狷介類
關燈
小
中
大
進士自超為諸生時,試必冠其曹,困舉場三十載,未嘗有慍色。
為詩古文,皆警邁,而未嘗爭名於時。
年近五十,始登甲科,而不肯試為吏。
其既升於禮部也,宗伯韓文懿公菼昌言於朝,謂張自超宜在上甲,自超踵門曰:「某有母,病且衰,某登上甲,必以職留,公當愛人以德也。
」 程召南不謁權貴 程召南,滁、和間人。
康熙初,嘗遊京師,不一謁權貴。
所為制藝、詩辭絕工,宦族某聞其才賢,羅緻之,命子弟受業焉。
京師固冠蓋雲集之地,名士之館於斯者,輒懷刺訪友,倒屣接賓,日不暇給,時時索脩金為酬酢資,或以飾冠服。
程角巾短褐,如山中野客,然繡紈狐白之綺麗,書畫筆硯之精良,藏庋於笥,間一取之以被體,以置架,儼然貴遊,非貧也。
自入館,手一卷,不出門戶,亦絕無一士來謁者。
竇靜庵不可見 康熙朝,柘城竇靜庵克勤官檢討,時索額圖當國,勢傾天下,王公百官逢迎恐後,靜庵未嘗投刺。
索之子託賢為分校禮闈所得士,索言於朝曰:「小兒叨與科第,外人曾有物議否?」某答曰:「以明公貴盛,易滋物議,但出竇君之門,自無物議耳。
」後索數延相會,靜庵辭不往,索歎曰:「名可聞,人不可見,吾於竇君益信。
」 陳左原不謁徐乾學 長洲陳學洙,字左原,康熙甲子舉人。
當戊辰會試時,主司徐乾學先期羅緻諸名士,有約左原往謁者,左原曰:「中不中,命也。
」卒不往。
劉言潔為狷者 劉齊,字言潔,無錫人。
康熙丙寅,以選貢入太學,聲譽壓其儕輩。
應試順天,有欲援而進之者,齊作《閨女詞》五章以謝之。
及教習官學生期滿,敘於吏部,以十之八授縣令為正途,下則授州佐為冗雜,且淹滯無選期,徐乾學遣人先於齊曰:「君來見,必為選首。
」齊笑曰:「吾不以一刺易科第,肯易縣令耶?」卒不往。
或勸納粟為教官,齊貽書邵羲曰:「教官雖微,當為諸生分義利之辨,奈何己先以納粟進耶?」亦卻之。
及卒,方望溪侍郎苞大書其墓道曰「狷者劉言潔先生之墓」。
王文簡不以詩壽明珠 王文簡公好士,為揚州推官時,一郡士子無不被其容接。
及官京師,風裁嚴整,門無雜賓,以納蘭太傅明珠之赫奕,而不得其一詩。
蓋文簡自重其作,不輕為人下筆。
蓋明之稱壽也,朝士爭緻禮物,徐乾學先期以金箋一幅,請於文簡,欲得一詩以侑觴,文簡念曲筆以媚權貴,君子不為,遂力辭之。
文簡沒後,門人私諡之為文介。
當是時,世稱「南朱北王」,然朱竹垞猶結交成容若,以為梯榮之地,文簡則獨與湯文正暱。
文正弟子郭琇,即劾明去位者,沆瀣相通,知文簡固不以此墮節也。
徐元夢不附索明 明珠執政,好輕財厚施,以招徠新進及海內知名士。
時滿洲文定公徐元夢方以庶常數被召見,講經論議,以不附索額圖,散館改部屬。
明每與索以權勢相傾,用此尤欲緻徐。
徐為童子,試京兆,與明子成德名相次,又同榜,選庶吉士,屢招皆不就。
徐旋改官於部,時因公見明,明必贊之於廣眾中。
及改中允,遷侍講,聖祖偶詢徐之為人,明以誠實對。
選講官,列薦名,先於學士,徐終不一至其門。
旋奉命為皇子師,明復使所親謂徐曰:「此非福也,惟歸誠於執政,或少安。
」徐不答。
一日,上禦瀛臺,教諸皇子射。
徐不能挽強,上怒,以嚴辭詰責。
徐奏辨,上震怒,命撲責,被重傷,命籍其父母,皆發黑龍江安置。
然上意終憐之,其夜,命醫二人治其瘡,翌日復召詣皇子書堂。
時大雨,裹瘡至宮門,跪泥中,見禦前侍衞,號泣求轉奏,謂:「奉職無狀,罪應死。
臣父廉謹,當官數十年,籍產不及五金,望明主察之。
且臣父母皆老病,臣年正壯,乞代父謫戍,尚能勝甲兵,盡命力。
」眾皆揜耳走。
有關保者,最後至,斥徐而入,盡以所言奏上,立赦之。
父母則已檻車就道矣,及諸途,觀者夾路皆感泣。
遂復徐官,仍侍皇子。
後復以德格勒私刪起居注,下徐於獄,幾死,然久之亦察其忠誠,復自司員擢用至正卿。
比世宗登極,倚任益專,嘗賜詩,稱為「同學舊翰林」。
論者謂康熙一朝,不附明珠、索額圖者,漢臣惟湯潛庵、魏環溪、郭華野,旗人則顧八代、德格勒與徐三人而已。
阿什坦不見鰲拜 康熙初,給事中阿什坦既退閒家居,時鰲拜專政,欲令一見,終不往。
嗣以薦起,聖祖嘗召入便殿,問節用愛人,對曰:「節用莫要於寡欲,愛人莫先於用賢。
」聖祖顧左右曰:「此我朝大儒也。
」 文與也辭薦 長洲文與也,名君點。
康熙時,薄遊京師,有貴人欲以國子博士薦,力辭之,遂引去。
嘗舍蓮涇慧慶寺,湯文正公撫蘇,屏騎訪之,問為政之要,文曰:「愛民先務,在去其害。
如虎邱采茶,府縣吏絡繹徵辦,積弊有年,公能除之,即善政矣。
」湯乃伐其樹,且語之曰:「聞先生存田三畝,何以給饘粥?」文對曰:「貧者,士之幸也。
」湯稱善。
邵青門束書歸江南 武進邵長衡,字子湘,自號青門山人。
束髮能詩,弱冠,以古文雄一時,既又潛心經學。
某年,橐所著書,遊京師,名動公卿,親交強之入太學,已隨牒試吏部矣,長洲宋文恪公方為冢宰,得其文,驚曰:「今之歸震川也。
」拔第一,例授州同知。
時滇、黔猶開入貲例,立得選,親交欲為之地,笑不應。
乃提筆研,再就京兆試,再報罷,笑曰:「吾大誤,吾今已為五十青帬媼,乃猶從少年為倚門妝耶?草堂松菊,遲吾久矣。
」遽束書歸江南。
周六雲不為都講 遂安周上治,字六雲,貌清而脩,長指爪,眼開合有紅光。
好讀書,所與遊者多一時名士,而於徐蘋村少宗伯尤投分。
蓋六雲嘗受知於谷霖蒼學使,兩試皆第一,時蘋村實襄校試卷也。
及蘋村官禁近,六雲方以年資貢太學,蘋村大喜,為言於祭酒,欲延之為都講。
而六雲投策禮曹,則已單僕孱驢,出春明門矣。
蘋村歎曰:「真可謂望塵不及也。
」 顧文端不附執政 文端公顧八代精韜略,善射,以擺牙喇從征雲南,先後參鎮南將軍襄壯公莽依圖、平南大將軍襄毅公賴塔軍,比有功。
洊長禮部,列內臣班。
文端雖以武功起,在家好治經義,矻矻如諸生。
居母喪,三日不食,三年不入內。
立朝持大節,不附執政索額圖,為所抑。
居要津數十年,緻仕卒,無以為殮。
世宗在藩邸,遣王府官治其喪,乃克成禮。
蘇瑞一拒顯者 蘇瑞一家居時,有顯者欲求其文,至其所居之聚賢坊,不能舁八轎,乃徒步入門,竟拒不納。
王白田不通竿牘 王白田編輯《朱子年譜》,去取精審,於年月先後尤齗齗,少壯精力專注一書,世稱為紫陽功臣,不誣也。
性介澹,嘗謂友人曰:「老屋三間,破書萬卷,平生志願於斯足矣。
」後雖以薦起,特授編修,既入官華要,而無日不以山林為志。
及丁母憂,世宗賜內府白金佽喪葬,踰年入都謝恩,遂以老病辭,時年僅五十餘耳。
歸田後,杜門著書,當路貴人皆前時禁廷宿侶,未嘗以竿牘及之,即故人天上,偶落雙魚,亦未嘗以寸牋答覆也。
白田,名懋竑,寶應人。
杜旭初避俗客 杜曙,字旭初,杞縣人,鄉飲大賓。
善畫水墨花草,灑落自適,有徐渭風,名聞梁宋間。
兼長山水,偶寫白衣大士,亦雅秀。
性孤高狷僻,善飲,醉後落墨不肯休,遇俗客則趨避,掩面臥,一顧不可得,客恆索然去。
汪惟憲充貢不出 錢塘汪惟憲,字積山,性好靜,其知交有欲使之為州縣者,拍其肩曰:「可,且少住耳。
」雍正己酉,例選士,貢國學,惟憲以疾未赴。
學使大怒,遣學官押之入試,竟以充貢,且謂之曰:「子若務為名高,不隨牒上計,我將以箠撲報子矣。
」惟憲謝不敢,然竟以病不出。
謝濟世母不欲子為藍衫屈 金州謝觀察濟世,雍正朝之諫垣直臣也。
年十八,應學使者試,學使跣而坐於堂,命跽而呈卷,謝不從,逐之出。
請罪於其母,母笑曰:「兒何罪!今日為一領藍衫屈,它日仕宦,窺狗竇,為門生義兒,皆此忍辱求榮一念誤之也。
汝能是,吾無憂矣。
」 謝濟世謂自有我在 謝濟世既以直聲震天下,慎郡王聞其名,思一見,平郡王為道意,謝曰:「曳裾王門,非義也。
」值朝會,廷臣鹹集,平指之曰:「此謝侍禦也。
」乃前握手,如平生歡。
及在阿爾泰軍前效力時,為欽拜草疏。
乾隆丁巳春,平入覲,高宗首贊欽疏曰:「欽拜有古大臣風。
」平以實對,上顧左右曰:「果不出朕所料也。
」平嘗遣嗣王從學,會得獵犬二,擬進奉,謝曰:「進犬非王事,孰與進賢?」平頷之。
其初至軍前也,姚中允三辰、陳禦史學海亦以謫戍至,偕謁將軍,問儀節,或告曰:「三叩首。
」姚、陳悽然,謝怡然曰:「此戍卒見將軍,非我見將軍也。
」及見,將軍免禮,賜坐賜茶。
出,姚、陳怡然,謝夷然曰:「此將軍待廢官,非將軍待我也。
」曰:「然則子為誰?」曰:「我自有我在。
」 周欽萊畏軒冕 周欽萊絕嗜慾,好讀書,咿哦行途中,至得意時,人呼之不應。
慕鹿門、峴山之勝
為詩古文,皆警邁,而未嘗爭名於時。
年近五十,始登甲科,而不肯試為吏。
其既升於禮部也,宗伯韓文懿公菼昌言於朝,謂張自超宜在上甲,自超踵門曰:「某有母,病且衰,某登上甲,必以職留,公當愛人以德也。
」 程召南不謁權貴 程召南,滁、和間人。
康熙初,嘗遊京師,不一謁權貴。
所為制藝、詩辭絕工,宦族某聞其才賢,羅緻之,命子弟受業焉。
京師固冠蓋雲集之地,名士之館於斯者,輒懷刺訪友,倒屣接賓,日不暇給,時時索脩金為酬酢資,或以飾冠服。
程角巾短褐,如山中野客,然繡紈狐白之綺麗,書畫筆硯之精良,藏庋於笥,間一取之以被體,以置架,儼然貴遊,非貧也。
自入館,手一卷,不出門戶,亦絕無一士來謁者。
竇靜庵不可見 康熙朝,柘城竇靜庵克勤官檢討,時索額圖當國,勢傾天下,王公百官逢迎恐後,靜庵未嘗投刺。
索之子託賢為分校禮闈所得士,索言於朝曰:「小兒叨與科第,外人曾有物議否?」某答曰:「以明公貴盛,易滋物議,但出竇君之門,自無物議耳。
」後索數延相會,靜庵辭不往,索歎曰:「名可聞,人不可見,吾於竇君益信。
」 陳左原不謁徐乾學 長洲陳學洙,字左原,康熙甲子舉人。
當戊辰會試時,主司徐乾學先期羅緻諸名士,有約左原往謁者,左原曰:「中不中,命也。
」卒不往。
劉言潔為狷者 劉齊,字言潔,無錫人。
康熙丙寅,以選貢入太學,聲譽壓其儕輩。
應試順天,有欲援而進之者,齊作《閨女詞》五章以謝之。
及教習官學生期滿,敘於吏部,以十之八授縣令為正途,下則授州佐為冗雜,且淹滯無選期,徐乾學遣人先於齊曰:「君來見,必為選首。
」齊笑曰:「吾不以一刺易科第,肯易縣令耶?」卒不往。
或勸納粟為教官,齊貽書邵羲曰:「教官雖微,當為諸生分義利之辨,奈何己先以納粟進耶?」亦卻之。
及卒,方望溪侍郎苞大書其墓道曰「狷者劉言潔先生之墓」。
王文簡不以詩壽明珠 王文簡公好士,為揚州推官時,一郡士子無不被其容接。
及官京師,風裁嚴整,門無雜賓,以納蘭太傅明珠之赫奕,而不得其一詩。
蓋文簡自重其作,不輕為人下筆。
蓋明之稱壽也,朝士爭緻禮物,徐乾學先期以金箋一幅,請於文簡,欲得一詩以侑觴,文簡念曲筆以媚權貴,君子不為,遂力辭之。
文簡沒後,門人私諡之為文介。
當是時,世稱「南朱北王」,然朱竹垞猶結交成容若,以為梯榮之地,文簡則獨與湯文正暱。
文正弟子郭琇,即劾明去位者,沆瀣相通,知文簡固不以此墮節也。
徐元夢不附索明 明珠執政,好輕財厚施,以招徠新進及海內知名士。
時滿洲文定公徐元夢方以庶常數被召見,講經論議,以不附索額圖,散館改部屬。
明每與索以權勢相傾,用此尤欲緻徐。
徐為童子,試京兆,與明子成德名相次,又同榜,選庶吉士,屢招皆不就。
徐旋改官於部,時因公見明,明必贊之於廣眾中。
及改中允,遷侍講,聖祖偶詢徐之為人,明以誠實對。
選講官,列薦名,先於學士,徐終不一至其門。
旋奉命為皇子師,明復使所親謂徐曰:「此非福也,惟歸誠於執政,或少安。
」徐不答。
一日,上禦瀛臺,教諸皇子射。
徐不能挽強,上怒,以嚴辭詰責。
徐奏辨,上震怒,命撲責,被重傷,命籍其父母,皆發黑龍江安置。
然上意終憐之,其夜,命醫二人治其瘡,翌日復召詣皇子書堂。
時大雨,裹瘡至宮門,跪泥中,見禦前侍衞,號泣求轉奏,謂:「奉職無狀,罪應死。
臣父廉謹,當官數十年,籍產不及五金,望明主察之。
且臣父母皆老病,臣年正壯,乞代父謫戍,尚能勝甲兵,盡命力。
」眾皆揜耳走。
有關保者,最後至,斥徐而入,盡以所言奏上,立赦之。
父母則已檻車就道矣,及諸途,觀者夾路皆感泣。
遂復徐官,仍侍皇子。
後復以德格勒私刪起居注,下徐於獄,幾死,然久之亦察其忠誠,復自司員擢用至正卿。
比世宗登極,倚任益專,嘗賜詩,稱為「同學舊翰林」。
論者謂康熙一朝,不附明珠、索額圖者,漢臣惟湯潛庵、魏環溪、郭華野,旗人則顧八代、德格勒與徐三人而已。
阿什坦不見鰲拜 康熙初,給事中阿什坦既退閒家居,時鰲拜專政,欲令一見,終不往。
嗣以薦起,聖祖嘗召入便殿,問節用愛人,對曰:「節用莫要於寡欲,愛人莫先於用賢。
」聖祖顧左右曰:「此我朝大儒也。
」 文與也辭薦 長洲文與也,名君點。
康熙時,薄遊京師,有貴人欲以國子博士薦,力辭之,遂引去。
嘗舍蓮涇慧慶寺,湯文正公撫蘇,屏騎訪之,問為政之要,文曰:「愛民先務,在去其害。
如虎邱采茶,府縣吏絡繹徵辦,積弊有年,公能除之,即善政矣。
」湯乃伐其樹,且語之曰:「聞先生存田三畝,何以給饘粥?」文對曰:「貧者,士之幸也。
」湯稱善。
邵青門束書歸江南 武進邵長衡,字子湘,自號青門山人。
束髮能詩,弱冠,以古文雄一時,既又潛心經學。
某年,橐所著書,遊京師,名動公卿,親交強之入太學,已隨牒試吏部矣,長洲宋文恪公方為冢宰,得其文,驚曰:「今之歸震川也。
」拔第一,例授州同知。
時滇、黔猶開入貲例,立得選,親交欲為之地,笑不應。
乃提筆研,再就京兆試,再報罷,笑曰:「吾大誤,吾今已為五十青帬媼,乃猶從少年為倚門妝耶?草堂松菊,遲吾久矣。
」遽束書歸江南。
周六雲不為都講 遂安周上治,字六雲,貌清而脩,長指爪,眼開合有紅光。
好讀書,所與遊者多一時名士,而於徐蘋村少宗伯尤投分。
蓋六雲嘗受知於谷霖蒼學使,兩試皆第一,時蘋村實襄校試卷也。
及蘋村官禁近,六雲方以年資貢太學,蘋村大喜,為言於祭酒,欲延之為都講。
而六雲投策禮曹,則已單僕孱驢,出春明門矣。
蘋村歎曰:「真可謂望塵不及也。
」 顧文端不附執政 文端公顧八代精韜略,善射,以擺牙喇從征雲南,先後參鎮南將軍襄壯公莽依圖、平南大將軍襄毅公賴塔軍,比有功。
洊長禮部,列內臣班。
文端雖以武功起,在家好治經義,矻矻如諸生。
居母喪,三日不食,三年不入內。
立朝持大節,不附執政索額圖,為所抑。
居要津數十年,緻仕卒,無以為殮。
世宗在藩邸,遣王府官治其喪,乃克成禮。
蘇瑞一拒顯者 蘇瑞一家居時,有顯者欲求其文,至其所居之聚賢坊,不能舁八轎,乃徒步入門,竟拒不納。
王白田不通竿牘 王白田編輯《朱子年譜》,去取精審,於年月先後尤齗齗,少壯精力專注一書,世稱為紫陽功臣,不誣也。
性介澹,嘗謂友人曰:「老屋三間,破書萬卷,平生志願於斯足矣。
」後雖以薦起,特授編修,既入官華要,而無日不以山林為志。
及丁母憂,世宗賜內府白金佽喪葬,踰年入都謝恩,遂以老病辭,時年僅五十餘耳。
歸田後,杜門著書,當路貴人皆前時禁廷宿侶,未嘗以竿牘及之,即故人天上,偶落雙魚,亦未嘗以寸牋答覆也。
白田,名懋竑,寶應人。
杜旭初避俗客 杜曙,字旭初,杞縣人,鄉飲大賓。
善畫水墨花草,灑落自適,有徐渭風,名聞梁宋間。
兼長山水,偶寫白衣大士,亦雅秀。
性孤高狷僻,善飲,醉後落墨不肯休,遇俗客則趨避,掩面臥,一顧不可得,客恆索然去。
汪惟憲充貢不出 錢塘汪惟憲,字積山,性好靜,其知交有欲使之為州縣者,拍其肩曰:「可,且少住耳。
」雍正己酉,例選士,貢國學,惟憲以疾未赴。
學使大怒,遣學官押之入試,竟以充貢,且謂之曰:「子若務為名高,不隨牒上計,我將以箠撲報子矣。
」惟憲謝不敢,然竟以病不出。
謝濟世母不欲子為藍衫屈 金州謝觀察濟世,雍正朝之諫垣直臣也。
年十八,應學使者試,學使跣而坐於堂,命跽而呈卷,謝不從,逐之出。
請罪於其母,母笑曰:「兒何罪!今日為一領藍衫屈,它日仕宦,窺狗竇,為門生義兒,皆此忍辱求榮一念誤之也。
汝能是,吾無憂矣。
」 謝濟世謂自有我在 謝濟世既以直聲震天下,慎郡王聞其名,思一見,平郡王為道意,謝曰:「曳裾王門,非義也。
」值朝會,廷臣鹹集,平指之曰:「此謝侍禦也。
」乃前握手,如平生歡。
及在阿爾泰軍前效力時,為欽拜草疏。
乾隆丁巳春,平入覲,高宗首贊欽疏曰:「欽拜有古大臣風。
」平以實對,上顧左右曰:「果不出朕所料也。
」平嘗遣嗣王從學,會得獵犬二,擬進奉,謝曰:「進犬非王事,孰與進賢?」平頷之。
其初至軍前也,姚中允三辰、陳禦史學海亦以謫戍至,偕謁將軍,問儀節,或告曰:「三叩首。
」姚、陳悽然,謝怡然曰:「此戍卒見將軍,非我見將軍也。
」及見,將軍免禮,賜坐賜茶。
出,姚、陳怡然,謝夷然曰:「此將軍待廢官,非將軍待我也。
」曰:「然則子為誰?」曰:「我自有我在。
」 周欽萊畏軒冕 周欽萊絕嗜慾,好讀書,咿哦行途中,至得意時,人呼之不應。
慕鹿門、峴山之勝