不畏。
」問其故,對曰:「皇上既放督撫,又放藩司,本屬互相糾察,若一味畏懼,不敢爭論,則藩司為虛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