狷介類
關燈
小
中
大
,裹糧攜笻,歷荊襄,溯沔漢,足跡萬山中,盡探其奧。
寡交遊,尤畏軒冕,有造之者,匿身帳中,若恐其攫之而出也。
丁敬身兀傲自負 錢塘丁敬身處士敬,韜伏荒江,兀傲自負。
博物工詩,尤專研金石之學。
制府方恪敏公觀承愛其鐵筆,媚之者欲得其一二,方通意指,而惡聲殷牆屋,驚而逸去。
江苑卿春,世所稱鶴亭主人者,雖起家禺莢,而頗嗜風雅。
慕處士詩,將之武林,以幣贄,謝勿與通。
江亦畏其鋒,瑟縮不敢進。
雍、乾之間,杭人金冬心、厲樊榭、張畏廬、奚鐵生輩,鹹以孤峭奧博著稱,而處士尤高絕也。
陳昆玉落落 海寧陳昆玉,名璘,以屢試弗售,棄諸生。
性耿介,不隨俗媕阿。
時其族方盛,內而居揆席官侍從,外而乘朱軒任牧伯者,不知凡幾,昆玉未嘗一至其門,以故終落落無所遇。
梁文莊門庭闃然 梁文莊公詩正官京朝日,自奉嗇於貧士,貲郎熱官不敢因緣造請。
每下直,雙扉晝掩,門庭闃然,署所居為「味初齋」,示不忘舊也。
全謝山以詩辭官 全謝山,名祖望,以翰林改外,宦情頓淡。
李穆堂侍郎紱勸其就銓,乃呈詩曰:「生平坐笑陶彭澤,豈有牽絲百裡才。
秫未成醪身已去,先幾何待督郵來。
」後高宗南巡,梁文莊將薦之,亦以詩代柬辭謝,有「故人代我關情處,莫學瓊山強定山」之句。
姚梧軒不私造邑廨 黃陂姚梧軒孝廉之琅之居鄉也,其所受知者,適為令於其邑,不一私造,令召之,輒託故謝。
及令去官候代,則日踵其寓,雖大風雨必往。
王存素不欲入畫苑 沈文愨公德潛為詞林尊宿,且精賞鑑,尤愛王存素詩畫,招至吳門,一時名公鉅卿爭欲得存素畫,存素不受迫促也。
京華故交有欲薦入畫苑者,遺書敦勸,笑曰:「餘自知才不足用世,故寄意丹青,奈何借胸中邱壑為終南捷徑邪?」存素,名愫,鎮洋人。
朱東臣不為貴介作畫 休寧朱東臣,名棟,僑居蘇州之楓橋,善畫山水人物,尤工荷花,得朱巨山祕傳。
性耿介,頗嗜酒,嘗有貴介索其畫,東臣睨之而言曰:「若殆以我為賈豎耶?」揮之去。
有載酒至者,則罄其胸臆,奮筆為之,輒淋漓滿幅。
姚姬傳卻特薦 姚姬傳,名鼐,方在京纂修祕書時,于文襄公敏中雅重之,欲令出其門,竟不往。
書竣,當議遷官,劉文正公統勳以禦史薦,已記名矣,未授而劉薨,遂決計去。
既退歸,以教讀為生。
梁階平相國屬所親傳語曰:「姚君若出,吾當特薦,可得殊擢。
」婉謝之。
南康謝方伯啟昆見之,退而歎曰:「姚先生如醴泉芝草,使人塵俗都盡。
」青浦王侍郎昶嘗集海內詩,至姚,曰:「姬傳藹然孝弟,踐履醇篤,有儒者氣象。
」 毛叔成不幹謁顯者 錢塘毛叔成,名應鎬,性耿介,親交有顯者,絕不幹請。
間通禮意,必將以恭,曰:「傲,兇德也,我其敢以貧賤驕人,而狎士大夫之喜怒乎?」 沈冠雲授官不就 吳江沈彤,字冠雲,乾隆朝宏博科徵士之表表者也。
少醇篤,精研六經,尤善禮學,以與修《三禮》、《一統志》,書成授官,不就,歸。
顧貧甚,無竈,以行竈炊爨。
嘗絕糧,其母采羊眼豆以供晚食,寒齋絮衣,纂述不倦。
吳改堂耿介 吳江吳改堂徵君燮性耿介,家貧,嘗作諸侯賓客,倦遊歸,棲於蘇州紫陽書院。
所居老屋一間,擁破書數百卷,夕陽映樹,四壁無聲,咿唔不輟也。
每遇試,與新進爭頭角,如少年時。
遇達官名士,則以前輩自居,據上座,兩目闔如綫,抗顏講論古今不稍遜。
然卒以諸生終,晚益困。
有令吳江者,改堂館京師時舊徒也,之任,即謁改堂,不得面,乃屏騶從,往步上謁,始得面。
既見,欲有言,改堂正色戒之曰:「若令於斯,但能廉潔愛民,於我有光矣,他勿言。
」令唯唯,不得一言而退。
及寢疾久,忽自言曰:「吾一生所讀書,不能無疑,今乃得無疑,死無恨,但惜無受吾學者。
」言罷而卒,年七十六。
雷翠亭不欲自媒 寧化雷翠亭副憲鋐嘗隨計入都,寓蔡文勤公世遠邸,高安朱文端公軾方居比鄰,文勤語雷曰:「高安素知子,子可一見。
」雷以陸清獻不見魏敏果為比。
後文端禮先焉,乃往見。
又一日,孫文定公嘉淦過文勤,文勤語雷曰:「孫公實為子來,當一往以答其意。
」曰:「不敢也。
將有保舉,恐近自媒。
」文定終薦之,補國子監學正。
王宜秋不幹人 鎮洋王諧,字宜秋,有清操。
家貧甚,不幹人。
嘗以藝應人請,然稍不合,輒拂衣去。
一宦家嘗緘白金餽之,請書其堂匾,艴然叱使者曰:「而主視我為何等人耶!」遂不復往。
年王臣未嘗有幹謁 年瘦生,名王臣,家本勳舊,不樂華膴,僦居邗上。
時忍飢僵臥,未嘗有所幹謁,其作畫,亦惟二三知己互相切磋,尤不可以貨取。
生平雅慕倪雲林,畫山水,落筆輒似之,亦不畫人。
且能詩,嘗寫枯木竹石贈黃煦堂,題一絕於上雲:「幾度行吟問水濱,西風回首總無因。
年來筆墨皆拘束,隻寫溪山孏畫人。
」 蔡于麓不見試官 乾隆癸巳,高宗詔開四庫全書館,四方知名之士鹹集焉。
人多勸蔡于麓入都謀一官,蔡曰:「寒家自曾大父以來,大父兄弟多起家諸生明經,雖擁節旄,仕州縣,竟未一第。
僕若假他途以進,非祖父志,不屑也。
」比屢薦未售,試官有物色之而欲為之地者,卒謝之,不一見。
朱笥河為狷者 大興朱笥河學士筠,嘗主劉文正公統勳家,文正大拜後,不復通刺往候。
一日,文正遇朱於朝,戲之曰:「忘我邪?」朱正色曰:「非公事,不敢過丞相門。
」文正應聲而言曰:「狷者,狷者!」 朱笥河不和同 朱笥河視學安徽時,已官學士,以事降編修,在四庫全書處行走。
比歸,總辦《日下舊聞》纂修事。
是時,掌院金壇于敏中為總裁,並直軍機,凡書館稿本,披覈辨析,苦往復之煩,意欲學士就見面質,而學士執翰林故事,總裁、纂修相見於館所,無往見禮,訖不往。
愛之者強曳之至西園相見,學士持論侃侃,不稍下。
于間為上言朱筠辦書頗遲,高宗不之罪,曰:「命蔣錫棨趣之。
」後學士弟文正公珪自山西歸,復入翰林,從容為兄言,宜稍和同,學士曰:「子亦為是言耶?」文正媿服。
陳在軒不求人憐 陳璿,字在軒,益陽諸生。
家貧力學,飭廉隅,不苟阿於世,嘗自署其門曰:「頗堪自問,不求人憐。
」與鄉先達蔡璨善,璨教授衡州,為之薦於衡陽縣署,為館師。
主人禮稍疏,即謝去。
璨歸,益陽邑令聞璿賢且貧,欲璨介之見,璨語璿,璿曰:「吾修身潔行數十年,豈以貧故見邑宰乎!」卒不見。
胡稚威自謂不可招 胡天遊,字稚威,少好奇任氣,有異才。
當《一統志》成時,鄂文端公爾泰、張文和公廷玉鹹屬表於齊次風侍郎召南,齊倩天遊為之。
郭、張見之驚歎,欲招之入都,齊曰:「稚威奇才,豈可招乎!」及舉經明行修科,為忌者所中而罷。
嘗與田山薑有舊,往依之於蒲州,數載而卒。
吳西林不應試 吳穎芳,字西林,居仁和之臨江鄉,故自號臨江鄉人。
其稱於釋氏,則曰樹虛。
少而端重沈默,寡言笑,年十五而孤。
一赴童子試,為隸所訶,曰:「是求榮而先辱也。
」自是不復應試。
劉文定閉門杜客 劉文定公綸在朝時,每下直,即閉門卻軌,兀坐書室,無所往還。
錢魯斯不強求進 僕射山樵,姓錢氏,名伯坰,字魯斯,陽湖人,國子監生,以善書名,天下稱曰魯斯先生。
體貌魁梧,瞻視不羣。
乾隆癸巳,至京師,時方開四庫全書館,天下寒畯競奔走,求試謄錄,期滿得以丞簿進身。
其族父文敏公維城欲為之地,辭之。
一試不入格,遂去,不強求進也。
褚廷璋膝不為和珅屈 褚筠心廷璋,長洲人,為沈文愨公弟子。
少時與趙文哲、曹仁虎結社,號「吳門七子」。
詩宗盛唐,無宋、元卑靡之習。
嘗修《西域同文志》,習新疆古蹟,所作《西域詠古》諸詩,蒼涼合格。
性鯁直,和珅秉權,褚傲不為禮。
和銜之,中以考事,改官部曹,遂終身不謁銓選,曰:「此膝不為權臣屈也。
」 黃仲則拒權貴 乾隆乙未,高宗東巡,武進黃仲則文學景仁被召試,列二等,在武英殿為書簽官。
是年入都,都中士大夫如翁學士方綱、紀文達公昀、溫舍人汝适、潘舍人有為、李主事威、馮庶常敏昌皆奇仲則,仲則亦願與定交。
比權貴招之,拒不往也。
錢湘舲卻和珅招 錢棨,字湘舲,少嗜學,年二十八始補長洲庠生,縣府院試均第一,有小三元之目。
六試鄉闈,至乾隆庚子始舉第一。
明年,辛醜會試,聯捷會狀,座主贈詩,有「千古以來第七人」之句。
時和珅方柄用,欲招緻之,決意不往。
及和敗,一歲間擢內閣學士,卒於雲南學政之任。
阿文成不與和珅通 阿文成公桂與和珅同充軍機大臣者十餘年,除召見議政外,毫不與通,立禦階側,必去和十數武,愕然獨立。
和就與言事,亦漫然應之,終不移故處。
金方雪不
寡交遊,尤畏軒冕,有造之者,匿身帳中,若恐其攫之而出也。
丁敬身兀傲自負 錢塘丁敬身處士敬,韜伏荒江,兀傲自負。
博物工詩,尤專研金石之學。
制府方恪敏公觀承愛其鐵筆,媚之者欲得其一二,方通意指,而惡聲殷牆屋,驚而逸去。
江苑卿春,世所稱鶴亭主人者,雖起家禺莢,而頗嗜風雅。
慕處士詩,將之武林,以幣贄,謝勿與通。
江亦畏其鋒,瑟縮不敢進。
雍、乾之間,杭人金冬心、厲樊榭、張畏廬、奚鐵生輩,鹹以孤峭奧博著稱,而處士尤高絕也。
陳昆玉落落 海寧陳昆玉,名璘,以屢試弗售,棄諸生。
性耿介,不隨俗媕阿。
時其族方盛,內而居揆席官侍從,外而乘朱軒任牧伯者,不知凡幾,昆玉未嘗一至其門,以故終落落無所遇。
梁文莊門庭闃然 梁文莊公詩正官京朝日,自奉嗇於貧士,貲郎熱官不敢因緣造請。
每下直,雙扉晝掩,門庭闃然,署所居為「味初齋」,示不忘舊也。
全謝山以詩辭官 全謝山,名祖望,以翰林改外,宦情頓淡。
李穆堂侍郎紱勸其就銓,乃呈詩曰:「生平坐笑陶彭澤,豈有牽絲百裡才。
秫未成醪身已去,先幾何待督郵來。
」後高宗南巡,梁文莊將薦之,亦以詩代柬辭謝,有「故人代我關情處,莫學瓊山強定山」之句。
姚梧軒不私造邑廨 黃陂姚梧軒孝廉之琅之居鄉也,其所受知者,適為令於其邑,不一私造,令召之,輒託故謝。
及令去官候代,則日踵其寓,雖大風雨必往。
王存素不欲入畫苑 沈文愨公德潛為詞林尊宿,且精賞鑑,尤愛王存素詩畫,招至吳門,一時名公鉅卿爭欲得存素畫,存素不受迫促也。
京華故交有欲薦入畫苑者,遺書敦勸,笑曰:「餘自知才不足用世,故寄意丹青,奈何借胸中邱壑為終南捷徑邪?」存素,名愫,鎮洋人。
朱東臣不為貴介作畫 休寧朱東臣,名棟,僑居蘇州之楓橋,善畫山水人物,尤工荷花,得朱巨山祕傳。
性耿介,頗嗜酒,嘗有貴介索其畫,東臣睨之而言曰:「若殆以我為賈豎耶?」揮之去。
有載酒至者,則罄其胸臆,奮筆為之,輒淋漓滿幅。
姚姬傳卻特薦 姚姬傳,名鼐,方在京纂修祕書時,于文襄公敏中雅重之,欲令出其門,竟不往。
書竣,當議遷官,劉文正公統勳以禦史薦,已記名矣,未授而劉薨,遂決計去。
既退歸,以教讀為生。
梁階平相國屬所親傳語曰:「姚君若出,吾當特薦,可得殊擢。
」婉謝之。
南康謝方伯啟昆見之,退而歎曰:「姚先生如醴泉芝草,使人塵俗都盡。
」青浦王侍郎昶嘗集海內詩,至姚,曰:「姬傳藹然孝弟,踐履醇篤,有儒者氣象。
」 毛叔成不幹謁顯者 錢塘毛叔成,名應鎬,性耿介,親交有顯者,絕不幹請。
間通禮意,必將以恭,曰:「傲,兇德也,我其敢以貧賤驕人,而狎士大夫之喜怒乎?」 沈冠雲授官不就 吳江沈彤,字冠雲,乾隆朝宏博科徵士之表表者也。
少醇篤,精研六經,尤善禮學,以與修《三禮》、《一統志》,書成授官,不就,歸。
顧貧甚,無竈,以行竈炊爨。
嘗絕糧,其母采羊眼豆以供晚食,寒齋絮衣,纂述不倦。
吳改堂耿介 吳江吳改堂徵君燮性耿介,家貧,嘗作諸侯賓客,倦遊歸,棲於蘇州紫陽書院。
所居老屋一間,擁破書數百卷,夕陽映樹,四壁無聲,咿唔不輟也。
每遇試,與新進爭頭角,如少年時。
遇達官名士,則以前輩自居,據上座,兩目闔如綫,抗顏講論古今不稍遜。
然卒以諸生終,晚益困。
有令吳江者,改堂館京師時舊徒也,之任,即謁改堂,不得面,乃屏騶從,往步上謁,始得面。
既見,欲有言,改堂正色戒之曰:「若令於斯,但能廉潔愛民,於我有光矣,他勿言。
」令唯唯,不得一言而退。
及寢疾久,忽自言曰:「吾一生所讀書,不能無疑,今乃得無疑,死無恨,但惜無受吾學者。
」言罷而卒,年七十六。
雷翠亭不欲自媒 寧化雷翠亭副憲鋐嘗隨計入都,寓蔡文勤公世遠邸,高安朱文端公軾方居比鄰,文勤語雷曰:「高安素知子,子可一見。
」雷以陸清獻不見魏敏果為比。
後文端禮先焉,乃往見。
又一日,孫文定公嘉淦過文勤,文勤語雷曰:「孫公實為子來,當一往以答其意。
」曰:「不敢也。
將有保舉,恐近自媒。
」文定終薦之,補國子監學正。
王宜秋不幹人 鎮洋王諧,字宜秋,有清操。
家貧甚,不幹人。
嘗以藝應人請,然稍不合,輒拂衣去。
一宦家嘗緘白金餽之,請書其堂匾,艴然叱使者曰:「而主視我為何等人耶!」遂不復往。
年王臣未嘗有幹謁 年瘦生,名王臣,家本勳舊,不樂華膴,僦居邗上。
時忍飢僵臥,未嘗有所幹謁,其作畫,亦惟二三知己互相切磋,尤不可以貨取。
生平雅慕倪雲林,畫山水,落筆輒似之,亦不畫人。
且能詩,嘗寫枯木竹石贈黃煦堂,題一絕於上雲:「幾度行吟問水濱,西風回首總無因。
年來筆墨皆拘束,隻寫溪山孏畫人。
」 蔡于麓不見試官 乾隆癸巳,高宗詔開四庫全書館,四方知名之士鹹集焉。
人多勸蔡于麓入都謀一官,蔡曰:「寒家自曾大父以來,大父兄弟多起家諸生明經,雖擁節旄,仕州縣,竟未一第。
僕若假他途以進,非祖父志,不屑也。
」比屢薦未售,試官有物色之而欲為之地者,卒謝之,不一見。
朱笥河為狷者 大興朱笥河學士筠,嘗主劉文正公統勳家,文正大拜後,不復通刺往候。
一日,文正遇朱於朝,戲之曰:「忘我邪?」朱正色曰:「非公事,不敢過丞相門。
」文正應聲而言曰:「狷者,狷者!」 朱笥河不和同 朱笥河視學安徽時,已官學士,以事降編修,在四庫全書處行走。
比歸,總辦《日下舊聞》纂修事。
是時,掌院金壇于敏中為總裁,並直軍機,凡書館稿本,披覈辨析,苦往復之煩,意欲學士就見面質,而學士執翰林故事,總裁、纂修相見於館所,無往見禮,訖不往。
愛之者強曳之至西園相見,學士持論侃侃,不稍下。
于間為上言朱筠辦書頗遲,高宗不之罪,曰:「命蔣錫棨趣之。
」後學士弟文正公珪自山西歸,復入翰林,從容為兄言,宜稍和同,學士曰:「子亦為是言耶?」文正媿服。
陳在軒不求人憐 陳璿,字在軒,益陽諸生。
家貧力學,飭廉隅,不苟阿於世,嘗自署其門曰:「頗堪自問,不求人憐。
」與鄉先達蔡璨善,璨教授衡州,為之薦於衡陽縣署,為館師。
主人禮稍疏,即謝去。
璨歸,益陽邑令聞璿賢且貧,欲璨介之見,璨語璿,璿曰:「吾修身潔行數十年,豈以貧故見邑宰乎!」卒不見。
胡稚威自謂不可招 胡天遊,字稚威,少好奇任氣,有異才。
當《一統志》成時,鄂文端公爾泰、張文和公廷玉鹹屬表於齊次風侍郎召南,齊倩天遊為之。
郭、張見之驚歎,欲招之入都,齊曰:「稚威奇才,豈可招乎!」及舉經明行修科,為忌者所中而罷。
嘗與田山薑有舊,往依之於蒲州,數載而卒。
吳西林不應試 吳穎芳,字西林,居仁和之臨江鄉,故自號臨江鄉人。
其稱於釋氏,則曰樹虛。
少而端重沈默,寡言笑,年十五而孤。
一赴童子試,為隸所訶,曰:「是求榮而先辱也。
」自是不復應試。
劉文定閉門杜客 劉文定公綸在朝時,每下直,即閉門卻軌,兀坐書室,無所往還。
錢魯斯不強求進 僕射山樵,姓錢氏,名伯坰,字魯斯,陽湖人,國子監生,以善書名,天下稱曰魯斯先生。
體貌魁梧,瞻視不羣。
乾隆癸巳,至京師,時方開四庫全書館,天下寒畯競奔走,求試謄錄,期滿得以丞簿進身。
其族父文敏公維城欲為之地,辭之。
一試不入格,遂去,不強求進也。
褚廷璋膝不為和珅屈 褚筠心廷璋,長洲人,為沈文愨公弟子。
少時與趙文哲、曹仁虎結社,號「吳門七子」。
詩宗盛唐,無宋、元卑靡之習。
嘗修《西域同文志》,習新疆古蹟,所作《西域詠古》諸詩,蒼涼合格。
性鯁直,和珅秉權,褚傲不為禮。
和銜之,中以考事,改官部曹,遂終身不謁銓選,曰:「此膝不為權臣屈也。
」 黃仲則拒權貴 乾隆乙未,高宗東巡,武進黃仲則文學景仁被召試,列二等,在武英殿為書簽官。
是年入都,都中士大夫如翁學士方綱、紀文達公昀、溫舍人汝适、潘舍人有為、李主事威、馮庶常敏昌皆奇仲則,仲則亦願與定交。
比權貴招之,拒不往也。
錢湘舲卻和珅招 錢棨,字湘舲,少嗜學,年二十八始補長洲庠生,縣府院試均第一,有小三元之目。
六試鄉闈,至乾隆庚子始舉第一。
明年,辛醜會試,聯捷會狀,座主贈詩,有「千古以來第七人」之句。
時和珅方柄用,欲招緻之,決意不往。
及和敗,一歲間擢內閣學士,卒於雲南學政之任。
阿文成不與和珅通 阿文成公桂與和珅同充軍機大臣者十餘年,除召見議政外,毫不與通,立禦階側,必去和十數武,愕然獨立。
和就與言事,亦漫然應之,終不移故處。
金方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